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十六年前的往事。讲述了完成跨世纪中、俄文学交汇的一段经历。
2002年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寅奎找我,研究出版《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要出版这套书的是齐齐哈尔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李延龄。寅奎在齐齐哈尔大学当过党委书记,熟悉李延龄。李教授196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后到齐齐哈尔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当教授。他看重俄罗斯文学,从1967年开始收集上世纪中叶在哈尔滨的俄侨诗人、作家发表在俄文报刊上的作品,有近一个麻袋。从中选出一些翻译成中文,要出版一套五卷本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寅奎告诉我延龄教授还是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会员、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俄罗斯联邦沃罗涅什工程大学名誉博士。此书由部里组织论证后,报省委领导刘东辉同志,他支持办这件事,认为这是文学、出版界走向国外大事,并批准一些经费,指示专款专用。按规定由我们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后,上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后方能出书,我请寅奎通知要出版此书的北方文艺出版社报选题计划。
回来后我看了一些俄侨的资料。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大批外国人涌入哈尔滨,使之成了国际新城。1913年1月14日中东铁路有个统计,在哈有五十三个民族,使用四十五种语言。哈尔滨人口六万八千多人,中国居民两万三千多,而俄罗斯等外国侨民就有三万四千多。这些侨民中有些专业、业余作家,他们成立了“丘拉耶夫卡”文学社,在《远东报》、《前进报》、《亚细亚时报》等有文学栏目的俄文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还出版了不少小说、诗集、杂文集等,创作成果颇丰。
看着材料,一段儿时的记意突然涌了出来。我于建国前生在哈尔滨,住在马家街44号,一栋原中东铁路技术人员的俄式住宅。有位单身俄罗斯街坊,是眼科医生,印象中他冬天不戴帽,穿件呢子大衣,拎个装得满满的皮包匆匆忙忙的上下班。夏天他看见我们分两伙在街上踢球,就停下来说呀依格拉优……(玩的意思),我们大伙就说哈拉少(好)就一块踢了起来,他踢得真好,不知为什么大家叫他斯拉夫人。还有一个街坊,家里有位胖奶奶,她家有位女孩,大我几岁,叫瓦黎莉,我经常到她家去玩。记得一次我看奶奶对着窗户大声朗颂,好象在说克拉细娃呀拉细呀,克拉细娃呀哈拉滨。呀留比留拉细哟,呀留比留哈拉滨。她回头看见了我,我紧张了,怯生来了句克拉细哇呀巴布什嘎(美丽奶奶)。她高兴极了,拉着我的手走进里屋,在一个铁盒子里拿出几块哈尔滨秋林公司的酒心巧克力放到我手里。我惊喜得转身就跑,嘴里没忘说句斯巴细巴(谢谢)。在瓦黎莉的小屋,将酒心巧克力与她分享。瓦黎莉说看来奶奶真高兴了,从来没给过我这么多糖。我问黎莉,她是不是说哈尔滨美丽呀?黎莉说,奶奶在朗颂她的诗,美丽的俄罗斯,美丽的哈尓滨。我爱俄罗斯,我爰哈尔滨。奶奶除了在铁路中心医院上班外,还是个诗人,在道里文学社写诗、朗颂詩,不少发在报刊上,还出过书。真没想到这位老奶奶竟是位了不起的诗人。这段经历多少印证了俄罗斯侨民上个世纪在哈尔滨的文学创作活动是有组织的、有规模的、有成果的。他们的作品大多怀念自己的祖国,对中国、中国人有感恩赞美之词。应该说俄罗斯侨民文学在中、俄文学史上应记上一笔,特别是黑龙江文学史上应重重记上一段。李延龄教授提出编辑出版《中国俄斯侨民文学丛书》的想法是填补世界文学史空白之举,况且他用了多年时间收集大量上世纪原作,而且他在全国俄罗斯文学翻译界中有影响,有人才资源,这事可做。
由于这套书是文学出版物,是北方文艺出版社的选题,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有经济实力,经整合,我批准并向总署上报了由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五卷精装本《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部里请李延龄做该书主编,我和李延龄做编委会主任。还有省委宣传部外宣处、出版处,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处,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负责人做编委会成员。李延龄请了国内最强的11人的翻译团队,翻译了95位俄罗斯侨民作家的小说、诗歌、回忆录等作品。
经过三年努力,《丛书》面世。包括在未成书之前,延龄教授将书的大体内容向中、俄有关权威人士通报,请他们为本书做序,还将样书送给两国权威人士审读。返馈的结果令人兴奋。他们认为这套书对中、俄文学界有着重大意义,是把深埋的文学宝藏挖出来了,中国人做到了。它对世界文学界也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5年5月,我国俄文翻译界老前辈孙绳武先生在《贺词》中说,“百年即将过去,即使在一些曾为俄罗斯侨民聚居而闻名的城市里,也只有少数中国人还记得他们。许多历史学家也无暇注意这一段不大不小的插曲。”“就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批文学遗产。这些遗产在淹没与遗失中艰难地生存下来一部分,我们才能在多年之后重新听到他们的心声。”“毫无疑问,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属于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应当感谢这些侨民作家和诗人。同时,也应当感谢这些作品的热心收集者、翻译者和出版者”。俄罗斯文学界权威人士,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主席瓦列里· 嘎尼切夫在发表的《卓越的创举中》说,“出版二十世纪前半叶曾生活在哈尔滨、上海和散居各国的俄罗斯侨民著作,无疑是一项卓越的创举。这项工作的创始人是令人赞叹的斗士李延龄教授以及中国作家和学者,这不能不在每个俄罗斯人心中引起震撼。”“中国侨民文学,这是我们当代读者长久以来尚未发现的一座冰山。”“总之,我们亲爱的中国同行兄弟正从事着一项伟大而永恒的事业,一项对于俄罗斯文学的读者来说将是永远永存于俄罗斯人记忆中的事业”。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书记、阿穆尔州作家协会主席伊戈尔·伊戈纳浅克在《友谊没有国界》中说,“伟大的文学存在并创造性地发展于伟大的民族之中。十分重要的是,在历史进程中不应出现被人遗忘的作品,而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恰恰是这样一些作品”。著名俄罗斯侨民作家,文学评论家叶列娜·塔斯金娜在《序》中说,“这是一项巨大而又有价值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具有历史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来到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有种在异国他乡漂零之感。没多久,这里旖旎的风光,中国居民善待他们的气氛点烧了侨民作家创作激情,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叶列娜·塔斯金娜说,“当然,这些出现在中国的文学家是俄罗斯儿女,是为俄罗斯服务的,但是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对中国‘满洲’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对他们周围中国日常生活和传统的描写,以及对古老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故事的关注”。李延龄在评价这些作家时说,“他们的题材不仅有俄罗斯的生活,俄侨的生活,还有中国的生活,除了写俄罗斯人,又写中国人。可以说还找不到哪位俄罗斯作家或诗人不写中国的”。 诗人叶涅杰利卡娅在诗中写道,“中国哈尔滨—我的小祖国”。七岁就来到哈尔滨的诗人瓦别列列申在《思乡》中把中国当成“第二祖国”。两国重要人士都认为中、俄文学为建立两国人民友谊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在《贺词》中说道,“侨民文学一般都带有边缘化的特征,但对其母体文化而言又是一种新的开拓,在不同国别文化之间发挥交流和沟通的积极作用。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是联系中国与俄罗斯友好合作的纽带,在中国文学大花园里盛开出一朵绚丽的友谊之花。我感谢出版社以及李延龄、梁春芳等同志从事开拓性工作,将俄罗斯侨民的文学作品编成丛书并出版。相信对增进中俄人民友谊及繁荣我国开放式的社会主义文化都将十分有益。谨致热烈祝贺” 。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致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读者》中说,“这些书是生活在中国、热爱中国,而且没有忘记自己祖国整整一代俄罗斯人的灵感和心声,他们能理解和珍视伟大的中国人民,中国的大自然的美,并在自己的诗歌、散文作品里加以讴歌”。
应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和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文化厅的邀请,省委宣传部安排我和李延龄教授任团长,率领于文杰、王晓明、梁春芳、安振家和安璐等七人,做为《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出版代表团访问阿穆尔州、莫斯科、圣彼得堡,与俄方有关专家、读者和官员开座谈会,举行赠书活动。
2003年4月8日,我们在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召开了座谈会,并举行赠书仪式。会场有个舞台,上摆三角钢琴。会议开始前,一位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走上舞台,在钢琴演奏家的伴奏下用中文演唱《好一朵茉莉花》,歌声字正腔圆、娓婉动听、别有风味,赢得阵阵掌声,会场气氛热烈。我内心敬佩俄方精心安排。在洋溢着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阿穆尔州作家协会主席伊戈尔·伊戈纳浅克和李延龄主持会议。我致辞,“半个世纪以前,在哈尔滨和上海曾经居住过许多俄罗斯侨民,他们绝大多数人在那里与中国人友好相处,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留下了一大笔文学遗产。我们认为这套《丛书》就是这笔伟大的文学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出版在中国具有极其特殊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标志这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得到了作品出版国的承认。而作者也得到了他们的第二祖国—中国的认同。另一方面,它是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它对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对促进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延龄教授就《丛书》材料的积累、翻译、出版、中国俄侨文学研究概况及文学价值,用俄语作了介绍。阿穆尔州州长科罗特科夫、文化厅长米舒宁等都讲了话。普京总统驻阿穆尔州代表沃谢沃热情洋溢地说,“普京总统及其俄罗斯政府,欢迎一切能让俄、中两国伟大人民亲近的举动”。科罗特科夫州長说,“《丛书》出版毫无疑问是国际水平的”,“这为两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现在我的任务是把李延龄和他同行所开创的事业继续下去,创造条件在作者们的祖国俄罗斯用俄文出版类似的《丛书》。” 这些讲话博得阵阵掌声。讲话后,与会者争相到书架上翻阅《丛书》,议论着,与延龄教授和我们中能听懂几句、说几句俄语的人交流着。他们中有的中文讲得不错,交流通畅。
4月9日,我们在莫斯科举办了座谈会和赠书仪式,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通讯院士,著名汉学家鲍·李福淸,莫斯科大学兼高尔基文学院教授华克生等著名学者、专家、官员三十多人及一些作家、读者出席会议。俄罗斯联邦作协第一副主席谢·雷克申主持会议并讲话,“我们十分高兴地见到我们的中国同行一行,作家们、出版家们、学者们。他们带着在当前对俄罗斯来说非同寻常的礼物。《丛书》中我们看到一些侨民,在哈尔滨找到了自己的第二祖国和栖息地。俄侨远离祖国,都把祖国永远留在心里;俄侨不期望回到昔日的祖国,但俄侨在思想上从来没有与祖国分离,他们找到了第二个家园和对思考历史及现实来说是妥靠的地方”。 李延龄教授介绍了这套书的出版编辑过程。有十多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作家、官员发言。他们从各个方面对《丛书》称赞,并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伊万诺夫是到过中国的前苏联红军将軍,曾在哈尔滨和大连工作很长时间,为斯大林和毛主席做过翻译。他对我说,中国是伟大国家,发展令人瞩目。他送我一本他写的图文并茂的书,介绍了苏联红军在中国各处的纪念碑,问我现在还有没有,怎么样了?我说大多数都在,比如在老尼古拉教堂对个的苏军纪念碑,经常修缮,很漂亮,碑前总有鲜花摆放。他听后特别高兴。他还将俄中友好协会办的报纸《俄罗斯——中国》送给我们,说他正在向国人介绍中国不断发展的情况。我们送给他我们出版的中俄文对照的《伙伴》杂志,他看到里边介绍中国不断发展的文图,十分高兴。这时梁春芳将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士介绍给我,她把手中的一束花送给我,梁春芳将从哈尔滨带来的红色长丝围巾围到她肩上。姜春芳说,这位是塔斯金娜,是俄罗斯著名的侨民作家、文学评论家。她出生在中国,在哈尔滨度过了从幼年到青年时代,在哈尔滨就有好多作品发表。她激动的说,哈尔滨收留我的一家,我在那里有好多中国伙伴,我们亲密相处,十分快乐。那里有我永久的美好回忆,我至今十分想念他们。那是我成长的摇篮,不会忘记的。我问她住在那儿,她说花园街。我说我住马家街,她说与她家隔一条街,我说真是近极了,五分钟路程。我问在那儿上小学,她说花园校。哈,我小学也在花园校。她说花园校在圣尼古拉教堂附近,我说花园校在花园街和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地点不同,不敢叫校友。回国后我认真查了花园校史,确实在原来圣尼古拉教堂对过办过校,就是现在省博物馆的楼里。
4月19日下午,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部长米·什维德科申会见了我们,并举行座谈。在座谈中我讲了俄罗斯的文学,特别是苏联时期的文学在中国很有影响,我少年时候就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等。中国的文学作品,在俄罗斯也有影响,有的还得过前苏联时期的最高文学奖。只是近几年交流不多了。李延龄教授用俄语与部长做了很深刻的交流。最后部长先生说,“你们所成就的事业,是令人震惊的。”“在俄罗斯所发生的一切,尚不能保证人文科学发展的条件,因此,特别重要的是,你们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作。你们的工作确实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因为我认为,对于我们两国来说,文学的杰出人物是很重要的。伟大的中国文学接受了伟大的俄罗斯文学,这对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建议“可选些现、当代著名中国作家的小说、诗等做成选集,译成俄文拿到俄罗斯来,我想我们的读者是会喜欢的”。 我在向他赠书时问他,喜欢读中国哪类书?他说当然是爱情小说,很风趣。临别回赠了我两瓶“沃特嘎”酒。事后忘了是使倌的人,还是什么人对我说,俄罗斯的文化部长与一个省里的文学出版代表团会见座谈是极少见的,这说明你们的书真的引起了他兴趣,你们是成功的。
俄罗斯著名诗人马斯洛夫博士多次到過中国,喜欢中国诗歌,熟悉中国文化,大概和延龄教授熟悉,请我们到他家坐客,设宴款待我们。他请了几位朋友坐陪,他女儿是位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席间为我们弹奏钢琴。他将近期出版的诗集送给我们,并拿出我们的《诗刊》杂志,那上边发表他的诗,确实写得很好,我们大加称赞。在酒和文学激情作用下,大家兴奋起来,有的朗颂普希金的诗,有的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高潮叠起,笑声掌声不断。轮到我表演了很犯愁。俄语二把刀,俄语歌词更唱不准,但不能扫兴,唱了一首中学老教的《歌唱我们的祖国》,娜莎罗基纳维利嘎亚,娜莎罗基纳巴嘎嘎亚(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我们的祖国是富绕的)糊里糊塗唱完了,大家鼓掌,不知是唱对了,还是怕我下不来台,大家高兴就是了。
在圣彼德堡的活动时正逢他们建城300周年,在圣彼德堡大学与校长、专家、学者座谈十分热烈,与在阿穆尔州和莫斯科大体相同。与会者称赞这件事添补了俄、中文学史上的空白,做了件伟大的事情。俄、中两国友谊历史悠久,对当时进入中国的俄罗斯侨民友善相待,不仅使他能很好的生活,还使他们有文学创作的空间,很多小说、诗歌、散文等见于图书、报刊。而且在近一个世纪后,收集起来,编辑出版,是件伟大事情。那些作者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好心的中国人,使他们的作品回到祖国,永久流传。他们都希望中、俄文学要加強交流交往,创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是他们还为我们组织了专场文艺演出,请专业演员和少年宫的孩们为我们表演俄罗斯和中国的节目,传递两国的文化艺术信息,精彩无比,用这方式培育代代相传的两国友情。我们被邀请上台与演员和小朋友相见合影,令人兴奋。
我们此行,俄罗斯主要媒体全程进行报道。俄方还安排我们一些参观活动。参观了科林姆林宫、冬宫、阿芙乐尔舰。拜谒了列宁墓,新圣女公墓。印象深的是走进列宁墓,在灯光照射下,看见列宁依照欧洲人睡觉的习愦半卧在靠枕上,面部安祥。我看了眼拜谒的人群,黑头发的人居多。我边走边想,这位身材不算高,额头丰满的人,将马克思的理论付诸实践,在极其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异乎寻常的发动武装斗争,夺取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功绩是无人可比的。我们走进莫斯科西南方的新圣女公墓,这里是俄罗斯各届名流的归宿。我找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墓,黑色墓碑上刻着他的侧身像,凝视远方,目光坚毅。右手放在一叠书稿上。碑前条桌上,塑着一顶布琼尼骑兵军帽,还有一把弯型马刀,两条下垂的刀穗刻在条桌的下立面。不知是谁又把一条红领巾系在刀把上,很醒目。墓碑上的名字大概依他手迹刻上。我们默立墓前,向他在拿枪杆子和笔杆子斗争中取得伟业致敬。我们看到了芭蕾舞后乌兰诺娃白色墓碑,雕刻着她在天鹅湖中的经典的舞姿,无人能及。我们见到了赫鲁晓夫墓,左白右黑的几何造型中间有许许如生的赫氏头像,据陪同的人说这是他儿子同意的。或许要表达出功过和个性的信息。还意外见到王明的墓,据说他妻子也葬在这里,没有找到。我们还参观了高尔基旧居,是座漂亮的别墅,己是高尔基纪念馆了,门柱上有高尔基的浮雕铜像。前苏联给高尔基的地位、待遇是很高的。
在俄期间,我们还对俄罗斯的图书市场进行调查,得知他们喜欢中国的爱情小说、气功方面的书和盒式音乐带。回来后我即组织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选出中国知名作家铁凝、迟子建、贾宏图、阿成等作品集结成专集,请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校长组织人译成俄文,定名为《中国当代爱情小说选》出版,也是还了俄罗斯文化部长的心愿。请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俄文版《家庭保健按摩》。又请文化厅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我爱你中国》的音乐光盘,并用俄文翻译了歌词。这些出版物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托人带到莫斯科销售。我将这些出版物寄给俄罗斯文化部米·什维德科申部长,并写了一封信,请哈师大的甘雨泽教授帮我翻成俄文,我还用俄文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寄给他,以示尊重。另外还寄了套哈尓滨亚麻厂生产的亚麻衬衣,算是对两瓶“沃特嘎” 的回报。
后来,我在撰写黑龙江文学馆的解说词时专门写了俄罗斯侨民文学这段历史。
最近听延龄教授说,他又用俄文在俄罗斯出版了四部书,受读者欢迎。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签署了第262号总统令,并在钓鱼台国宾馆为李延龄颁发了一枚“友谊勋章”,表彰他长期以来在俄、中文学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2002年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寅奎找我,研究出版《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要出版这套书的是齐齐哈尔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李延龄。寅奎在齐齐哈尔大学当过党委书记,熟悉李延龄。李教授196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后到齐齐哈尔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当教授。他看重俄罗斯文学,从1967年开始收集上世纪中叶在哈尔滨的俄侨诗人、作家发表在俄文报刊上的作品,有近一个麻袋。从中选出一些翻译成中文,要出版一套五卷本的《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寅奎告诉我延龄教授还是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会员、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作家协会副主席、俄罗斯联邦沃罗涅什工程大学名誉博士。此书由部里组织论证后,报省委领导刘东辉同志,他支持办这件事,认为这是文学、出版界走向国外大事,并批准一些经费,指示专款专用。按规定由我们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后,上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后方能出书,我请寅奎通知要出版此书的北方文艺出版社报选题计划。
回来后我看了一些俄侨的资料。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大批外国人涌入哈尔滨,使之成了国际新城。1913年1月14日中东铁路有个统计,在哈有五十三个民族,使用四十五种语言。哈尔滨人口六万八千多人,中国居民两万三千多,而俄罗斯等外国侨民就有三万四千多。这些侨民中有些专业、业余作家,他们成立了“丘拉耶夫卡”文学社,在《远东报》、《前进报》、《亚细亚时报》等有文学栏目的俄文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还出版了不少小说、诗集、杂文集等,创作成果颇丰。
看着材料,一段儿时的记意突然涌了出来。我于建国前生在哈尔滨,住在马家街44号,一栋原中东铁路技术人员的俄式住宅。有位单身俄罗斯街坊,是眼科医生,印象中他冬天不戴帽,穿件呢子大衣,拎个装得满满的皮包匆匆忙忙的上下班。夏天他看见我们分两伙在街上踢球,就停下来说呀依格拉优……(玩的意思),我们大伙就说哈拉少(好)就一块踢了起来,他踢得真好,不知为什么大家叫他斯拉夫人。还有一个街坊,家里有位胖奶奶,她家有位女孩,大我几岁,叫瓦黎莉,我经常到她家去玩。记得一次我看奶奶对着窗户大声朗颂,好象在说克拉细娃呀拉细呀,克拉细娃呀哈拉滨。呀留比留拉细哟,呀留比留哈拉滨。她回头看见了我,我紧张了,怯生来了句克拉细哇呀巴布什嘎(美丽奶奶)。她高兴极了,拉着我的手走进里屋,在一个铁盒子里拿出几块哈尔滨秋林公司的酒心巧克力放到我手里。我惊喜得转身就跑,嘴里没忘说句斯巴细巴(谢谢)。在瓦黎莉的小屋,将酒心巧克力与她分享。瓦黎莉说看来奶奶真高兴了,从来没给过我这么多糖。我问黎莉,她是不是说哈尔滨美丽呀?黎莉说,奶奶在朗颂她的诗,美丽的俄罗斯,美丽的哈尓滨。我爱俄罗斯,我爰哈尔滨。奶奶除了在铁路中心医院上班外,还是个诗人,在道里文学社写诗、朗颂詩,不少发在报刊上,还出过书。真没想到这位老奶奶竟是位了不起的诗人。这段经历多少印证了俄罗斯侨民上个世纪在哈尔滨的文学创作活动是有组织的、有规模的、有成果的。他们的作品大多怀念自己的祖国,对中国、中国人有感恩赞美之词。应该说俄罗斯侨民文学在中、俄文学史上应记上一笔,特别是黑龙江文学史上应重重记上一段。李延龄教授提出编辑出版《中国俄斯侨民文学丛书》的想法是填补世界文学史空白之举,况且他用了多年时间收集大量上世纪原作,而且他在全国俄罗斯文学翻译界中有影响,有人才资源,这事可做。
由于这套书是文学出版物,是北方文艺出版社的选题,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有经济实力,经整合,我批准并向总署上报了由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五卷精装本《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部里请李延龄做该书主编,我和李延龄做编委会主任。还有省委宣传部外宣处、出版处,省新闻出版局图书处,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的负责人做编委会成员。李延龄请了国内最强的11人的翻译团队,翻译了95位俄罗斯侨民作家的小说、诗歌、回忆录等作品。
经过三年努力,《丛书》面世。包括在未成书之前,延龄教授将书的大体内容向中、俄有关权威人士通报,请他们为本书做序,还将样书送给两国权威人士审读。返馈的结果令人兴奋。他们认为这套书对中、俄文学界有着重大意义,是把深埋的文学宝藏挖出来了,中国人做到了。它对世界文学界也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5年5月,我国俄文翻译界老前辈孙绳武先生在《贺词》中说,“百年即将过去,即使在一些曾为俄罗斯侨民聚居而闻名的城市里,也只有少数中国人还记得他们。许多历史学家也无暇注意这一段不大不小的插曲。”“就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批文学遗产。这些遗产在淹没与遗失中艰难地生存下来一部分,我们才能在多年之后重新听到他们的心声。”“毫无疑问,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属于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应当感谢这些侨民作家和诗人。同时,也应当感谢这些作品的热心收集者、翻译者和出版者”。俄罗斯文学界权威人士,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主席瓦列里· 嘎尼切夫在发表的《卓越的创举中》说,“出版二十世纪前半叶曾生活在哈尔滨、上海和散居各国的俄罗斯侨民著作,无疑是一项卓越的创举。这项工作的创始人是令人赞叹的斗士李延龄教授以及中国作家和学者,这不能不在每个俄罗斯人心中引起震撼。”“中国侨民文学,这是我们当代读者长久以来尚未发现的一座冰山。”“总之,我们亲爱的中国同行兄弟正从事着一项伟大而永恒的事业,一项对于俄罗斯文学的读者来说将是永远永存于俄罗斯人记忆中的事业”。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书记、阿穆尔州作家协会主席伊戈尔·伊戈纳浅克在《友谊没有国界》中说,“伟大的文学存在并创造性地发展于伟大的民族之中。十分重要的是,在历史进程中不应出现被人遗忘的作品,而哈尔滨俄罗斯侨民文学恰恰是这样一些作品”。著名俄罗斯侨民作家,文学评论家叶列娜·塔斯金娜在《序》中说,“这是一项巨大而又有价值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具有历史意义”。由于种种原因来到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有种在异国他乡漂零之感。没多久,这里旖旎的风光,中国居民善待他们的气氛点烧了侨民作家创作激情,写出了大量的作品。叶列娜·塔斯金娜说,“当然,这些出现在中国的文学家是俄罗斯儿女,是为俄罗斯服务的,但是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对中国‘满洲’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对他们周围中国日常生活和传统的描写,以及对古老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故事的关注”。李延龄在评价这些作家时说,“他们的题材不仅有俄罗斯的生活,俄侨的生活,还有中国的生活,除了写俄罗斯人,又写中国人。可以说还找不到哪位俄罗斯作家或诗人不写中国的”。 诗人叶涅杰利卡娅在诗中写道,“中国哈尔滨—我的小祖国”。七岁就来到哈尔滨的诗人瓦别列列申在《思乡》中把中国当成“第二祖国”。两国重要人士都认为中、俄文学为建立两国人民友谊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在《贺词》中说道,“侨民文学一般都带有边缘化的特征,但对其母体文化而言又是一种新的开拓,在不同国别文化之间发挥交流和沟通的积极作用。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是联系中国与俄罗斯友好合作的纽带,在中国文学大花园里盛开出一朵绚丽的友谊之花。我感谢出版社以及李延龄、梁春芳等同志从事开拓性工作,将俄罗斯侨民的文学作品编成丛书并出版。相信对增进中俄人民友谊及繁荣我国开放式的社会主义文化都将十分有益。谨致热烈祝贺” 。俄罗斯联邦驻华特命全权大使伊戈尔·罗高寿在《致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读者》中说,“这些书是生活在中国、热爱中国,而且没有忘记自己祖国整整一代俄罗斯人的灵感和心声,他们能理解和珍视伟大的中国人民,中国的大自然的美,并在自己的诗歌、散文作品里加以讴歌”。
应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和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文化厅的邀请,省委宣传部安排我和李延龄教授任团长,率领于文杰、王晓明、梁春芳、安振家和安璐等七人,做为《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丛书》出版代表团访问阿穆尔州、莫斯科、圣彼得堡,与俄方有关专家、读者和官员开座谈会,举行赠书活动。
2003年4月8日,我们在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召开了座谈会,并举行赠书仪式。会场有个舞台,上摆三角钢琴。会议开始前,一位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走上舞台,在钢琴演奏家的伴奏下用中文演唱《好一朵茉莉花》,歌声字正腔圆、娓婉动听、别有风味,赢得阵阵掌声,会场气氛热烈。我内心敬佩俄方精心安排。在洋溢着亲切友好的气氛中,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阿穆尔州作家协会主席伊戈尔·伊戈纳浅克和李延龄主持会议。我致辞,“半个世纪以前,在哈尔滨和上海曾经居住过许多俄罗斯侨民,他们绝大多数人在那里与中国人友好相处,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留下了一大笔文学遗产。我们认为这套《丛书》就是这笔伟大的文学遗产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出版在中国具有极其特殊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标志这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得到了作品出版国的承认。而作者也得到了他们的第二祖国—中国的认同。另一方面,它是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件大事,它对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对促进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延龄教授就《丛书》材料的积累、翻译、出版、中国俄侨文学研究概况及文学价值,用俄语作了介绍。阿穆尔州州长科罗特科夫、文化厅长米舒宁等都讲了话。普京总统驻阿穆尔州代表沃谢沃热情洋溢地说,“普京总统及其俄罗斯政府,欢迎一切能让俄、中两国伟大人民亲近的举动”。科罗特科夫州長说,“《丛书》出版毫无疑问是国际水平的”,“这为两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现在我的任务是把李延龄和他同行所开创的事业继续下去,创造条件在作者们的祖国俄罗斯用俄文出版类似的《丛书》。” 这些讲话博得阵阵掌声。讲话后,与会者争相到书架上翻阅《丛书》,议论着,与延龄教授和我们中能听懂几句、说几句俄语的人交流着。他们中有的中文讲得不错,交流通畅。
4月9日,我们在莫斯科举办了座谈会和赠书仪式,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通讯院士,著名汉学家鲍·李福淸,莫斯科大学兼高尔基文学院教授华克生等著名学者、专家、官员三十多人及一些作家、读者出席会议。俄罗斯联邦作协第一副主席谢·雷克申主持会议并讲话,“我们十分高兴地见到我们的中国同行一行,作家们、出版家们、学者们。他们带着在当前对俄罗斯来说非同寻常的礼物。《丛书》中我们看到一些侨民,在哈尔滨找到了自己的第二祖国和栖息地。俄侨远离祖国,都把祖国永远留在心里;俄侨不期望回到昔日的祖国,但俄侨在思想上从来没有与祖国分离,他们找到了第二个家园和对思考历史及现实来说是妥靠的地方”。 李延龄教授介绍了这套书的出版编辑过程。有十多位与会的专家、学者、作家、官员发言。他们从各个方面对《丛书》称赞,并要求加强文化交流。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伊万诺夫是到过中国的前苏联红军将軍,曾在哈尔滨和大连工作很长时间,为斯大林和毛主席做过翻译。他对我说,中国是伟大国家,发展令人瞩目。他送我一本他写的图文并茂的书,介绍了苏联红军在中国各处的纪念碑,问我现在还有没有,怎么样了?我说大多数都在,比如在老尼古拉教堂对个的苏军纪念碑,经常修缮,很漂亮,碑前总有鲜花摆放。他听后特别高兴。他还将俄中友好协会办的报纸《俄罗斯——中国》送给我们,说他正在向国人介绍中国不断发展的情况。我们送给他我们出版的中俄文对照的《伙伴》杂志,他看到里边介绍中国不断发展的文图,十分高兴。这时梁春芳将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士介绍给我,她把手中的一束花送给我,梁春芳将从哈尔滨带来的红色长丝围巾围到她肩上。姜春芳说,这位是塔斯金娜,是俄罗斯著名的侨民作家、文学评论家。她出生在中国,在哈尔滨度过了从幼年到青年时代,在哈尔滨就有好多作品发表。她激动的说,哈尔滨收留我的一家,我在那里有好多中国伙伴,我们亲密相处,十分快乐。那里有我永久的美好回忆,我至今十分想念他们。那是我成长的摇篮,不会忘记的。我问她住在那儿,她说花园街。我说我住马家街,她说与她家隔一条街,我说真是近极了,五分钟路程。我问在那儿上小学,她说花园校。哈,我小学也在花园校。她说花园校在圣尼古拉教堂附近,我说花园校在花园街和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地点不同,不敢叫校友。回国后我认真查了花园校史,确实在原来圣尼古拉教堂对过办过校,就是现在省博物馆的楼里。
4月19日下午,俄罗斯联邦文化部部长米·什维德科申会见了我们,并举行座谈。在座谈中我讲了俄罗斯的文学,特别是苏联时期的文学在中国很有影响,我少年时候就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等等。中国的文学作品,在俄罗斯也有影响,有的还得过前苏联时期的最高文学奖。只是近几年交流不多了。李延龄教授用俄语与部长做了很深刻的交流。最后部长先生说,“你们所成就的事业,是令人震惊的。”“在俄罗斯所发生的一切,尚不能保证人文科学发展的条件,因此,特别重要的是,你们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作。你们的工作确实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因为我认为,对于我们两国来说,文学的杰出人物是很重要的。伟大的中国文学接受了伟大的俄罗斯文学,这对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建议“可选些现、当代著名中国作家的小说、诗等做成选集,译成俄文拿到俄罗斯来,我想我们的读者是会喜欢的”。 我在向他赠书时问他,喜欢读中国哪类书?他说当然是爱情小说,很风趣。临别回赠了我两瓶“沃特嘎”酒。事后忘了是使倌的人,还是什么人对我说,俄罗斯的文化部长与一个省里的文学出版代表团会见座谈是极少见的,这说明你们的书真的引起了他兴趣,你们是成功的。
俄罗斯著名诗人马斯洛夫博士多次到過中国,喜欢中国诗歌,熟悉中国文化,大概和延龄教授熟悉,请我们到他家坐客,设宴款待我们。他请了几位朋友坐陪,他女儿是位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席间为我们弹奏钢琴。他将近期出版的诗集送给我们,并拿出我们的《诗刊》杂志,那上边发表他的诗,确实写得很好,我们大加称赞。在酒和文学激情作用下,大家兴奋起来,有的朗颂普希金的诗,有的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高潮叠起,笑声掌声不断。轮到我表演了很犯愁。俄语二把刀,俄语歌词更唱不准,但不能扫兴,唱了一首中学老教的《歌唱我们的祖国》,娜莎罗基纳维利嘎亚,娜莎罗基纳巴嘎嘎亚(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我们的祖国是富绕的)糊里糊塗唱完了,大家鼓掌,不知是唱对了,还是怕我下不来台,大家高兴就是了。
在圣彼德堡的活动时正逢他们建城300周年,在圣彼德堡大学与校长、专家、学者座谈十分热烈,与在阿穆尔州和莫斯科大体相同。与会者称赞这件事添补了俄、中文学史上的空白,做了件伟大的事情。俄、中两国友谊历史悠久,对当时进入中国的俄罗斯侨民友善相待,不仅使他能很好的生活,还使他们有文学创作的空间,很多小说、诗歌、散文等见于图书、报刊。而且在近一个世纪后,收集起来,编辑出版,是件伟大事情。那些作者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好心的中国人,使他们的作品回到祖国,永久流传。他们都希望中、俄文学要加強交流交往,创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是他们还为我们组织了专场文艺演出,请专业演员和少年宫的孩们为我们表演俄罗斯和中国的节目,传递两国的文化艺术信息,精彩无比,用这方式培育代代相传的两国友情。我们被邀请上台与演员和小朋友相见合影,令人兴奋。
我们此行,俄罗斯主要媒体全程进行报道。俄方还安排我们一些参观活动。参观了科林姆林宫、冬宫、阿芙乐尔舰。拜谒了列宁墓,新圣女公墓。印象深的是走进列宁墓,在灯光照射下,看见列宁依照欧洲人睡觉的习愦半卧在靠枕上,面部安祥。我看了眼拜谒的人群,黑头发的人居多。我边走边想,这位身材不算高,额头丰满的人,将马克思的理论付诸实践,在极其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异乎寻常的发动武装斗争,夺取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功绩是无人可比的。我们走进莫斯科西南方的新圣女公墓,这里是俄罗斯各届名流的归宿。我找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墓,黑色墓碑上刻着他的侧身像,凝视远方,目光坚毅。右手放在一叠书稿上。碑前条桌上,塑着一顶布琼尼骑兵军帽,还有一把弯型马刀,两条下垂的刀穗刻在条桌的下立面。不知是谁又把一条红领巾系在刀把上,很醒目。墓碑上的名字大概依他手迹刻上。我们默立墓前,向他在拿枪杆子和笔杆子斗争中取得伟业致敬。我们看到了芭蕾舞后乌兰诺娃白色墓碑,雕刻着她在天鹅湖中的经典的舞姿,无人能及。我们见到了赫鲁晓夫墓,左白右黑的几何造型中间有许许如生的赫氏头像,据陪同的人说这是他儿子同意的。或许要表达出功过和个性的信息。还意外见到王明的墓,据说他妻子也葬在这里,没有找到。我们还参观了高尔基旧居,是座漂亮的别墅,己是高尔基纪念馆了,门柱上有高尔基的浮雕铜像。前苏联给高尔基的地位、待遇是很高的。
在俄期间,我们还对俄罗斯的图书市场进行调查,得知他们喜欢中国的爱情小说、气功方面的书和盒式音乐带。回来后我即组织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选出中国知名作家铁凝、迟子建、贾宏图、阿成等作品集结成专集,请黑龙江大学衣俊卿校长组织人译成俄文,定名为《中国当代爱情小说选》出版,也是还了俄罗斯文化部长的心愿。请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俄文版《家庭保健按摩》。又请文化厅音像出版社出版了《我爱你中国》的音乐光盘,并用俄文翻译了歌词。这些出版物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托人带到莫斯科销售。我将这些出版物寄给俄罗斯文化部米·什维德科申部长,并写了一封信,请哈师大的甘雨泽教授帮我翻成俄文,我还用俄文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寄给他,以示尊重。另外还寄了套哈尓滨亚麻厂生产的亚麻衬衣,算是对两瓶“沃特嘎” 的回报。
后来,我在撰写黑龙江文学馆的解说词时专门写了俄罗斯侨民文学这段历史。
最近听延龄教授说,他又用俄文在俄罗斯出版了四部书,受读者欢迎。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期间,签署了第262号总统令,并在钓鱼台国宾馆为李延龄颁发了一枚“友谊勋章”,表彰他长期以来在俄、中文学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