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质色纹韵”中的“韵”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质色纹韵”中的“韵”,是对观赏石审美而言。本文就“韵”作为中国传统美学重要范畴的诞生作简要回顾后,着重于从赏石审美中“韵”的理论探究和实践应用这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求教于石界同仁。
  一、“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
  “韵”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范畴高于概念,往往是一个概念系统。“韵”由一个言词的概念到成为范畴经历了由个别到一般的进程。
  “韵”始于音乐的鉴赏。东汉蔡邕在《琴赋》中写道:“繁弦即抑,雅韵乃扬”。西晋陆机在《演连珠》中说:“赵曲之音,洪细入韵”。“韵”字的大量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对人物的评赏品藻之时,韵已超出了音乐之美,用以表达人物个性特征的风姿神貌。常称“体韵”、“风韵”,或谓“性韵”、“道韵”,并多以“清”、“雅”、“淡”、“远”来形容。如《晋书·庚凯传》云,“雅有远韵”。《世说新语·言语>注称“向秀、嵇康、吕安并为拔俗之韵”等等。
  品藻人物的“韵”又扩展到其它方面。南齐王僧虔以“韵”论书法。“韵”也出现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之中。而最为著名的则是与王僧虔同时代的谢赫,他在(古画品录)序中提出的绘画六法,第一便是“气韵生动”。由此,学界认为,“韵”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诞生于魏晋南北朝。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韵”,它既保留了音乐之美和以音乐之美来比喻或象征的美学意义,又含有反映事物外在形态个性特征的风姿神貌的美学意义。特别是由“韵”衍生的命题“气韵生动”,成为了我国传统绘画等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理想境界。
  二、在赏石审美中对“韵”的理论探究
  1、赏石审美中的“韵”是“韵”和“意”的融合
  赏石审美中的“韵”与自然要素形、质、色、纹分别是奇石形态、质地、色泽、纹理的简称一样,是人文要素“韵意”或“意韵”的简称,亦即是“韵”与“意”的融合。关于“韵”的美学意义前已述及,那什么是“意”呢?
  《现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五版)将“意”释为,①意思:②心愿。对于审美而言,可以将“意”理解为审美主体——创作者或赏析者的思想与情感。于是,赏石的审美的“韵意”是奇石外在形式美的“韵”与赏析者内在的思想与情感的“意”的融合。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我国传统美学的概念系统中并没有“韵意”或“意韵”,“韵意”或“意韵”是我国当代石友从赏石审美的实践中总结归纳而提出来的,是对我国传统美学的贡献。
  2、在“形、质、色、纹”与“韵”之间还有一个层面——“象”
  形态、质地、色泽、纹理和韵意之间还应有一个中间层面,那就是“象”。“象”是观赏者在对形、质、色、纹个别要素感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观赏石整体的全面知觉。对于图纹石和造型石而言,“象”有平面的图象和立体的塑象之分:对于与具体的物体或物态对照而言,“象”有具象、意象、抽象之別。
  对于在形质色纹与韵之间应该有“象”这一层面的认识,早已有之。宋代书籍《云林石谱》以灵璧石开篇,就述其“或成物象”;明代书籍《素园石谱》在述及图纹石时,多有“俨然图画(鸦鸣树石屏)”、“虽巧画者莫臻其妙”(花石屏)、之类的赞叹,清代书籍《惕庵石谱》更是对所载的二十枚长江石的图象逐一品鉴。到了民国时期,张轮远与王猩酋首提奇石审美的形、质、色、纹四大要素,而在这四要素之后,都将“象”作为一个单独的要素而论。张轮远称之为“象形”,王猩酋称之为“造像”。
  张轮远在《万石斋灵岩石谱》的“象形”一章里说得明白:“象形者,乃石之外部表现之形状,或内部蕴藏之文色,酷肖各物之状态也。”这个石之外部综合表现的“象”,正是“韵意”的“韵”和“意”得以依存之所在。
  3、“韵意”是对“象”的审美发现与创造
  关于“韵意”是对“象”的审美发现与创造,从理论探究的角度,可以简示于下:
  韵:偏重于观赏石外在的形式美感受——气韵生动者,是也。
  意:偏重于观赏者内在的思想与情感——立象以尽意,是也。
  先说“气韵生动”。“气”是元气,即宇宙万物的生成之气,也是奇石的图象、塑象所承载的自然之气“韵”是这图象、塑象特质与个性的风姿神貌。气韵之所以生动,在于韵既如音乐旋律那样流动变化,又因一气以贯之而统一,体现了变化与统一谐和的规律,或在“变化之中有统一”,或在“统一之中有变化”。
  图1是变化中有统一例:水墨凸纹在浓淡疏密中姿兴变化,但却统一在由石之左上方往右下方奔泻的大势之中。图2是统一中的变化例:在一组几乎一致的平行水墨弧线的上方黑带中,当白色斑点以链状呈现时,中间的那一“逗点”状的黑色色斑打破了这循规蹈矩般的沉寂,带来一泓清新的活跃。
  再说“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出自于对百经之首的《易经》作解释与发挥的先秦元典《易传>中的《系辞传》。《易传》是我国哲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它特别突出“象”这个范畴。“立象以尽意”是说,由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所以圣人要以八卦六十四卦的卦象来表达他的意念。《易传>又说,“象也者像也”,表明卦象是法像天下万物的,所以卦象的“象”很自然地转化成了万物的审美形象,哲学范畴转化成了审美范畴。
  众所周知,观赏石的审美形象是赏析者发现和创造的,所以可以说是为天造的奇石“立”象、为天地立象:而立象的目的,是要表达、亦即“尽”赏析者自己的“意”念一思想与情感。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奇石的审美形象是以奇石的自然形象为基础的,人赋妙意也是在奇石自然形象的形式美框架之内构建的。奇石本身的“奇”与“美”才是第一性的,审美的发现与创造总是第二性的。
  总之,“韵”,即“韵意”或“意韵”并不神秘,它就是对观赏石图象或塑象的美的感受。这种韵意的感受往往是很微妙的,正如陶渊明诗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而难以言说的美感,更含蓄隽永,余味幽远。   三、在赏石审美中对“韵”的实际应用
  在赏石审美中对“韵意”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既注重对奇石气韵生动的外在形式的发现与创造,也注重赏析者自己思想与情感最大限度的发挥。
  1、“韵”在赏石中的审美发现
  韵在赏石中的审美发现的过程,就是审石度势,寻求最佳观赏面和观赏角度的过程。其关键是以变化与统一相谐合、即气韵生动的图象或塑象的确立为主旨。因为首先是天造奇石的象美,然后才有人赋妙意的意深。反之,若意在象先,就有主题先行,以至于“攀龙附凤”之弊端了。
  对韵意的发现与感悟,要以“象”为依托,存续于在赏析时象与韵的互动之中。对于具象之石,在于逼真和如画的统一。“逼真”是指与具体物体或物态越像越好,以乱真为极致。“如画”是指要符合人们的审美理想,有一个以善为美的界定。一个让人们恶心的东西,在图象或塑象上的逼真是不能让我们感觉到美的。“如画”还在于对审美形象的细节和靓点(石眼)的发掘。如图3海神图象中那宛然的眉眼和自若的神情,便是点睛之笔。
  对于似与不似的意象之石,一方面神似重于形似,另一方面也要以形赋神,故需置势以选象。图4的画面石,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A角度,以深色为图象主体,似有一人物形象,但显得单调,特别是头上的那一竖,不“善”亦难言美,故放弃。B角度,图象主体以浅色为主,深色为辅,若以居中靠左的深色圆斑为眼睛,则人物的侧面头像灿然而出,并有一种飘逸的风韵,故可取。
  至于与什么物象或物态都不像的抽象之石,对其的审美发现在于不借助任何物体或物态为中介的理性直观。如图1图象的奔腾激越给予我们心潮澎湃的直观感悟,如图2图象的缓波微澜给予我们思绪平缓的直观感悟。
  2、“韵”在赏石中的审美创造
  “韵”在赏石中的审美创造,表现在命题、配座、组合、赋文之中。
  ①命题
  命题的点石成金,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不过以下几例还是颇有意思的。图5之石可两看,又正好都是人物头象,一静一怒,有趣,遂命题为“变脸”。既是石画实说,又涵有鲁迅先生所说的“一阔脸就变”的讥讽之意。对于图4的B角度图象,可命题为“心随风动”,以及示其主人公欢畅之快意。再看图6,天光云影,水波倒映,雖然图象上并无圆月,却因命题为“月光曲”,反而更有含蓄隽永的韵意之美。
  ②配座:
  配座者,在于一个“配”字,切勿以“座”抢石,主辅倒置而“过度包装”。如果过了量变到质变的这个“度”,那就不是赏石艺术上的以座来配石了,而是以石来配木雕了,石艺已经由量变而质变为木艺。故配座要有主辅之别,此其一。
  在此前提下,座之形、质、色、纹与石之形、质、色、纹须协调。图7的配座不仅其高度与宽度与石体形态相契合,而且那木座上的云纹与波纹的局部浮雕对画面的“云中君”主题起到了协调配合的作用。故座与石要协调和谐,此其二。
  将图7的配座之石(图7-A)和与座分离之石(图7-B)对比,可以看出配座的落榫深浅和方式对奇石的剪裁作用。配座后经过剪裁的画面显得端庄圆满,犹如书画的装裱,对画幅有了美的提升。故配座要对石剪裁合理,此其三。
  ③组合
  组合是审美创造中最能发挥赏析者主观能动性的了,而且还有1+1>2的审美增效作用。故小品石组合,长盛不衰。
  图8的组合“少女与修女嬷嬷”,由右边的“少女”与左边的“修女嬷嬷”两石组合而成,在组合的图象里少女低着头向着修女急急走去,似有满腹心事要向嬷嬷诉说。于是单体石上少女偏于石体左缘的不足反而成为了组合中的靓点。
  组合也有具象、意象、抽象之分。现石界具象组合颇多,各种奇石宴和果盘俱是。意象的也有,唯抽象较少。但适宜的抽象石组合恰能给人以更多的遐想空间,如图9之例的“道”。
  ④赋文
  赋文中的点评在于反映奇石个性特征的风姿神貌,这时重在对奇石审美形象的韵与意的发掘。至于命题与赋诗则要在“立象以尽意”的基础上,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王弼所言那样,要“得意而忘象”,要超越奇石本身审美形象的局限,通过联想特别是想象,思及古今,神游万仞,让韵意达到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的高度。
  图10的奇石中,一只母鸡咕咕叫的活泼形象在鸡年以形象大使的身份进入了笔者的新春贺卡之中,而赋诗则借鸡抒情,超越了鸡本身的图象边界。诗曰:
  古稀惜时逢春晓,
  尤喜石鸡意气豪。
  自信人生三百岁,
  与尔忘忧共逍遥。
  赏石审美的目的在于乐生,且以“自信人生三百岁,与尔忘忧共逍遥”与石友诸君兴会同乐!
其他文献
国内石界每年数百个大小展会,多数展品平庸,缺乏亮点,石友普遍患了“参展疲劳症”。这次“无形斋”百方名石邀请展却使人眼前一亮。  一改多數展会收展费进场的招展方式,“无形斋”设置了高门槛。点选近年轰动石界的名石,挖掘多年深藏不露的精品,甚至不惜将些不够品级的送展石拒之门外。因此保证了展览总体的高品质。石友评价:“总算看到一批有分量的石头”,“这才是够格的精品展”。  各石种高手把关,严格考量品质与真
期刊
闽江发源于武夷山脉杉岭南麓三明建宁县均口镇严峰山的台田溪,是福建第一大江干流,全長577公里,流域面积6.1万平方公里。  阴阳衍象  闽江石上纹绺、节理、色彩、晕花所建构的阴阳变化的图纹是天地幻化衍生的自然之象,它由石体本身的节理、表达、色差三种要素在水冲、水流漆化作用下形成,这种水流的浸染、漆化形成深浅疏密、浓淡的阴阳互变的纹绺交错。  金石气韵  闽江石中的梅花壁似碑文石刻拓印出的黑白印象,
期刊
湖南省耒阳市是三湘明珠,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耒阳市物产丰富,三湘大地山系水系的错综复杂也为耒阳带来了许多奇石矿石资源。传说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就隐居于此地,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也是耒阳人,他们留下了许多有关石头的民间故事。  宋代微宗皇帝把耒阳奇石名列“花石纲”贡品名录中,而古典赏石书籍《云林石谱》与《渔阳石谱》中皆有关于耒阳奇石的记载(即衡州耒阳石)。  近年在耒陽地区发现一个新的
期刊
[本刊讯]3月17日,第18届上海矿物化石展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举办。此次所展精品品种之多、规格之高令石友们啧啧称奇。  更令觀者兴奋的是,主办方负责人周易衫邀请到了明代供石“锁云”、栾永军先生收藏的灵璧纹石“米芾拜石”、巩杰先生收藏的灵璧石“较量”、陈民府先生收藏的灵璧石“真牛”、徐文强先生收藏的灵璧石“春江水暖”、张建宇先生收藏的彩蜡石“泼墨仙人”、高琦先生收藏的葡萄玛瑙“凤凰传奇”、杜海鸥
期刊
石展上见到多年未见的老石友,说:“我这两年也买了不少画面石。哎,交学费了。”说着翻出张照片给我看。彩色牧羊石,层次,景深都有了,相当可看的石头。他说:“是啊,我自己蛮喜欢。可人家说,太满了。”我知道这“人家”多半是专家,不好多说。只得劝他听自己的,比听“人家”的重要。  石友是很拿“人家”当回事的,因为规则往往是“人家”定的。比如不能满,要留白。梵高就不懂留白,他生前畫都卖不出去。再比如要刻画生动
期刊
一眼鎏金,满满的沧桑,难掩母亲止不住的欢笑。岁月留痕是无声的,不知不觉中,您的脸上已经刻上了无数道波澜,心里已经珍藏了许多东西,不伪不装,自然天成,大美不言,合于天地大道。  您的气质,就是所有您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和走过的路。您的风彩里透着您的见识和您的心境。每一秒匆匆而过的时光,滤过悲喜,还有笑意嫣嫣下咬紧的牙关……留下的都被幸福吻过的模样。如石中的您一般,美也美过,爱也
期刊
劝石  易文海  是吞还是吐,是舍还是得。  人生常遇到,实在难抉择。  昨日得小石,吞吐费琢磨。  口中衔一物,万年没取舍。  吐了怕丢掉,吞了别人说。  叼了千万年,少了万千乐。  自然大智慧,道理石头说  人生要施舍,舍了才有得。  石说  易文海  石头天生一只眼,  大千世界都看穿。  风风雨雨眼前过,  来来往往别想瞒。  人类长了两只眼,  瞻前顾后好为难,  石头劝君闭一只,  眼
期刊
坐井觀天石头国
期刊
坐落于海河二道闸南侧的天津宝成博物苑景区,由全国政协委员、宝成集团董事长柴宝成创建。始建于1999年,总投资12亿元,占地260多亩,收藏各种奇石8000多块、奇珍异宝2000余件,种植名贵树木、花卉3万余棵。景区由闻名遐迩的奇石园、江南园、植物园、博物苑、民俗博物馆、华宝寺、动物园、山水居等十大景点组成,景区内古石、古树、占建筑“三古合一”,天造地设独一无二,世界仅有景象万千,成为海河之滨一颗璀
期刊
石头为什么会住在学校呢?  在四川江油西屏中学里有一面很独特的墙,这面墙下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涪江丹景石,这些石头从哪里来,是谁搬来的?家住西屏中学的胡舜尧,让他的石头寄宿在了学校。  任教十余年的胡老师发现学校附近涪江河里的石头,很有特点。他是美术老师,有独到的审美,以及自己对石头的高要求,胡老师在涪江河里捡到不少好石头,这些石头慢慢也被胡老师捡到校园里。一块、两块到现在的上百块,甚至上千块的石头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