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声音穿越大西洋

来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现在如果你给远在美国的亲友打个越洋电话,是件不足为奇的事。可是,你知道吗?这在一百多年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看到,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几块大陆和许多岛屿,这给当时人们的通讯带来了极大困难。19世纪初,人们千方百计地探索着如何让声音穿越海洋,后来终于借助海底电缆实现了这一美好的愿望。
  海底电缆始于一次大胆的试验。1844年,英国科学家查尔森·惠特思在英国西海岸的一个海湾首先进行试验。他将一截电缆放在一根金属管里,然后沉入海底。电缆的两端分别接在海湾的船上与岸上的大楼里。他从船上向大楼发电报,很快大楼就接收到了清晰的电文,这一实验证明完全可以通过海底电缆进行通讯活动。
  试验虽然取得成功,但海底电缆的铺设却困难重重。
  首先是使用的电缆线的包装材料问题。海底电缆要长期浸泡在海水里,一般的材料用不了几周就会被海水腐蚀,严重影响通讯效果。惠特思经过几年试验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后来,人们从科学家马克尔·法拉第的一份关于杜仲胶的报告中找到了理想的材料。这种产于马来西亚的杜仲胶,既有很好的绝缘性能,又能保护海底电缆免受海水的腐蚀。
  1850年8月18日清晨,一条采用杜仲胶等材料制成的海底电缆首次横跨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傍晚,科学家便欣喜若狂地接收到海峡彼岸的清晰电文,大家兴奋得彻夜难眠。然而,令人万分遗憾的是,电缆铺设成功的第二天就被当地渔民误认为是“奇怪的东西”而砍断了。
  当时,铺设海底电缆的另一个困难是对深海探测技术掌握不足,无法详细了解复杂的海底地貌。
  美国造纸批发商菲尔德预见到电报的商业价值和意义,立下“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的雄心壮志。经过反复研究,他发现当时英属的爱尔兰与加拿大的纽芬兰之间是欧、美大陆距离最近的地方,相隔3200千米。1853年,美国军舰“道芬”号测量出这片水域恰好是一个海底高原,而且海底地势舒缓平坦,是铺设海底电缆的最佳通道。菲尔德到处筹集经费,他曾比喻说:“我的越洋电报是一条狗,从伦敦踩着它的尾巴,会在纽约发出叫声。”
  然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铺设电缆,绝非易事,拉力过松会造成盘曲,拉力过大则容易扯断。
  1857年,菲尔德定制了4600千米长的电缆,内芯采用7根铜线,中间有3层橡胶包裹,外层是18根钢缆扭结成的“盔甲”,使用铜丝和铁丝的总长度足够抵达月球,重量超过4000吨,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船只敢承载这条“万里长缨”。美、英两国政府分别派出5200吨的“尼亚加拉”号军舰和3100吨的“阿伽农”号军舰各装一半电缆,驶出爱尔兰向纽芬兰进发,但电缆仅铺设了410千米,便突然断裂,首次铺设出师不利。
  1858年6月,菲尔德重整旗鼓,让两船在北纬52°、西经33.8°的大洋中点会合并接好电缆,再“背道而驰”同时铺设,直至返回各自港湾。意想不到的是海上出现特大风暴,“阿伽农”号几乎沉没,从会合点分开仅两天后电缆便再次断裂丢失。菲尔德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他不顾众人反对,冒着破产的危险,再次组织第三次出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858年8月4日大功告成。8月16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通过海底电缆向美国总统布坎南发去祝贺。此时,纽约鸣响礼炮,燃放焰火,全城张灯结彩,一片欢腾。然而,好景不长,几周后,大西洋电缆信号便日渐微弱以致完全中断。顿时,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菲尔德一夜之间从大家敬仰的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骗子”,令他痛苦不堪。
  后来,虽然美国内战爆发、世界经济萧条、公司濒临倒闭,但菲尔德一天也没有放弃为铺设大西洋电缆奔忙。1865年7月30日,排水量超过“尼亚加拉”号4倍的“大东方”号巨轮独自装载4400千米电缆从爱尔兰起航,开始新一轮壮行。然而在距纽芬兰只有960千米的地方,电缆由于质量问题再次断裂,两星期的“大海捞针”一无所获,使这次出征功败垂成。
  1866年7月13日,“大东方”号装载着经过改良后的电缆再次发起冲击,这次终于获得成功!电缆铺设成功不久,又捕捞到了一年前丢失的电缆,使大西洋电缆成为双线,传输速度比原来提高了50倍。在最后成功的时刻,菲尔德钻进船舱里号啕大哭。是啊,13年的艰辛努力,先后30多次跨越大西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失败、打击,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被人误解的痛苦,菲尔德终于成功了!他把灾难和坎坷化为成功动力的故事感动了世界,因此获得“大西洋电缆之父”的称号。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必再为制造电缆发愁,也不必为摸不清海底地形而苦恼。科学家利用海洋科考船上的声呐设备,便可探测到船体周围9000米内的海底地貌,将探测到的数据经过船上的计算机处理后,记在胶带上。最后,可绘成清晰准确的海底地貌图。利用这些设备和资料,在海底铺设电缆轻而易举。
  此外,激光技术的发展、光导纤维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通讯的速度和效果。利用光导纤维传递的光信号,不仅可以传递声音,还能传递图像,不管相隔多远,我们都能在荧光屏上清楚地看到对方。现在6400多千米的海底光缆已穿过大西洋,可同时供近10万人在大西洋两岸打电话。
  同学们,当你与大洋彼岸的亲朋好友互致问候时,可千万不要忘记有多少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呀!
其他文献
“爸爸,小海马都用身体钩住海马爸爸,是在向它撒娇吗?”新疆乌鲁木齐海洋馆新生13天的10只小海马初次与游客见面,它们的“萌”态令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喜爱不已。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10只小海马宝宝可是有特殊意义的哟——它们是乌鲁木齐海洋馆首次人工繁殖的小海马。  为“准父母”营造舒适的“新家”  自2013年初,海洋馆就制定了海马的繁育计划,并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检测新疆的水质、特性来决定适
泥沙里的螃蟹
期刊
看了第一期海绵展示的神奇的复活能力,塔莉亚忽然想起另外一種也有超强再生能力的海洋动物。那就是——
中国航海日的来历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公元1405年7月11日,奉明成祖朱棣之命,出使中国南海以西的国家和地区,称为“下西洋”。这一天对我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05年7月11日,是这位“和平使者”下西洋600周年的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3月17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海豹喜欢群居,想想在纳米比亚克罗斯十字角海豹保护区里,一群大海豹躺在沙滩上嬉戏、晒太阳,对于海豹来说,这是一件多麼惬意的事情。可是却有这样一只小海豹,它一生下来就遭到了同类的疏离,只能远远地看着它的同类,形单影只地徘徊在群体之外,被称为“最孤独”的海豹。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来这只小海豹长相很奇特,眼睛虽然是漂亮的蓝色,却几乎全盲,什麼都看不见,加上毛色是橙红色,先天长相和其他海豹不一样,因此
我爸爸是世界上最牛的爸爸,他的工作就是翻山越岭、东奔西走,大江南北几乎就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  别以为爸爸是去旅游的,他是一位工程师——勘探队的工程师,他的工作是探宝。  爸爸只有一点不好,就是他经常出差,往往好几个月才能回一趟家,所以,爸爸回家的日子就是我们家的节日。爸爸每次出差回来总会给我带来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给我讲惊险有趣的探宝故事。  这天放学,来接我的妈妈穿了一件漂亮连衣裙,为什么?爸
最大的岛国是哪个国家?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议。有个笑话说的是,澳大利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生活在最大的岛上还是在最小的大陆上。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把澳大利亚看作最小的大陆,因为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板块,而亚洲则属于亚欧大陆板块,从地理上二者属于不同的板块,而且文化上也相差很大。  世界上最大的岛是格陵兰岛,属于丹麦,但是丹麦的本土在欧洲大陆上,所以不能把丹麦看作岛国。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拥有岛屿数量最多
问路风波
期刊
小朋友你见过浮在水面上,随着水面的涨落而升降,并能像小船一样划动的岛吗?在南美洲“的的喀喀湖”和亚洲缅甸的“英莱岛”的湖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小岛,当地人称之为“浮岛”。  的的喀喀湖上的“浮岛”,是当地人们利用湖里所产的香蒲植物堆积成的一种“人工岛”。由于香蒲叶子狭长,可以编织成浦席,面积大又比水轻,因而具有很大的浮力。“浮岛”的主人是秘鲁的鸟罗族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和“浮岛”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
“三亚归来不看海,除去亚龙不是湾”。今天,我终于来到了梦想已久的亚龙湾!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柔软的沙滩,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情此景令我激动得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忍不住赞叹:这里便是人间天堂啊!  听当地的居民说,这里有个美丽的爱情传说,讲述了一段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而那纯真的爱情就像亚龙湾的海水一样清澈。美丽的风光、美丽的传说,每年都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这里。  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