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如何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把这种学习方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就此简单论述一下。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老师们关注的话题。怎样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把这种学习方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下面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自己的实践谈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肤浅认识。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发现语文现象、掌握语文规律、获取语文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活动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教师就要转变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从而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情而异,因人而异。在起始年级或基础不是很好的班级,应从小处入手,课题定得小一点,浅一点,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确定得大一点,深一点。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教师在备课时,应做有心人,预先准备数个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师生瞬间的思想火花求疑、求真,从而找到新的课题。笔者在试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尝试。备课时我准备了三个课题:1,百草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2,怎样看待“我”在私塾的学习生活3,怎样评价“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不少学生对我所准备的三个课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掌握研究的程序及方法
语文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现在说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它又不同与语文学法指导,它是对语文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语文学法指导局限于语文课堂和书本知识,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包括语文课堂和书本知识,又包括参与社会实践、研究社会,还包括对自身学习方法的研究。针对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在他们起步阶段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逐步掌握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性阅读与一般阅读不同的是,它既不需要透彻的了解读物内容,而是通过阅读来收集资料、整理观点、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新的见解。它既可以从对一本读物的分析概括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综合几本读物的相关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既可以对读物的内容做新的阐发,也可以对读物的观点、材料提出质疑、否定和批判。对中学生而言,易于操作,又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性阅读主要是比较阅读和专题阅读。
比较阅读,它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进行比较,有分析的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研究,寻找出比较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对于作品的新的认识。比较阅读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可以是同一时代的同类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的比较;可以是题材类似表现形式不同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题材不同表现形式类似的作品的比较;可以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的比较。总之,只要是具有可比性的作品,都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研究比较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各种联系的同时,更加深刻、透彻的认识作品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材料的能力,为以后研究性学习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课题阅读,是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为了解决课题需要的各种材料而有计划进行的阅读。这种阅读就是收集、整理、研究与课题相关文章的阅读,意在通過对文章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问题。明确要研究什么,从哪里开始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章之中找到对特定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章呢?首先必须明确界定自己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熟悉主要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一般说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还不知道怎样来搜索资料、查阅文献,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查阅资料,有时要给学生开出比详细的查阅书目,以便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在研究初期,搜寻文章可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先查阅几篇与课题有关的文章,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的对象。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播音员报道我国又与哪国建交,实现“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邦交”为何不说“国交”?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进行专题阅读。
第四,如何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依据不是研究成果的多寡、学术水平的高低。语文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参与研究的过程,诸如学习的方式、思维方式、知识的整理与综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另外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关注学生在掌握语文技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对语言文学的体验、对研究过程的体验。因此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体验,诸如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打开了语文教学的门窗,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应该说是一种革命。它不仅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深造以及进入社会后从事各项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学习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初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研究性学习已成为老师们关注的话题。怎样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把这种学习方式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下面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自己的实践谈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肤浅认识。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发现语文现象、掌握语文规律、获取语文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活动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教师就要转变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从而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应根据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情而异,因人而异。在起始年级或基础不是很好的班级,应从小处入手,课题定得小一点,浅一点,待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再确定得大一点,深一点。切忌贪大求全、好高骛远。教师在备课时,应做有心人,预先准备数个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在教学过程中,捕捉师生瞬间的思想火花求疑、求真,从而找到新的课题。笔者在试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尝试。备课时我准备了三个课题:1,百草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2,怎样看待“我”在私塾的学习生活3,怎样评价“三味书屋”里的先生?不少学生对我所准备的三个课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掌握研究的程序及方法
语文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现在说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学习。它又不同与语文学法指导,它是对语文学法指导的扩展与提升。语文学法指导局限于语文课堂和书本知识,而语文研究性学习既包括语文课堂和书本知识,又包括参与社会实践、研究社会,还包括对自身学习方法的研究。针对当前学生实际情况,在他们起步阶段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逐步掌握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性阅读与一般阅读不同的是,它既不需要透彻的了解读物内容,而是通过阅读来收集资料、整理观点、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新的见解。它既可以从对一本读物的分析概括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综合几本读物的相关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既可以对读物的内容做新的阐发,也可以对读物的观点、材料提出质疑、否定和批判。对中学生而言,易于操作,又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性阅读主要是比较阅读和专题阅读。
比较阅读,它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进行比较,有分析的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研究,寻找出比较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对于作品的新的认识。比较阅读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可以是同一时代的同类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的比较;可以是题材类似表现形式不同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题材不同表现形式类似的作品的比较;可以是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时代的作品的比较。总之,只要是具有可比性的作品,都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研究比较对象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各种联系的同时,更加深刻、透彻的认识作品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材料的能力,为以后研究性学习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课题阅读,是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为了解决课题需要的各种材料而有计划进行的阅读。这种阅读就是收集、整理、研究与课题相关文章的阅读,意在通過对文章的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找出研究的问题。明确要研究什么,从哪里开始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章之中找到对特定研究课题有价值的文章呢?首先必须明确界定自己研究课题的范围和性质,确定搜寻的方向。其次要熟悉主要资料索引和目录分类的方法,掌握检索的基本技能。一般说来,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还不知道怎样来搜索资料、查阅文献,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查阅资料,有时要给学生开出比详细的查阅书目,以便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在研究初期,搜寻文章可采取“滚雪球”的方法,先查阅几篇与课题有关的文章,通过阅读消化,了解课题的有关范围,并从文章中发现新的线索,再扩大查阅的对象。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播音员报道我国又与哪国建交,实现“邦交正常化”,如果提出一个问题,“邦交”为何不说“国交”?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进行专题阅读。
第四,如何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依据不是研究成果的多寡、学术水平的高低。语文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实践过程,因此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参与研究的过程,诸如学习的方式、思维方式、知识的整理与综合,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另外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关注学生在掌握语文技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对语言文学的体验、对研究过程的体验。因此在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体验,诸如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精神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发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可以说打开了语文教学的门窗,在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应该说是一种革命。它不仅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深造以及进入社会后从事各项工作也有重要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学习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