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冠”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服饰按照类别划分,有“体衣”“头衣”“足衣”等。我们之前讲的“衣”“裳”“裤”“裙”都属于“体衣”的范畴。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头衣”。首先是“冠”。
  从“冠”的篆文字形来看,它由“冖”“元”“寸”三部分组成,“冖”表示帽子,“元”表示人的头部,“寸”表示手,三部分合在一起,意思很明确:用手往头上戴帽子。
  “冠”表示“戴帽子”的时候,读为guàn。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又如《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中国古代贵族男子一般年满二十岁时要行“冠礼”,相当于成人仪式,在改变发式的同时,戴上“冠”。《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戴了“冠”并取了“字”的男子便被家庭和社会视作成年人,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做官。《论语·先进》说:“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句中将“冠者”与“童子”相对而言,前者表示成年人。其他如冠子、冠士等,也都可以指行过冠礼的成年男子。
  《礼记·曲礼上》另有:“二十曰弱,冠。”意思是男子到二十岁时虽已成人,初加冠,但是身体犹未强壮。因此,“弱冠”一般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例如西晋左思《咏史》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与此类似,冠岁、冠年等也指男子二十岁。
  帽子戴在人的头上,而头是人体的最上部,因此,“冠”后来有了超出众人、居于首位之义。例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位冠群臣,声施后世。”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再进一步,“冠”又有了冠军、第一名的意思,比如夺冠、三连冠等词。
  “冠”由戴帽子而产生“覆盖”之义,多见于古代诗文。例如东汉张衡《东京赋》:“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南朝宋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轻霞冠秋日,迅商薄清穹。”按照同样的演变线索,“冠”又表示“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例如西汉孔安国《尚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故引之,各冠其篇首。”


“冠”字的字形演變

  从早期字形来看,“冠”也可以指“帽子”。这种情况下,“冠”读为guān。例如《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不过,古代的“冠”无论是形制,还是功用,都跟现在的帽子不同。“冠”通常由冠圈、冠梁、冠缨构成。冠圈箍在头部;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带子,两端连在冠圈上,从前到后覆在头发上;冠缨是连接于冠圈两旁的丝带,在下巴底下打结,以防止冠脱落。“冠”是贵族男子戴的礼帽,具有显示身份、等级的作用,其装饰性远远大于实用性。
  中国古代贵族男子戴的礼帽,除了“冠”以外,还有“冕”和“弁”。后二者是更高级别的“冠”,三者大同而小异,因此,“冠”也是“冠”“冕”“弁”的总称。戴冠与否,是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而含有“冠”的“冠冕”“冠盖”“冠带”等词语也多跟贵族、仕宦有关。例如《三国志·魏书·王昶传》:“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冠非常重视。不仅男子成人时要加冠,而且在该戴冠的场合必须要戴冠,否则就有悖于封建礼法。
  “冠”有时还特指古代官员所戴的帽子。因此,“弹冠”有时指做官、走马上任。例如颜之推《古意》:“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陆游《忆昔》:“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与之相反,“挂冠”则表示辞官、弃官。例如南朝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移病》:“挂冠若东都,山林宁复出。”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塔》:“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冠”由指帽子,进一步又可以指形状像帽子或在头顶上的东西。例如明代唐寅《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今天,鸡冠、树冠、冠状动脉等词语中的“冠”都是同样的意思和用法。
  古人讲求“正衣冠”,是将仪容仪表之整洁得体视作“礼”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仍然讲“正衣冠”,不仅因为它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还因为外在形象是个人素质的一种体现,既重视内在修养,又不忽视外在形象,才能达到真正的表里如一。
其他文献
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古公输巧a,陆云精艺b,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c,其确也。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  率d。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e,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f,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期刊
提起萧何这位历史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他的事迹被编成戏曲和小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此外,我们还能想到一句关于他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历史上的萧何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汉高祖刘邦为何认为他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看待“萧规曹随”这一典故呢?沛縣起事  萧何没有显赫的家世,大概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因为他做事认真,待人宽厚,能力不凡,便以“文无害”(意思是
期刊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全唐诗》卷四一五)【品读】  元稹和白居易是好友。元和五年(810)三月,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员得罪了权贵被贬江陵,白居易一下给他写了二十多首诗,一来相慰,二来供他贬途中闲读,聊以解闷。谪江陵期间,元稹曾染瘴疾,白居易闻之,又急忙托人带药给他。元和十年三月,元稹改授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因上书请求彻查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
期刊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a。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b。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欧阳修全集》卷八)注释:  a 饷妇:送饭的妇女。饷,此处指馈食之人。  b 海石榴:石榴从海外传入,故称。元陶宗仪《说郛》卷一○三下《海棠谱》:“凡今草木以海为名者,《酉阳杂
期刊
五代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852—912),亲手埋葬了有290年的唐王朝。作为一个起义者,他与刘邦、朱元璋是一样的,但刘家的汉朝、朱姓的明朝,都是可以与大唐相颉颃的存在了几百年的王朝,而朱温缔造的梁朝(史称“后梁”)太短命了,只存在了短短的16年。尽管如此,后梁仍是五代王朝中,享祚最长的一个。一、朱温的人生轨迹:从起义到归降  朱温是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在家排行老三,在随黄巢起义之前,他不过是一
期刊
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改过之法》)  大体来说,改正过错,最上之策是调治内心,这样便可以立刻达到清净的境界;念头一动,就会察觉,一旦察觉到,念头就消失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便应该用明察情理来改正错误;再做不到的话,就必须针对具体的事情来警戒自己。如果实行上等的方式但兼顾次一等的
期刊
“碎片化阅读”是当下流行的一个词汇,且常常为人们所诟病。很多人觉得,这种阅读方式难以获得书中的精华。然而,我认为“碎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对于一天而言,十分钟、二十分钟是碎片,而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每一天、每一周同样是碎片。解决“碎片化阅读”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阅读的方式,而是阅读者本身。  书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读的。时间长,可以读篇幅长一点的书;时间短,可以读篇幅短一点的书。比如短途旅行的路上,
期刊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元朝统治的时间并不长,从1271年忽必烈将“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至1368年朱元璋将元朝推翻,前后不足百年。但元朝的监察制度却很有特点,而且总的说来是比前代又加强了。  隋唐以来,中央的中枢机构由“三驾马车”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到元朝时发生了变化,三省只保留了中书一省(管政务),同时突出了枢密院(掌兵权)和御史台(管监察)的地位,形成了新“三驾马车”的
期刊
何谓座右铭?所谓“铭”,就是“记”的意思,记下训诫之词于座位右侧,用以自警,称为座右铭。它源于这样一则典故,据《荀子·宥坐篇》记载,一次,孔子去鲁桓公庙堂,见一个倾斜易倒的祭器,便问庙祝这是何物,庙祝说是宴饮时用的酒器。孔子猛然省悟道:“听说此为欹(qī)器,腹中无酒时则倾,注酒一半时平稳,酒满则覆,昔日桓公曾将它置于座右,以戒益满。”后来孔子就以欹器提醒自己要谦逊不骄。  座右铭又是一种文体,或
期刊
好吃不懒做  记得小时候,大人批评孩子不够勤奋,都会用“好吃懒做”这个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机缘巧合地结识了不少美食家。我意外地发现,这些“好吃”之徒,却大都并不“懒做”。相反,不少美食家还是厨艺高手。  例如文物鉴定家王世襄先生,工作之余醉心于美食之道。不光是品菜,王先生的厨艺也非一般人可比。他的独门手艺“烧大葱”,吃过的人无不啧啧称奇。余生也晚,无福享用老先生的手艺。但我身边“吃货”们的手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