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夫妻学校”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元斌夫妇正在和宁强县二郎坝镇中心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做游戏
  李元斌和何桂萍是一对教师夫妻,在边远高寒山区的村小坚守24年,不计工资报酬,建成“夫妻学校”。他们手把手教孩子们学习文化,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筑牢人生的根基。2014年在由TCL公益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评选活动中,李元斌荣获十大“烛光榜样”称号。
  张著校长介绍,由于学校老师比较少,李元斌和妻子何桂萍除担任三、六年级的班主任外,李元斌还要负责校园的安保,何桂萍则还临时为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孩子上课。在他们的宿舍里,简易床、办公桌和简单的洗漱用品组成了他们夫妻在学校的家。
  夫妻学校,24年扎根大山育春苗
  站在校园里,看着美丽的校舍和塑胶跑道,让人很难感受到24年前李元斌夫妻创建“夫妻学校”的艰苦情景。2001年,李元斌用铁锤敲打半块炉铁,发出“当,当当!当,当当”的上课铃声,夫妇俩在高寒山区教书育人的感人画面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1990年9月,高中毕业的李元斌和何桂萍分别被聘任到宁强县二郎坝乡白果树村小和二郎坝乡中心小学(现二郎坝小学)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993年7月,李元斌和何桂萍结为夫妻。为了照顾他们的生活,时任何校长将何桂萍调往李元斌所在的白果树村小任小学低段语数教学。
  在这所学校里,只有两名老师,李元斌是校长,他唯一的部下就是他的妻子何桂萍,学校也因此被称为“夫妻学校”。夫妻二人同心同德,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把这所条件艰苦的学校办得有声有色。
  1998年,在全县大力改善村级危房校舍期间,李元斌四处奔波,到县教体局要建校款。由于条件太差,运费高,资金短缺,校建工程十分缓慢,直到2000年才完成。学校建设期间,夫妻二人无处上课,便租农房作为教室临时上课。农房地面潮湿,暑天地上能踩出水,冬天水结冰,他们白天和学生一道提着炭火上课,晚上还得在这里住宿,李元斌也因此患上了关节炎。
  “我们把学校当自己的家来建,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去教,桂萍跟我吃的苦太多了,但我们不后悔,因为我们对得起人民教师这个神圣称谓,对得起学生家长对我们的期望。”李元斌说。
  在当临聘教师的16年里,李元斌夫妻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白果树村小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由于他们家不在白果树村,所以做饭的粮食、蔬菜全部要从十几公里外的二郎坝村的家中背上山来,经常是丈夫背粮食,妻子背孩子,走3个多小时才到学校,途经花岩子路段,崎岖险峻,因修路常不通,他们不得不翻山绕岭走更远的路。
  当时,边远山区代课的很多教师忍受不了清贫的生活,都离开了,他们也茫然过。但每当看见大山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神,李元斌夫妇还是留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学生在全乡各项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奖,奖状、奖牌贴满了办公室长长的一面墙,李元斌还获得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06年9月,教育部门将他们转为公办教师。2007年9月,宁强县进行撤点并校,“夫妻学校”——白果树村小被撤,李元斌、何桂萍夫妻二人分别调往水田坪小学(现二郎坝镇中心小学)和二郎坝小学。2009年9月,何桂萍又被调往水田坪小学(现二郎坝镇中心小学)任教,夫妻二人又来到同一所学校。
  “校园婚纱照”,把青春定格在校园
  从教24年,李元斌与妻子的合影照片只有两张。第一张合影照,是1991年他们办结婚证时的合影照片。那天天刚亮,李元斌骑着自行车带着何桂萍骑了20多公里到县城照相馆拍的;第二张合影,是2001年宁强县教体局录制《夫妻学校》的电视宣传片时,为李元斌夫妇拍的。
  李元斌夫妇的小小心愿,就是能在自己学校照一张体现教育职业特点的特殊婚纱照,把自己的青春定格在校园。
  2014年5月,宁强县摄影艺术协会在二郎坝镇为民办教师无偿拍摄工作照时,得知李元斌夫妇想拍摄特殊婚纱照的愿望后,计划与宁强县一家婚纱影楼的化妆师一起前往二郎坝镇中心小学为他们免费拍摄、制作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婚纱照,为他们送去一份特殊的教师节礼物。
  在教师节前夕,李元斌夫妻收到了一份由宁强县摄影艺术协会与县金夫人婚纱影楼为他们专门制作的特殊教师节礼物——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婚纱相框,圆了他们多年的婚纱照梦。
  中秋,地处高寒山区的宁强县二郎坝镇山花浪漫。听说叔叔、阿姨们要给李元斌、何桂萍老师补拍婚纱照,几名小学生像撒欢的小兔子般来到天湖畔采摘野花,他们要将野花献给李元斌、何桂萍老师作为教师节礼物。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教室里,李元斌正深情地教学生读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当天,学校领导给他们夫妻放了两个小时的假,让他们补拍婚纱照,但李元斌还是乘化妆之机,溜出来教孩子读书了。
  作者单位 陕西日报
  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陈华忠中师毕业那年,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当时的学校除提供课本、教参外,没有其他的教辅材料;教研活动几乎没有,很少有互听课、外出听课、进修或培训的机会。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支撑着陈华忠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努力成长。  刚步入教坛的陈华忠,本着对孩子的爱陪伴着孩子的成长。看着他们活泼可爱的笑脸,听着他们单纯而有趣的问题,让自己保持着一颗年轻朴实的心。凭着一股子的执著,凭着一腔的
期刊
铺镇中学是一所具有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办学特色、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农村高中名校。建校六十多年来,校址几经辗转,几代铺中人自强不息,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学生向城区重点高中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当前基础教育中,如何继续办好铺镇中学,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铺镇中学现有36个教学班,1800多名在校学生,170多名教职员工,是汉台区规模最大的
期刊
《散步》是一篇歌颂亲情的文章,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浓浓的亲情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亲情是人间永恒的主题,也最能打动人心。本文篇幅短小,写身边小事、诉心中真情,学生们理解起来似乎并无难度。  就要给学生们上《散步》一课了,尽管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早已成竹在胸,但我还是反复琢磨,今天能不能和同学们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能否和学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顺应儿童天性,挖掘儿童潜能。  一、自主探究学习的意义  1.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期刊
音乐是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它影响着人们意识活动的状态与发展,从而使人们产生美妙的、身心愉悦的感官享受,进而调动主体内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生活抑或是学习。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美感教育,为音乐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巧妙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美感熏陶  人是一种极为敏感的动物,他通过身体的各个感官去感知、认识、解读周边的环境,在不断丰富积累的感官经验中,得到一种全面的学习与成长
期刊
中国水墨画在世界美术领域里自成体系,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学习水墨画,在笔墨的无穷变化中产生出的生动、古朴、简洁、概括的艺术感悟,可以促进学生审美发展。如何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呢?  一、基础入手,渐次扩展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清朝的画家说过“初学欲知笔墨,须临摹古人,古人笔墨规矩,方圆之
期刊
组合式选择题是近几年中考和平时练考政治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此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它是不定项选择题的变形,其难度介于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之间,具有选项多,知识容量大等特点,非常适合综合能力测试的知识要求和难度要求,也符合课改要求。根据政治组合式选择题的特点和试题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解答方法:  一、排列序号直接选取法  由于组合式选择题正确题肢的组合答案只有一个
期刊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渠道。新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重组结构、更新内容、滚动发展”的方式,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形成了小学数学的新序列;通过“主题介入、数学建构、差异发展”的策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形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方式,实现“提高数学素养,降低学习难度”的目标。这项研究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贡献了
期刊
暑假作业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但在现实中,传统的暑假作业却因机械冗繁备受诟病。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用眼去发现、用脑去思考、用手去创造,是摆在教育界同仁面前的共同课题。为此,我们结合校本课程,对优化小学暑假作业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一、创新探索契合教育发展方向  暑假作业创新性设计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既有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考量,也体现了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学校所
期刊
樊宽勋,毕业于陕西省商州师范学校。197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陕西省丹凤县棣花中学、资峪中学和商州市夜村镇两岔口中学任教。  我的母校是一所普通的山村中学。如果用一种“标准”的眼光来看的话,初中时代的我简直是一个“问题学生”。  我喜欢逃课,而且有“志同道合”者。冬天里,我们会三五成群,在山坡上梯田里晒太阳、闲聊。炎热的夏天,我们会溜到山脚下的小山沟里,这里有纤弱的溪流,我们在这里乘凉、玩水。在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