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耍耍”主要流传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耍耍由早期的群众酬神时跳发展到民间贺彩、道喜时表演,已演变为以男女爱情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双人舞,其对象已发生了由“娱神”→“娱人”的改变。
【关键词】:宣恩 耍耍 民间舞蹈
第一节 耍耍的历史探源
“耍耍”也称“耍神”或“喜乐神”,主要流传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它历史悠久,源于土家族一种原始的民间祭祀活动,据说最初是青年男子向少女求爱的一种形式, 其表演形式是一旦(女)、一丑(男)两个角色,旦角手拿丝帕,丑角手执一把扇子,表演时都以“旦”为中心交换位置,表演风格古朴粗犷、风趣幽默。关于耍耍的起源和传说,根据笔者所收集到的一手资料,主要有以下三种:
兄妹寻父说:“早在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的时候,土家山寨一姓覃的男子被抓去当苦力,累死后被筑进长城,留下一儿一女听说父亲死了,拿了母亲为他们准备的盘缠去寻父。兄妹二人来到长城工地,东问西问,也没找到父亲踪迹,但身上所带的银钱已全部用完,返家无钱,二人只好沿途编唱自己的不幸遭遇,用擦眼泪的手巾和驱蚊的扇子做为道具,哭诉自己的苦难,乞讨回家后,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就把沿途的辛酸变成风趣欢乐的故事,唱着跳着开导母亲,并让母亲相信兄妹俩确实见到了父亲,是一路玩耍回家的。”耍耍由此而得名。
唐王梦灯说:“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某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做了一个美梦。他在梦见在月宫里,许多穿着美丽服装的姑娘,在悦耳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弹琴唱歌,一派歌舞升平景象。梦醒后,他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大闹花灯,玩龙灯,舞狮子,官民同乐。于是花灯,即耍耍也就产生了。”
祭祀娱神说:“许多神职人员(端公、梯玛、老司)和民间艺人,往年民间在还傩愿法事中兴跳“耍神”,来酬谢傩神。因为傩是“喜神”,跳的越取笑,他越高兴。还傩愿是要以戏剧、歌舞、曲艺等文艺形式娱神,耍耍就是该项活动中的一种舞蹈形式,成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傩戏为载体,以巫伶为媒介,很自然的得到繁衍与传承。”
通过笔者收集到的诸多的历史文献、地方志的记载,综合以上三种传说,追根溯源,笔者认为:耍耍在土汉文化交融下,在土家族的祭祀仪式活动中吸收了花灯歌舞的形式,以祭祀活动为载体,为祭祀活动服务,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和土家族文化结合越来越紧密,通过民间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以“祭祀娱神”为主的一种歌舞形式。
第二节 耍耍的分布
宣恩是个歌舞之乡,它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围绕在宣恩周边的恩施、鹤峰、咸丰、来凤、巴东等县市少部分地区也是耍耍的活动和流传地,以此而形成了一个以宣恩为核心——辐射到周边县市的“耍耍文化圈”。耍耍在恩施州不同的县市有着不同的名称,但基本动作和步法各地都是大同小异。如来凤县叫“地花灯”;鹤峰县叫“花鼓灯”;咸丰县叫“地盘子”;恩施和宣恩部分乡镇仍称“耍耍”。
宣恩境内的耍耍主要活动地分布在:珠山镇、高罗乡、晓关乡、长潭河乡、万寨乡、椿木营乡、沙道沟等乡镇。其中,珠山镇双龙湖村以董兴林为核心的耍耍师徒班在当地最具影响力。笔者于2017年4月30日前往宣恩县珠山镇进行田野调查,采访了董兴林,并观看了董兴林及其弟子表演的“文武耍耍”,笔者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中收录的耍耍代表性动作,与现场表演的“活态”耍耍相比,既能看到重合的动作(集成上记录的)也能看到发展的动作。
综上所述,从耍耍的分布情况和对耍耍动作的复原,以及结合笔者采访的记录来看,由宣恩辐射到周边县市的耍耍虽各有所长,但宣恩的耍耍最为丰富、动作最具代表性。
第三节 宣恩耍耍的功能演變
宣恩耍耍的功能演变,笔者根据前往宣恩县的采访和查阅到的相关文字记载,将宣恩耍耍的功能演变分为三个时期:建国前、建国后、新时期。
建国前,土家族先民信奉万物有灵,土先民为了求福避祸就得与神灵搞好关系,在冲傩还愿活动中跳“耍耍”以敬神娱神。宣恩耍耍在唱词中也有关于喜傩二神的描述,如:八月十五天门开,喜傩二神下凡尘。喜傩下凡别无事,一送喜来,二送财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政策下,耍耍逐渐走出神坛→进入百姓家,利用节俗为百姓送恭贺、庆新春,逐渐以娱神为主体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民间舞蹈。“耍耍”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将“丑角”改为“生角”,去掉陋俗的表演,更客观地表现现代人的生活。1953-1957年,当时居住于覃家坪的农民艺人董兴林等,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将耍耍的动作渐渐得到完善,分为十种,也就是“十样锦”:“梳妆打扮、滚坛子、蝴蝶戏水、扭身传情、老鹰展翅、连枷筋斗、钵钵筋斗、推推筋斗、互赠信物、收场”。 “十样锦”动作文武结合,充分表现爱情主题。
新时期,耍耍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表现现代人的劳动生活,爱情的主题更为突出。耍耍的动作由“十样锦”发展为三十五套“文武耍耍”动作。此外,笔者了解到以传承人董兴林为核心的师徒班其表演队伍长期活跃在民间各大演出,包括红白喜事的演出。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非遗”工作的重视,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下,耍耍定期进入学校、单位培训及汇演,深受广大师生和群众欢迎。2015年7月,恩施州地方民族高校——湖北民族学院年承办《恩施地区土家族民间花灯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向恩施州各县市的舞蹈教师及艺术工作者们传授恩施“耍耍”、建始“喜花鼓”、咸丰“地盘子”等土家族花灯艺术的表演艺技等,推动了鄂西南土家族民间花灯艺术的发展,积极推进耍耍文化建设。
总之,新时期耍耍的发展呈现兴旺状态,耍耍的功能由早期的群众酬神时跳发展到民间贺彩、道喜时表演,到今天演变为以男女爱情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双人舞,其对象已发生了改变:由“娱神”→“娱人”的改变。耍耍通过走进校园,得到进一步传承,从活跃民间群众文化到进入校园推广,耍耍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1】刘春华、刘吉清、刘友昌:《宣恩耍耍》,宣恩:湖北长江出版社,2011年1月,第3-5页.
【关键词】:宣恩 耍耍 民间舞蹈
第一节 耍耍的历史探源
“耍耍”也称“耍神”或“喜乐神”,主要流传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它历史悠久,源于土家族一种原始的民间祭祀活动,据说最初是青年男子向少女求爱的一种形式, 其表演形式是一旦(女)、一丑(男)两个角色,旦角手拿丝帕,丑角手执一把扇子,表演时都以“旦”为中心交换位置,表演风格古朴粗犷、风趣幽默。关于耍耍的起源和传说,根据笔者所收集到的一手资料,主要有以下三种:
兄妹寻父说:“早在秦始皇修万里长城的时候,土家山寨一姓覃的男子被抓去当苦力,累死后被筑进长城,留下一儿一女听说父亲死了,拿了母亲为他们准备的盘缠去寻父。兄妹二人来到长城工地,东问西问,也没找到父亲踪迹,但身上所带的银钱已全部用完,返家无钱,二人只好沿途编唱自己的不幸遭遇,用擦眼泪的手巾和驱蚊的扇子做为道具,哭诉自己的苦难,乞讨回家后,为了不让母亲伤心,就把沿途的辛酸变成风趣欢乐的故事,唱着跳着开导母亲,并让母亲相信兄妹俩确实见到了父亲,是一路玩耍回家的。”耍耍由此而得名。
唐王梦灯说:“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某年八月十五的晚上做了一个美梦。他在梦见在月宫里,许多穿着美丽服装的姑娘,在悦耳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弹琴唱歌,一派歌舞升平景象。梦醒后,他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大闹花灯,玩龙灯,舞狮子,官民同乐。于是花灯,即耍耍也就产生了。”
祭祀娱神说:“许多神职人员(端公、梯玛、老司)和民间艺人,往年民间在还傩愿法事中兴跳“耍神”,来酬谢傩神。因为傩是“喜神”,跳的越取笑,他越高兴。还傩愿是要以戏剧、歌舞、曲艺等文艺形式娱神,耍耍就是该项活动中的一种舞蹈形式,成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傩戏为载体,以巫伶为媒介,很自然的得到繁衍与传承。”
通过笔者收集到的诸多的历史文献、地方志的记载,综合以上三种传说,追根溯源,笔者认为:耍耍在土汉文化交融下,在土家族的祭祀仪式活动中吸收了花灯歌舞的形式,以祭祀活动为载体,为祭祀活动服务,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和土家族文化结合越来越紧密,通过民间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以“祭祀娱神”为主的一种歌舞形式。
第二节 耍耍的分布
宣恩是个歌舞之乡,它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围绕在宣恩周边的恩施、鹤峰、咸丰、来凤、巴东等县市少部分地区也是耍耍的活动和流传地,以此而形成了一个以宣恩为核心——辐射到周边县市的“耍耍文化圈”。耍耍在恩施州不同的县市有着不同的名称,但基本动作和步法各地都是大同小异。如来凤县叫“地花灯”;鹤峰县叫“花鼓灯”;咸丰县叫“地盘子”;恩施和宣恩部分乡镇仍称“耍耍”。
宣恩境内的耍耍主要活动地分布在:珠山镇、高罗乡、晓关乡、长潭河乡、万寨乡、椿木营乡、沙道沟等乡镇。其中,珠山镇双龙湖村以董兴林为核心的耍耍师徒班在当地最具影响力。笔者于2017年4月30日前往宣恩县珠山镇进行田野调查,采访了董兴林,并观看了董兴林及其弟子表演的“文武耍耍”,笔者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中收录的耍耍代表性动作,与现场表演的“活态”耍耍相比,既能看到重合的动作(集成上记录的)也能看到发展的动作。
综上所述,从耍耍的分布情况和对耍耍动作的复原,以及结合笔者采访的记录来看,由宣恩辐射到周边县市的耍耍虽各有所长,但宣恩的耍耍最为丰富、动作最具代表性。
第三节 宣恩耍耍的功能演變
宣恩耍耍的功能演变,笔者根据前往宣恩县的采访和查阅到的相关文字记载,将宣恩耍耍的功能演变分为三个时期:建国前、建国后、新时期。
建国前,土家族先民信奉万物有灵,土先民为了求福避祸就得与神灵搞好关系,在冲傩还愿活动中跳“耍耍”以敬神娱神。宣恩耍耍在唱词中也有关于喜傩二神的描述,如:八月十五天门开,喜傩二神下凡尘。喜傩下凡别无事,一送喜来,二送财
建国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政策下,耍耍逐渐走出神坛→进入百姓家,利用节俗为百姓送恭贺、庆新春,逐渐以娱神为主体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民间舞蹈。“耍耍”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将“丑角”改为“生角”,去掉陋俗的表演,更客观地表现现代人的生活。1953-1957年,当时居住于覃家坪的农民艺人董兴林等,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将耍耍的动作渐渐得到完善,分为十种,也就是“十样锦”:“梳妆打扮、滚坛子、蝴蝶戏水、扭身传情、老鹰展翅、连枷筋斗、钵钵筋斗、推推筋斗、互赠信物、收场”。 “十样锦”动作文武结合,充分表现爱情主题。
新时期,耍耍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表现现代人的劳动生活,爱情的主题更为突出。耍耍的动作由“十样锦”发展为三十五套“文武耍耍”动作。此外,笔者了解到以传承人董兴林为核心的师徒班其表演队伍长期活跃在民间各大演出,包括红白喜事的演出。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对“非遗”工作的重视,在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下,耍耍定期进入学校、单位培训及汇演,深受广大师生和群众欢迎。2015年7月,恩施州地方民族高校——湖北民族学院年承办《恩施地区土家族民间花灯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向恩施州各县市的舞蹈教师及艺术工作者们传授恩施“耍耍”、建始“喜花鼓”、咸丰“地盘子”等土家族花灯艺术的表演艺技等,推动了鄂西南土家族民间花灯艺术的发展,积极推进耍耍文化建设。
总之,新时期耍耍的发展呈现兴旺状态,耍耍的功能由早期的群众酬神时跳发展到民间贺彩、道喜时表演,到今天演变为以男女爱情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双人舞,其对象已发生了改变:由“娱神”→“娱人”的改变。耍耍通过走进校园,得到进一步传承,从活跃民间群众文化到进入校园推广,耍耍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1】刘春华、刘吉清、刘友昌:《宣恩耍耍》,宣恩:湖北长江出版社,2011年1月,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