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提问在课堂中实施的有效途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教学凭借之一,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提升、情感升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课改以来,相对于非此即彼的封闭性提问,以答案的丰富性和解答途径的多元化为特点的开放性提问逐渐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开放性提问“提倡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正因为这些特性和效用,开放性提问受到了大力地倡导。
  然而,当教师设计出高质量的开放性问题后,却“并不能保证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也运用高水平思维,学生的实际回答完全依赖于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2]因此,开放性问题的提问与回答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出开放性问题和学生的回答之间乃至之后还应该做些什么,才能确保学生的回答在思维层面上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才能确保开放性提问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呢?笔者拟从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课例入手,谈谈开放性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途径,以期让开放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聚焦到文本原点
  开放性问题提供给学生的思考空间较大,允许学生可以做出多樣性的解释和回答。但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根植于文本,没有受到文本的规范和约束而过于发散或跳跃,就不一定会有效果和深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避免学生的思维过分的发散或跳跃,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聚焦文本,让学生的思维始终紧贴着文本行走。且看肖培东老师是如何做到的: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斑羚飞渡》中具体描写这次飞渡的文段。第八段、第九段和第十段。请一位同学来读第八段,其他的同学读第九段第十段,在读的过程中大家思考一下,这次飞渡你能找到哪些特征呢?这是一次怎么样的飞渡?哪个同学读,自愿的同学有吗?来,就你来读。
  生6(读第八段):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拔;老年斑羚为一拔,年轻斑羚为一拔……这么一来,两拔斑羚的数量大致均匀了。
  师:就在这时——
  生(齐声读第九段第十段):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师:好,很有感情的朗读。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抓住读过的这几个段落,再联系全文,想一想,这次的“斑羚飞渡”,是一次怎么样的飞渡。请你们把我这句话补充完整。填上形容词或者其他来表现这次飞渡的特征。你觉得《斑羚飞渡》是一次怎么样的飞渡。
  PPT:斑羚飞渡,是一次 的飞渡?
  对于《斑羚飞渡》这样一篇篇幅较长的文本,肖老师在引导学生概括完主要事件后,并没有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去通篇细读,而是匠心独运,长文短教,用一个开放性问题——这是一次怎么样的飞渡——将文中丰富的信息加以整合,因此,课堂本身就非常聚焦。针对这一开放性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前,肖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聚焦。其一是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在文中的三个段落上,他首先请学生朗读这三段文字,并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目标指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宽度有了一定的界限,学生须“抓住读过的这几个段落,再联系全文”对这一开放性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其二是让学生“填上形容词或者其他来表现这次飞渡的特征”,将答案聚焦在“形容词”上,对学生的回答方式提出了规范要求,进一步缩小了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应答范围,使学生的思维能一步一步从宽泛走向集中、走向深入。一个问题,两次聚焦,都基于文本,在保证了学生答案丰富性的同时,也能促使学生紧扣文本进行深入的思维活动,这才有了课堂上学生精彩纷呈而又有根有据的答案生成:惨烈的、无奈的、机智的、悲壮的、团结的、超越人类智慧的、令人感动的飞渡……
  二、追问到文本细处
  开放性问题提出后,为避免学生对文本浅尝辄止的理解,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动态生成进行智慧的追问。恰当的追问,于学生,是提供了一个继续思考的依凭和方向;于教师,则可通过追问探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把握学生当前的理解程度和思维水平,并能随机应变地对学生作及时的疏导和点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细节的追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不断潜入文本,从而达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以《春酒》一课为例,在带领学生初步品读完《春酒》这一标题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后,肖老师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找找能支撑这些情感的文字,一位学生找到的是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话:“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于是有了如下的师生课堂互动:
  师:你觉得这个句子写出了点什么味道来?
  生(18):写出了琦君非常喜爱喝春酒,
  师:作者对春酒的喜爱。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生(18):“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每次去喝春酒的时候都是作者自己去的。
  师:哦!“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读出这个味道来,试试看。
  生(18):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重读“总是”,声音响亮)
  师:“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小孩子对春酒的那种喜爱就表现出来了。请坐,来,你再来说说这个句子。
  生(19):还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别人都还没有请她,她就已经去了。这更能体现出她对春酒的喜爱,吃完了她还要捧一大包回家,就可以看出小孩子(她)还是有一点多吃多占的心理。(众笑)也可以看出她对春酒的喜爱。
  师:好,那你就把“多吃多占”那个句子读出来。
  生(19):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重读“一大包”)
  师:注意到了吧,“一大包”,这三个字有感觉吧。很炫耀,很开心的,来,同学们一起来。“捧一大包回家”,读。   生(齐):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师:哎,我刚才还注意到了,“肚子吃得鼓鼓的”,琦君用了比喻,“蜜蜂似的”,这个比喻有点奇怪,哪位同学给说说看?
  ……
  肖老师先问:你觉得这个句子写出了点什么味道来?学生的回答是“琦君非常喜爱喝春酒”,这一答案是对第一环节情感品读的简单重复,并没有体现学生的深入思考。于是肖老师追问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要求学生贴近文本,在学生作答后肖老师进一步要求“读出这个味道,试试看”,让学生通过朗读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然而肖老师并不满足于此,紧接着他继续追问另一学生还能读出什么来,当学生回答说可以看出小孩子有点多吃多占的心理时,他立马扣住学生发言中的“多吃多占”,引导学生品味“捧一大包回家”所表现出的孩子的开心、炫耀的心情。随后,他再次追问:“我刚才还注意到了,“肚子吃得鼓鼓的”琦君用了比喻,“蜜蜂似的”,这个比喻有点奇怪,哪位同学给说说看?”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语境去体会比喻这一手法的妙用,进一步体味作者对春酒的喜爱之情。此后,他又一次追问:还能不能读出其他的什么东西来?正如肖老师所言:“潜入文字,就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3]在他的层层追问之下,学生不断潜入文本,思考逐渐深入,思维潜能不断被开掘,又相继读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烂漫、乡邻的热情淳朴和母亲对我的宽容与信任,从而使得潜藏在文本中的抽象的情感逐步得到了细化。琦君对春酒、对故乡的那种绵绵的深情,在肖老师细致的追问下,如一壶醇香的春酒慢慢沁入了学生们的心田。
  三、牵引到文本深处
  开放性提问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固然,开放性提问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须“放”得出去,但在“放”的过程中,教师要审时度势,把握好“放”的度。当学生的思维过于跳跃或在回答过程中偏离了问题的中心时,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收则收,引领课堂活动行进的大方向,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牵引,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深处,探寻文本的深刻内涵。
  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肖老师别出心裁地从“记”字切入,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你在阅读小说后,最能记得的是孔乙己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孔乙己这一形象逐渐立体化地呈现出来。随后,他又引导学生转换阅读视角,从自我对孔乙己的认识转向小说中人物对孔乙己的态度,进而来探寻小说的主题:
  师:同学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对孔乙己这一文学形象的“记住”。再看看,文章中孔乙己以外的人对孔乙己最能记住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思考)
  生15:孔乙己的伤疤,孔乙己考不中秀才的耻辱。
  生16:他们记得孔乙己欠钱的话,他们会让孔乙己尽快去还钱,如果孔乙己偷书,他们也会非常记得。
  师:表达有点急急忙忙,我们还是先一起来读一读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文字。“孔乙己一到店”预备读——
  生(齐声朗读):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师:好,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再细细读读酒店里的对话。孔乙己一到店,大家说的那句话怎么读?
  生17读:“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从孔乙己的伤疤、考不中秀才的耻辱,到孔乙己欠钱、偷书,很显然,学生最初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比较宽泛而浅薄,反映出的是他们思维的跳跃性以及他们未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肖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在指出学生“表达有点急急忙忙”后,要求学生一起来读读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文字,以此来牵引学生思维的走向,并着重引领学生分析孔乙己一到店酒客们所说的那句话:“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通过对“叫道”、“新”、“又”等词语的重点品读,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文本深处,从酒客们对孔乙己的伤疤的惦记中体会酒客们对孔乙己无情的嘲讽。
  接着,肖老师再次进行牵引:
  师:这些人记得伤疤,还记得他的什么?看一看后面的故事,他们最记得孔乙己的是什么?你来说。
  生25:他们还记得孔乙己被吊着打。
  师:被吊着打,打得最悲惨的叙说在哪一段?
  生(齐):第10段。
  师:一起来读一读,“一个喝酒的人说道”预备起——
  生(齐读):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随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分析掌柜与酒客对话的特点、标点及语气词的妙用,引导学生体会掌柜与酒客们的猎奇心理,从而得知酒客们惦记的是他伤疤里的笑料、被打折的腿里的故事,掌柜惦记的是孔乙己欠的十九文钱。两次牵引,都让学生潜入到文本的深处,去品味和咀嚼小说中最为精彩的两处酒客们对话的场景,最终的目标又都指向小说主题的开掘。通过这样的牵引,“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语言,包括标点,让学生自己看到小说情节的波澜,看到人性的阴暗、冷漠与残忍以及颗颗被扭曲的丑恶的病态的灵魂,帮助学生从情节的表层走向逻辑的内里,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文本价值进行形象的感悟和智慧的思考,也使得课堂教学走进高潮处。”[4]
  约略言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提问,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主动性,使得课堂更具张力和活力。而通过灵活运用“聚焦”“追問”“牵引”等策略,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被打开、心灵被释放的深度内心体验和高级学习状态”[5],则可切实提高开放性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注释:
  [1]修春莲.“开放性”问题课堂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8):13
  [2]黄伟.破解课堂提问的一个难题:开放性提问如何促成有效思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32
  [3]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42
  [4]肖培东.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苦——我教《孔乙己》[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6(1):34
  [5]吕会进.原来问题还可以这样提——课堂教学开放性提问策略例谈[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7):20
其他文献
最近两年来,以李华平、刘永康、王家伦、董水龙等为代表的一批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对韩军的课例《背影》《老王》《雷雨》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使得韩军从多年的正面领军形象,一下子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反面”典型。虽然替韩军的教学和文本解读辩护的老师也不乏其人,韩军自己也曾撰文自我辩解,但这些辩护总体上是站不住脚的。真理越辩越明,为了帮助包括韩军老师在内部分教师澄清一些错误认识,我觉得有必
今年是核心素养理论落地的第三个年头,是需要有些实质性的成果证明其实效性。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对于高中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与落地,这三年又有哪些成果呢?  无独有偶,2014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文中阐述了怎样实现“深度学习”,在新课标、新教材首轮试验的当下,这是对我们一线教师在理念上的革新、在操作上的指导,是最为切实有效的内容。文章指出:“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它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
近期,我组织两个班级阅读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同学们都很有兴致,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在同学们阅读结束前一个星期,我就学生的阅读情况和阅读感受作了大致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本书很有震撼力,值得一读;有的同学认为这部小说读起来太压抑,几天都没好好睡过觉;还有的同学表示,读了这本书,再看看相关电影,更有感悟……听了他们的阅读感想,我不由得产生一个想法:何不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阅读交流活动,
丁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教师。   回望开学季,有很多事值得铭记。一是因生活需要,我由原工作学校至现工作学校的调动工作一事,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个前后折腾了我们三年的人事问题,过程曲折遍尝酸辛,令人倍感挫败,甚至意志消沉。二是我终于结束了连送三届初三的应试工作模式,在新学校接手一班初一新生。三是与之相应的,我终于晚一年开始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九月的晚风吹拂,白天的燠热切换为些微的清
【设计思路】  作为经典诗歌的《再别康桥》屡屡被误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读者受定势思维的干扰,被标题中的“别”字迷惑,先入为主地将“别”与痛苦、伤悲等低沉情绪划上等号;二是不少教师受教参的影响,被其牵着鼻子走,再加上阅读视野的窄化,将《再别康桥》所抒之情解读为“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笔者在教授此课时,指导学生从诗歌的内容出发,以诵读为主线,珍视自己的初读体验,并以此感性认知为起点,通过质疑法、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中处于基础层面,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水乳交融、相生相长的。  每教一篇文章,尤其是经典之作,我总会反复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牢牢守住了学习语言的根基?是否助益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是否拓展了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的《离骚》共选入诗句两节,选诗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者,都感觉有难度。如果抓住选诗的“灵犀”,有助于把握主旨,理解内容之间的脉络关联,加深对诗人情感思想的理解,深刻体悟诗人丰富的心灵世界,让读者受到灵魂的洗礼。  一、“灵犀”一缕自通“神”  末节最后一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作为选诗情感的终结点,集中概括了诗人在这两节中抒发的情感,是选诗的灵魂之所在,是“灵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但今人读古诗,最大的感受是“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总存在着一些理解的障碍。正因为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需多方搭建学习支架,引进古今活水,缩短甚至消除古诗与学生的距离,让生涩的古诗变得可亲,让凝炼的语言变得立体,古诗厚教,最终实现思维火花绽放、情感波澜荡漾的高效课堂。下面,笔者就以教学《春望》一诗为例,重点谈谈借助引入文本实现古诗厚教的“法”与“度”。   一、文本引入须有
陈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荔香学校教师。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布鲁姆多级目标,按照由低到高的层级目标有序展开:先知识领会,再分析运用,最后综合评价。分三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了解《史记》写人特色;3.感受人物精神品质。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共生教学理论,采取先解构再重构文章的方式:1.先提取课文摘要、梳理文脉;2.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添枝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