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诸自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滨仲夏夜》是现代散文作家峻青的重要作品,曾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作品内容平实,生活味浓,语言朴素,读来自然亲切,初学者可读可写。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欣赏写景抓住景物变化的手法,可以组接画面理解内容,可以抓时空脉络进行分析,可以学习由景及人的谋篇布局,还可以体会恰当贴切的比喻手法的运用等等。不管你站在哪个角度去阅读审视都引人入胜,都可以让你创造性地去发挥。这样的作品是我们喜欢阅读的,在简单中蕴含无穷,常读耳目常新。它可能不是阳春白雪,但不是下里巴人,却能为培养侪辈晚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教学之后,我感受良久的还是本文的自然朴实的艺术手段最耐人寻味。
  1.自然,并不渲染与烘托,不转弯抹角,毫无费劲之处 一般来说优秀作家写作都能这样,这对初学者习作是个极好的向导。课文从时间入手写景物,让学生领悟,不论写哪类文章恰当交代记叙的要素都不是多余的道理。课文虽然没有交代本文写景的角度,但一读就知道是定点观察,从太阳落山的对面看去的,读者自然会设身处地去揣摩去领会,是那样容易领会和简单做到,感受清楚明白。
  2.本文时间的交代自然而然,又非常明晰地形成了文章的构思脉络 一读文本,就算理解能力不好的学生也能明确找出时间,但是有些文章就不然了。“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简单的思维活动,在文章中却是那样恰如其分。除了这明白的时间词语外,你还可读出相关的时间关系,傍晚——天黑——夜深,或者,天黑前——入夜——夜深等等,这些都是正确的回答,对启发学生思维活动是很有效的。
  3.写景既自然又能写出景物的特征,是本文又一个成功之点 虽然不少文章都写景,但许多文章写景都有挖空心思之嫌,不那么真实好懂,让人读来是苦吟风格,硬挤出来的,与人们的直接感受相距那么远;作家可能以有创意自鸣得意,在我看来不好。而课文则出之真实自然,读若身临其境见之不忘,让人为文学的魅力所吸摄。
  例如,写傍晚时的景色,要言不烦,为读者勾画了一详一略晚霞图与星光图,把天空大海的变化与景物随时间的改变表现出来了。在晚霞图上,天空的霞光和大海浪峰上的霞光,互为背景互为映衬水天一色。用动词“燃烧”、“染”写出了动态,又以“壮观”勾画出了整体感。天空和大海交替着墨。写大海抓住动态变化:“大海排排波浪”,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像燃烧着的火焰”闪烁消失,再闪烁消失,“滚滚向前”,其动静、明暗鲜明形象。写天空抓住色彩的变化:“橘红色的”——“霞光渐渐的淡下去了”。“深红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成了浅红”,后来彻底的消失了,高而远的天空最后呈现肃穆的神色。绘形绘色其味无穷余音袅袅。
  夜色降临后,为我们勾画了“星灯图”和“归人图”。星灯图,由天上的星光想到次第亮起的灯光,形神兼美,恰似郭沫若老先生的《天上的街市》,但用得天衣无缝,落笔俯仰有态高低生姿。不仅写出了灯光的层次、水中的倒影、与星光辉映,还百十字收到了一石多鸟的效果——在变化的时间上,为归人的到来及应有的活动作了铺垫,还映衬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示了人性之美。在无斧凿之痕刻意之举的同时,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4.由景及人变化的自然合理,不设狡狯之笔 先写我漫步在软绵绵沙滩上的惬意,尽享大自然的馈赠——江上之清风。再写三三两两归来的劳动群众,沐浴着空气中“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到来。他们“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地笑声飞扬开去”。三两下让画面平添了许多活气:“我”字穿行显得真实,点面结合与大海浩荡相配称,无声到有声摇曳生姿。
  行文还有令人倍觉真实的场景描写。“围绕底儿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人们在畅谈着丰收的喜悦,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和自信,写出了人性美。虽然当时贫穷又遭受自然灾害,但不是没有个别现象,也更能看出物质贫穷的时代人们追求精神的充实。
  5.写月色升起来,海滩上短暂的热闹之后,最后夜深归于宁静 虽然着墨不多却自然形象,隽永优美,平易近人,实为可圈可点。行文至此条分缕析一气呵成无一败笔。虽言尽而意无穷,却引领读者陶醉在自然之中,馨香大自然“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并不失时机地传达出了人们应追求的生活方式: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美的生活和生活的美。
  不容再说什么,足见课文自然成文的高超,完全是妙手偶得之的典范。真有“聚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的艺术光彩。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作业是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在作业设计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应包含明确的评价机制,惟其如此,语文作业才能真正体现其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作业 设计 主动性 探究性 评价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教师们调动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目光,学生也在课堂上活跃兴奋起来。可是,在如此缤纷的教学环境下,很
初中阶段,与小学相比,进入写作稍微复杂的记叙文阶段,学生虽在小学高年级也接触到一些写作知识,但相对其年龄特点而言,写作知识的接触还是较少的,更不用说用理论去指导写作实践了,这就要求初中的写作必须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才能保证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扎实提高,而采用有序连环相扣的方法则能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所谓有序连环,即是一环扣一环之意。平时在批改作文时,常有些作文会重复以前作文的毛病,这除了受作文基础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变化出人意料,但撩开试题变化的面纱,通过分析研究高考命题的理念、思路、方向,能够更清晰地看透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中学语文教学。  一、冷门与热点的错位  1.题型结构变化 高考之前从各类模拟试卷预测,选择题会走到历史的尽头,结果却是前七题都是选择题,占分21分。“文言文阅读”部分,原来以选择题呈现的信息筛选、内容概括题,现为以选择题的题型考查文言虚词,以主观题的形
【主旨摘要】  议论文写作训练要求中非常注重“能设置分论点,且层层深入”,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高考作文也一再强调“论证有层次感,立体感”。在这里,议论文的“结构”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其实关键就在于议论文的分论设置是否清晰、有条理。因为议论文在内容上进行分论点设置直接构成了议论文形式上的论证结构,它相当程度上体现着议论文的论证力量。与此同时,一些理论上颇为肯定的看上去也很美
【摘 要】音乐与文学是相融相通的,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诗、词、精美的散文等文学作品教学时,适当地引入音乐,可以创设优美的情境,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使读者能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音乐 文学 共鸣  音乐与文学是有很深渊源的,从《诗经》中的风、雅、颂中就可看:“风”有很多就是各地的民俗歌谣,“雅”是朝廷正声,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
读了王书月老师《金钱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兼议“我”为什么“愧怍”》(《语文学习》2011年第6期)一文后,深受启发。王老师观摩了众多公开课后,提出了疑问:“钱”在《老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钱”是展示爱心的媒介;“钱”是情感交流的鸿沟以及“钱”是唤醒良知的醒木,王老师独具慧眼,给读者具体分析了造成杨绛“愧怍”的原因。受王老师的启发,笔者在备课时,决定也从金钱
教学之余,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又读了一遍,再一次感受到桑迪亚哥与自然搏斗的无与伦比的勇气时,忽然生出这样的疑问:这部作品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按照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说法:“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作者把勇气在小说中表现到了无可与敌的地步,得到了举世公认,于是那一代表着无上智慧和荣耀地位之奖项——诺贝尔文学奖就该授予他了。  其实对于诺奖委员会的见解,海明威还有自己的说法。海明威说:“这本
近些年来,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作文教学改革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各种新思潮、新理念、新思想、新作法层出不穷,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从小学到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服务于考试的现状始终没有改变,打着新课程旗号的作文改革愈演愈烈。本文就“好词好句”和“流水作文”两种情况作一些分析,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有好词好句未必是好作文  新课标对写作的界定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
朱自清先生的经世之作《荷塘月色》可谓文质兼美,尤其是其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更是让人折服。读先生的文字,会陶醉于那多彩的修辞,也会沉湎于那丰富的叠词。如果说修辞让文章清新扑面的话,叠词则让文章摇曳生姿。那遍布全篇的叠词,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光彩夺目。  一、叠词让景物情貌俱见,生动形象  试看作者笔下的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
奚素文  半张纸能干什么?把它当作草稿纸使用的话,或许一两分钟它的使命就完结了;而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却让“半张纸”物尽其用,甚至物“超”其用。  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选修》“结构”单元中的《半张纸》写一位刚刚丧妻失子的年轻人在搬离住所前,由电话机旁半张写满各种字迹的便条纸引起了对过去两年生活的追忆,当他最后离开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  这小小的半张电话号码便条纸记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