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格局中的中华山河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1987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到一本散文集是容易的,要读到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就很难;读到一部能激发审美愉悦的散文集是容易的,而读到一部能使读者产生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进而对自然万物产生新的生命体验的散文集则很难。收到杨海蒂散文集《走在天地间》时,红色的封面使笔者眼前一亮,深研之,遂对杨海蒂散文文本以及现代散文的写法产生新的感悟,下面分四个方面对此书的艺术特点进行梳理。

一、在格局中展现独特的散文气场


  散文写作需要气场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作者写散文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同样用汉语写字,为什么自己的文字缺乏力度?究其原因,盖因为格局的大小与气场的强弱不同是也。从一定程度上讲,作者的精神格局决定散文气场,气场又反哺格局,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位优秀作者的精神格局包括:信仰、阅历、对生命的理解等等。散文写作技巧可以后天学习,而散文作者的精神格局则取决于自身的心灵格局。散文的气场大小与取材有关。如果选那些接地气的素材,往往气场比较大,反之,气场就比较小。杨海蒂散文集《走在天地间》是激情的,是接地气的,文本中洋溢着饱满的浩然之气。比如作者抵达高原之上、雪山之下,把自己“逼到绝处”,然后有了崭新的生命体验:“据说来到西藏的人,一定会相信灵魂存在,也一定会得到心灵的净化。愚顽的我,还是脱不了俗,但至少在这一刻心灵至诚至纯。”
  一个人的散文气场和精神格局,与一个人的审美眼界息息相关,即作者对什么素材感兴趣、眼界宽不宽,决定着作者的作品格局。比如观察历史,是仅仅观察历史现象,还是能够看到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也就是说,散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平常的人,一旦进入写作状态,便成为了超越自我的人。《走在天地间》非常具有文本自觉,文本中洋溢着饱满的浩然之气,比如其长篇散文《北面山河》——杨海蒂感兴趣的并不是中国北部山河的形貌,而是蕴含在山河之下的民族精神,当然需要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去证明和衬托,于是,在这篇散文中出现了举旗抗宋的党项族英雄李继迁、有抗明农民英雄李自成。李繼迁这样的人物也是需要成长的,英雄的成长与地理条件有关。李继迁和李自成都出生在陕北榆林横山,而横山是党项人的根据地。党项族当时的敌人是大宋,后来的敌人是漠北蒙古,由于党项人最后战败了,灿烂的西夏文化消失在历史的云诡异波中。在《北面山河》中,作者除了把精神凝聚于历史人物,还有意呈现于大自然本身,其中有波罗堡接引寺。接引寺是一处佛教圣地,佛教是西夏的国教。党项族英雄李继迁驻军于古银州,常前去波罗堡接引寺拜佛;李元昊奉佛教为国教,将接引寺封为国寺。佛寺是物质的,宗教是精神的;寺院是形,精神是实。形神结合,散文的气场就浑然一体了。
  笔者注意到,《走在天地间》中,有不少篇章具有对“物哀”精神的解读。“物哀”精神是属于大自然的,不是属于某个民族和种族的。《姬别霸王》一篇中,杨海蒂对悲剧英雄楚霸王项羽进行了解读:楚汉之争,具有流氓精神的刘邦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则失败了。失败了又怎样?打仗可以失败,做人不可以失败。因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宁死不肯过江东,一如杨海蒂笔下的虞姬所道白:“你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不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你固然错失良机,铸成大恨,但你泼洒的是一腔热血,你昂扬的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骨气,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虽然已经兵败,但是楚霸王项羽拒不投降,进行悲剧性的最后一战,用肉体之死去烘托出精神之生!即使岁月流逝时光斗转,也无法冲淡这样的精神存在。“哀牢山,一个让我莫名心动又辛酸的名字”,杨海蒂在《景东美如斯》一篇中如此说。哀牢古国是云南历史上的文明古国之一,存在四百多年间,石器文化、青铜文化、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都曾是一种壮美存在,哀牢古国的消亡也体现了“物哀”的存在,作者因此感慨:“至今地面上的文物无存,仅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地名、山水、传说,依然传递出远古岁月的信息。”

二 、用独到的见识对山川河流进行解读


  一个人有形和神,一篇散文也有形和神。如果说散文的书面文字是散文的外形,隐藏在散文背后的那个人身上的精神气质即是散文的“神”。可是很多人写散文,文本背后站着的那个人不清晰,甚至是含混不清的。杨海蒂散文集《走在天地间》背后的“这个人”是非常清晰的:这个人是尊重大自然的,是一个尽量远离伪现代化、远离心灵浮躁的人,是以大美作为心灵宗教的人……因为作者是这样的人,才能面对大海参悟道,“人靠精神存在活着,强者为强大的目标而活。”(见《面朝大海》);因为作者是这样的人,才能感悟道,“看来,他是一个带着悲观情调的乐观主义者。历史的浩瀚、宇宙的广袤,最终显示出人生的无奈和个体生命的渺小,而这些感悟,显然他早已用生命的大悲大喜参透了”(见《守望》)。一个人有了高洁之心,才能读懂另一位不平常的人,并诉诸于文字。因为作者是这样的人,才能在皖南充分感受徽州文化的了不起,“……为古代民居建筑群所罕见,为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中之一绝”(见《徽州行》)。是啊,古代徽州是富裕的,古徽州人创造了诗意化的栖居,这与现代生活中那些暴发户有着天壤之别。因为作者是这样的人,才能在追思秦代南越王赵佗时,发现来自中国古代的改革开放:“开放与融合,使南越国日益强盛,几乎能与北方匈奴相提并论。”(见《越王山下》)因为作者是这样的人,才能在扬州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英雄——轻生死而重道义。杨海蒂在扬州发现的英雄人物就有李庭芝、姜才、文天祥、史可法等(见《《扬州慢》)。可以说,由于对英雄人物的人格解读,才做到了由内而外、由此而彼地使其笔下的散文有了“朝圣”的色彩。《走在天地间》中的不少篇章,无论是描写还是转述,无论是讴歌还是发现,都氤氲着“朝圣”的光泽。比如作者去西藏是一次肉体与精神的朝圣,去神农架是一次对大自然的膜拜,去扬州是对民族气节的张扬,去陕北横山是对一些人和一些事的“物哀”精神的抚摸。如果说《走在天地间》是行吟散文的话,那么杨海蒂这一篇篇散文呈现出的是丰沛的精神之旅,是对物像所遮蔽精神内涵的显像,也是对历史细节的重新梳理。   散文写作不像写诗歌、小说那样,不是把作者审美观、人生观隐藏在人物或景物的后面与读者藏猫猫,而常常是直抒己见,这就要求作者的见识相对比较高。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样一处山水风景,不同精神格局的作者,表达出的山水韵味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表达出相反的内心景象,盖因为作者的胸襟见识不同也。杨海蒂散文集《走在天地间》中的风景,有读者感到陌生的,如黑竹沟、横山古堡、吴堡石头城,也有读者熟悉的,如神农架、黄山、古徽州……对于人们熟悉的风景,作者没有进行大而化之的描写,而是独辟蹊径写出自己心目中的风景地。比如写黄山,作者侧重于写自己登黄山的过程,写与一场大雨的相遇,“雨愈发下得大了,成了滂沱大雨,山泉如同飞瀑,越来越壮观”,这就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和平民性。作者写神农架,没有把笔墨的重点放在自然风光上,而是放在了各种解读上,比如“神秘的神农架还深藏着不少自然之谜,等待人类去探索和揭秘:白熊、白麂、白蛇、白鸦,世间罕见,这些奇异的白化动物,为什么会出现在神农架?”还有,作者写扬州,不是掉书袋展开扬州历史,而是把笔墨集中于扬州的气场,包括文气、佛气尤其是骨气——扬州的英雄李庭芝、姜才、史可法等人的气节,这就给人们所熟知的“江南温柔乡”增添了新的元素。

三、浸沁在文本中的生命体验


  德国文学理论家维·茨·奥尔德里奇说过,“严格说来,艺术的任务根本不是揭示事物的什么特征,而是要对人的心灵做某些有价值的贡献,否则它会与科学做徒劳的竞争。”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现代散文究竟该如何书写?这是理论家们讨论不休而无法统一意见的,也是前卫散文家所悉心探索的。先后有过散文空灵论、散文境界论、散文动态论、散文审丑论、散文史学论、散文抒情论、散文感应论等等,各种各样的“论”,并没有解决“如何把散文写得更优秀一些,更贴近现代精神一些”的问题,每逢谈到这个核心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散文写作者常常语焉不详。
  有散文理论家把散文分为通俗散文和艺术散文。无论是通俗散文还是艺术散文,作者诉诸文笔之后,第一要务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性情,通过真性情来强化生命体验。当然生命的体验不可能尽是那种大开大合的豪情万丈,也可能是小桥流水的曲径通幽;不可能尽是幸福无疆,也可能内心苦闷甚至是绝望(比如鲁迅先生的《野草》)。对于散文写作来说,不在于作者选择了什么素材,而在于作者是否用生命之光去消解素材,并且通過写作呈现出生命意识,沉淀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充满生命激情地表述过生命的存在,“你有勇气吗?我的兄弟……不是那众目睽睽之下的勇气,而是隐士与鹰隼的勇气”。杨海蒂散文集《走在天地间》全书充盈着这样的勇气。作者把鲜活的生命意识融于大自然,在她的心目中,不仅人有生命,动植物也有生命,连建筑也有自己的生命,甚至遥远的天体也有生命,生命之光无处不在;不管生命是张扬的还是压抑的,它任何事物或事态发展的原动力。懂得并且张扬这样的生命力的作品,才会具有“永恒”的价值。
  杨海蒂写陕北的另两篇文章也值得一提。在《隐匿的王城》中,她刻画了位于陕北神木县的石峁古城,这座古城从考古角度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避开了这些是非争议,直接描写凝结在石头中的人文精神:“石峁古城的伟大,在于它还只开掘出冰山一角,就已见证了石峁古人强大的创造力,展示了史前中华先民的历史足迹和文明历程。石峁王国的辉煌、石峁古城的衰落,还隐藏着无数秘密,还有太多的谜团等待揭开谜底。”《回望》一文中,她抵达的陕北吴堡石城不大,却蕴含有庙堂文化与江湖文化,“走在石城,触目皆石:石门、石庙、石屋、石塔、石街、石墙、石道、石匾、石雕、石墩、石刻、石狮、石碑、石桥、石鼓、石凳、石碾、石磨、石柱、石臼、石板、石垛口,在阳光照耀下,它们熠熠发光。这是一座别开生面的石艺博物馆……”在这座石头的王国里,石头的神性和百姓生活的烟火,都被她凝入石头的“物象”中了。
  个体生命与大自然之间,不总是处于通畅的状态,很多时候是处于被压抑状态。一个人的散文,亦是一个人的生命宣言。杨海蒂在《英雄的宣言》中,就颂扬了一种精神的存在:“那些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放弃荣华富贵的革命者、不惧忍受艰难困苦情愿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俄国贵族,对这些没有信仰追求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们用萨特的话对自己说:面临一次挑战吧,试试看自己是否还活着。”社会生活中,“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杨海蒂的散文洋溢着生命正能量,《走在天地间》中写了不少这样“死了,却还活着”的民族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体现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精神。
  杨海蒂的散文写作不像有些女作家那样忸怩作态;也没有纠缠于花花草草和锅碗瓢勺进行曲,而是像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那样不辞劳苦地“用双脚去丈量”祖国的万水千山,从山之雄伟、水之激荡中吸取精神营养。她的一篇又一篇山水散文是大自然的生命进行曲,蕴含着对平庸生活的反叛,使得那些沉溺于物质主义泥潭的人看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存在。

四、景中有人,人融于景,互为呼应


  散文也是一种抒情文体,读者大多喜欢从散文中感受浓浓的情感,尤其是面对壮美的山河时,不少人有着喊一嗓子的冲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散文越来越弱化于“集体抒情”,一批散文家大胆尝试跨文体写作,散文的抒情越来越倾向于内敛,不再是那种浓烈的“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小心翼翼地表达作者的审美情感。也就是说现代散文在表达热爱山河的感情方面,对洪钟大吕的发声越来越谨慎,表达的常常是“一个人的山河”,而不是大众化的山河。
  世界上的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旨在加强对于“人”的理解。大自然的美是独立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人类本身也含在“大自然”之中。散文写作不同于诗歌的思维跳跃,往往是通过直接描写的大自然形态、线条、色彩等,来呈现人对大自然的理解与感悟。大自然在散文作者的描写中应该是人格化的,在对大自然的审美过程中,人与大自然之间是浑然一体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先描写了一番洞庭湖的风景,最后的落点还是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忧也好乐也好,人的胸襟是也。许多人习惯于把精力放在“纯风景散文”写作上,不大喜欢景中有人,好像风景中若出现了人物便有了“阴影”。其实不是这样的。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几乎所有壮美风景的背后,都站立着一群堪称民族脊梁的人物。笔者注意到,杨海蒂的《走在天地间》中,大部分篇章的抒写,都呈现出“景中有人,人融于景,互为呼应”的特点。比如《面朝大海》中,有西岛女民兵的飒爽;《历史深处的泾川》中,有对女真人奋斗不息的礼拜;《走在天地间》(单篇)中,有对延安红军和陕北人民的礼赞;《北面山河》不仅向读者呈现出不同凡响的陕北,更有横山英雄人物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李自成等;《扬州慢》中对扬州风景描写并不多,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出现的历史人物比比皆是,有隋朝皇帝、清朝皇帝,有艺术天才扬州八怪,更有抗清英雄史可法,整个文本因人写景因景思人,充分展现出人的魅力。   散文写作与小说写作有相似之处——直抒己见当然是一种写法,如果能曲径通幽就更上一层楼。散文的气场大小是由作者的精神格局决定的,也是由文本所描写的人物带动的。《走在天地间》中人物众多,自不待言。笔者注意到,杨海蒂在文本中表现人物时,不拘一格地使用了插叙、转叙、画外音、情景再现、情节插入等艺术手法,情节插入是典型的小说创作技巧,将它巧妙地融入散文写作,这显然是一个闪光点。比如《历史深处的泾川》一文中,她对“镇海之碑”进行描写时,插入了元世祖忽必烈诏令保护华严海印水泉禅寺的小故事,然后得出结论“作为强悍的征服者,忽必烈有这方面的弘广度量,不愧为伟大的元世祖。”在《永远的丰碑》一篇中,她主体叙述的是方志敏的故事,一段夹叙夹议“他已经杀身成仁,他的确功德卓著,他堪称道德完美”,一下就烘托出了方志敏的精神气质。在《怀美人·姬别霸王》文中,她把大量笔墨用在对虞姬的心理描写和霸王别姬“姬别霸王”的历史细节上。再比如在《南澳漫笔》文中,她插入了“太子楼”的故事,以及崖山海战兵败后南宋皇帝、臣子、军民十万人集体投海的悲壮。
  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杨海蒂由于怀有一份大悲悯、宽胸襟,才能够熟稔地驾驭大题材,比如在《历史深处的泾川》中,敢于去除历史的遮蔽,挖掘出生命中的深刻;比如《北面山河》文,通过历史与现實的时空交错,演绎出古银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比如单篇散文《走在天地间》着眼于“现代精神”的抒写、《怀美人.姬别霸王》则不以胜败论英雄……在杨海蒂纵横捭阖的叙述中,无论是西夏政权的覆灭,还是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纵身跳海;无论是文天祥决不投降舍身成仁,抑或是西楚霸王项羽宁可战死不过江东,都回荡着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而精神的存在要比物质存在得更为长久。《从文天祥到澎湃》一文,作者抓住了“道义”这个闪光点。文天祥的道义不是愚忠,而是失败者对胜利者的蔑视,是对“正气在天地间”的践行;革命家澎湃舍弃富裕的家庭生活投身革命,是对新社会新制度的憧憬。一句话,这样的精英是有信仰有灵魂的,所以“每到了历史的节点,总会有人不计世俗得失”。可以说,作者开阔的胸襟为大题材的起飞准备了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作者才能够对文本结构进行大开大合的艺术处理,在跌宕起伏的叙述中点亮散文之光。
  对于写作者来说,一次深刻的写作是对自己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对精神格局的重新定位。杨海蒂的行走散文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尝试,窃以为,必定为理论家所看好,也会被其他散文写作者所借鉴。杨海蒂的散文,“我”在散文中定位很低,大自然在散文中定位很高,却和谐地贴近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凝神回望处,满眼皆精神,杨海蒂的散文写作还在路上,翻过这座山,山的后面还有更新更美的风景。
  责任编辑:丁小龙
其他文献
1.您是由于什么样的个人或其他契机选择儿童文学创作的?您觉得儿童文学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我与儿童文学结缘很早,但真正走上儿童文学创作这条道路,还是在参加了陕西省作协举办的儿童文学培训班之后。  儿童文学最吸引我的是它能守护住内心的纯真,即使我们不能做到“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它依然能够保护我们心中的那个“少年”。2.您的儿童观是什么?您觉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具备什么要素?  我的儿童
期刊
1.您是由于什么样的个人或其他契机选择儿童文学创作的?您觉得儿童文学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有一年初夏,我的家乡到处飘着槐花的香气。黄昏时分,我正在巷子里跟小伙伴们疯玩,我哥哥喊我回去,递给我一本《格林童话》。那时我已经在读小学三年级,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有趣的书。我深深被它吸引,头一次因为读书而享受到废寝忘食的滋味。我把书中的故事讲给我同学听,他们跟我一样喜欢,为了能多听一点,一下课就都围着我,
期刊
1.您是由于什么样的个人或其他契机选择儿童文学创作的?您觉得儿童文学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我从事少儿编辑工作近二十年,刚进入这行时,根据杂志需要,偶尔会写些儿童作品,但不深入。后来随着对儿童文学的了解,对孩子阅读的了解,便开始真正创作儿童作品:先是在国内知名的少儿杂志上发表大量短篇作品,得到市场认可后,开始创作长篇儿童文学,连载、出版。儿童文学最吸引我的是灵动、童趣和无限的想象力。我钦佩那些用自己
期刊
1.您是由于什么样的个人或其他契机选择儿童文学创作的?您觉得儿童文学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热爱儿童文学,主要有三种机缘:一是因为特别爱孩子;二是陪孩子完成作业,创意“同题作文”;三是经典名著《西游记》的启示。儿童文学的视角与表达方式非常好,可以灵活表达一些欲言又止的话题。2.您的儿童观是什么?您觉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具备什么要素?  儿童的世界阳光灿烂,风轻云淡,儿童天真烂漫,天真无邪,充满
期刊
1.您是由于什么样的个人或其他契机选择儿童文学创作的?您觉得儿童文学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小时候我有两个喜好:一个是喜欢阅读,家里能翻到的书都会用心地去读上一读。那个时候,对于读书这件事情,就是喜欢读。一本书躺在那里,走过去,把它翻开,一个字一个字去读下去,被那些故事惊住了,原来一本书还可以这么好玩呀!另一个就是读了好多故事以后,总爱把自己读过的故事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他们听过以后,有时和我一起
期刊
访谈人:陈 红  被访谈人:霍建起  霍建起,1995年导演第一部影片《赢家》,该片获得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1999年执导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奖,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公众最喜爱的影片奖,第31届印度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银孔雀奖。2000年执导影片《蓝色爱情》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2002年执导影片《生活秀》独揽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
期刊
1833年7月16日。对我来说,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度过了自己的第326岁。  游荡的犹太人?肯定不是。超过18个世纪从他头顶掠过。与其相比,我只是一个年轻的永生者。  那么,我是永生的吗?这个问题在过去的303年里,我整日整夜地问着自己,然而还是不能找到答案。今天,我在自己棕褐色的头发里找到了一根灰白色的头发,这预示着我的衰老。但是它也可能已经在我的头上隐藏了303年—因为有些人在
期刊
因为共同参加过一个学习班,我和陈红相识。虽然算不上多么熟悉,她的爽直率真,以及言谈中不时闪现的精辟断语,却令人印象深刻。后来读过她的一些诗文,感觉都很不错。她的诗集《海马不是马》(太白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出版了,我好奇、也期待看到,她笔下更多的诗行,期待看到她定格于文字中的诗与思之灵光。  《海马不是马》的写作时间跨度有大约二十年。根据作者自述,她年轻时曾写过一些诗,后来中断了十几年,直到三十
期刊
在当代文坛,很多人的写作生涯是由诗歌开启的。无论古典诗词、现代新诗,是诗歌带给他们良好的语感,把控叙述节奏和结构文本的能力,并持续影响到其他文类的创作。我们熟知的小说大家路遥、贾平凹、高建群、杨争光、红柯、程海等,最先都写作诗歌,有的出版过诗歌专著,有的时为陕西诗坛重要诗人。以报告文学和散文驰名文坛的铜川籍作家和谷,也是其中一位。起初他痴迷诗歌,在各大刊物发表作品,出版诗选,继而转向其他文类的创作
期刊
[挪威]罗尔夫·耶可布森  罗尔夫·耶可布森(Rolf Jacobsen 1907-1994)出生在挪威一個古老的城市哈马尔,该城位于美丽的米约萨湖的东岸。耶可布森在挪威诗歌史上占据显著的地位,有“绿色诗人”之称。他的第一本诗集《泥土与铁》出版于1933年,带有很强的现代主义特征,很快就获得了好评,不仅在挪威本土,也在瑞士和丹麦引起了反响,被称作“新时代的新声音”。其后,出版的主要诗集有《生活的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