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顺维甲酸对肌酸激酶值的影响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3-顺维甲酸(isotretinoin)治疗期间,血肌酸激酶值(CPK)偶尔升高,然而这一异常情况迄今尚未弄清楚。作者发现在最近几年用13-顺维甲酸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的63例病人中,有10例(16%)CPK值升高。其中4例治疗前检验CPK值已稍高,3例为运动员,另1例已在服用能升高血CPK值的抗癫痫药物。

其他文献
Darier病是遗传性角化性皮肤病,其典型症状为角化性丘疹广泛对称分布在脂溢部位,但也有偏于单侧者,即局限于小范围或呈带状、线状、序列性排列。最近作者报道1例男性患者,69岁。15~16年前,在左胸部至左背部出现丘疹,部分呈融合性外观。偶有轻度瘙痒而无季节性恶化倾向。
期刊
自1964年Beutner等观察到寻常性天疱疮和落叶性天疱疮患者血清中存在细胞间质抗体以来,对这些抗体能否固定补体一直存在分歧,不能确定补体系统在本病中的作用。作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补体免疫荧光法(CIF)检测了20例巴西落叶性天疱疮患者血清抗细胞间质(IC)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考虑到IgG4个亚类的不同的补体结合力(IgG4无补体结合力),故对IC抗体应用单克隆抗体作了亚类分析,以研究
皮肤病的正确诊断越来越依赖运用特殊技术与临床皮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将强调和概述一些特殊技术在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
期刊
1986年Ramu应用FLA-ABS和单克隆抗体的血清学抗体竞争试验(SACT)方法,对62名多菌型麻风接触者(多数是儿童)的亚临床感染进行了调查。62名接触者中,27名麻风菌素试验阳性,35名阴性。
期刊
DDS是治疗疱疹样皮炎(DH)的主要药物,但有些病人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须改换其它疗法.在治疗DH、线状IgA病(LAD)和瘢痕性类天疱疮(CP)中,磺胺甲氧嗪(sulphamethoxypyridazine,SMP)就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
银屑病一般是冬天发病或加重,夏季好转或完全消退,紫外线和日光照射可促使皮损消退。但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在夏季或日晒后发疹或皮损加重,此种类型一般称为光敏性银屑病(PPS)[1]。早在1933年Matras即已报道[2],以后虽陆续有报道,但进行系统性研究者不多,目前在皮肤科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将有关资料加以回顾,以供参考。
期刊
本文作者报道了一家三代发生多发性小汗腺螺旋腺瘤(ES)伴发多发性圆柱瘤,从而提供进一步证据支持以前关于此类肿瘤起源于多潜能基底细胞的假说,并提出ES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接触性皮炎是由抗原致敏的T细胞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因此可找出相应的变应原。炎症反应也能由不同的理化刺激物引起,但找不到变应原,因此,Ⅳ型变态反应的有无是区别变应性和刺激性皮炎不同的基本点。
细胞间粘附分子-Ⅰ(ICAM-Ⅰ)是近来确定的在白细胞上CD18复合物的结合配体,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界于90~120kD。在体外ICAM-Ⅰ可由白细胞介素-Ⅰ、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介质在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上诱生,在体内常伴随淋巴细胞浸润成为炎症损害而存在。
期刊
多形核白细胞(PMN)内具有多种需氧的病源菌杀灭系统;其中,髓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氯离子(MPO-H2O2-Cl)系统已在胞外被证实对白念珠菌、红色毛癣菌和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