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要求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公民责任意识,因此,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新一轮的审视和定位成为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重要趋势。相较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概念和实践服务实施,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的困境主要有:重“服务”轻“学习”,服务与课程联系松散;忽视社会实践的反思功能;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支持力度不足等。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优秀经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从以下路径进行优化:(一)学校和社区建立互惠合作关系;(二)推动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三)完善政府及高校政策保障机制,加强政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会实践;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109-03
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阶段,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①“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公民责任意识”,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通过对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介绍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以“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公民意识”为指导,为优化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路径。
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1.服务学习的概念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兴起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前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如今已成为美国高校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
对于服务学习中“服务”与“学习”之间关系的不同界定,使得出现多种不同侧重的概念内涵,但对服务学习的概念大致从三个角度进行界定:学校教育角度、学生成长角度以及政府角度。
而被研究者引用频率较高、较为权威的是1993年美国国家服务社团(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Service)对服务学习概念的解释,即服务学习是学生在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模式。高校服务学习则是以高校本科生为主要参与群体的服务学习活动。
2.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服务”与“学習”并重
服务学习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中心思想之一,整体特点是“服务”与“学习”并重。
在目标上,强调合作互惠,学生、学校与社区组织间合作,实现学生的成长与满足社区真正的需要;在实施环节中,强调结构性反思,既包括通过服务对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思考,也包括对服务对象、服务过程以及社区困境等社会实际的思考[1];在最终目的上,强调公民责任意识的塑造,为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自身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奠定基础。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及政策基础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是我国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2]。在实施过程中,寒暑假期间“三下乡”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成绩单”、校园社团开展的社团活动、与科研学习相关的社会调查等都属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
我国在198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践宗旨,此后三十多年间,陆续颁布了多项法律政策。例如,2012年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德育为先,落实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二、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比
(一)概念内涵的比较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概念中,强调“服务”与课程相结合、“服务”与“学习”并重,注重在服务过程中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此外,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强调实施过程中的“互惠性”和“反思性”,通过学生、学校与社区组织间合作,实现学生的成长与满足社区的真正需要。最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最终指向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为塑造现代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内涵中所强调的“服务学习并重”“互惠反思”相比,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首先概念界定较为笼统,更加侧重于强调社会实践的“服务性质”,满足社会需要,为服务对象带来实质性好处,对于社会实践的“学习性”以及与社会实践的“课程化”的关注较少,缺乏实施过程中与课程的联系和实施环节中的结构性反思。
(二)实践服务实施的比较
在实践主题确定阶段,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题是基于实现学生学习目标和满足社区要求而进行选择的,因此在确定服务主题,制定具体服务项目时,教师和学生通过集体沟通协商来确定主题,并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主题选择相比,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国家政策倡议而确定的,教师和学生依据学校下发的文件集中组队或分散开展进行活动。因此我国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往往缺少主动选择权,同时从主题确定到具体实施之间的间隔时间短,学生缺乏系统性的培训或相关知识储备。
在实践服务的具体实施阶段,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过程更倾向于双向的互惠与合作。学生通过服务学习,巩固并实践了课堂所学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和能力;社区通过服务学习解决了实际问题、增进了社区能效。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具体实践过程相比,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偏向于单向过程,侧重学生的“服务角色”而忽视了“学习角色”,侧重满足对方的需要,忽视与自身学习的结合,与美国传统的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形式有相似之处[3]。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发展困境
(一)重“服务”轻“学习”,服务与课程联系松散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服务”与“学习”关系失衡现象,社会实践的“教育”内涵不足。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以服务为主要目标,使得服务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于扶贫扶志支教、敬老院爱心活动等传统“服务式项目”,实践的整体层次较浅。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水平不足,与课程专业联系松散。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未形成学科化,而是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共青团工作的一部分,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实践学分机制不健全,使得参与实践的各主体尤其是学生主体无法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导致社会实践的持续性、深入性不高,实践流于形式化。
(二)忽视社会实践的反思功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传统文化一直都强调反思对于个人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有效的反思不仅能够促进个人将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提升个人能力,而且能够推动社会实践进一步的深层次内涵化发展。
但目前实践反思环节是我国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流程中的短板,未能凸显出“反思”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三)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支持力度不足
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微观指导政策。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程序、工作方式、权责分配等界定仍不够明晰,制约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3]。同时,目前我国关于社会实践的相关政策以把握宏观方向为主,对于具体实施过程、要求以及奖励机制等缺乏专门的政策规定,使得高校在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且规划利用不合理,呈现资源少、资金少、实践基地少和学生多的“三少一多”局面[4]。“融资渠道不畅通,运作经费不充足”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常态,尽管地方政府每年进行专项款以鼓励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往往高校和社会实践单位各自承担的具体费用成为了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这极大地挫伤了高校和实践单位的积极性。
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化路径
(一)学校和社区建立互惠合作关系
高校打造“高校—社区”供需对接平台建设,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结、互动和合作。美国高校普遍成立了服务学习中心或办公室,将服务学习向学校事务专门化方向建设,对于高校服务学习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和倡导作用。因此,我国高校可以与当地志愿服务机构、街道社区等建立社会实践共同体,打造“高校—社区”合作对接平台,创造多方受益的局面。
“高校—社区”共同体可构建合作共识原则,达成互惠共赢愿景。确定高校和社区在合作关系中的角色、权责与程序,明确合作的目标、任务与成果,共同推进伙伴合作关系成效的实现、发展与改进,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促进多主体的互惠共赢。
(二)推动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
1.“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整合,促进社会实践的课程化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程中的实践设计部分,走出课堂,服务社会。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将“书本知识”亲身应用于实践,更是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通过对社会的切身体悟和直观感知了解国情,把脉社会,将自我感受真实内化为“责任意识”,促进个人社会化的发展。
2.强化反思的“全过程性”,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反思不仅属于分析、推演等认知技能,同时也是批判精神、求知欲、锐利思维等品质的展现。”[5]反思是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核心环节,更是“服务”和“学习”之间贯通联结的桥梁,通过对服务过程的反思促进学生个人知识的内化以及公民意识的塑造。
因此,我国社会实践不仅要引入“反思”环节以完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流程,同时更要注重实现践反思的“全过程性”。在实践开始前,反思之前经验,预判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提前做好预案准备,如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来顺利完成课程目标、设计活动方案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沟通来进行反思和过程性总结,并根据反思经验及时对实践进程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改;在实践完成后,通过课堂讨论或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所得所获。
3.加强社会实践的课程指导
美国高校普遍设立专门的服务学习中心或办公室,配备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服务学习进行全程指导。例如,美国华盛顿大学设有服务学习事务安排的专门机构——卡尔森领导力与公共服务中心(The Carlson Leadership & Public Service Center),负责开发并支持将学术课程与社区学习和领导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课程,同时设有专业教师给予学生全程的课程指导和服务。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借鉴美国服务学习对过程的全面指导,以解决目前学生实践过程中“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联合高校校团委与教务处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指导小组,共同设计具有高校特色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和社会实践项目,同时细化实践课程具体要求和评价体系,从而将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6]。同时,完善教师评估指标,将教师参与社区服务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学习纳入到教师考核范围,同时改革社会实践奖评机制,增加优秀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提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的含金量。
(三)完善政府及高校政策保障机制,加强政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及高校政策保障机制为美国高校学习“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目标“保驾护航”,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繁荣发展态势。
法律成为推动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改革推进的重要力量,每次服务学习的转型发展都离不开立法的推动。不论是林肯政府在1862年批准的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建立的赠地学院制度催生了美国服务学习前身“志愿服务”的产生,还是1990年老布什政府签署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标志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步入法律规范下的发展阶段,都能从中窥探到国家政策对服务学习发展的重要推进效果。同时,美国所颁布的法律条款清晰明确,内容重点突出,具有很强指导性和实践性。
目前,我国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法规政策,虽然条目众多、对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普遍存在内容过于笼统概括、用词模糊,偏向于纯原则的意向性规定,缺少经费资助、实践具体要求等细节规定,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因而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
因此,保障政策的制定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关注高校对社会实践宏观政策的落实细则,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效和目标达成。
注释:
①“五育并举”:《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
参考文献:
[1] 辛华,杨义凤.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创新:互惠、反思和规范——美国服务学习制度的启示[J].新视野,2016(3).
[2] 陈小娟.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曹阳,储祖旺.服务学习视角下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优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Z1).
[4]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 PETER FACIONE.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Millbrae: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0.
[6] 李斌,劉佳.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与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1).
作者简介:王润青(1998—),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单位为厦门大学,研究方向为高校课程与教学、研究生教育。
(责任编辑:易衡)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会实践;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109-03
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阶段,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五育并举”①“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公民责任意识”,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通过对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介绍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以“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公民意识”为指导,为优化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路径。
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1.服务学习的概念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兴起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前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迅速发展和传播,如今已成为美国高校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
对于服务学习中“服务”与“学习”之间关系的不同界定,使得出现多种不同侧重的概念内涵,但对服务学习的概念大致从三个角度进行界定:学校教育角度、学生成长角度以及政府角度。
而被研究者引用频率较高、较为权威的是1993年美国国家服务社团(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Service)对服务学习概念的解释,即服务学习是学生在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过程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模式。高校服务学习则是以高校本科生为主要参与群体的服务学习活动。
2.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点:“服务”与“学習”并重
服务学习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中心思想之一,整体特点是“服务”与“学习”并重。
在目标上,强调合作互惠,学生、学校与社区组织间合作,实现学生的成长与满足社区真正的需要;在实施环节中,强调结构性反思,既包括通过服务对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思考,也包括对服务对象、服务过程以及社区困境等社会实际的思考[1];在最终目的上,强调公民责任意识的塑造,为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自身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奠定基础。
(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及政策基础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劳动观和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是我国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2]。在实施过程中,寒暑假期间“三下乡”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成绩单”、校园社团开展的社团活动、与科研学习相关的社会调查等都属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
我国在198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践宗旨,此后三十多年间,陆续颁布了多项法律政策。例如,2012年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德育为先,落实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二、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比
(一)概念内涵的比较
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概念中,强调“服务”与课程相结合、“服务”与“学习”并重,注重在服务过程中对课堂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此外,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强调实施过程中的“互惠性”和“反思性”,通过学生、学校与社区组织间合作,实现学生的成长与满足社区的真正需要。最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最终指向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为塑造现代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内涵中所强调的“服务学习并重”“互惠反思”相比,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首先概念界定较为笼统,更加侧重于强调社会实践的“服务性质”,满足社会需要,为服务对象带来实质性好处,对于社会实践的“学习性”以及与社会实践的“课程化”的关注较少,缺乏实施过程中与课程的联系和实施环节中的结构性反思。
(二)实践服务实施的比较
在实践主题确定阶段,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题是基于实现学生学习目标和满足社区要求而进行选择的,因此在确定服务主题,制定具体服务项目时,教师和学生通过集体沟通协商来确定主题,并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主题选择相比,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各个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国家政策倡议而确定的,教师和学生依据学校下发的文件集中组队或分散开展进行活动。因此我国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往往缺少主动选择权,同时从主题确定到具体实施之间的间隔时间短,学生缺乏系统性的培训或相关知识储备。
在实践服务的具体实施阶段,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过程更倾向于双向的互惠与合作。学生通过服务学习,巩固并实践了课堂所学知识、提升了自身素质和能力;社区通过服务学习解决了实际问题、增进了社区能效。与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具体实践过程相比,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更偏向于单向过程,侧重学生的“服务角色”而忽视了“学习角色”,侧重满足对方的需要,忽视与自身学习的结合,与美国传统的志愿服务和社区服务的形式有相似之处[3]。 三、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目前发展困境
(一)重“服务”轻“学习”,服务与课程联系松散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服务”与“学习”关系失衡现象,社会实践的“教育”内涵不足。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以服务为主要目标,使得服务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于扶贫扶志支教、敬老院爱心活动等传统“服务式项目”,实践的整体层次较浅。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水平不足,与课程专业联系松散。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未形成学科化,而是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部门以及共青团工作的一部分,缺乏专业指导教师,实践学分机制不健全,使得参与实践的各主体尤其是学生主体无法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优化,导致社会实践的持续性、深入性不高,实践流于形式化。
(二)忽视社会实践的反思功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传统文化一直都强调反思对于个人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学生有效的反思不仅能够促进个人将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提升个人能力,而且能够推动社会实践进一步的深层次内涵化发展。
但目前实践反思环节是我国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流程中的短板,未能凸显出“反思”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三)相关机制建设不完善,支持力度不足
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微观指导政策。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程序、工作方式、权责分配等界定仍不够明晰,制约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3]。同时,目前我国关于社会实践的相关政策以把握宏观方向为主,对于具体实施过程、要求以及奖励机制等缺乏专门的政策规定,使得高校在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且规划利用不合理,呈现资源少、资金少、实践基地少和学生多的“三少一多”局面[4]。“融资渠道不畅通,运作经费不充足”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常态,尽管地方政府每年进行专项款以鼓励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往往高校和社会实践单位各自承担的具体费用成为了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这极大地挫伤了高校和实践单位的积极性。
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化路径
(一)学校和社区建立互惠合作关系
高校打造“高校—社区”供需对接平台建设,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结、互动和合作。美国高校普遍成立了服务学习中心或办公室,将服务学习向学校事务专门化方向建设,对于高校服务学习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和倡导作用。因此,我国高校可以与当地志愿服务机构、街道社区等建立社会实践共同体,打造“高校—社区”合作对接平台,创造多方受益的局面。
“高校—社区”共同体可构建合作共识原则,达成互惠共赢愿景。确定高校和社区在合作关系中的角色、权责与程序,明确合作的目标、任务与成果,共同推进伙伴合作关系成效的实现、发展与改进,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促进多主体的互惠共赢。
(二)推动社会实践“课程化”改革
1.“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整合,促进社会实践的课程化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程中的实践设计部分,走出课堂,服务社会。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将“书本知识”亲身应用于实践,更是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通过对社会的切身体悟和直观感知了解国情,把脉社会,将自我感受真实内化为“责任意识”,促进个人社会化的发展。
2.强化反思的“全过程性”,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
“反思不仅属于分析、推演等认知技能,同时也是批判精神、求知欲、锐利思维等品质的展现。”[5]反思是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核心环节,更是“服务”和“学习”之间贯通联结的桥梁,通过对服务过程的反思促进学生个人知识的内化以及公民意识的塑造。
因此,我国社会实践不仅要引入“反思”环节以完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流程,同时更要注重实现践反思的“全过程性”。在实践开始前,反思之前经验,预判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提前做好预案准备,如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来顺利完成课程目标、设计活动方案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交流和沟通来进行反思和过程性总结,并根据反思经验及时对实践进程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改;在实践完成后,通过课堂讨论或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反思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所得所获。
3.加强社会实践的课程指导
美国高校普遍设立专门的服务学习中心或办公室,配备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服务学习进行全程指导。例如,美国华盛顿大学设有服务学习事务安排的专门机构——卡尔森领导力与公共服务中心(The Carlson Leadership & Public Service Center),负责开发并支持将学术课程与社区学习和领导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课程,同时设有专业教师给予学生全程的课程指导和服务。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借鉴美国服务学习对过程的全面指导,以解决目前学生实践过程中“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以及“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联合高校校团委与教务处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指导小组,共同设计具有高校特色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和社会实践项目,同时细化实践课程具体要求和评价体系,从而将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6]。同时,完善教师评估指标,将教师参与社区服务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学习纳入到教师考核范围,同时改革社会实践奖评机制,增加优秀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提升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的含金量。
(三)完善政府及高校政策保障机制,加强政策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及高校政策保障机制为美国高校学习“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目标“保驾护航”,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繁荣发展态势。
法律成为推动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改革推进的重要力量,每次服务学习的转型发展都离不开立法的推动。不论是林肯政府在1862年批准的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建立的赠地学院制度催生了美国服务学习前身“志愿服务”的产生,还是1990年老布什政府签署的《国家与社区服务法》(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标志着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步入法律规范下的发展阶段,都能从中窥探到国家政策对服务学习发展的重要推进效果。同时,美国所颁布的法律条款清晰明确,内容重点突出,具有很强指导性和实践性。
目前,我国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法规政策,虽然条目众多、对于社会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普遍存在内容过于笼统概括、用词模糊,偏向于纯原则的意向性规定,缺少经费资助、实践具体要求等细节规定,其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因而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
因此,保障政策的制定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关注高校对社会实践宏观政策的落实细则,以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效和目标达成。
注释:
①“五育并举”:《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
参考文献:
[1] 辛华,杨义凤.志愿服务的发展与创新:互惠、反思和规范——美国服务学习制度的启示[J].新视野,2016(3).
[2] 陈小娟.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曹阳,储祖旺.服务学习视角下新时代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优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Z1).
[4]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5] PETER FACIONE.Critical Thinking: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Millbrae: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1990.
[6] 李斌,劉佳.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与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1).
作者简介:王润青(1998—),女,汉族,山东滨州人,单位为厦门大学,研究方向为高校课程与教学、研究生教育。
(责任编辑: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