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经超声诊断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腺瘤在胆囊底部较为多见,均为单发,息肉大小>7mm;非肿瘤性息肉往往伴有结石,大小一般<5mm。结论:超声检测应用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具有简捷易行的优势,临床中根据息肉数目、大小等情况,有助于对病变性质做出诊断,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案。
关键词:超声;胆囊息肉;诊断;价值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blladder,pLG)是指胆囊载膜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大多数属良性病变,一般可分为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胆囊腺疾病,其中以胆固醇息肉多见[1]。胆囊息肉的早期癌变术前诊断比较困难,超声检查作为胆囊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实时动态地观察胆囊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等,对胆囊息肉样变的早期发现以及鉴别诊断有明显优势,诊断价值较高。目前,对其手术指征存在不同观点。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经超声诊断并且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的40例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54.3岁。其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28例,一般有间歇性的右上腹不适以及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很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疽,查体体征部分患者有右上腹区压痛,很少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
1.2方法
要求患者空腹6h以上行胆囊常规检查,应用飞利普非凡超声,超声探头频率3.5MHz。重点是观察胆囊的形态、内部回声以及大小和囊壁厚度,测量胆囊息肉样的大小、数目,胆囊息肉与胆囊壁的关系,同时与患者手术后病理对比。
2结果
40例胆囊息肉均经术前超声以及术后病理证实。5例恶性息肉20例良性息肉患者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其中炎性息肉6例,胆固醇性息肉11例,腺瘤性息肉8例,腺瘤样增生9例,腺癌6例。合并胆囊结石18例,其中4倒为腺癌患者。腺癌直径大多数在10mm以上,胆囊腺瘤直径多在7~15mm,一般为单发。非肿瘤性息肉直径多在6mm以内且数量较多,部分伴有结石。
3讨论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胆囊载膜局限性隆起的病变,根据统计超声检出率为1%~9%[2]。weedon[3]将PLG分为5类:①腺肌瘤;②胆固醇息肉;③炎性息肉;④混合性息肉。⑤腺瘤样息肉。胆囊息肉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有间歇性的右上腹不适以及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CT、B超、胆囊造影。其中B超检查无损伤、价格便宜、阳性率高,同时还可以动态观察胆囊息肉生长速度,目前被公认是胆囊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4]。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临床研究证实的B超诊断准确率要高于CT及胆囊造影的诊断准确率。缺点最主要是影像学检查方法只能证明存在息肉,不能提示病变的病理性质,而在术前得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对于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鉴别诊断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胆囊息肉样病变非常困难,临床上还要依据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来指导有手术方案的选择。超声提示为胆固醇性息肉,<6mm腺肌病图像可进行非手术治疗,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如果超声提示强回声团块,以及有慧星尾征,无蒂的息肉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明显或者伴有胆囊结石,同时经内科正规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经动态B超观察息肉增大,息肉无蒂、边缘不整齐,基底宽、乳头状或类圆形则需要手术治疗。
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误诊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由于胆泥或血疑块沉着囊壁上,影像表现凹凸不平低回声突人胆囊腔内;以及充满型胆囊结石掩盖了肿瘤声像;②由于部分患者由于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并存,胆囊癌早期转移至肝脏和胰腺,而将肝脏或胰腺有病灶误诊为原发病灶。③胆囊癌侵犯胆总管,在胆总管形成癌栓,影像表现误诊为胆总管结石;对于伴有胆囊癌的胆囊结石,仅仅满足于结石的诊断而忽略了胆囊癌的存在。因此,在超声诊断中胆囊结构不清、形态改变以及正常层次消失,胆囊内不均质的斑块状回声、实性肿块回声;胆囊壁表面不规则,不均质增厚,边缘不整齐、宽基底的伞型肿块突人胆囊腔,肝与胆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带中断以及消失应高度怀疑胆囊癌可能。
综上所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变的大小、形态、数目、基底部、局部胆囊壁情况、血流显像情况以及临床资料,定期复查、动态监测,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且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以及三维超声造影的应用,能够显示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价值。
参考文献:
[l]Myers RP,Shaffer EA,Beek PL.Gallbladder Polyps:EPidemiology,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J].Can J Gustroenterol,2003,16(3):187-194.
[2]周連锁,石景森,郝秀原,等.胆囊息肉样病变612例临床分析[J].华人消化杂志,1998,6(3):260.
[3]Weedon D.Pathology of the ballbladder[M].New York:Mason Publishing USA,Irc,1984:195.
[4]赵巧玲,石景森,尹益民,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04,12(3):178-180.
关键词:超声;胆囊息肉;诊断;价值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galblladder,pLG)是指胆囊载膜局限性隆起性病变,大多数属良性病变,一般可分为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胆囊腺疾病,其中以胆固醇息肉多见[1]。胆囊息肉的早期癌变术前诊断比较困难,超声检查作为胆囊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实时动态地观察胆囊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等,对胆囊息肉样变的早期发现以及鉴别诊断有明显优势,诊断价值较高。目前,对其手术指征存在不同观点。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经超声诊断并且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息肉样病的40例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54.3岁。其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28例,一般有间歇性的右上腹不适以及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很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疽,查体体征部分患者有右上腹区压痛,很少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
1.2方法
要求患者空腹6h以上行胆囊常规检查,应用飞利普非凡超声,超声探头频率3.5MHz。重点是观察胆囊的形态、内部回声以及大小和囊壁厚度,测量胆囊息肉样的大小、数目,胆囊息肉与胆囊壁的关系,同时与患者手术后病理对比。
2结果
40例胆囊息肉均经术前超声以及术后病理证实。5例恶性息肉20例良性息肉患者和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术后病理切片结果:其中炎性息肉6例,胆固醇性息肉11例,腺瘤性息肉8例,腺瘤样增生9例,腺癌6例。合并胆囊结石18例,其中4倒为腺癌患者。腺癌直径大多数在10mm以上,胆囊腺瘤直径多在7~15mm,一般为单发。非肿瘤性息肉直径多在6mm以内且数量较多,部分伴有结石。
3讨论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胆囊载膜局限性隆起的病变,根据统计超声检出率为1%~9%[2]。weedon[3]将PLG分为5类:①腺肌瘤;②胆固醇息肉;③炎性息肉;④混合性息肉。⑤腺瘤样息肉。胆囊息肉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有间歇性的右上腹不适以及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CT、B超、胆囊造影。其中B超检查无损伤、价格便宜、阳性率高,同时还可以动态观察胆囊息肉生长速度,目前被公认是胆囊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4]。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本临床研究证实的B超诊断准确率要高于CT及胆囊造影的诊断准确率。缺点最主要是影像学检查方法只能证明存在息肉,不能提示病变的病理性质,而在术前得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对于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鉴别诊断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胆囊息肉样病变非常困难,临床上还要依据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来指导有手术方案的选择。超声提示为胆固醇性息肉,<6mm腺肌病图像可进行非手术治疗,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如果超声提示强回声团块,以及有慧星尾征,无蒂的息肉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明显或者伴有胆囊结石,同时经内科正规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经动态B超观察息肉增大,息肉无蒂、边缘不整齐,基底宽、乳头状或类圆形则需要手术治疗。
超声诊断原发性胆囊癌误诊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①由于胆泥或血疑块沉着囊壁上,影像表现凹凸不平低回声突人胆囊腔内;以及充满型胆囊结石掩盖了肿瘤声像;②由于部分患者由于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并存,胆囊癌早期转移至肝脏和胰腺,而将肝脏或胰腺有病灶误诊为原发病灶。③胆囊癌侵犯胆总管,在胆总管形成癌栓,影像表现误诊为胆总管结石;对于伴有胆囊癌的胆囊结石,仅仅满足于结石的诊断而忽略了胆囊癌的存在。因此,在超声诊断中胆囊结构不清、形态改变以及正常层次消失,胆囊内不均质的斑块状回声、实性肿块回声;胆囊壁表面不规则,不均质增厚,边缘不整齐、宽基底的伞型肿块突人胆囊腔,肝与胆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带中断以及消失应高度怀疑胆囊癌可能。
综上所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变的大小、形态、数目、基底部、局部胆囊壁情况、血流显像情况以及临床资料,定期复查、动态监测,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并且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以及三维超声造影的应用,能够显示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价值。
参考文献:
[l]Myers RP,Shaffer EA,Beek PL.Gallbladder Polyps:EPidemiology,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J].Can J Gustroenterol,2003,16(3):187-194.
[2]周連锁,石景森,郝秀原,等.胆囊息肉样病变612例临床分析[J].华人消化杂志,1998,6(3):260.
[3]Weedon D.Pathology of the ballbladder[M].New York:Mason Publishing USA,Irc,1984:195.
[4]赵巧玲,石景森,尹益民,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图像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04,12(3):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