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博问”火把,开启“乐学”之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提问能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状态,这样的提问才真正有效,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博问;乐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意的是问号。”是的,稍有差别的两种提问,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何向学生提问,也就成就了不同的课堂。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角度、时间点,能引起学生深思。那么,教师怎样从提问入手呢?我想只要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问题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给了我们教师深刻的启示,是的,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不新颖又不奇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个提问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学生的态度就截然不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会顺利实现。
  (一)变换角度,激发兴趣
  古罗马教育家曾经说:“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这颗种子就是兴趣。小朋友好动、好奇、喜欢新鲜的,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问题灵活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有时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问,就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例如,学一首歌时,每次都会在听赏后提问:歌曲的情绪如何?你听到了什么吗?等等,如果每次都这样发问,学生早已厌烦,所以不妨换一个角度来问,比如在教《小小的船》这首歌曲时,可以这样问:“小小的船在哪?”“这真的是船?”一连串有童趣和想象力的提问,营造出一副生动形象的夜晚画面,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引起了对歌曲的兴趣,同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表达对旋律的感受,课堂一下生动了起来……不难看出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歌曲内容的实际变换角度去提问,才会妙趣横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变换形式,激活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出发,因此提问变换一下方式,让学生学会提问,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变换提问的形式,“师生换位”,让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自己则当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热情也大大高涨。如《亚克西,巴郎》一课,我直接让学生当个小老师听赏歌曲后给大家提问题,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有的“亚克西是什么意思?”“巴郎是谁?”课堂一下生机勃勃了。提问是创新的一把钥匙,这种创造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得出,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敏锐把握,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下子积极主动地去听赏音乐,他们会很自然结合自己的认知和音乐知识作出判断和思考,我想这是教师直接给出标题提问进行欣赏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桥梁和阶梯,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二、提问抓住契机,适时设问
  孔子教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告诉我们提问必须把握火候。“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告诉我们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的确,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分辨时机,如当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死胡同时;当学生新旧知识混淆不清时;当学生无从思考时;当学生开小差注意力分散时,等等。
  提问的时机一旦在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出现时,那就是“最佳时机”。那么,具体什么时候的提问容易收到最佳的效果,也就是提问最佳时机呢?当课堂的高潮部分时;当教学未达到教学目标时;当教学在教学重点时;当提问于学生疑惑处时;当提问于学生的新旧知识联系处时;当提问于学生思维开放处时。例如,教授学生拍号八六拍时,它的时值,它的强弱规律,这时学生往往会和四三拍混淆,出现了新旧知识的混淆和迁徙有困难。此时教师应适时提问,它们的不同之处和它们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在对比比较中认识这两种拍号。
  三、提问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我们平时的闲聊,随想随问,而必须紧紧围绕课的主题,课的目标,课的重点难点,总之,一切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构成疑问情境。如我在教授《顽皮的杜鹃》这一课时,老师设计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在倾听中寻找答案。初听音乐时,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设问:你听到了什么叫声?引出杜鹃鸟的叫声“咕咕”;二听音乐设问:“杜鹃鸟叫声咕咕有什么变化”;三听音乐设问:“组成咕咕的两个音什么什么?”。三听三问,在情景中让学生感受杜鹃鸟叫声的顽皮……这样,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互相讨论,叙述,不断地寻觅与思考,慢慢的,就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一堂音乐课单靠一两个问题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首歌曲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能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要根据每首歌曲的特点以及依据学生的实际音乐认知水平把有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可以分解成由一个或一組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纵向发展。
  四、提问立足音乐,问出美感
  音乐和其他艺术相比,特别擅长于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擅长于用有组织的乐音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走进孩子的心灵,让问题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立足音乐,问出美感。
  (一)提问在于音乐美
  音乐课中的提问必须有它的学科性,也就是音乐性,立足音乐,才能问出音乐美。比如问题可以带上旋律,组成乐句的形式来提问,既凸显出音乐学科的特色,又让学生养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习惯。如开学第一堂课师生自我介绍,就可以采用音乐来问好和介绍,这样不仅符合了学生的生活状态,同时完美地把音乐和生活相结合起来。
  (二)提问在于关爱美
  我们应对每一位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提问中给予关爱。如在歌谱演唱时:“你怎么还是不会?”这么一问,仿佛一盆冷水,将他上进的火花浇灭,把学生的积极性一下推倒,如果换成:“你今天唱歌谱有困难吗?”这无疑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关怀的温馨。关爱式的提问,使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三)提问在于情感美
  音乐是情感的传递,提问不只是表达意思,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与音乐的情感相融合。《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是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因此,提问要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使其身心和人格得到更加健康健全的发展。
  五、提问面向全体,因人施问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是的,每个年级学生的音乐能力有差异,学生基础能力也有差别,音乐素质也因人而异,所以,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问。
  参考文献
  [1]付娜.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马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9(06).
  [3]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由“音乐本体”的论点出发,兼及后现代等理论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反思对比,引出对音乐本质属性的再思考:认为音乐的本质属性不仅是使得音乐成为音乐的本质规定性,着眼点更在于它的呈现方式、生存状态以及意义构成上。并通过集合美学和人类学层面对客观音声和主观意识的视域融合,以尝试探讨上述追问,再一度摸寻中国文化语境中关于音乐本质属性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本质属性,概念特
期刊
【摘要】當今,男高音演唱艺术是音乐剧、歌剧舞台大师们作品的化身,正是这样,为表演者们确立了综合的任务——掌握重点提供的音乐材料、具有表演技巧、善于舞台语言和形体。表演者的这些综合职业素质传达了一个言简意赅的概念——艺术天赋。而乔纳斯·考夫曼展示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位近乎完美的演员。  【关键词】尤纳斯·考夫曼;表现形式;表演技巧;音乐院校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电影《莫扎特传》以影像的方式呈现了音乐天才莫扎特的一生,穿插引用了其54个音乐作品片段,这些音乐片段与电影的影像、剧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不仅完满地展现了莫扎特的人生经历,也使得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得到更为具体的理解和更广泛的传播。电影与音乐的高度融合使得这部影片获得了八项奥斯卡大奖,这足以证明这部音乐家传记电影的成功。  【关键词】《莫扎特传》:音乐;影像;融合;传记电影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敦煌壁画中的音乐图像连绵千年,各类乐器图形绘制不断。这些时代不同、造型各异的乐器图形,详尽展现出中国乐器的发展演变历程和中国民族乐器的系列性、多样性,以及乐器形制多变的特点。敦煌壁画中最重要的要数弦乐器,其中以琵琶数量独占鳌头。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仅琵琶一物就有689只之多,这些形制丰富、形态各异的琵琶图像,见证了琵琶从北凉到元这十个朝代的改良与发展,为我们研究、传承、复兴传统乐器文化提供了
期刊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国度,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绚丽多彩、风格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濒临灭绝,这就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将这一优秀的文化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民间音乐涵盖内容丰富,广义讲,包括现代音乐、传统音乐、汉族音乐
期刊
【摘要】本文以电影《百鸟朝凤》为灵感,通过电影中唢呐班的尴尬处境作为行文线索,阐述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境遇,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境遇;唢呐;百鸟朝凤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  中国传统音乐虽然是近现代才出现的一个概念,但涵盖了中国上千年的音乐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指千年来华夏土地上出现的抑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民族声乐理论探讨中鲜见中低声部在民族声乐中运用的论述。本文从男中音声部演唱民族歌剧、艺术歌曲、声乐古曲、民歌等不同体裁相关曲目的角度,提出了中低声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应注意的四方面问题,即借鉴运用西方声乐的中低声部演唱理念与方法、保持民族风格色彩、曲目选择、把握民族语言特征。  【关键词】中低声部;民族声乐;男中音;运用;各类体裁作品  【中图分类号】J616
期刊
【摘要】达尔克罗兹在探索运动和心理的关系中,提出体态律动教学,目的是启迪学生对节奏韵律的直觉本能,培养对音乐的情绪、表现的感觉,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训练有节奏的心理。鉴于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在世界音乐教学上的巨大影响力,笔者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际状况,对其体态律动教学在综合艺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索,试论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有效方法、良性结果及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综合艺术课
期刊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低段歌唱教学中出现了拓展没有围绕音乐主题,延伸范围太宽泛;没有围绕音乐要素,更好地为表现音乐服务等案例问题。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特点,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有效合理拓展为出发点,从解读拓展困惑、研究拓展方法、反思拓展成效三方面进行研究,引导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可拓展因素,深入挖掘歌曲内涵,并运用恰当的拓展方法,教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法加深对歌曲的体验,使其得到更多的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音乐欣赏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老师思考的问题。它可以健全学生的审美心理,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兴趣;培养;激发;巩固;审美;聆听;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