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淋巴转移的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38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髂总、髂内、髂外、腹主动脉旁、闭孔不同部位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表现,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构:多层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为85.62%,敏感度为77.08%;髂总、髂内、髂外、腹主动脉旁、闭孔各部位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特异性依次为68.81%、55.88%、60.91%、96.87%、92.49%,敏感性依次为89.81%、87.47%、76.42%、40.01%、64.26%;髂总、髂内、髂外部位的淋巴结数目在阳性组中明显多于阴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结的数目、密度、大小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 R445.3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18-01
宫颈癌预后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淋巴结转移,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如果发生淋巴结转移,据有关研究显示,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可见,淋巴结转移对于宫颈癌的准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淋巴结的检查有CT、超声检查、PET、 MRI及淋巴结造影等多种手段,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淋巴结的评价价值更为突出。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多层螺旋CT对淋巴结的评价,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癌早期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评价淋巴结转移诊断宫颈癌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取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38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年龄最小的患者23岁,最大患者的年龄75岁,平均年龄(45.03±3.42)岁;有102例表现为阴道出血,65例患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47例患者上述两种表现并存,24例患者还伴有腰痛;病理划分:62例腺癌、9例小细胞癌和167例鳞癌;FIGO分期:4例Ia期、86例Ib期、117例IIa 期、20例IIb 期、11例IIIa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在扫描前要训练患者学会扫描期间的呼吸,从膈肌到耻骨水平扫描,设置扫描参数120kv,50mA,矩阵512X512进行增强扫描[1],非离子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2ml/kg的剂量以3ml/s的速度注射,在60s后开始扫描,薄层重建层间距为2mm和层厚2mm进行[2]。对PACS系统CT图像进行阅读,并由四名放射科医师达成一致性意见,对所有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并对为髂总、髂内、髂外、闭孔、腹主动脉旁进行标记,并对各位置上的CT诊断的淋巴结转移假阳性、假阴性、阳性的例数,以及最大淋巴结的最短经进行记录。比较病理学结果与CT诊断结果,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利用ROC曲线确定[3]。
2 结果
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5.62%和77.08%,对各位置区域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有所差异,髂内: 55.88%、87.47%;髂外:60.91%、76.42%;髂总:68.81%、89.81%;闭孔:92.49%、64.26%;腹主动脉旁:96.87%、40.01%。详见表1。CT扫描根据淋巴结大小
表1 不同位置区域內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与病理结果
(不管淋巴结有无坏死)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 87, 把10mm 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阈值, 分为10mm以下和10mm以上两组, 对两组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发现显著性差异(P < 0. 05)。判断淋巴结密度是根据每组最大淋巴结密度, 分为密度均匀, 密度不均匀但不确定有无坏死区及有坏死区三种情况。密度均匀者109例( 45. 80% ), 其中转移45 例; 密度不均匀但不确定有无坏死区87例( 36. 55% ), 其中转移39例; 有坏死区42例( 17. 65% ), 均为转移淋巴结。髂内、髂外、髂总的淋巴结数目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 < 0. 05); 闭孔组和腹主动脉组, 阳性组或阴性组的淋巴结数目无显著差异( P > 0. 05)。
3 讨论
多层螺旋C T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显示宫颈癌的生长方向以及周围骼总、骼内及骼外, 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巧妙地克服了单纯的横断面图像信息不足的缺点, 对诊断宫颈癌淋巴结的转移具有重要的价值[4]。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的应用也明显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在增强扫描时, 患者的血管增强, 比较容易鉴别血管以及淋巴结。综合分析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其密度, 这对准确诊断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通过观察密度发现某一淋巴结密度不均匀并有坏死区时, 一般因为淋巴结转移。
总之, 采用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结的数目、密度、大小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相声, 周纯武, 戴景蕊, 等.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6: 61-63.
[2] 程燕,赵福敏, 邓开鸿.多层螺旋C T 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 ].华西医学,2 0 0 9,24 ( 12 ): 327 9 -328 3
[3] 周晓辉. 多层螺旋C 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35-636.
[4] 赵红利,龚钿,徐曦,等. 宫颈癌转移性淋巴结的CT 影像学特点[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11-113.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 R445.3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18-01
宫颈癌预后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淋巴结转移,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如果发生淋巴结转移,据有关研究显示,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可见,淋巴结转移对于宫颈癌的准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淋巴结的检查有CT、超声检查、PET、 MRI及淋巴结造影等多种手段,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对淋巴结的评价价值更为突出。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多层螺旋CT对淋巴结的评价,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癌早期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评价淋巴结转移诊断宫颈癌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取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38例,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年龄最小的患者23岁,最大患者的年龄75岁,平均年龄(45.03±3.42)岁;有102例表现为阴道出血,65例患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47例患者上述两种表现并存,24例患者还伴有腰痛;病理划分:62例腺癌、9例小细胞癌和167例鳞癌;FIGO分期:4例Ia期、86例Ib期、117例IIa 期、20例IIb 期、11例IIIa期。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在扫描前要训练患者学会扫描期间的呼吸,从膈肌到耻骨水平扫描,设置扫描参数120kv,50mA,矩阵512X512进行增强扫描[1],非离子造影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2ml/kg的剂量以3ml/s的速度注射,在60s后开始扫描,薄层重建层间距为2mm和层厚2mm进行[2]。对PACS系统CT图像进行阅读,并由四名放射科医师达成一致性意见,对所有患者进行淋巴结清扫术,并对为髂总、髂内、髂外、闭孔、腹主动脉旁进行标记,并对各位置上的CT诊断的淋巴结转移假阳性、假阴性、阳性的例数,以及最大淋巴结的最短经进行记录。比较病理学结果与CT诊断结果,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利用ROC曲线确定[3]。
2 结果
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5.62%和77.08%,对各位置区域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有所差异,髂内: 55.88%、87.47%;髂外:60.91%、76.42%;髂总:68.81%、89.81%;闭孔:92.49%、64.26%;腹主动脉旁:96.87%、40.01%。详见表1。CT扫描根据淋巴结大小
表1 不同位置区域內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与病理结果
(不管淋巴结有无坏死)诊断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 87, 把10mm 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阈值, 分为10mm以下和10mm以上两组, 对两组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发现显著性差异(P < 0. 05)。判断淋巴结密度是根据每组最大淋巴结密度, 分为密度均匀, 密度不均匀但不确定有无坏死区及有坏死区三种情况。密度均匀者109例( 45. 80% ), 其中转移45 例; 密度不均匀但不确定有无坏死区87例( 36. 55% ), 其中转移39例; 有坏死区42例( 17. 65% ), 均为转移淋巴结。髂内、髂外、髂总的淋巴结数目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 < 0. 05); 闭孔组和腹主动脉组, 阳性组或阴性组的淋巴结数目无显著差异( P > 0. 05)。
3 讨论
多层螺旋C T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显示宫颈癌的生长方向以及周围骼总、骼内及骼外, 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巧妙地克服了单纯的横断面图像信息不足的缺点, 对诊断宫颈癌淋巴结的转移具有重要的价值[4]。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的应用也明显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在增强扫描时, 患者的血管增强, 比较容易鉴别血管以及淋巴结。综合分析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其密度, 这对准确诊断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通过观察密度发现某一淋巴结密度不均匀并有坏死区时, 一般因为淋巴结转移。
总之, 采用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淋巴结的数目、密度、大小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相声, 周纯武, 戴景蕊, 等. 多层螺旋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6: 61-63.
[2] 程燕,赵福敏, 邓开鸿.多层螺旋C T 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 ].华西医学,2 0 0 9,24 ( 12 ): 327 9 -328 3
[3] 周晓辉. 多层螺旋C 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35-636.
[4] 赵红利,龚钿,徐曦,等. 宫颈癌转移性淋巴结的CT 影像学特点[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