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ling1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从事语文教学已经十多年了,在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及自己学生的语文教学之路,但……
  回首来路——山重并水复
  一路走来,困惑颇多。
  困惑之一,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基础知识(词语的音、形、义)是靠日积月累的。可是,学生不愿做,怎么办?
  困惑之二,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但我们的学生却害怕作文。一布置作文,他们就愁眉苦脸,编造、抄袭现象较为普遍,写出的作文内容干瘪,语句平淡。怎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呢?
  困惑之三,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诵读。可是,一些学生认为朗读课文是白费劲。他们在学习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急功近利的走捷径、求速效的思想,不愿下功夫去认真朗读,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读,也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如此情况又怎么能深入地解读文本呢?
  困惑之四,教育界有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学校则只是县属三中,学生基础极差,这直接导致了“厌学”这一“传染病”的蔓延,又加之语文学习的长期性与内敛性,不像一些学科能立竿见影,加剧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冷淡。学生除了在语文课上,其余时间几乎从不拿起语文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学校举行的一次知识竞赛让我茅塞顿开……
  峰回路转——柳暗又花明
  那次知识竞赛,学生们表现出了空前的积极性,他们为了自己班级的荣誉而热情地笔答,抢答,表演,场面堪称火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争强好胜心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想,何不在我的语文课上也采取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说干就干。首先依照座位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竞赛组,每组4人,每组内学生学习程度力求均衡分配(可适当调换座位),这样,小组实力相当,相对公平一些。每班设两名记录员,一名记录课上老师奖励给学生的分数,另一名记课上主动表现的学生姓名,两个月总一次分,小组总分最多的为优胜组。这一方法,开始时我只用在积累基础知识和作文片段上,每节课上,前十分钟进行:星期一、三、五背诵优美文段,星期二、四、六提写基础知识(每一课生字词的音、形、义及文学常识)。主动到黑板上默写的同学全对了加2分,错够两个要倒扣1分;被老师点名写的同学全对只加1分,错了也要减分。背诵文段的同学要求站在讲台上熟练地背,按次数加分。以前,我也要求学生背或写,但主动表现的没有,被点名的同学不是没有准备,就是准备地不好,效果极差。可现在,默写时会有七八个学生同时冲向讲台——已等不及点名了,只许五个,被迫下去的同学还恋恋不舍呢?并且正确率也提高了,有时甚至达到100%。背文段时,会有几十只手同时举起来,每一双眼睛都充满了希望,让你不知该点谁的名,真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于是规定每组只允许一个同学背……所背内容丰富多彩,不仅背者受益,听者也获益匪浅。在背诵流畅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力求达到演讲的效果。
  没想到,困惑一、二就这样解决了。于是,我移之朗读:学生能一字不错地读完全文的可加3分,但若五行内有错是要扣掉1分的。学生们便在课下积极地读,还让同组同学纠错,虽有扣分规定,课上仍然是“读者”众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课文读熟了,文意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这一做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尤为明显,选入课本的文言文无一不是流传千古,令人叹为观止的名家名作,面对文章,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旧时私塾老先生教学生摇头晃脑读课文的情形,我也想让自己的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是排斥文言文的学生太多了,有的学生竟“念着绕口的平舌翘舌,背着难解的之乎者也,心里暗暗诅咒:‘该死的文言文’”(学生的作文语)。你说,读不通,译不顺,背不来,还谈什么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获取精髓呢!我虽教得辛苦,学生却如听天书。
  当采用了分组竞学法后,学生们为了读准确而主动去读,多数同学能在他的反复朗读中通其文,明其义,为熟读成诵,为积累语言作了准备。紧接着,我乘势按照竞读的方法提出了竞背,没想到学生们依然迎难而上,象《师说》《阿房宫赋》《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这些名篇都有好多同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字不错地背下来,甚至有些同学已达到了背诵的忘言之境: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气呵成。连我听得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这不,困惑三、四也迎刃而解了。
  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我又有了新的困惑……
  长路漫漫——上下而求索
  困惑有二:
  其一,每组中多是优等生在表现,而差生几乎成了旁观者。
  其二,想要读背的同学较多,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了。
  鉴于此,我又做了一些改进:每个小组设有一签,实行自荐和抽签相结合的方法,抽到哪一个组,让其他组同学点名(他们一般都会点该组程度较差的学生,容易扣分嘛),这样,语文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也就会积极准备了。同时,组长为防止扣分,一般也会督促本组成员提前做好准备。对于那些课前充分准备课上却没有表現机会的同学,我规定,可以在课余时间找我完成,得分与课上一样。这样,学生的愿望实现了,课上也可以多出时间用于新授课的学习了。
  当然,这样的问题解决了,那样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如,学生学习语文的确是主动了,用心了,但多数是在为分数,为争先而学习,而不是真正地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过多地关注分数则又分散了对所学内容本身的注意力……这一切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摸索、改进。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那么什么是情感呢?所谓情感,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
期刊
【摘要】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 高一;数学;方法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媒体是教学手段中的一类,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现代科技为基础的教学媒体逐渐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用于教学的电化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等等。接下来我主要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兴起给小学数学教学所带来得一些便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媒体是教学手段中的一类,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互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数学教学;方法;能力    一、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接近
期刊
【摘要】 创新实践能力关乎民族的兴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创新要靠人才,而人才来源于良好的教育。对于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但其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能力    一、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
期刊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和提高学习质量,高效课堂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在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路上,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会遇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和事与愿违的情况.减负还要增效,看似矛盾的一组量,但这正是我们所期盼和追求的永恒的课题.新课程改革下,构建高效课堂是一大创新之举,特别是在当前减负增效的背景下,越发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去
期刊
【摘要】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关键词】 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一、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
期刊
【摘要】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  【关键词】 高中;数学;创新意识    一、创新意识及其特征  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
期刊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然而,有些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含糊不清、缺乏深度、单调乏味,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现举例做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引导性语言含糊不清  案例: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教师这样引入
期刊
【摘要】 动手操作应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有效的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在有效的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动手;实践;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