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学位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阐述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程,分析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论述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工程硕士学位教育 工程硕士 学位标准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截至2009年,工程领域已经发展到40个,培养单位从最初的十几个发展到目前的241个,年招生录取规模近万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了数万名高层次复合型、专业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已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中规模最大、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学位教育。工程硕士教育在十几年的发展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根据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要求不断提升,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制定和实施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就是在这一前提和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也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并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这也是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社会对工程硕士教育的认识
  工程硕士教育最初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教育制度”[1]而产生的。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有两个原因,其一,针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许多国有大型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状况,满足我国厂矿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需要;其二是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
  然而,适应社会发展总是被动的,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已经不仅是高层次专门人才,而且是创新型、交叉性、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伴随着不同行业的高速发展,适应行业需要、为社会所认可的行业工程师也对工程硕士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交叉性、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工程硕士教育不仅要尽快完善自己,制定和实施适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标准,而且要及时改变“半遮琵琶半遮面”的状况,改变作为工学学位补充的局面,改变在人们心中低工学学位一等的认识,工程硕士应当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现我国创新型社会的主力军。
  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于医生、会计师、律师等比较认可,认为他们都是专业人士,或者说是专业人才,至少从行业上来看,他们都是这一行业的专家,拥有相关行业的资格证书,具有行业从业资格。范围更为详细一点,也许在某一个点上更为专业,如医生,有外科内科之分,还有脑科医生、眼科医生、牙科医生之分,等等,又如律师,有民法律师、刑法律师等,他们都是在具有一定宽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着更为专业的行业知识,而且他们是经过医学或法学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才。而工程师并没有得到社会上如此的认可,一方面,与专业的行业化不同,如医院,其人员的主要构成就是医生,而工矿企业,主体是工人,即生产流水线上更多的是工人,而不是机器人,工程师的比重不大,也不是主体,这与我国企业还没有实现向创新型企业转变有关。另一方面,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不够完善,医学院很多,工程学院却没有那么多,社会对于工程教育的认可度远没有对医学教育的认可度高,相应的对于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也就不是很认可。
  能否让社会更为广泛地认可工程硕士教育,是工程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工程。关于对工程的认识,国外许多团体定义如下:工程是这样一种专业,工程人员通过学习、经验和获得的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加上个人的判断开发出各种途径,经济地利用天然和人造材料,让自然的力量造福于人类;工程师指的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是通过教育和经验获得的特殊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工程科学、工程分析与设计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他们有资格进行工程实践[2]。因此,工程不仅仅是一门像物理学或化学一样的知识科学,它也是具有极大多样性的职业,相应的,工程师的从业资格也具有多样性,如土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物流经理等。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工程师们是问题的解决者,思想和概念的创造者,设备、结构和系统的建造者。他们运用科学和技术知识,根据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另外,工程也是有学问的专业(profession),类似于法学和医学。因此,工程师满足这类专业的特质:(1)它需要一定的技能,这些技能只能通过正规教育和经验获得。(2)它受伦理规范的约束。(3)在一些领域,工程师必须通过执照考试,才能称为“专业工程师”。(4)它受专业组织的巨大影响,如全国专业工程师协会。
  因此,尽快制定和实施工程硕士学位标准,不仅有利于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出更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有利于培养出更多适应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交叉性、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概念、提出和制定
  根据国家标准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对标准的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的定义为[3]:“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是用于促进最佳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定义,标准都具如下几个含义:(1)标准的本质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这种统一规定是作为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2)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或成就”,这就是说标准既是科学技术成果,又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这些成果和经验都是在分析、比较、综合和验证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具有科学性。(3)制定标准过程要“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共同起草”,达成“一致或基本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就是制定标准要发扬技术民主,与有关方面反复商讨,达成一致,最终形成“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目的是做到“用于促进最佳公众利益”。(4)由主管部门或标准会团体批准,需要遵守或执行的规范或文件。
  根据以上所说,结合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状况,可以将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定义为:为适应我国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根据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保证工程硕士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保证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由各工程领域协商工程硕士录取、培养过程和授予学位中需要统一规范的事项,在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制定相关规范,并由国家批准的、需要有关方面执行的文件总称。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为更好地完善专业学位制度,进一步推进工程硕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规范工程硕士培养工作,提高培养质量,适应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明确提出,制定工程硕士学位标准是2007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工作重点[4]。根据这一会议精神,在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指导下,各个工程领域协作组在总结多年的工程硕士教育经验基础上,先后起草和制定了各个工程硕士学位标准。截至目前,先后有化学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工业工程和电子与通信工程五个工程领域在总结多年的工程硕士招生、录取、培养、学位授予、评估等实践的基础上率先制定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并于2007年10月20日开始实施学位标准。同年10月24日,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出《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制订指南》,接着,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水利工程、测绘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项目管理这第二批10个领域的学位标准建设启动[5],并于2009年完成初稿,同时要求尽快启动余下的25个工程领域学位标准的制订。
  三、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内容、功能和意义
  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前言、领域覆盖范围、学科基础、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和附录这十个部分。其中附录一般主要包括各个工程领域的具体培养要求与评估方案,有的还包括本领域的发展历史及方向,这样整个学位标准就构成了一个回路,既有进有出,又有监督和检查。以环境工程的《工程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全日制工程硕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仅仅在于生源和学习方式有区别,即前者是脱产学习为主,后者在岗实践为主,其他要求都是一样)为例,“前言”部分主要明确本领域工程学位标准的产生背景、意义和要求;“领域覆盖范围”阐述了本领域涉及的学科、行业,以及本领域的主要特征;“学科基础”详细说明专业课程,与本领域相对应的主要本科专业,以及相关的其他的工程学科;在“培养目标”的界定上,不仅明确规定了工程硕士的道德要求,而且强调了工程硕士的创新等的能力要求,同时明确说明了本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详尽而准确地确定了“知识结构”,即规定必须完成哪些基础课程,哪些专门技术知识,以及哪些工具性和人文类知识;明确规定“能力要求”,工程硕士必须具有获取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素质要求”方面,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程伦理规范,以及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而且要求具有工程素质和工艺素质及良好的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在“学位论文”方面,《标准》分别对论文选题、形式、内容和质量明确了要求;“学位授予”按相关规定进行。需要强调的是在附录中,《标准》对评估的原则和目的、组织和实施、一般程序、主要材料、指标体系、评分标准和评估结果的处理都作了非常详尽的说明和规定。
  综上所述,《标准》在内容上是比较完备的,相关规范是明确的,相关要求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此,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体系,完善专业学位制度。通过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对培养、学位论文和评估等各个流程和环节的规范,我们不仅可以树立培养单位的质量意识,而且可以通过评估来规范和约束各个培养单位的办学行为,进一步改变培养单位“效益至上”的办学理念,强制要求培养单位要培养出创新型、高层次、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同时,工程硕士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用人单位、学生、在读生等社会各界对工程硕士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澄清社会上对工程硕士教育的模糊认识,提高社会的认知度。
  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工程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制定是在总结了十几年工程教育实践基础上,深入探索和研究工程硕士教育规律,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也为培养质量评估和监督提供了科学依据。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对学科基础、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学位论文、学位授予等所作的明确规定,一方面保证了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也为评估和监督提供了目标,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工程硕士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可以根据工程硕士标准对培养过程与培养效果逐一比较,逐一核实。这样,不仅确保了培养质量,而且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估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工程硕士学位标准与从业资格认证关系
  专业学位是有着明显行业背景的学位,从报考条件来看,明确要求有3年(有学位)或4年(无学位)工作年限(除了控制工程等5个领域外),而且都是在岗在职的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不同的工程领域是为培养各自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也是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不同行业对自身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这就必然与职业认证资格、从业资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专业学位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外在推动力。伴随着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各项工程师制度的日趋完备,与工程领域从业资格相互认证是工程硕士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而这也是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一个主要内容,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对工程硕士学位的具体要求,而且为规范工程硕士教育、完善专业学位制度提供了外部发展空间。
  工程硕士教育与国际接轨既是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之一,又是当前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工程硕士教育主要是通过与国外相应的行业资质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推行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师职业资质认证制度。如,自2005年以来,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协会共同培养具有国内物流工程硕士学位和国际物流管理职业资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推出了基于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物流工程硕士教育与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的三级和四级国际物流经理证书培训之间相互认可的证书认证制度。2009年12月,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与项目管理协会(简称PMI,是1969年在美国成立的全球著名的非盈利性专业协会,致力于推动项目管理专业课程计划的发展)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的修正文件,延长双方的合作到2011年12月。根据备忘录,PMI将继续协助培养单位改善课程质量,学生可获得1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有关学校还可享受一定的经费优惠。
  与国外成熟的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比,国内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明显滞后,中央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包括加入“华盛顿协议”在内的各项工程师制度改革,为专业学位与任职资格相联系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6]。我国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滞后,是建立国际通行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制度的重要障碍,破除这些障碍就必须加强教育主管部门与人事主管部门、培养单位与工矿企业的沟通,各个工程领域必须尽快建立与国内各行业工程协会及与国外相应机构,如英国皇家工程协会、美国的ABET等机构的合作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行业工程师协会、学校、企业一体化的工程硕士教育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同时这也是工程硕士学位标准完备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工程硕士教育和行业资格认证制度具有的共同点就是知识的专业化和实践性,两者能否相互认证也是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工程硕士学位标准是否成熟的重要体现。目前,有关工程领域已经和国内的有关协会开展了合作,如2009年8月14日有关方面与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就工程硕士教育与设备监理职业资格认证对接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制订了工作进度安排。同时,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现状,总结分析国内外,特别是国外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成功的经验,探索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机制,加快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联系的管理机制建设,指导各工程硕士领域更深入、更广泛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则是推动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
  五、结语
  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经过十几年的试点、探索和总结,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标志着工程硕士教育的各个流程及环节逐步规范,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制度和机制日趋完备,为工程硕士教育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工程硕士教育进一步加快、加深与国内外工程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合作,创造良好的工程硕士教育外部环境,为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并确保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早日深入社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1997]54号.
  [2]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译.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杜德斯达特报告.
  [3]赵庆军等.标准化与综合标准化刍仪[J].标准化报道,1994,(1).
  [4]吴启迪.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3).
  [5]http://www.meng.edu.cn/htmls/ztqk/event.jsp.
  [6]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1).
  
  本文源自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9—2010年工程硕士教育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见到时斌,是在他798的画廊里。在这个北京著名的艺术产业集散地,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和作品得到了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平台。然而纵是一池碧水,也需要一颗滴落的水珠来显示它的活力。在798,时斌和他的画廊就是这些水珠中的一颗。  时斌给他的画廊起名叫“夸克艺术空间”。他说,夸克是迄今所知的物理学中最小的单位,这也符合他给画廊的定位:他的画廊就是要从最小的一点来做起,来突破市场。也许老派的人会认为这种动辄把市
当代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本点和出发点,也是其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了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导致大学
摘 要: 针对我国大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普通高等院校学生所具有的系统的扎实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具有的强实践技能的特点,提出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来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模式。最后强调高职教育中应加强产学相结合,对教师要求双师型,对学生要求双证书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就业技能 高职教育 专业课程设置 双证书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
俄罗斯钢琴教育受惠于西欧,但最终形成“苏俄钢琴学派”,原因在于俄罗斯钢琴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同时身兼演奏家与教育家的角色。
近日,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20万t/a聚丙烯)项目在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开工。该项目于2008年11月21日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核准。项目主要从保护北海旅游城市环境出发,充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农村资金的投入加大,加强监督乡镇财务已成为县级审计部门的工作重点。要保证这些资金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起到拉动作用,减少资金使用过程中各
图书馆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始终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在图书管理服务中践行服务
道德行为不等同于学习“道德认识”、“道德认知”或“道德判断力”等道德知识,而是包括情感、意志、理想等系列因素在内的一种生成式、融通式的发生过程。“体验式”思想道德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融性,在对当
据不久前休斯敦philliptownsendassociates公司(ptai)公布的最新版《聚丙烯需求年度报告》称,中国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很快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5年前,中国聚丙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