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峡保存一段记忆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ing_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重庆采访时,有人对记者建议说:你们应该采访一下王川平,他是一个传奇式人物。
  1978年,当王川平拿到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对旁边的一个人说了这样一句看似狂妄的话:“10年后,拿着我的成果到中南海去汇报。”
  1982年,王川平走出大学校门,到重庆市博物馆工作。多年之后,他成了馆长。
  三峡工程上马前,王川平受命负责领导三峡库区文物的抢救性发掘工作。那段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90多支文物考古与保护工作队、上万名专业人员进入三峡库区,王川平的工作整天堆得像山一样高,但他还是咬牙挺了下来。
  张飞庙搬迁时,王川平为选址和当时的云阳地方领导较了几年劲儿,直到他提出修一座长江大桥的建议时,才被云阳方面接受。现在的重庆移民局局长、当时云阳的县委书记常说的一句话是:
  “王川平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体现出他的价值。”
  当白鹤梁保护方案一换再换时,在最后时刻,王川平赶到武汉,听葛修润谈“无压容器”的原理,谈水下博物馆的操作方式,最后由他拍板,请葛修润负责编制新保护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峡工程、重庆直辖、西部大开发三大机遇,终于让重庆等来了三峡博物馆,而王川平的得意之作,便是对三峡博物馆展出构架的设计。
  三峡博物馆是重庆博物馆的另一个名称,王川平别出心裁地给博物馆设计出了四大板块一壮丽三峡、远古巴渝、抗战岁月、城市之路,将三峡文化、巴渝文化、重庆抗战文化以及重庆现代都市文化一一展现在参观者面前,让所有走出博物馆的人,都对重庆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王川平看来,
  “文物只能给有文物知识的人交流,历史也是如此,它们都需要专业支撑。只有将文物还原为历史,在历史中提炼出文化,人类才能更好地交流,博物馆就承载着这样一个使命。所以说,博物馆要走向大众,其展览设计理念首先必须大众化。”
  现在,身为三峡重庆库区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王川平最操心的事情,是如何把后三峡时代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到底。
  《新西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完工并开馆迎客,标志着三峡库区所有地面文物保护工程全部结束。从通过建三峡工程那一刻起。您就一直负责重庆三峡库区的文物发掘与保护的工作,现在,当三峡工程已进入正常发挥作用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那段时间的工作,您将做怎样的评价?
  王川平:现在是可以为三峡文物保护做一个总结的时候了。
  三峡文物保护投入将近20个亿,整个三峡文物保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工程,在中国国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这种力度的投入表明中国政府是负责的。
  1997年到2007年这10年,三峡文物保护地下文物发掘超过15万件,其中达到三级文物以上的珍贵文物超过1万件。按照保护规模,重庆库区一共要发掘120多万平方米,实际是超额完成的。
  三峡工程上马后在国际上形成一个热点,文物是诸如人权、环保等一系列热点之一:文物保护还是三峡工程中的一个难点,在全国文物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热点、难点的事情变成了亮点。比如说,通过文物保护,我们建立了三峡地区的新时期文化序列,当初如果错过三峡文物保护,这个序列就没法建立了,这在学术上是很有意义的。
  《新西部》:在长达10多年的文物保护工作中,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王川平:三峡文物保护最大的困难是时间短,尤其是在前期,由于各方面认识不一致,三峡建委的目标是把工程干出来,我们是要把文物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住,双方难免会有意见相冲撞的地方。
  《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应该在1997年出台,但一直拖到2000年才出来,好在文物工作者没有坐等,像北大等机构的考古专家自己带着钱来库区进行发掘,抢回来一些时间。
  最大的困难是,考古进度一直被蓄水时间倒计时,被节节高涨的水位撵着跑。最艰难的时期是2000年左右,因为要赶在2003年135米蓄水之前完成,每年要发掘20多万平方米。这样一个发掘量,是我们重庆考古界一辈子也干不完的。所以,国家文物局调派了全国的考古力量,最多时重庆库区同时集中有来自全国180多家文物单位,加上各地的文管所就有近200家队伍。
  重庆刚直辖不久,考古力量有限,只能当好东道主,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者提供服务,再一个是锻炼队伍。现在,我们的考古队伍和考古事业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文物研究工作与其他三个直辖市没有太大差距,说谦虚一点,大家可以一起做。可以说两个目标都实现了。
  《新西部》: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如何把文物保护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王川平:在体制上进行创新。比如项目实行招标制,借鉴工程的运作方式,由有资质的单位负责—个个考古项目。同时,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考古任务,还引入第三方监理制。这两项均为考古界之首创。
  当时文物考古工作者以能来三峡库区为荣,在三峡库区形成了一个让全国文保工作者建功立业的平台。三门峡被称之为文物考古的黄埔一期,三峡则被称之为文物考古的黄埔二期。重庆考古所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伙子,十几年下来就做了十个工程,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这是一个出人才的平台。
  在市场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采用了招投标的市场机制,但文物工作者的价格依然是计划经济的,我们付给他们的,与其工作价值远远不对等。这里面包含着文物工作者的奉献精神,这样一种模式将不可能再复制出来了。
  《新西部》:张飞庙、白鹤梁、大昌古镇这类地面文物保护是当时关注的焦点,现在这都成为三峡旅游的必看点,在这类地面文物保护中。遇到过什么挠头的事儿?
  王川平:迁建张飞庙,为选址和云阳当地领导较了3年多的劲儿。最后,还是决定在县城江对岸建,抬高32公里,并尊重专业人士的意见,向西移了50米。县上领导想建在县城,主要考虑这样一来县城就可以有一个公园。这个方案不仅我不同意,国家文物局也不同意。建在江南岸,背靠大山,面对大江,门斜向成都方向,表达了张飞的忠勇性格,这是有讲究的。如果换到北岸,门向东开,张飞不就投奔东吴了嘛,这怎么可以?!
  县上认为放在江对岸,交通不便,我提出可以修一座长江大桥。最后,规划了大桥,现在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县城本来就小,有了桥,把对面的镇也带动了起来,县城空间拓展了。
  白鹤梁保护方案,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否定的过程,到最后一个方案时,我们已经急了,水一旦淹上来,水下工程就不能做了。现在用的这个“无压容器”方案,为展示白鹤梁题刻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条件。以前,只能在枯水季看到白鹤梁,现在常年都可以看到。白鹤梁是世界上第一座水下博物馆,我们实际上是代表人类在做第一次试验,这次试验就表明了我们可以把我们水下的一部分遗产保护得非常好。
  《新西部》:后三峡成为一个被经常 提起的概念,后三峡时代的文物保护要做的工作有哪些?
  王川平:后三峡时代,意味着三峡库区的社会开始转型,三峡文物保护同时也要转型。需要做的工作,一是要做好消落带的文物保护,否则,江水涨涨落落来回地冲刷,文物会露头:其次,巩固三峡文物保护的成果,并制度化。搬迁了的文物,经过一定的时间就需要维护,我们希望形成一种正常的管理程序,不要到时候才又讨论该谁拿钱。
  《新西部》:发掘出的大量文物,其利用情况如何呢?
  王川平:对已发掘出的文物,要加以修复和保护,同时,也要加以展示,下一步是鼓励建有特色的地方性博物馆,形成一个三峡博物馆群。现在便利的是,各县分散的文物集中起来了,便于展示利用。
  这10多年文物保护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地方政府的理念变化了,形成了一个新理念,即三峡文物是当地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发展资源,而非负担。事实上,文物保护带动了三峡地区的经济发展,云阳张飞庙是一个例子,白鹤梁也是一个例子。涪陵过去没有旅游资源,白鹤梁现在成了拳头产品。
  《新西部》:三峡地区范围并不大,县与县在文化上的差异也很小,建博物馆群怎样才能做到有差异而不重复?
  王川平:关键是要经过一个浓缩和提炼的过程,比如,巫山就需要在巫文化上下足功夫。从文化上讲,巫山是人类童年的一座文化高山:巫又是舞、医、灵的字根,巫师通过舞蹈等肢体动作,沟通天地人:巫师掌握人的灵魂,与哲学有关:医的繁体字,最早下面是个“巫”宇,巫医现象到现在还有,后来下面的“酉”代表熬药的药罐……所以,巫山、巫水、巫文化,这些元素要充分地在博物馆中表达出来,这样就有特色,有看头了。
  《新西部》:在三峡文物保护中有没有什么遗憾之处?
  王川平:在当时那个说起保护文物还被指为“死人与活人争钱”的特定时期,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肯定会留下些遗憾,比如关于古镇、古街的保护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大昌古镇保护费用是1 700万元,只搬38处,不是整体搬迁。用1 7D0万建什么古镇?开玩笑嘛!我们在做的过程中,设计时是按整体进行规划的,除38处搬迁的原物外,其它建筑的风格与之保持一致,尽量做到恢复原貌,复制出原来的环境。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所以说,今后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峡文物保护不是说挖几个东西就行,而是要让历史的信息传下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长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安区房产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现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和谐长安,生态人居”为目标,牢固树立房产服务理念、全体同志团结一致,奋勇拼搏,有力地推动了长安区房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抓好市考指标。廉租住房工作列入2009年西安市考指标项目,长安区房产局高度重视,加大审核排查力度,实行应保尽保。2009年1至5月份,廉租住房
期刊
提起历史上的鲁班,大家都知道他不仅是能工巧匠,亦有很多发明创造,世代工匠才敬之为神。  如今,在陕西延长油田瓦窑堡采油厂也有一位善于发明创新的“活鲁班”,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任成林。  已年过五旬的任成林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1976年,他高中毕业后,以知青身份在县城向东20公里的一个村子与黄土地打了四年交道。1980年12月,他被招工安排到陕西最大的企业——延长油矿勘探队,从此便在这片荒凉贫瘠的黄土
期刊
与《新西部》结缘非常偶然。  当时,我还在榆林的一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任办公室主任,单位总得订一些党报党刊和专业类的杂志,也许是因为单位员工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各个办公室放着的报纸杂志全成了摆设。  我是个极喜欢读各类文字的人,那时已经从看《小说月报》、《收获》这类的纯文学读品转移到看《南方周末》这类报纸上来。不得不承认,榆林的确还是闭塞了些,这张先锋批判性的报纸极少有人知道,难以买到的。  一日去
期刊
《新西部》创刊10周年特别策划之一    因为新的西部,便有了《新西部》。  与西部大开发一样,《新西部》也已走过整整10年的历程。虽然牙牙学语时步履蹒跚过,虽然青涩年少时彷徨迷茫过,但是,经过了lO年的磨练,《新西部》还是长大了许多。  10年的时间,120本《新西部》,记录了整个西部变新变美变强的辉煌历史,也记录了西部人战胜贫穷、走向富裕的壮美篇章。这是《新西部》的责任,更是《新匪部》的荣耀。
期刊
人类生存的地球,在这个原本寻常的年份,因为极端气候频频降临,变得极不寻常。  中国也不例外。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边是高温炙烤,一边却是大雨滂沱,由此引发的干旱、洪涝、泥石流等灾害,一次又一次地将不同地方的无辜百姓裹挟其中,使成百上千个生命因此突然凋零。发生在8月7日晚上的甘肃舟曲泥石流,更是成为目前为止印证这一现象的近乎极端的事件。一位网友如此感叹,“我才活了20多年,怎么就遇到了这么多超百
期刊
全国有10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这是国土资源部的预测。  估计很多人和我样,想弄清到底是哪10万多处,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没有,但国土资源部的网站没有。查询的结果,倒发现这数据原来早就有了。2008年9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就已发布了类似的数据,而且数据更精确,10.4万处,涉及700个县(市)的208万平方公里。据说,这项工作自1999年开始试点进行,历时10年。  中国地质
期刊
在韩城市医疗卫生系统,提起孙民海这个名子,没有人不知道,20多年来,他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镙丝钉,放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他从医和进入领导岗位许多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识,曾拯救了两个濒临倒闭的医院,使其起死回生,又把一个两年曾换过三任院长,欠债170多万元的市人民医院,变为韩塬大地上的一所现代化医院,为韩城市人民医院的生存,改革和发展书写了一部辉煌的历史。他用一股永不服输的执着精神,在
期刊
乳业再起风波。  近期颁布的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蛋白质含量、菌落总数等细分指标均低于1986年的国标,有舆论惊呼“一夜退回25年前”。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对此的回应颇值得玩味——此国标“符合中国国情”。  尽管卫生部对此“国情”的解释是指我国的产业实际,但如此习惯性地就拿“国情”来做借口的思维,不免让人心忧。  因为,我想到了三聚氰胺。这次新国标中,明确规定禁止添加三聚氯胺。三鹿“毒奶粉”事发之时,
期刊
他从地质勘探一线生产岗位上走来。19年过去了,他从一名煤炭工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到生产一线钻井队的钻工、钻工班长、技术员、钻井队钻机机长;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到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从茫茫沙漠,到人烟稀少的戈壁滩;从绵延不断的丛山峻岭,到汹涌波涛的万里长江,到处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他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实际行动,实践着他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的人
期刊
曾经推出过“国人震撼、世界称奇”口号的西安曲江新区,前段时间被媒体、专家和网民质疑了好一阵子。所谓“斥资120亿元装修西安城墙”也作为由头引起争议,惹得西安城墙管委会在报纸上发表“严正声明”辟谣。  老家在曲江南畔的塬上,进城总要经过曲江。日积月累,道听途说,鸿沟岸边的寒窑、西曲与羊头镇之间的秦二世墓、北池头村南的红孩儿坟,每处都有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曲江池村的街道沉入南湖之前的几十年间,这里几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