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话考古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x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着“中国现代科学考古学奠基人”之誉的郭宝钧致其友董作宾的一封书札,是我于2019年秋冬之交从一家拍卖公司竞得的。
  郭宝钧(1893年至1971年),字子衡,河南省南阳市人,考古学家。192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河南省立南阳中学任教,后到河南省教育厅工作,多次参加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著有《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关于新郑莲鹤方壶的研究》《洛阳西郊汉代居住遗迹》《陶器与文化》《殷周车制研究》《殷周的青铜武器》等。
  这封郭宝钧致董作宾的书札写于1949年3月。郭与董是私塾同学、莫逆之交,二人曾携手主持安阳殷墟的发掘工作。此函写就时,董作宾随中央研究院去往台湾,而郭宝钧仍留守大陆。信中,郭宝钧谈及近况与武汉大学借地教读等事。字里行间中,一方面透露出他生活的窘迫与无奈,另一方面又彰显出他在困顿的环境中纂辑《中国古铜器纹饰图谱》的坚持。


郭宝钧致董作宾书札

收藏缘起


  其实,我关注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的手迹,是从1999年收藏到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古文学家和考古学家陈梦家和赵萝蕤夫妇遗存的一批友人往来书札开始的。
  2014年春,应三联书店之约,我开始以陈梦家旧存友人书札为线索撰写《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一书。陈梦家的友人中,有老一辈金石考古学家容庚、马衡、于省吾、商承祚、唐兰和同辈考古学家夏鼐、胡厚宣等。在撰写过程中,我仔细阅读了有关这几位考古学家经历的文献,从而对中国现代考古科学奠基人李济、董作宾、郭宝钧、夏鼐和著名的“考古十兄弟”——李景聃、石璋如、李光宇、刘耀(尹达)、尹焕章、祁延霈、胡福林(胡厚宣)、王湘、高去寻和潘悫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于他们渊博的学识和不屈的探求精神,我由衷地敬佩。从此,我决定收齐包括“收藏殷墟甲骨第一人”的王懿荣和对甲骨文研究有着突出贡献的“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在内的金石考古学家手迹。


董作宾手绘甲骨文图

  此外,在我所藏的一份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成立大会及第一次会议的文件第一页,有出席委员的签名,他们是:徐鸿宝(即徐森玉)、曾昭燏、陈梦家、郭宝钧、黄文弼、徐炳昶、裴文中、尹达、夏鼐、郑振铎。还有一位苏秉琦,但他不是学术委员,应该把名字列于列席人员位置。在这份学术委员的签名中,我当时藏有郑振铎、徐森玉、陈梦家、裴文中、夏鼐和尹达的书札,缺郭宝钧、黄文弼、徐炳昶、曾昭燏的手迹。
  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至2019底,通过各种渠道,我先后收集到了王懿荣、“甲骨四堂”、李济、董作宾,以及“考古十兄弟”中的石璋如、李光宇、刘耀(尹达)、尹焕章、祁延霈、胡福林(胡厚宣)、王湘、高去寻等“八兄弟”书札。
  以上近年搜集到的金石考古学家的手迹,最早的是郭沫若,随后是王国维,然后是罗振玉。罗振玉先生手迹是致邹安(字景叔)的两页信。当时得到罗振玉致邹安书札大概有十几通,我只留下一通,其余转让给一个朋友,不知怎么就辗转到当代著名学者王贵忱先生手里了。一次我去广州拜访王老,他拿出了复印件让我看,每封信上都鈐有他的印,足见重视。我告诉王老,您现在的几通罗振玉致邹安书札最初是我藏的。他知道我还有一通,问我可否交换,我问他用什么换,他说京剧名伶杨小楼的手迹,我说可以看看吗?他说也是复印件,原件不方便。他还答应为我写一副对联,寄给我。我离开广州后,和王老也渐渐失去了联系。


董作宾致李济书札

甲骨往事


  在我往年收藏的考古学家手迹中,最晚得到的是王懿荣先生的一页书跋,是我于2017年11月在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到的,其估价为3000元至4000元,我以2万元竞得。
  王懿荣(1845年至1900年) ,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开发区)古现村人。他是我国近代金石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幼承家学,6岁入古现村王氏家塾,15岁随父进京。他聪颖勤奋,泛涉书史,有过目不忘之誉。青年时代,性“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版图画之属”,尤潜心于金石之学。为搜求文物古籍,足迹遍及鲁、冀、陕、豫、川等地,“凡书籍字画、三代以来之铜器印章、泉货残石片瓦无不珍藏而秘玩之”。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祭酒,《清史稿》有传。


李济致董作宾书札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列席签名(苏秉琦应为列席)

  拍卖会前,我对王懿荣手稿进行了多方考证。王懿荣时年24岁。11年后,年35岁入仕。因是年轻时所书,字略显稚嫩,与入仕后字庄严雄厚有很大的区别。经仔细与其入仕前字迹比对,应是王氏30岁前手迹,尤其此稿落款:“古现人懿荣识”,入仕后,几乎不再出现。此稿上部有民国曾任奉天省省长翟文选笔迹,云:
  此王文敏公亲笔也。己巳年为同治八年。公殉难于光绪庚子拳乱,予恤典谕旨及山东巡抚原奏,另纸抄录夹于此册之内。
  民国乙丑六月双城赵文瑄识于天津


翟文选旧藏王懿荣手稿

  翟文选,1878年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县林甸,清末举人出身。卢沟桥事变后,他拒绝日本侵略者诱降,隐居天津,以收藏自娱。1950年4月23日病逝于天津,终年73岁。读翟氏注,可知王懿荣手稿撰于同治八年,即1869年;殉难于1900年。是年,义和团兴起,王懿荣授任京师团练大臣,八国联军攻入京城,皇帝外逃,王懿荣遂携夫人与儿媳投井殉节。翟氏注中“予恤典谕旨”乃指朝廷为王氏殉节特给予表彰,赐谥号文敏,并旌其妻谢氏,儿媳张氏。山东巡抚(或为人骏)原奏内容不详。
  翟氏在王懿荣手稿注语云:朝廷颁予恤典谕旨与山东巡抚原奏抄录稿“夹于此册之内”,我以为,文敏公此页手稿,原本附在王懿荣“所辑往岁所收藏……续之又续”此页之稿本或著作之后。此“疑案”,尚待进一步研究。
  1899年,沉睡地下3000多年的甲骨被王懿荣发现。值此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特撰文以纪念。
其他文献
周令钊191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8岁的周令钊在长沙读小学时,就对美术发生了浓厚兴趣。14岁在长沙美专学习期间,他就已经在长沙的国货公司做广告设计以贴补家用。1938年9月,他参加了全国首幅巨型抗战作品黄鹤楼壁画《全民抗战》的创作,再后来又参加了抗敌演剧队,做舞台美术设计、画演出海报等。  天赋与勤奋,加之“早熟”的经历,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之时,让年轻的周令钊得以承担许多重要的任务。从开国大典
期刊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光辉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备团追悼一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会上演讲;《纪念白求恩》是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而撰写的;《愚公移山》是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  中国唱片社于1966年录音、出版毛泽东主席著作朗读片《为人
期刊
嘉庆宝苏减重减缘行用钱  己亥年即将远去,一年之际几乎没有一件值得说道的藏品入匣。不想,年关岁末竟偶然间得一枚小钱是我苦苦追寻十年之物。看似非常普通的一枚嘉庆宝苏特宽缘小平,为何让我这名宝苏局钱币收藏研究者如此地苦恋呢?让我来为各位看官层层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两种嘉庆宝苏  在讲这枚钱的来龙去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些“嘉庆宝苏”制钱的铸造背景。嘉庆元年(1796年),户部议定复开各省钱局鼓铸钱币
期刊
乐高达人大黑白和他的“积木王国”  2019这一年,我收藏了两件乐高:2019年出品的“10267 姜饼屋”与2018年出品的“10261 云霄飞车”。姜饼屋是圣诞节主题的乐高,我觉得圣诞节系列的场景氛围都设计得不错,这一系列我通常都会买,很有冬天过节的气氛。拼成的姜饼屋套组一块块积木在大黑白的创作下呈现了新的文化内涵。“乐高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完整”  成年后的第一盒乐高,我买的是绝版的“10182
期刊
一块《钱塘湖春行》玉牌,是我这个好玉人在2019年最得意的收获,而它的诞生却源于数年前的一个灵感……  2014年,我得到了一块新疆和田玉籽料,那是块几乎无可挑剔的牌片原料,当时便想让擅长创作山水题材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曹扬操刀,将其制成玉牌。我在唐诗全集里特别选出两首能体现山水画面的唐诗,一首是李白的《秋登宣城》,另一首则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随即交给曹扬进行构思和创作。  结合玉牌原料的大小
期刊
明 陆士仁、文从昌《陆龟蒙祠图》册(局部)  清中期的江南艺文世界处于一种中兴状态。以家族为核心的诗人、画家们荟集其间,他们集群性交游宴集、赋诗作画,以巨大热情投身到种种艺文活动之中,将自古以来江南特有诗画相辉的艺文品格发挥到一个新的极点。作为诗文书画活动延展的书画鉴藏,在这一时期也重新被激活,特别是苏州地区,这一文学书画艺术创作的重镇,同时也是法书名画萃聚之地,鉴藏家与书画家共生,家族收藏日益兴
期刊
“这显然是官方毁墓而不是盗墓”  日前,“咸阳空港新城唐驸马都尉薛绍墓”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最新发掘成果。因为电视剧《大明宫词》,“太平公主丈夫薛绍墓被发现”一度占据微博热搜榜首。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发掘成果显示,甬道和墓室已完全毁坏,仅余部分砖铺地和石棺床。唐史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一直关注和跟进薛绍墓的发掘情况。他表示,这显然是官方毁墓而不是盗墓。“虽然我们不
期刊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各行各业发行钞票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由此引发的金融混乱更是层出不穷,而深受其害的必是老百姓。当时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钞票”。每一次新钞换旧钞,都是对老百姓一次赤裸裸的盘剥。发钞的商号除了少数是有信用的外,绝大多数都是捞一把就跑的无信用之徒。  有鉴与此,当时的民国各级政府不得不做出一点样子给老百姓看一看——多次明令禁止民间发行钞票。所以,很多当年发行私钞、私帖的钱庄、商号、当
期刊
唐伯虎和文徵明并列“吴门四才子”。追根溯源,唐伯虎的祖籍在晋昌,即如今的山西晋城一带。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来到南京、苏州一带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与唐伯虎同年出生的文徵明,因先世为湖南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要知道,中国文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情结。文徵明和唐伯虎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自然有别于匠人书画家。他们最初的目的并不是书画,而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
期刊
元明时期,龙泉窑青瓷的模印装饰工艺颇具特色,印花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尤其是人物故事纹题材较多出现,为当时社会所喜闻乐见。安徽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明代龙泉窑青釉模印二十四孝故事纹碗(图1),其高8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5.8厘米,于上世纪50年代在安徽省治理淮河工程中出土。  此碗直口、深腹、高圈足,胎体厚重,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绿。内外壁口沿各饰一周回纹,碗内壁模印四组人物故事纹(图2),旁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