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度量与模型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bianhongyaog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推动企业发展,调高管理效率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企业管理者正越来越意识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管理者的重要管理内容。尽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企业管理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企业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围绕企业信息技术,分析了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围绕融合、融合度度量等概念,提出了企业信息技术跟管理融合模型,结合模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企业信息技术与管理 融合 模型
  一、信息技术应用概述及必要性分析
  一般来讲,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创新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创新性发展,但是这一类创新性应用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所模仿,所能形成的只是企業的短期性技术竞争优势;二是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的业务以及日常管理进行有效衔接,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这一管理创新一般难以被其他企业所模仿,能够形成持续有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方面要想获得持续有效的核心竞争优势主要有两种方法和途径:第一种是依靠信息技术的持续领先创新研究,建立起持续的、难以被模仿的竞争性技术优势,进而获得核心竞争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种方式在企业创新活动徘徊不前时,企业的技术优势就会减小甚至丧失。尤其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开发周期越来越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创新企业不一定能够获得市场利润。第二种则是企业管理者将信息技术创新跟企业的日常管理、经营业务进行深度的融合。依靠此类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业务进行融合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企业的自身业务实际和行业特点。并且每个企业以及每个行业都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企业跟行业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别,依靠此类技术创新活动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长时期的竞争优势。
  本文围绕企业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业务之间的融合来展开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健康科学持续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管理融合指标分析
  信息技术跟管理的融合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依靠信息技术,逐步提高信息收集、整理、传输、保存以及运用的效果和效率,有效改变企业管理者计划、决策、组织以及领导、控制等相关管理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出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工具,优化和加速企业业务流程,进而确保企业高效完成既定管理目标的整体过程。
  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有效提升企业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传输以及信息保存、信息处理等过程的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为跟物质、资本等因素相并列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管理者在计划、决策以及管理控制等过程中,信息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结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处理的速度大幅提升,这自然也会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进行融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将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进行融合的最主要目标是提高人们完成任务的效率和效益。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依靠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等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同时企业的管理内容有会涉及到内部以及外部等各个环节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使得两者的融合演变为相互影响、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反过来,两者的融合水平又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这角度上讲,研究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程度也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融合度主要是指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企业业务之间进行有效融合的深度以及广度的度量。围绕融合深度以及融合广度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衡量指标体系,就可以对两者的融合程度进行科学测量。从融合广度以及融合深度这两个角度分析融合度,了解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结合程度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把握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并明确自身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短处和不足,为制定切实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提供有效支持。
  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企业业务之间的融合会收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基础数据是否齐全、信息化人才储备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到相关融合过程,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两者的融合是一个复杂过程,融合过程以及融合度都可以被划分成为不同的层次,本文将围绕静态以及动态这两个角度来分别建立融合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企业业务之间融合的不层次模型分析。
  三、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融合动态层次模型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并且是逐步深化融合的。两者进行融合的过程也是从深度以及广度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广度上,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始于企业业务部门,并逐步扩展到企业部门之间。最终实现企业上下游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业务融合。从深度上来讲,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表现为对于企业业务的支持上,不仅表现在信息技术对业务的覆盖上,同时也表现在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率。依靠信息技术对原有流程的优化,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这两个角度的分析,可以清楚认识到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融合的具体过程。
  广度
  任何人、任何地方
  同企业外的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
  企业内部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
  地理分布上的同一业务部门之间
  位于同一地点的单个业务部门之中 深度   信息技术在企业业务中的覆盖率 信息技术在企业业务中的应用率 企业管理者应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业务流程 企业管理者应用信息技术产生新的思想、方法和技术
  四、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融合静态层次模型
  一般情况下,根据纵向职能的不同,企业管理可以划分为战略管理层、经营管理层以及执行管理层这三个不同层次。不同的层次中,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也是有着内容以及特点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第一层面,在執行管理层这一层面上,进行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主要涉及到下面内容,即运用信息技术,企业管理者能够替代和加速原有的经营管理业务,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这是信息技术对于企业业务的简单替代;依靠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小范围之内实现业务的创新,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等。
  第二层面,在经营管理层这一层面上,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也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依靠信息技术创新,积极研发新的业务流程、工作技术、工作方法等。信息技术能够对原有的业务信息处理基础进行变革,这就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创新。有效改变原有的工作流程,不仅能够重组原有的业务流程,同时也是对工作技术、工作流程、工作理念的创新,这对于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二是积极将信息技术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进行利用,优化组合原有的业务流程。企业在实施信息化之前业务流程都是基于原有的信息处理能力上的,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原有的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处理的能力,这样一种信息技术变革就会对原先的业务流程产生冲击和影响,推动管理者对原先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促使它们跟信息技术相适应。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种融合也有着一定的缺陷,就是一些业务流程会由于某些原因难以对业务流程产生正面影响,不容易实现高度融合。
  第三层面,在决策管理层这一层面,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也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靠信息技术发展优化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这样的一种优化已经逐步从原先的业务部门内部融合扩展到了业务部门之间的融合不过由于部门之间的融合所涉及到的因素较多,需要管理高层的大力支持。二是信息技术发展也会对企业战略产生较大的影响。除了对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产生影响之外,信息技术跟业务的融合也会对战略本身产生一定影响。
  总之,信息技术跟企业管理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对两者之间融合度进行合理度量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信息化水平,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英姿,吴昊,林伟.企业信息化阶段的发展模式及阶段特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02).
  [2]彭赓,吕本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理论模型比较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1(01).
  [3]王兴元,程涛.企业信息化递进发展模型及其水平指数[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0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措施,亦在有效的处理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同样非常关键。财务方面的管理,属于国有企业最为核心的工作。现阶段,随着现代企业的
期刊
摘 要: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三级运营监测体系,实现了对电网关键指标、重要资源和核心业务的在线监测、分析,推动了管理水平的提升。文章阐述了县供电企业开展运营监测工作的意义,从运营监测队伍建设、主题库建设、模型建立、成果运用等方面,详细描述了国网浙江建德市供电公司在运营监测工作方面的具体实践,并对运营监测工作的后续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运营 监测分析 实践探索  一、运营监测发展简介  运营监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健全,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与前进。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本身规模较小,投入资金较少,且较为灵活方便,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客观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因为受到资金、人才、管理思想等多方面的限制,其经济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漏洞。本文将从中小企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中小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问题并探究相应的解决办
期刊
摘 要:办公室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枢纽,发挥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作用,办公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单位或部门的工作和形象。本文主要对当前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然后就如何做好办公室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办公室工作效能。  关键词:办公室 管理工作 思考  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办公室是企业管理的枢纽,在企业各项工作运行中起着上传下达
期刊
摘 要:金融化是近30年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经济学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支配实体经济,资本积累的重心从生产领域逐渐转向金融领域过程的集中概括。在中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持续深化的过程中,研究当代经济金融化的特征和表现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金融化 世界经济发展 经济运行新趋势  金融化是近30年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经济学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资本支配实体经济,资
期刊
摘 要:企业并购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也是一个复杂的战略决策过程。据研究表明,未来几年有关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将会越来越多,并将成为全球并购大潮中的亮点。当前我国企业并购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对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认识不足。本文从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协同效应说起,通过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了解并购活动在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企业不可避免的面临财务风险,对此提出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并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事业单位最基础与根本的工作之一,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发展过
期刊
摘 要:电费作为电力企业主要经济来源,其回收工作是电力企业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基于实际,分析电力企业内外部影响电费回收的风险因素,深入探析产生风险的原因。并将风险分析结果作为出发点,提出相应有效预防电费回收产生风险的策略,希望促进电力企业电费回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电费回收 风险预测 预防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推动着电力企业高速发展。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的主营业务
期刊
摘 要:全面预算是一种企业管理方法,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国内外多个企业所运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全面预算的管理方式主要是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出发,然后按照科学的预测方法,以及企业价值和实物等等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情况。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是企业进行预算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基于此,本文从房地产的视角出发,对全面预算管理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房地产 全面预
期刊
摘 要:对于企业而言,作业是核心部分,决定着企业的产品质量,诸多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是企业发展关注的重要的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班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班组为单位做好产品的安全生产,能够大大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维持健康、和谐的生产环境。新时期,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应强化班组的安全职责,为此,本文就如何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作业 安全管理 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