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鲁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曹刿论战》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关于曹刿,课文集中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而关于鲁庄公,课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与《左传》不同的是孔子在《春秋》里,以“十年春,公败齐师于长勺”,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客观地说明了鲁国的胜利是在鲁庄公的指挥下取得的。庄公的功绩不可埋没。我以为,在《左传》里,作者为了突出曹刿却贬低了庄公。左先生可能也不是有意诋毁自己的国君,但他的记述却让后人产生了如此的看法。《曹刿论战》,从题目来看,曹刿则成了主角,庄公却退到了配角的位子上了。在我们的教学中,也经常对庄公进行批判,以庄公的“鄙”来衬托曹刿的“远谋”。强大的齐国,讨伐鲁国,庄公将要迎战。作为一个小国的国君,在强大的外敌入侵时,他没有选择妥协和投降而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是应该赞扬的。而我们老师多年来,在教学中,常常坚持这样的观点:鲁庄公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是极其不明智之举,这是他“鄙”的表现之一。我们要问,清朝是个主权国家,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却选择的是西逃,难道他们的决定就比鲁庄公的高明吗?这样一比,不是很清楚了吗?曹刿要去见庄公时,其乡人认为打仗是当官的决定的事,因而阻止曹刿去参与谋划。我们在教学中,也把此事拿来作为靶子,批评庄公,在决定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连国人都不支持他,可见他的“鄙”。自己的国家将要燃起战火,作为国人,不仅不积极参与其间,自己置身事外,还阻挡别人为国家出力,这样的人根本就不爱国,他们的话能听吗?充其量,他们只是极少的一些人,不能代表鲁国的所有老百姓。我以为,《左传》的作者写的这一情节,以点来带面,有失历史的真实。如果我们仔细、客观、全面地进行分析,一分为二地去看,就会发现庄公的身上还有很多优点,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首先,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能够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
曹刿见到庄公,通过和庄公的交谈,使庄公认识到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做好了战前的准备,曹刿的功劳应充分肯定。我们在教学中围绕这一情节大谈庄公之“鄙”,这实在是对庄公不公平。曹刿是个平头百姓,他能顺利地见到国家领导人,这就足以说明,庄公此人很开明,也很平易近人,可见他并不“鄙”,他比那些稍微有点权就脱离百姓的官聪明得多,所以曹刿才能见到他,才能为国出力。在曹刿和庄公的三问三答中,庄公都能实事求是地回答刿之问题,无丝毫虚夸的做作之言,尤其是在他谈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在当时那个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国君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这也足以说明庄公是一个治国有方,公正严明的明君。再说,庄公能虚心地倾听曹刿的意见,能说他“鄙”吗?一个国君能接受平头百姓的意见,这同样也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领导人不值得赞扬吗?在官渡之战时,袁绍不听部下的建议,不去救乌巢,被曹军烧了粮草,而导致失败,庄公和袁绍比,又是谁聪明呢?在战斗中,庄公也听取了曹刿的意见,不坚持自己要击鼓进军和下令追击的命令,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能说他“鄙”吗?他如果像袁绍一样,如果像近代和现代我们某些大权在握的人一样,鲁国这样的小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吗?
其次,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战,说明他礼贤下士。
在国难当头之际,庄公唯才是用,不拘一格,启用曹刿,给予一个平民百姓充分的信任,这又是何等的魄力,何等的有胆有识,这足以证明庄公作为帝王不但不“鄙”,而是有着不凡的政治智慧。并且他身系国家的存亡和百姓的安危,亲自参加战斗,在战斗中,从谏如流。“公将鼓之”,刿曰:“未可”。“公将驰之”,“未可”。庄公的主张被一再否定,知人难,信人更难,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听从于曹刿,这又是何等的胸怀。如果不具备明晰的判断,超常的度量,从谏如流的勇气,知人善任的眼光,他能办得到吗?这也足以说明了鲁庄公的谦虚、隐忍和礼贤下士。
第三,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出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从课文这段不难看出,在大战胜利之后,庄公并未沉浸于战后的胜利之中沾沾自喜或者居功自傲,而是虚心向刿请教战胜之因,足以看出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这在为王者独尊的封建社会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历史人物,不要全盘肯定,也不要完全否定,应一分为二地分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的功绩应充分肯定,但也不能为了刻意突出曹刿而贬低庄公,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以为,庄公不“鄙”,更不是昏君,客观地说应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
首先,庄公备战见刿,三问三答,能够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
曹刿见到庄公,通过和庄公的交谈,使庄公认识到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做好了战前的准备,曹刿的功劳应充分肯定。我们在教学中围绕这一情节大谈庄公之“鄙”,这实在是对庄公不公平。曹刿是个平头百姓,他能顺利地见到国家领导人,这就足以说明,庄公此人很开明,也很平易近人,可见他并不“鄙”,他比那些稍微有点权就脱离百姓的官聪明得多,所以曹刿才能见到他,才能为国出力。在曹刿和庄公的三问三答中,庄公都能实事求是地回答刿之问题,无丝毫虚夸的做作之言,尤其是在他谈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在当时那个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国君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这也足以说明庄公是一个治国有方,公正严明的明君。再说,庄公能虚心地倾听曹刿的意见,能说他“鄙”吗?一个国君能接受平头百姓的意见,这同样也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领导人不值得赞扬吗?在官渡之战时,袁绍不听部下的建议,不去救乌巢,被曹军烧了粮草,而导致失败,庄公和袁绍比,又是谁聪明呢?在战斗中,庄公也听取了曹刿的意见,不坚持自己要击鼓进军和下令追击的命令,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能说他“鄙”吗?他如果像袁绍一样,如果像近代和现代我们某些大权在握的人一样,鲁国这样的小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吗?
其次,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战,说明他礼贤下士。
在国难当头之际,庄公唯才是用,不拘一格,启用曹刿,给予一个平民百姓充分的信任,这又是何等的魄力,何等的有胆有识,这足以证明庄公作为帝王不但不“鄙”,而是有着不凡的政治智慧。并且他身系国家的存亡和百姓的安危,亲自参加战斗,在战斗中,从谏如流。“公将鼓之”,刿曰:“未可”。“公将驰之”,“未可”。庄公的主张被一再否定,知人难,信人更难,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如此听从于曹刿,这又是何等的胸怀。如果不具备明晰的判断,超常的度量,从谏如流的勇气,知人善任的眼光,他能办得到吗?这也足以说明了鲁庄公的谦虚、隐忍和礼贤下士。
第三,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出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从课文这段不难看出,在大战胜利之后,庄公并未沉浸于战后的胜利之中沾沾自喜或者居功自傲,而是虚心向刿请教战胜之因,足以看出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这在为王者独尊的封建社会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历史人物,不要全盘肯定,也不要完全否定,应一分为二地分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的功绩应充分肯定,但也不能为了刻意突出曹刿而贬低庄公,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以为,庄公不“鄙”,更不是昏君,客观地说应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