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是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育自身必须实现现代化,在教学领域中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情境、激发说话兴趣、在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引导自主学习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认知的直观材料。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充满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鉴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大多只停留在“空洞说教”的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它可以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等表现手段上更加形象、生动。特别是它逼真的声音和形象的图画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荷塘旧事》一文时,文中有大段描写荷塘美景的语句,但荷花在本地学生的生活中又比较少见。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荷塘的美丽,我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了文中描述的月下荷塘的动态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月下荷塘的美丽,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一幅幅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的画面,与此同时,再配上《荷塘月色》的动听的音乐,不禁使人浮想联翩;接着,我又利用网络搜集到了荷花开放的各种情景图,使学生身临其近般感受到了荷花“像披着轻纱跳舞的少女”的娇羞,更感受到了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听着学生们一声高于一声的“哇——”“呀——”的感叹,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这也为后文学习“荷塘趣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感谢新媒体,感谢发达的网络技术,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也使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说话兴趣
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发展和训练学生开放性思维,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依托。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时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阅读文本,在反复品味中体会“蒙汉情深”。在此基础上,引入声情并茂的课件,营造了景壮、文美、情深的学习场,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此时,学生看着夕阳笼罩下的壮观的草原,听着深情粗犷的蒙古民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思绪万千。学生在描述依依惜别的场景时,能紧扣“蒙汉情深”这一主题,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客人们“何忍别”真实情感的流露,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拓展點,抓住最佳时机,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的潜能。通过多维度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浮现新形象、描述新情境、阐述新思想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合适的拓展点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那么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定会大大提高。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启发学生带问题去思考,去阅读,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如《一夜的工作》中的中心句:“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是作者在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之后的感慨,也是对周总理精神的高度概括。但光读这句话或只借助课文,学生对总理高尚的精神品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紧紧抓住这句话,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阅资料,搜集总理“生活简朴”和“日夜劳苦”的资料,我也积极准备,为他们上了一节《走进周总理》的群文阅读课。在课堂上,当我为他们呈现出“周总理的睡衣”和在任26年只穿过三双皮鞋的资料时时,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们一个个神情激动,纷纷争着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而这些,无一不体现着总理艰苦朴素的精神品质;而当我呈现出“总理一天的日程表时”,同学们一个个神情凝重,用低沉的声音诉说着总理的“鞠躬尽瘁”。时机已经成熟,我播放出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微视频和联合国在总理逝世后降半旗的原因的资料,一部分同学此时已是热泪盈眶。接着,我又带领他们配乐诵读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而此时,许多同学却喉头哽塞,无法诵读——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知道,学生们已经被课堂深深感染,而总理的形象,也在他们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是省时又省力,突破了重、难点内容,又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自主学习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越多,越能唤起其参与的欲望和激情。教师要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中介作用,创造条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观潮》时,怎样使学生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是借助媒体手段先播放钱塘潮的影视资料,再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便可很轻松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阅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直接感知和直接体验。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有感染力,从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主观意识支配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学得实实在在。
总之,时代的前进,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教改也将永无止境,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及网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领域好处颇多,在各科教学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认知的直观材料。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充满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鉴于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大多只停留在“空洞说教”的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了。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它可以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等表现手段上更加形象、生动。特别是它逼真的声音和形象的图画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荷塘旧事》一文时,文中有大段描写荷塘美景的语句,但荷花在本地学生的生活中又比较少见。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荷塘的美丽,我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了文中描述的月下荷塘的动态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月下荷塘的美丽,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一幅幅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的画面,与此同时,再配上《荷塘月色》的动听的音乐,不禁使人浮想联翩;接着,我又利用网络搜集到了荷花开放的各种情景图,使学生身临其近般感受到了荷花“像披着轻纱跳舞的少女”的娇羞,更感受到了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听着学生们一声高于一声的“哇——”“呀——”的感叹,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这也为后文学习“荷塘趣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感谢新媒体,感谢发达的网络技术,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日俱增,也使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说话兴趣
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发展和训练学生开放性思维,为学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依托。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时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阅读文本,在反复品味中体会“蒙汉情深”。在此基础上,引入声情并茂的课件,营造了景壮、文美、情深的学习场,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此时,学生看着夕阳笼罩下的壮观的草原,听着深情粗犷的蒙古民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思绪万千。学生在描述依依惜别的场景时,能紧扣“蒙汉情深”这一主题,对草原的风光美与人情美发出内心由衷的赞叹,体会了客人们“何忍别”真实情感的流露,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拓展點,抓住最佳时机,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的潜能。通过多维度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浮现新形象、描述新情境、阐述新思想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潜力,教师若能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合适的拓展点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那么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定会大大提高。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虽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启发学生带问题去思考,去阅读,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如《一夜的工作》中的中心句:“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是作者在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之后的感慨,也是对周总理精神的高度概括。但光读这句话或只借助课文,学生对总理高尚的精神品质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紧紧抓住这句话,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阅资料,搜集总理“生活简朴”和“日夜劳苦”的资料,我也积极准备,为他们上了一节《走进周总理》的群文阅读课。在课堂上,当我为他们呈现出“周总理的睡衣”和在任26年只穿过三双皮鞋的资料时时,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们一个个神情激动,纷纷争着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而这些,无一不体现着总理艰苦朴素的精神品质;而当我呈现出“总理一天的日程表时”,同学们一个个神情凝重,用低沉的声音诉说着总理的“鞠躬尽瘁”。时机已经成熟,我播放出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微视频和联合国在总理逝世后降半旗的原因的资料,一部分同学此时已是热泪盈眶。接着,我又带领他们配乐诵读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而此时,许多同学却喉头哽塞,无法诵读——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知道,学生们已经被课堂深深感染,而总理的形象,也在他们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是省时又省力,突破了重、难点内容,又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自主学习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习中,学生参与的机会越多,越能唤起其参与的欲望和激情。教师要始终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形式,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中介作用,创造条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观潮》时,怎样使学生进入情境,在读中浮现画面,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要是借助媒体手段先播放钱塘潮的影视资料,再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便可很轻松地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阅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的直接感知和直接体验。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创设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象化,有感染力,从而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潜在的创造力,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个性化的主观意识支配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学得实实在在。
总之,时代的前进,知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教改也将永无止境,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电教媒体及网络,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化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领域好处颇多,在各科教学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