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习作讲评触动学生的语言神经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te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题目:授之以渔,变脸有“术”
  习作题目犹如人的眼睛。精彩的题目读前能够吸引人的目光,读后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习作如何命题,教师经常缺乏方法的指导。
  某次单元习作童年趣事,学生的习作题目又是千人一面。以第一和第二小组为例,16个学生的习作题目大多数是《童年趣事》《难忘的童年》《童年的一件事》等,只有两个学生的习作题目与众不同:一个是根据文章内容命题的《小鬼当家》,另一个是引用故事中的话命题的《你还下来玩水?》。针对学生习作题目缺乏新意的状况,我就把本次习作讲评的重点放在习作命题方法的指导上。
  在课堂上,我先出示第一和第二小组的16个学生写的题目,让班里的其他学生判断优劣。显而易见,学生都认为《小鬼当家》和《你还下来玩水吗?》比较好。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这两种命题方法的好处。学生们认为,这两种命题方法既能够吸引读者,又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于是,趁热打铁,我结合课本抛出范例来谈好的习作命题方法及其优点——《冬阳·童年·骆驼队》以词语排列法命题,容易引起读者联想,形成画面感,激发强烈的阅读期待。
  由此及彼,联系生活,拓展思考,我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五种较为常见的习作命题方法及其优点。一是根据人物、时间和地点命题:能使读者初读印象深刻;二是拟人法命题:形象生动,别有情趣;三是化用法命题:鲜明简洁,趣味性强;四是感悟法命题:重点突出,易于读者整体把握;五是特殊标点命题:吸引力强,便于引发读者的思考。
  一下子,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精彩的题目纷纷出炉:《晚风·童年·小山坡》《童年的“杯具”》《都是沙子惹的祸》《给麦当劳叔叔吃雪糕》《池塘边的惨痛回忆》《难忘2007》《谋杀“棉花糖”》《洗盐》……
  就这样,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得“捕鱼之法”。于是,习作题目大变脸,一扇神奇的大门打开了。
  二、语言:案例分析,赏析有“法”
  当学生懂得了习作命题方法后,如果习作语言能够准确、生动、形象和有趣,想必其习作水平就可以有质的飞跃。在赏析学生的习作语言方面,我采取的是“案例分析法”——即以学生的习作例文为蓝本,从“欣赏角度”和“质疑角度”出发,通过“读、找、评、议、改”五个步骤,提升学生习作语言的感知能力。
  1. 读前要求——提出赏析语言的两个角度
  要提高学生习作语言的感知能力,就要给予学生赏析习作语言的方法。我结合学生实际,针对习作语言的要求,提出赏析学生习作语言的两个角度:欣赏和质疑。即从字、词、句和段着手,欣赏例文准确、生动、形象和有趣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和习作技法,质疑例文不够准确、生动、形象和有趣的语言。这样做,既可激励例文作者,又能提升例文水平;最重要的是能使课堂上的“读”有的放矢,课堂上的“评、议”有话可说。
  2. 读中感知——找出例文习作的“讲评点”
  老舍先生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看念得通顺不,逻辑性强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够妥当之处。”这一说法我十分赞同,我也认为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秘诀是“多读”。但我更强调默读,学生唯有静下心来,默读思考、潜心钻研,才能在语言文字中走一个来回。所以,在课堂上,我用PPT课件出示学生的习作材料,与学生一起看大屏幕并共同默读:
  一次,爸爸买来一粒“小可爱多黄瓜”瓜种。我把它种到新的花盆里,种了不到三天,娇嫩的瓜芽从土里探出头来,我每天给它浇水、杀虫。
  又过了几天,我终于看见它长出了嫩绿的藤,我高兴极了。
  几个星期后,我看见它的藤已经包住了阳台上的栏杆,而且长出了可爱的小黄瓜。小黄瓜成熟后,我就把它摘下来。但是后来它的藤大半部都干枯了,我极不情愿地把它剪下来。
  两天后,我猛的发现,小黄瓜苗又重新长出了嫩绿的藤,这真是一个奇迹。但我始终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我问妈妈,妈妈说:“植物的生命力很强,它是永远不会放弃的!”
  树,砍了还能再生;草,烧了还能再长;在山顶上的一棵松树,不需要谁来灌溉,也可以茁壮生长。虽然植物在人们眼里非常弱小,但它包含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
  结合读前指导,学生会在默读中分别从赏析和质疑的角度找出“习作讲评点”。以第1段为例,从赏析的角度出发,作者文中的“娇嫩”“探出头”都可以称得上是形象、有趣的语言表达;联系生活实际,文中的“爸爸”只买一粒黄瓜种就会引发学生质疑。历经一次次地寻找,在欣赏和质疑中,学生习作语言的感知能力在逐渐增强。
  3. 读后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评、议、改”
  默读思考,寻找习作讲评点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习作讲评课的课堂实践活动中。
  (1)评:各抒己见,发表感受
  “评”的环节教师按照“赏析”和“质疑”这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发表个人阅读感受。以第1段为例。
  首先,赏析。
  学生小雷:“娇嫩”一词用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瓜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学生小昊:“探出头”借鉴课文《乡下人家》的表述,拟人的手法很生动。
  学生小文:“每天”说明作者很喜欢这娇嫩的小黄瓜芽。
  其次,质疑。
  学生小凡:既然是买黄瓜种,怎么会只有一粒?
  学生小明:小黄瓜芽探出头来有很多虫子吗?需要每天杀虫?
  教师:既然是“我把它种到新的花盆里”,后面“种了不到三天”的“种了”是否重复?
  从以上点评能够明显地看出,学生可以从语言的生动性方面赏析,从语言的准确性方面质疑,而“生动” 和“准确”不正是习作语言所要表达的基本要求吗?
  (2)议:出示诊断,规范语言
  对教师来讲,课堂如战场,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教师的预设准备工作是必要的。结合课前预设和课后生成,案例分析式讲评的“点睛之笔”出现在此环节——师生“会诊”例文,规范语言。例如:
  第1段:很欣喜地看到,小作者这次习作语言简练很多。“娇嫩”、“探”和“每天”形象地写出了小黄瓜芽的惹人喜爱。“种了不到三天”的“种了”是不是可以删掉?一粒小黄瓜种不到三天发芽和每天浇水、杀虫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其他文献
有幸研读了李靖老师《人物与环境》一课的教学设计,并观摩了这节课的教学视频,感其精彩,自己也受教很多.现不揣浅陋,谈几点认识和看法,供李老师和同行们参考.rn一、本课亮点r
数据中心的发展正在经历从整合和虚拟化到自动化的演变,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则是未来的目标.届时,使用资源就像水和电一样,打开龙头插上插头就可以使用了,而不必关心计算、
继2006年我会召开了“科技期刊与自主创新”学术研讨会,探讨了科技期刊在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后,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更加关注科技期刊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为
教师是学校快速发展、高质发展、内涵发展之本。当前,教师队伍的现有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新课程、新教改的需求。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被强烈的生存需求所挤压侵占,造成了教师发展的被动性。应试教育、高考评价、升学压力也使教师无暇去系统地思考学校的价值、教育的本质、育人的目标、教育的理想等深层次的内容。部分教师对专业发展缺乏系统的思考与积极的教育行动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也越来越活跃,一些不法投机商把目标投向了高校的学生.高校学生用书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所以,各高校附近出现了一批小书店,主要经营学生所喜好的
点评一(刘文军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rn多次研读刘健老师的《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学设计,结合自己从事的教师培训工作,与同仁们交流一些想法.rn一、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时光荏苒,我在普通中学执教三十余年,2015年,我将要退休.rn今天,我以《美术课可以这样上》为题,把自己的一点教学体会付诸笔端,诚愿本文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为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校聘请了20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任教、合作研究,其中45名应聘为我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的提
2012年4月,银川市教科所美术教研员刘志骋老师在银川九中做了一次“集体备课及同课异构”的高中美术鉴赏教研活动.进行教学展示交流的两位教师分别是来自银川二中西校区的王
教师叙事探究活动,是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吴国珍副教授与一批学校配合开展的教育研究的变革尝试。这个意欲引发教师心灵智慧的变革性尝试,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勇于面对差异、热衷分享与理解的基调。而我所亲历的聚焦“家庭背景或社会背景复杂的问题学生教育”的教师叙事小组,更让我直接而深刻地领略到这场变革性尝试的丰富内涵。  一、遭遇差异  小玉兰是这个小组的老师反复提及并讨论的一个特殊学生,一个外表可爱、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