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困境
1.政府方面
(1)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自2008年开始,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由此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农民工返乡再就业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及惠农政策以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一直不够重视,在工作上缺乏创新。在经济工作中,仍然是只重视招商引资,没有把服务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李亚新认为:“返乡回来的农民工不是包袱,而是财富,并且还能创造财富。”地方政府应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树立平等的服务意识。
(2)政策信息的宣传不够、传递不畅通。各级政府针对返乡农民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就业帮扶政策大多没有有效地传递到返乡农民工群体中,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成比例,在政策的宣传上力度也不大。同时缺乏创新,如经常是在市一级的政府网站上宣传,没有充分利用农民工手中的手机平台开展工作,因此其影响力小,宣传效果不好。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的限制,无法便利地获取这些信息,所以,政府针对返乡农民工所出台的很多帮扶政策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
(3)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的种类少,培训组织或机构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培训效果达不到农民工的要求。
2.社会方面
(1)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大量企业倒闭。登封市曾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城市,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以煤电铝、水泥、耐火材料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以煤矿企业为主的包括以煤炭为能源的电厂、水泥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吸引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业。然而随着国家能源政策方针的调整,煤炭产业走向整合,效益滑坡,出现大量兼并、倒闭现象,而其他产业的发展尚不能弥补这一就业缺口,农民工返乡就业面临机会不足的问题。
(2)缺乏技术培训机构和组织。面对产业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过低,因此不能满足产业升级要求,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农民工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因而,面对部分企业的需求,显得无能为力。这种供求关系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在登封市,与升学教育、招教考试、公务员考试有关的各类培训机构有很多,而与就业技术培训有关的培训机构基本没有,不能满足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需要。登封市还有文化旅游这一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具有强大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但目前开发的程度还不够,应在这方面加大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促进其就业。
二、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支持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众多返乡农民工不可能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实现就业。农民工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返乡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方共同合作,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支持系统。
任义科等人认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不足是影响农民工自主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影响显著的因素中,作用最大的是人力资本,其次是社会资本,再次是金融资本,最后是物质资本。 因此,笔者依据这四大资本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构建如下支持系统: 以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为核心,培育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本;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依托,弥补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以财政政策为动力,充实返乡农民工金融资本;以惠农政策为基点,增进返乡农民工物质资本。
三、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建议
笔者从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支持系统出发,结合登封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特征是引导其就业的基础
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人数、年龄、打工经历、性别状况、特长、就业(创业)想法和要求、培训需求等;对当地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需求情况、市场需求、農业生产特点等情况进行调查。
只有搞清楚这些情况,对返乡农民工的帮扶工作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只有了解了这些特征,由政府举办的职业培训才会更有针对性,对他们就业的帮助才能发挥出作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行为,使他们实现成功就业。
2.引导返乡农民工实现多渠道就业
登封市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成为登封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因此,引导农民工向文化旅游服务业的转移就业成为一种趋势。同时需要各类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有关登封文化旅游知识的培训,为其就业奠定基础。2015年年底,登封市10个乡镇的32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正式开业,这一举措为农产品的销售建立了有效渠道,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知识的培训。
在风险社会,农民工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不断削弱,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制度。为此,政府应加大针对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使失业保险制度覆盖更多农民工,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建立起“安全网”。
3.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由上述支持系统可以看出,四大资本的构建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与协调。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建立等,都需要政府的协调与监督;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培育需要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而财政政策、惠农政策更是由政府制定并具体实施;涉及服务农民工就业的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更是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协调,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因此,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同时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有序进行。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考虑,农民工再就业教育培训领域处于“政府无为、市场无力、农民工无钱”的状况,使得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成为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政府服务的性质来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应该构建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能是领导关系。 4.提高返乡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 增强创业意识
农民工实现就业需要政府搭台,同时也需要提高个人整体素质,提高专业技能,使自身实现由体力型向体力技能结合型的转变。另外,农民工也要树立与时代接轨的创业意识,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迎难而上,充分利用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创业。同时,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风险意识教育,使他們理性创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让他们对创业失败有必要的经济和心理准备。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农民工返乡为解决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动力不足问题等带来了转机,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农民工返乡的逻辑[J].中国老区建设,2009(3).
[2]黄 洁,蔡根女,买忆媛.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强连带还是弱连带[J].农业技术经济,2010(4).
[3]张晶双.渭南农民工返乡再就业调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5).
[4]任义科,杜海峰,白 萌.生计资本对农民工返乡自雇就业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程新友,王 芳.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基于湖南省武冈市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韩 俊,崔传业.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3-8.
[7]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8]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等.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89-92.
[9]杨 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10]李含琳.对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6.
[11]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林大学,2006.
[12]费 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8(9):48-50.
1.政府方面
(1)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自2008年开始,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由此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农民工返乡再就业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及惠农政策以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一直不够重视,在工作上缺乏创新。在经济工作中,仍然是只重视招商引资,没有把服务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
李亚新认为:“返乡回来的农民工不是包袱,而是财富,并且还能创造财富。”地方政府应重视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树立平等的服务意识。
(2)政策信息的宣传不够、传递不畅通。各级政府针对返乡农民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就业帮扶政策大多没有有效地传递到返乡农民工群体中,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成比例,在政策的宣传上力度也不大。同时缺乏创新,如经常是在市一级的政府网站上宣传,没有充分利用农民工手中的手机平台开展工作,因此其影响力小,宣传效果不好。大多数返乡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居住条件、生活条件的限制,无法便利地获取这些信息,所以,政府针对返乡农民工所出台的很多帮扶政策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
(3)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的种类少,培训组织或机构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培训效果达不到农民工的要求。
2.社会方面
(1)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大量企业倒闭。登封市曾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城市,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以煤电铝、水泥、耐火材料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以煤矿企业为主的包括以煤炭为能源的电厂、水泥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吸引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业。然而随着国家能源政策方针的调整,煤炭产业走向整合,效益滑坡,出现大量兼并、倒闭现象,而其他产业的发展尚不能弥补这一就业缺口,农民工返乡就业面临机会不足的问题。
(2)缺乏技术培训机构和组织。面对产业升级,农民工自身素质过低,因此不能满足产业升级要求,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农民工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因而,面对部分企业的需求,显得无能为力。这种供求关系的矛盾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在登封市,与升学教育、招教考试、公务员考试有关的各类培训机构有很多,而与就业技术培训有关的培训机构基本没有,不能满足返乡农民工的实际需要。登封市还有文化旅游这一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具有强大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但目前开发的程度还不够,应在这方面加大针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促进其就业。
二、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支持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众多返乡农民工不可能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实现就业。农民工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返乡农民工自身的共同努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方共同合作,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支持系统。
任义科等人认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不足是影响农民工自主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影响显著的因素中,作用最大的是人力资本,其次是社会资本,再次是金融资本,最后是物质资本。 因此,笔者依据这四大资本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构建如下支持系统: 以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培训)为核心,培育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本;以非政府组织(NGO)为依托,弥补返乡农民工社会资本;以财政政策为动力,充实返乡农民工金融资本;以惠农政策为基点,增进返乡农民工物质资本。
三、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建议
笔者从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支持系统出发,结合登封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了解返乡农民工的特征是引导其就业的基础
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调查,包括人数、年龄、打工经历、性别状况、特长、就业(创业)想法和要求、培训需求等;对当地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劳动力需求情况、市场需求、農业生产特点等情况进行调查。
只有搞清楚这些情况,对返乡农民工的帮扶工作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出台的政策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只有了解了这些特征,由政府举办的职业培训才会更有针对性,对他们就业的帮助才能发挥出作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行为,使他们实现成功就业。
2.引导返乡农民工实现多渠道就业
登封市以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成为登封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因此,引导农民工向文化旅游服务业的转移就业成为一种趋势。同时需要各类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有关登封文化旅游知识的培训,为其就业奠定基础。2015年年底,登封市10个乡镇的32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正式开业,这一举措为农产品的销售建立了有效渠道,同时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方面知识的培训。
在风险社会,农民工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不断削弱,因此,应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失业保险制度。为此,政府应加大针对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的监督检查力度,使失业保险制度覆盖更多农民工,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建立起“安全网”。
3.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由上述支持系统可以看出,四大资本的构建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与协调。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建立等,都需要政府的协调与监督;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培育需要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而财政政策、惠农政策更是由政府制定并具体实施;涉及服务农民工就业的诸多职能部门的工作更是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协调,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因此,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参与,同时必须以政府为主导,有序进行。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考虑,农民工再就业教育培训领域处于“政府无为、市场无力、农民工无钱”的状况,使得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成为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政府服务的性质来说,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应该构建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能是领导关系。 4.提高返乡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 增强创业意识
农民工实现就业需要政府搭台,同时也需要提高个人整体素质,提高专业技能,使自身实现由体力型向体力技能结合型的转变。另外,农民工也要树立与时代接轨的创业意识,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迎难而上,充分利用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创业。同时,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风险意识教育,使他們理性创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要让他们对创业失败有必要的经济和心理准备。
四、结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农民工返乡为解决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农村留守儿童、老人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动力不足问题等带来了转机,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农民工返乡的逻辑[J].中国老区建设,2009(3).
[2]黄 洁,蔡根女,买忆媛.谁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机会识别更具影响力:强连带还是弱连带[J].农业技术经济,2010(4).
[3]张晶双.渭南农民工返乡再就业调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5).
[4]任义科,杜海峰,白 萌.生计资本对农民工返乡自雇就业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程新友,王 芳.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基于湖南省武冈市的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韩 俊,崔传业.我国农民工回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8(11):3-8.
[7]赵西华.新型农民创业培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8]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等.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89-92.
[9]杨 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农民工“回流”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10]李含琳.对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6.
[11]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林大学,2006.
[12]费 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8(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