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札记(十)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吃不懒做


  记得小时候,大人批评孩子不够勤奋,都会用“好吃懒做”这个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机缘巧合地结识了不少美食家。我意外地发现,这些“好吃”之徒,却大都并不“懒做”。相反,不少美食家还是厨艺高手。
  例如文物鉴定家王世襄先生,工作之余醉心于美食之道。不光是品菜,王先生的厨艺也非一般人可比。他的独门手艺“烧大葱”,吃过的人无不啧啧称奇。余生也晚,无福享用老先生的手艺。但我身边“吃货”们的手艺,也着实让我佩服。
  想想也对,对于味道要求越高,就越不容易得到满足。对于食材的理解越深,则难免会突发奇想。指导别人操作,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到头来,还不如亲自上阵。这样的心理,同样适用于爱茶之人。
  爱茶之人,大抵都喝自己泡的茶。当然,手艺太差或是爱喝蹭茶的人除外。同时,爱茶之人也大都喜欢泡茶给身边的人喝。挑选一款自己喜欢的茶,再冲泡出自己喜欢的风格和口味,悦人娱己,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在“好吃不懒做”方面,茶圣陆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茶经·四之器》中,他如数家珍般地记录了二十四组共二十九种茶器。《茶经·五之煮》中,又详述了唐代煎茶法的全套流程。《茶经》为后人研究唐代饮茶习俗,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从这个角度来讲,《茶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试想一下,若非精通茶叶烹煎的人,是不会对各项茶器如此熟悉的。若非亲力亲为,也不可能将煎茶法的各个环节写得如此清晰明了。
  陆羽的茶学,绝非道听途说,而是属于典型的实践出真知。
  《茶经》的珍贵之处,亦在于此。

稳定的发挥


  与做饭不同,泡茶之事的门槛好像低了不少。因此,爱茶之人大都能亲力亲为。对于很多人来讲,泡茶无外乎是将开水注入茶器,稍等一会儿,再将茶汤倒出来罢了。要是用盖碗或玻璃杯这样的茶器,甚至连出汤的环节都省去了。水倒进茶器里,等片刻就能喝了。
  于是乎,仿佛人人都会泡茶。
  可其实,这是一种假象。
  与其他技能一样,泡茶同样需要反复的训练以及系统的学习。
  举个例子,即使是未经训练的人也很容易扣动枪支的扳机,从而完成射击的动作。但射击动作的完成,与命中靶心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既然胡乱扣动枪支扳机不能算作会射击,那么简单重复倒水、出汤的动作,也就不能算是会泡茶了。
  然而,也有一些人反驳说:“虽然我不会泡茶,但有时我泡的茶也很好喝啊。”的确如此,胡乱开枪也有蒙中十环的可能性。所以,神枪手才要求“百发百中”。一百次射击,一百次都命中十环,真正的掌握,体现在水平的稳定发挥。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泡茶。爱茶之人,先要做到“好喝不懒泡”。在反复的冲泡中,可以更多地认识和体会一款茶。同时,饮茶的乐趣也在冲泡中予以体现。偶尔一两次泡出了满意的茶汤,还不可沾沾自喜。能稳定地冲泡出令人满意的茶汤,才是每一位爱茶之人的目标。

稳定的获得


  泡茶的事情,总是知易行难。如何获得发挥稳定的良好茶汤,是很多人习茶时的难题。陆羽的《茶经》中,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明确的阐释。只是这部分内容,并不在讲述煎茶法的“五之煮”,而是出现在主讲茶器的“四之器”中。因此,经常被人忽略。
  《茶经·四之器》中,介绍了一种茶器,名叫“则”。唐代是煎茶法,茶在煎煮前要先碾成茶末。则,就是用来取量茶末的茶器。在介绍其用法时,《茶经》中写道:“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
  也就是說,用水量在一升时,茶末量控制在一寸正方匙匕。
  这个数据公式,自然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饮茶生活。但《茶经》原文中,却揭示出了茶汤稳定美味的秘诀—严格掌控茶与水的比例。
  茶汤,是茶与水互动产生的作品。再优质的干茶,也需要以水为载体表现其色香味。我们觉得浓酽的茶汤,既不是茶放多了,也不是水放少了,而大多是茶与水比例失调的结果。茶汤,是一种动态平衡下的美感。平衡点找到了,茶汤的美感也就随之而来了。
  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陆羽就已经揭示出了这种微妙的动态平衡。时至今日,想获得稳定发挥的茶汤,茶与水比例的控制仍然至关重要。
  例如我经常出差,在飞机或是动车上的时间较多。旅途环境中,很难做到茶水分离。那么,保温壶就成了我出门在外的“泡茶神器”。将茶与水的比例严格控制在1.5:100(即100毫升水对应1.5克茶),即使一直闷泡,也不会觉得苦涩。因此,我也将1.5:100称为“安全比例”,非常适合旅途之中使用。
  “安全比例”还可以运用到办公室的环境中。比如使用一般的马克杯,就很难做到茶水分离。而用1.5:100的茶水比例冲泡,十分钟后,茶叶内的水溶性物质就会充分溶出。由于精确了茶与水的比例,因此泡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感到苦涩。而十分钟的浸泡时间后,茶汤也达到了适口的温度,此时品茶,才是恰到好处。
  今天常用的茶叶审评法,也是基于茶与水比例的原则上构建而成的。一般情况下,是将3克茶叶投入150毫升的审评杯中。因此,3:150(即150毫升水对应3克茶)便是“审评比例”了。当然,“审评比例”多用于对茶的判断,而非享受。日常泡茶,还是建议采用1:30(即30毫升水对应1克茶)的比例来操作。这样的“日常比例”,更适合多次冲泡品饮。

稳定的补充


  也有人会问,都按照上述所讲的茶水比例来泡茶,岂不是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个性了吗?幸好,《茶经》已经帮我准备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茶经·四之器》中写道:“若好薄者,减之,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原来,前文中“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
  若是遇到口味清淡的“好薄者”,则这个投茶量可以减少;若是遇到口味重的“嗜浓者”,投茶量也可以增加。一切以人为本、因人而异,以味道为中心。茶圣陆羽身上的这种务实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今天我们讲到的“安全比例”也好,“日常比例”也罢,都不可看作是金科玉律。习茶时,可将其作为标准动作去练习,从而得到一杯中规中矩的茶汤。这杯茶汤可能稍浓或略淡,但一定具有及格以上的水准。我们习茶的第一步,就是熟练运用“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这一标准化的茶水比例,保证每一次泡出的茶汤都不难喝。
  在达到不难喝之后,再利用茶圣陆羽传授给我们的“增减原则”,将茶汤调整到最适合个人口感的状态之下。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世界上不存在一杯绝对好喝的茶,而只存在饮茶者认为满意的茶。
  因此,只有知道了饮茶者的口感喜好,才能顺利运用“增减原则”。自己泡给自己喝,问题相对简单。若是泡茶给别人喝,则最好知道对方是“好薄者”还是“嗜浓者”,从而对茶与水的比例进行微调。泡茶,处处体现着对人的关切之心。
  说到底,泡茶,本身就是注水、出汤这样的日常小事。参透了《茶经》的智慧,在看似平常的注水、出汤间,则蕴含着动态的平衡之美,展现着人际的关切之情。
  正所谓:“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
  泡茶虽是件小事,却值得我们反复地玩味琢磨。
  泡茶的乐趣,也就在这反复玩味琢磨之间体现了出来。
其他文献
《颜氏家训》不仅对修身、正心、治家等道德修养与道德践行有着详细的论述,而且特别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颜之推认为人的一生应当有所作为,要对社会与国家有所贡献,不能无所事事,最终一事无成。“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颜氏家训·涉务》)  具体到颜之推生活的时代,士人应当致力于治国、平天下之事,农人应当专心稼穑农耕,手工业者应当做好手工活计,商人应当做好各类商品的流通。换句话讲,就
期刊
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古公输巧a,陆云精艺b,其人岂执斧斤者哉?若匠惟雕镂是巧,排架是精,一梁一柱,定不可移,俗以“无窍之人”呼之c,其确也。故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间进,量其广狭,随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  率d。假如基地偏缺,邻嵌何必欲求其齐e,其屋架何必拘三五间,为进多少?半间一广f,自然雅称,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
期刊
提起萧何这位历史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他的事迹被编成戏曲和小说,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此外,我们还能想到一句关于他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历史上的萧何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汉高祖刘邦为何认为他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看待“萧规曹随”这一典故呢?沛縣起事  萧何没有显赫的家世,大概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因为他做事认真,待人宽厚,能力不凡,便以“文无害”(意思是
期刊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全唐诗》卷四一五)【品读】  元稹和白居易是好友。元和五年(810)三月,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员得罪了权贵被贬江陵,白居易一下给他写了二十多首诗,一来相慰,二来供他贬途中闲读,聊以解闷。谪江陵期间,元稹曾染瘴疾,白居易闻之,又急忙托人带药给他。元和十年三月,元稹改授通州司马。同年八月,白居易因上书请求彻查藩镇军阀李师道勾结宦官
期刊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a。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b。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欧阳修全集》卷八)注释:  a 饷妇:送饭的妇女。饷,此处指馈食之人。  b 海石榴:石榴从海外传入,故称。元陶宗仪《说郛》卷一○三下《海棠谱》:“凡今草木以海为名者,《酉阳杂
期刊
五代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852—912),亲手埋葬了有290年的唐王朝。作为一个起义者,他与刘邦、朱元璋是一样的,但刘家的汉朝、朱姓的明朝,都是可以与大唐相颉颃的存在了几百年的王朝,而朱温缔造的梁朝(史称“后梁”)太短命了,只存在了短短的16年。尽管如此,后梁仍是五代王朝中,享祚最长的一个。一、朱温的人生轨迹:从起义到归降  朱温是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在家排行老三,在随黄巢起义之前,他不过是一
期刊
大抵最上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即觉,觉之即无。苟未能然,须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须随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为失策;执下而昧上,则拙矣。(《改过之法》)  大体来说,改正过错,最上之策是调治内心,这样便可以立刻达到清净的境界;念头一动,就会察觉,一旦察觉到,念头就消失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便应该用明察情理来改正错误;再做不到的话,就必须针对具体的事情来警戒自己。如果实行上等的方式但兼顾次一等的
期刊
“碎片化阅读”是当下流行的一个词汇,且常常为人们所诟病。很多人觉得,这种阅读方式难以获得书中的精华。然而,我认为“碎片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对于一天而言,十分钟、二十分钟是碎片,而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每一天、每一周同样是碎片。解决“碎片化阅读”这个问题的关键不是阅读的方式,而是阅读者本身。  书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读的。时间长,可以读篇幅长一点的书;时间短,可以读篇幅短一点的书。比如短途旅行的路上,
期刊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元朝统治的时间并不长,从1271年忽必烈将“大蒙古”国号改为“大元”,至1368年朱元璋将元朝推翻,前后不足百年。但元朝的监察制度却很有特点,而且总的说来是比前代又加强了。  隋唐以来,中央的中枢机构由“三驾马车”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到元朝时发生了变化,三省只保留了中书一省(管政务),同时突出了枢密院(掌兵权)和御史台(管监察)的地位,形成了新“三驾马车”的
期刊
何谓座右铭?所谓“铭”,就是“记”的意思,记下训诫之词于座位右侧,用以自警,称为座右铭。它源于这样一则典故,据《荀子·宥坐篇》记载,一次,孔子去鲁桓公庙堂,见一个倾斜易倒的祭器,便问庙祝这是何物,庙祝说是宴饮时用的酒器。孔子猛然省悟道:“听说此为欹(qī)器,腹中无酒时则倾,注酒一半时平稳,酒满则覆,昔日桓公曾将它置于座右,以戒益满。”后来孔子就以欹器提醒自己要谦逊不骄。  座右铭又是一种文体,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