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歌剧男高音人物形象分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莫扎特是世界著名音乐家,其所创作的歌剧代表了古典主义时期歌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所创作的歌剧在整个歌剧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以《后宫诱逃》贝尔蒙特咏叹调为例,对莫扎特歌剧男高音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提出演唱莫扎特咏叹调的建议。
  关键词:莫扎特;男高音人物形象;《后宫诱逃》
  莫扎特十分喜爱歌剧,他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所创作的歌剧作品多达20余部,部分歌剧作品在整个歌剧史中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后宫诱逃》是莫扎特所创作的著名歌剧,在这部歌剧中,中高男音声部的地位較高。因此,以《后宫诱逃》贝尔蒙特咏叹调为例,对莫扎特歌剧男高音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后宫诱逃》中的男高音人物形象
  (一)《后宫诱逃》介绍
  《后宫诱逃》是莫扎特最早完成的歌剧之一,对于纯德国歌剧发展而言,这部作品在整个德国歌剧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莫扎特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多部优秀的歌剧作品,但《后宫诱逃》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在这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心情为欢欣和明朗,这为本文分析这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部歌剧的首次演出时间为1782年,莫扎特在这部歌剧的创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故事背景被设置为土耳其,故富有异域特色,并且女主人公的名字是莫扎特未婚妻的名字。主要剧情是男主人公贝尔蒙特听闻未婚妻康施坦茨在海上遭遇海盗,并被卖到土耳其皇宫的消息后感到十分焦急,准备混入皇宫并救出未婚妻,但救人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男主人公历经了诸多磨难。
  (二)《后宫诱逃》咏叹调
  歌剧《后宫诱逃》咏叹调首次出现的时间为第一幕第五场,歌剧主人公贝尔蒙特带着重逢的喜悦出场,这里所说的重逢,主要是指男仆佩德里奥给他带来了好消息——康施坦茨依然在世。贝尔蒙特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唱出了“噢,康施坦茨,我还能和你见面吗?”,这句词的调为A大调,拍节为2/4拍。在歌剧作品中,这个咏叹调演唱起来是较难的,具体表现为华彩乐段较多,对男高音演唱功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8小节,是对主人公的叙述,咏叹调的调式为宣叙调。演唱者在演唱歌词开头时,所采用的语气应该为呼唤,而音色则为半声,贝尔蒙特与女主人公分离时间较长,在呼唤女主人公时必须对其内心情感进行表达。在演唱第四小节时,演唱语气应该转换,在演唱时必须坚定,不能拖沓,人物内心情绪需要与前两个小节产生对比。在作品第5—8小节,男主人公的心情既小心不安,又激动热情,这种对比反映了男主人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其内心的复杂情绪,在怀疑这个消息是否真实的同时,也渴望重新见到自己的爱人。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对主人公内心矛盾的心理进行把握,尤其是在语气上必须表现出明显的不同[1]。
  自第9小节开始,咏叹调部分正式开启,曲式结构以ABA+尾部为主,其中,歌词“Klopft mein liebevolles herz”,可以被翻译成“敲到我爱情的心房”,在演唱过程中要轻盈,气息应灵活,将贝尔蒙特不安和焦虑表现出来。14—18小节作为华彩乐句,是莫扎特歌剧的代表性的创造手法,在男高音和女高音作品中,都能看到多个小节快速跑动的旋律,对这些乐句的演唱效果,可以反映出歌唱者对莫扎特咏叹调的阐释是否成功。站在歌唱技术角度来看,这部分的演唱对呼吸持久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简言之,就是在演唱较长的乐句时,歌唱者不能换气,否则就会使人物情感表现降低。此外,演唱者还要具备良好的头声,如果头腔共鸣效果差,就会显得华彩乐句十分迟缓,无法充分展示人物的艺术形象。
  (三)《后宫诱逃》中的男主角贝尔蒙特
  《后宫诱逃》主要人物及声部分配如下:男主人公贝尔蒙特,声部为男高音;女主人公康施坦茨,声部为女高音;仆人佩德里奥,声部为男高音;仆人布朗德,声部为女高音;侍卫奥斯明,声部为男低音。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正处在和未婚妻康施坦茨的热恋期,心中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因此在歌剧中将未婚妻的名字作为女主人公的名字。这样他就可以借助贝尔蒙特这个角色表达对未婚妻的爱慕之情。众所周知,莫扎特的嗓音就是男高音,并且他喜欢在聚会上演唱歌曲,故他在创作咏叹调的过程中,会结合自身的演唱体会。这一点在《后宫诱逃》中的体现尤为明显,比如,在第一幕开始后,贝尔蒙特怀着忐忑的心情到土耳其寻找女主人公,并且还在等待的过程中演唱了咏叹调《希望能再见到你,康施坦茨》,这首咏叹调的旋律具有清新优美的特点。在第一句男主人唱道:“我将会在这里看到你,康施坦茨,我生命中的幸福!”这句话是莫扎特借男主人之口对未婚妻的告白,从这里可以看出莫扎特对未婚妻的爱恋十分深沉,并将自己的感情注入了贝尔蒙特的人物谱曲之中。接下来,贝尔蒙特唱道:“老天啊,我恳求你!给我安宁吧。亲爱的,我已经忍受了太多的痛苦。”这句话反映莫扎特对未婚妻迟迟没有回应产生了焦急的心情。接下来,贝尔蒙特听到仆人告知的消息后十分激动,并演唱了咏叹调《噢,康施坦茨!康施坦茨!》。这首咏叹调拥有优美和丰富的旋律线条,其中还包括大量的抒情式乐句,其节奏较为舒缓。此外,也有与之相反的华彩式语句,比如,贝尔蒙特在开头演唱的“康施坦茨!康施坦茨!我又能见到你了。我十分渴望、十分紧张,我这颗充满爱的心始终在跳动”。还有一些乐句表现出了急切的情感,比如,贝尔蒙特唱道:“我浑身颤栗,手脚发软,我不敢上前,因为我的脚步已经凌乱。”在这个咏叹调中,莫扎特将切分音和后十六的音型加入其中,使音乐节奏的顿挫感进一步增强,通过这种方式将贝尔蒙特内心感情得到展现。
  在歌剧中,有一首咏叹调出现了两次,这个咏叹调就是《流下快乐的眼泪》,其出现位置分别为第二幕第八场和第三幕第一场,首次出现的故事背景为贝尔蒙特即将见到自己的未婚妻,第二次出现的故事背景为男女主人公即将回国。这首咏叹调充满了喜悦之情,在两种背景下,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大致相同,内心既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同时也有焦急和忧虑感。   在这部歌剧中,每个人物的特色都十分鲜明,每个角色都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值得强调的是,莫扎特在歌剧中对重唱手法进行了运用,究其原因,主要是重唱的艺术性较强,与剧情的结合也十分紧密。比如,在第三幕第七场,贝尔蒙特和安娜被抓住,同時被送到帕夏面前,而帕夏发现贝尔蒙特是仇人的儿子,此时,贝尔蒙特感到十分绝望,于是唱起了《这是什么命运!多么痛苦!》。贝尔蒙特通过演唱表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之感,而此时康施坦茨对他进行了安慰,男主人公对此感到十分感动,并通过演唱的方式夸赞了女主人公。莫扎特在这里采用了F大调,使男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时的心理活动得到了体现。接下来,由F大调转变为降B大调,这部分的演唱为咏叹性演唱。贝尔蒙特虽然心情有所好转,但依然感到十分自责。这个部分男女主人公深情对唱,体现了二者的爱情,同时,也是命运的转折点,帕夏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并产生了将他们赦免的想法。在音乐上,这段重唱的音乐主题的表现力非常强,尤其是贝尔蒙特的咏叹调唱腔,其旋律具有代表性。
  二、演唱莫扎特咏叹调的建议
  (一)演唱莫扎特咏叹调需要加强气息训练
  演唱者在演唱莫扎特咏叹调时必须保证气息的连贯性,否则就会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建议演唱者加强气息训练,而气息训练目标可以依靠莫扎特咏叹调而达成。究其原因,主要是莫扎特咏叹调十分纯净且透明,能够为声音内涵明确和良好呼吸支持建立提供帮助。
  (二)演唱莫扎特咏叹调需要训练演唱者的起音和咬字能力
  莫扎特歌剧音乐的特征主要为朴实、节奏特征显著和准确,演唱者加强起音和咬字能力训练,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做好对音乐的处理,声音流动性必须良好。每首作品的起音需要平直准确,滑音不能存在,咬字也必须清晰,如果出现咬字不清晰的现象,就会使演唱效果受到影响[2]。
  三、结语
  本文以《后宫诱逃》贝尔蒙特咏叹调为例,对莫扎特歌剧男高音人物形象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还介绍了演唱技巧,希望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把握咏叹调中的情感,在保持气息连续性的同时,增强自己的起音和咬字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亭伊.古典时期莫扎特歌剧中女高音人物形象分析:以伯爵夫人为例[J].当代音乐,2018(7):135-136.
  [2]贺飞.莫扎特歌剧男高音人物形象浅析:以《后宫诱逃》贝尔蒙特咏叹调为例[J].音乐生活,2019(1):37-38.
  作者单位:
  波兰肖邦音乐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扬琴独奏曲《川江韵》是著名作曲家黄河、何泽森于1986年创作的以地方风格为题材的作品,融入了扬琴的各类技法,展现了独有的内涵与韵味。《川江韵》结构严谨、旋律起伏明显,以四川民间音乐为基调,在描绘川江美景的同时将人们与大自然相处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川江韵》;川江号子;四川民间音调  一、《川江韵》创作的背景  1986年,作曲者们怀揣着对故土独特的感情,以耳熟能详的巴蜀民间音
期刊
摘 要:马叙伦提出了肘腕皆悬,五指齐运的运笔理念。其中五指齐运和翻绞笔法,分别是对包世臣和姚配中理论的选择性继承。从腰背发力运肘腕到五指齐运的翻绞笔法,马叙伦将各方面协调配合,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叙伦的运笔技法是形成他书风的关键因素。文章探析了马叙伦的运笔观,分析了马叙伦的书学思想,以期给后世书法学习者提供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马叙伦;翻绞笔法;运笔观  马叙伦是近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
期刊
摘 要:德沃夏克是捷克乃至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钢琴组曲《诗意音画》是其在钢琴领域的代表作。作品具有标题性、民族性和交响性多种鲜明的艺术特色,集中展示了德沃夏克独有的审美追求。基于此,文章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谈起,就作品的特色进行了解读,并就如何高质量地演奏作品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以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德沃夏克;钢琴组曲;《诗意音画》;创作特色;特色诠释  一、德沃夏克与钢琴组曲《诗意音
期刊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幼儿教育当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声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部分高校的声乐教学还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兴趣匮乏等问题,声乐教学实效性缺乏,这不利于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系列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措施,以进一
期刊
摘 要:艺术传播是指人们运用各种传播方式对艺术信息加以传播的过程,也是人类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价值。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艺术传播基本要素角度出发,探讨影响艺术传播的因素,即艺术传播者的审美观念与传播意图、艺术接受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艺术传播客体承载的信息、传播媒介、地理环境以及艺术材料,以此加深人们对艺术传播的认识。  关键词:艺术传播;雕塑;艺术接
期刊
摘 要:《草原之夜》这一歌曲曾被国内外称为“东方小夜曲”,是以新疆兵团为背景而创作的,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整首歌曲在表现当中,还融入了我国的民歌艺术表现特点,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语言特点。因此,文章以兵团歌曲《草原之夜》钢琴伴奏创作特点为研究视角,从艺术表现、主要创作特点两方面阐释歌曲《草原之夜》独有的艺术特色,分析《草原之夜》钢琴伴奏创作的完整性、衔接自然等主要特点,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全面分析此歌曲
期刊
摘 要:会议摄影是会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摄影师对会议工作、会议活动进行的历史记录。文章介绍了会议摄影的注意事项,分析了会议摄影的实用技巧,并探究了如何全面地反映一场会议内容,最后对摄影后期处理软件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会议摄影;拍摄机位;摄影技巧  一、会议摄影的注意事项  (一)会议拍摄前的注意事项  在会议拍摄前,摄影者首先要了解会议的内容、主要参会领导、会场环境,同时还要检查相机的
期刊
摘 要:谐谑曲是一种生动活泼、情绪幽默诙谐的器乐体裁,这种体裁对指法的要求很高,需要手指灵活快速地跑动,而且谐谑曲构思宏大,具有史诗般的气势。肖邦虽然只创作了四首谐谑曲,但却对这一体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肖邦《b小调谐谑曲》(OP.20)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并对《b小调谐谑曲》(OP.20)演奏技巧进行了探讨,旨在探索其音乐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肖邦;《b小调谐谑曲》(OP
期刊
摘 要:手风琴演奏作为独特的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专业学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与喜爱。手风琴的演奏与欣赏均需要较为专业的艺术水平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层艺术内涵。但是,目前很多手风琴演奏者将演奏重点放在了技巧应用方面,缺乏对音乐艺术内涵的展现和挖掘,进而降低了其艺术价值。基于此,文章主要探析学生音乐作品分析能力在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应用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作品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漫画的类型更加多元,目前故事漫画是各大漫画平台的主流创作趋势,但是随着漫画创作门槛的不断降低,不少漫画爱好者也开始向漫画创作领域进军,但因其不能熟练运用漫画创作表现技法,所创作出的漫画质量参差不齐。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故事漫画的表现技法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利用合适的漫画创作表现技法来创作出更成功的、更受市场认可的故事漫画。  关键词:故事漫画;表现技法;连续性画面  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