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善解关键词,漫溯文本纵深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云英,广东省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教师。
   《哦,香雪》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一篇文章。关于这一篇的文本解读,解读角度有多种:有抓住其文体特征,落实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诸多要素的;也有以叙事学理论中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为切入口的,更有抓住《哦,香雪》的个性特征——“诗性”,分析文本“诗性”具体表现的。但从关键词角度深入探究的相关文本解读还有所欠缺。本文拟就某些能够探究文本意义和结构的词,分别从逻辑还原,象征义还原和情感还原等三个角度,利用关键词还原解读文本的方法,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一、“检阅”和“发现”:逻辑还原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检阅”的意思是“翻检阅读、高级首长在军队或群众队伍面前举行检验仪式”。把姑娘们站在火车外迎接说成是被“检阅”,两个身份本来平等的群体,却说成了“检阅”与“被检阅”的施事和受事,这一施受关系与本应该平等的群体关系构成了一对矛盾,这对矛盾产生的根源是城乡物质的不平等,导致城乡在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城里人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以台儿沟为首的农村人骨子里认为自己不如城里人。
   首先,“检阅”与“被检阅”这种不平等的城乡施受关系,是由城乡物质的不均衡导致的。这种物质的不均衡具体体现在,城里妇女头上可以戴着金圈圈一样的发箍,手上能够佩戴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但在台儿沟凤娇们的眼中,这却是一种“新发现”;小城里随处可见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在唯一读过初中的香雪眼里依然还是个“发现”,“花棉袄”“有机玻璃发卡”“夹丝橡皮筋”和“挂面”等所有城市工业化的产品,都是姑娘们用台儿沟农产品换来的。正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最普通不过的泡沫塑料铅笔盒竟成了香雪一度的伤痛。正是物质的不均衡,让城乡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也竟成了城里人的笑柄,以致于台儿沟人一天吃两顿的生活习惯,竟成了同学眼中的笑话。
   其次,“检阅”与“被检阅”这种不平等的城乡施受关系,更深层的原因是思想上的不平等所致。这种思想不平等体现在,第一,城市看不起农村,哪怕车轮轧钢轨发出的声音都好像说“不停不停”“台儿沟小,台儿沟穷”,哪怕设个台儿沟站都得攀亲带故;第二,农村自己看不起自己,像迎接贵宾似的迎接哪怕只在臺儿沟停靠一分钟的乘客们。为了迎接城里的乘客,胡乱吃几口饭,哪怕知道到站已经天黑,依然梳洗打扮,换上过年才穿的新鞋,甚至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众星捧月似的围着“北京话”,有意把漂亮的凤娇分配给“北京话”,甚至做生意时,也有意给“北京话”优待。还有香雪,宁愿走三十里夜路,也不愿意去投奔“北京话”的亲戚,实则还是一种城乡不对等的心理烙印使然。城乡思想观念上的不平等彻底坐实城乡“检阅”与“被检阅”的不平等关系。
   物质与观念上的双重原因让城乡间“检阅”与“被检阅”的不平等关系成为了一种新常态,贯穿于人物和故事情节。哪怕就是开场对火车开进台儿沟这一背景的交代,这种不平等也有所体现。“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文中的“你”是一个预设读者,“预设读者是一个外来者,与叙述者一起发现台儿沟的‘风景’”[1]。“如果……怎么也不会”的假设句式,对台儿沟被发现的原因进行了反向假设,反复强调了“台儿沟这个小村”被发现,就是“发明了火车”,就是“铁轨铺进了深山”,这是台儿沟被发现的根本原因,也是唯一原因。把“台儿沟”被发现的原因唯一化,绝对化,实则体现了作为农村的“台儿沟”在被发现这个过程中,乡村屈从于城市,表现出对城市的绝对依赖,这再一次暗示了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地位。
   二、“火车窗”与“小木盒”:象征义还原
   当涉及到本文的物象时,很多教师都把关注点投放在“铅笔盒”这个物象上,因为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铅笔盒”,串联了“问铅笔盒——换铅笔盒——得铅笔盒[2]”的情节脉络。铅笔盒在“调控叙事节奏,助推精神成长,丰富作品意蕴[3]”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实,除“铅笔盒”这个物象外,“火车窗”与“小木盒”也同样不容忽视,都是解读文本的关键钥匙。
   “火车窗”是一个通道,是城里人看台儿沟的一个窗口,也是台儿沟人看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同是“看”,城里人“看”台儿沟是带着观赏性目的的“看”,这种观赏性的目的,从台儿沟设站略窥一斑。“时刻表上终于有了台儿沟一站,这或许与乘务员为了观赏窗外漂亮的十七八岁的姑娘有关”。正是因为城里人这一“看”的目的,所以在城里人这边,“看”与“不看”随着心情、天气等的变化而变化。当天气冷了,“车窗全部紧闭,宁愿喝茶看报,也不愿向窗外多看一眼,哪怕经常跑这条线的人,甚至也忘记了窗外的姑娘们”。而台儿沟人的“看”呢,不管是凤娇们看“妇女们闪闪发光的头饰”“指甲盖大小的手表”,还是香雪看“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抑或“自动铅笔盒”,甚至没完没了地“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打听自动铅笔盒的价钱”,打听一切与城里有关的事情,台儿沟人的“看”,皆是了解外界新鲜事物的需要,这种需要哪怕是以“长期只能胡乱吃几口饭”作为代价,哪怕长期在“深秋冷冽的山风里吹打”,都毫不足惜,可以说,台儿沟通过“火车窗”往外“看”的需要,有时甚至与温饱需要等同。“火车窗”作为“看”的窗口,通过“看”的不对等,折射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文中第二个物象——小木盒,也是不容忽视的。“小木盒是独一无二的”,小木盒,是“农民父亲亲手做的”,虽然用途与塑料铅笔盒等同,但却成为了香雪同桌们嘲笑的对象。这些特性与香雪极为相似,香雪也是生于台儿沟,甚至是台儿沟唯一一个念过初中的人,但还是三番五次被同学们盘问“一天吃几顿”,小木盒某种程度上可以与香雪划等号,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正是因为这种象征义,作者笔下的小木盒都是带着香雪的视角来看的,作者说小木盒“羞涩地畏缩在桌角上”,实则折射了香雪的内心情感,从小木盒到获取自动铅笔盒的过程,实则也是香雪的成长过程,从小木盒到自动铅笔盒,也暗示了在城市文明的推动下,香雪也会依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哦”:情感还原
   “哦,香雪!香雪!”是香雪回到台儿沟后,凤娇们与“古老”的群山共同的欢呼。语气词“哦”蕴含的情感是复杂的,同样是“哦,香雪!香雪!”的欢呼,不同对象间欢呼的内涵有别,二者存在着错位。
   “哦”既可表示异常的惊异,也可用于强烈的喜悦。她们的“惊异”既有见到香雪的喜悦,更有对香雪付出如此代价,只为获得一个自动铅笔盒这一行为的不解。正如她们第一次知道香雪追火车的原因后所说:不值当的。这份喜悦“奔放而又热烈”“不加掩饰,毫无顾忌”。通过凤娇们的欢呼,凤娇们与香雪在夜色中的汇合,缝合了凤娇们在黑暗中苦苦等待寻找香雪的留白缝隙。凤娇们一声“哦”的欢呼声,彰显了台儿沟农村姑娘们的淳朴,书写了台儿沟农村姑娘间纯真的友情,这种纯真的情感与香雪公社同学的嘲笑和挖苦是截然相反的,这种纯真的情感表现为一种诉诸行动的帮助,也是与“北京话”言语上的帮助有所不同的。“北京话”让香雪去找站上的亲戚,却不告诉香雪亲戚姓甚名谁,也不给香雪留哪怕是一张证明身份的字条,此处的留白之笔,实则作者有意而为之:“北京话”的帮助只不过是一句客套话,与台儿沟姑娘们深夜冒着寒风等待并寻找香雪形成对比。
   凤娇们的“哦”不管是喜悦还是惊异,都是凤嬌们这个视角流露出的情绪,是一种有限视角,有其认知的局限性。而“古老的群山”作为历史的见证者,通古识今,它眼中的香雪,是一种全知视角下的香雪。同是台儿沟的一份子,再次见到回归台儿沟的香雪,有喜悦,也有对香雪黑夜走路回到台儿沟的怜爱,但作为上帝视角的群山,它口中的“哦”,除了具备凤娇们这种同乡情谊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这种个性具体体现在,“哦”是“群山”因感动与战栗而发出的呼喊。那么群山感动什么,又战栗什么呢?
   群山目睹了故事情节的整个过程,从“在学校因为铅笔盒受到伤害”到“火车站了解关于铅笔盒的一切对话”,再到“追火车,用鸡蛋换铅笔盒”,到最后“走三十里路回到台儿沟”,香雪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之委屈,坚持了常人所不能之坚持,而支撑这种坚持的正是“铅笔盒”,香雪“手中举着的铅笔盒”,在群山的眼里,既是知识的象征,也是现代文明的象征,这一声声“额,香雪!香雪!”,蕴藏着“群山”为香雪的执着而感动,也为台儿沟的互帮互助而感动。在整个故事情节中,“群山”不仅目睹了“换铅笔盒”的前因后果,更是看到了城乡的诸多不平等,洞察了香雪换铅笔盒的动机,始于公社同学对小木盒的嘲笑,终于“明天理智气壮摆在桌子上,渴望再次受到同学们的盘问”。换取铅笔盒的这一过程中,虽完成了内心从“听到火车呼啸都会不知所措”的胆怯,到跋涉三十里夜路的勇敢,从小木盒的“羞涩与畏缩”再到拿到铅笔盒再次回到台儿沟的“从未有过的骄傲”等诸多心理状态的蜕变,但走夜路时摘草辟邪的行为,终究还是打上了农村迷信文化的烙印。城乡的诸多不平等,香雪换取铅笔盒的动机,觉醒者香雪迷信的文化烙印,一一皆让群山战栗。可见,“群山”的欢呼比姑娘们的欢呼内涵更丰富。
   参考文献:
   [1]王钦.新时期文学表征中的“个体化”难题——重读《哦,香雪》[J].文学评论,2015(06):123-131.
   [2]方佳琦.《哦,香雪》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9(11):63-65.
   [3]李方顺.论《哦,香雪》中“铅笔盒”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3):89-92.
其他文献
现在不少的文本阅读课非常热闹,师生问答顺利,互动精彩,但课后发现除了这个热闹之外,学生得之甚少。这样的课堂效果老师要负主要责任。不少人认为,语文阅读就是给学生感悟,不能急功近利。此话不谬,但是文本阅读除了给学生那些浸染熏陶的东西,还一定要给学生“立竿见影”的东西,一课阅读要有一课之得。   阅读课要想做到一课一得,老师首先要确定好这“一得”的“一”是什么,即这堂课的总目标是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在人教版《语文》(必修1)中,鲁迅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题目中的“记念”被注释为“记念,现在写作‘纪念’”[1]。遵循这种注释,许多高中老师在授课中,也会将“记念”等同为“纪念”,并把这一现象视为五四新文学中并不鲜见的异体字现象。那么,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记念”果真可以写作“纪念”吗?回归鲁迅的本意,“记念”与“纪念”果真没有区别,可以相互替代吗?   查阅鲁迅前后期的文章会发现,“记念”与“
《孔乙己》这篇小说,被鲁迅视为他最喜欢的短篇小说,历来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必选经典篇目。本次统编版教材也不例外,它将《孔乙己》放在了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首篇位置。由此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时至今日,从不同角度对《孔乙己》进行相关研究论述真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了。但经典的作品常读常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已有定论的“笑”“小伙计的视角”及那件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等等的解读外,本人在重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而题目中的“套子”则可以理解为沙皇专制统治和一些旧制度、旧思想、旧观念、旧秩序的反动势力。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笔者觉得这篇文章与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决定以文解文,探析《皇帝的新装》中那些“装在套子里的人”达到了相映生辉的良效。  
一、高考小说考点回放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手法、标题、语言。其中,小说“情节”考查两个点,即“内容概括”“作用分析”。本设计在“情节作用”视点下,专注于学生思维训练与提升作教学设计。   小说情节作用题型主要有三种:1.XX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好处?2.XX情節是否多余/应该删除?3.小说中某事/物多次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高考小说考点大致有八个,“回放”让学生搭建一个“高
“最终我杀害了父亲。”“我不是在肉体上,而是在政治上杀害了他。”——小说《好的斯大林》是这样开头的。  “我”就是维克多·叶罗菲耶夫,俄罗斯当今著名作家,曾以创办地下文学刊物《大都会》、出版惊世骇俗的小说《俄罗斯美女》和发表耸人听闻的论文《追悼苏联文学》而多次成为苏联/俄罗斯文坛的轰动性人物。“父亲”就是弗拉基米尔·叶罗菲耶夫,曾任斯大林的法语翻译、苏联驻瑞典大使柯伦泰(苏联著名女外交家)的助手、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首《浣溪沙》写于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公元1084年),彼时苏轼已经离开谪居四年多的黄州,迁移汝州。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近五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意志消沉、委靡不振,相反,此时的苏轼仿佛经过一场透彻灵魂的洗礼,完成了自身的完美蜕变与人格重塑。所以经历了宦海沉浮后,苏轼才能俯首滚滚红尘,以超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选择怎样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文言教学丰富、灵动起来,从而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试从教学内容有效确定的三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借助教材助学系统,有效确定教学内容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准确有效地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我想我们首先应该很好地利用教材的助学系统,因为教材的编写者从选择例文开始到组合单元再到编写课文助学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一个热门课题,中外学者论著颇多。就西学东渐这个方面而言,以往的研究著作最多的关注是传教史以及与此相关的西方科技和物质文明对中国的影响,比如数学、物理、天文等科学的传人,西洋的测量仪器、钟表火炮的传人;其次也很关注西方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透视法之类)的传入及其影响。这些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历史学者在做,更有科技史和美术史研究者在做。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在科技和文艺层面是争议最
杨祥明,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中学教师。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统编教材九下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为本单元唯一一篇自读课文,既要服务于单元教学的整体要求,承担借以理解古人的政治生活,感受连类譬喻的讽谏语言艺术,积累文言词语和古今异义知识的任务,同时,它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又有拓展阅读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古文情趣的责任。发挥文本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相得益彰,这也正是语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