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果提问能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的状态,这样的提问才真正有效,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博问;乐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意的是问号。”是的,稍有差别的两种提问,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何向学生提问,也就成就了不同的课堂。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角度、时间点,能引起学生深思。那么,教师怎样从提问入手呢?我想只要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问题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给了我们教师深刻的启示,是的,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不新颖又不奇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个提问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学生的态度就截然不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会顺利实现。
(一)变换角度,激发兴趣
古罗马教育家曾经说:“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这颗种子就是兴趣。小朋友好动、好奇、喜欢新鲜的,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问题灵活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有时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问,就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例如,学一首歌时,每次都会在听赏后提问:歌曲的情绪如何?你听到了什么吗?等等,如果每次都这样发问,学生早已厌烦,所以不妨换一个角度来问,比如在教《小小的船》这首歌曲时,可以这样问:“小小的船在哪?”“这真的是船?”一连串有童趣和想象力的提问,营造出一副生动形象的夜晚画面,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引起了对歌曲的兴趣,同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表达对旋律的感受,课堂一下生动了起来……不难看出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歌曲内容的实际变换角度去提问,才会妙趣横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变换形式,激活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出发,因此提问变换一下方式,让学生学会提问,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变换提问的形式,“师生换位”,让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自己则当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热情也大大高涨。如《亚克西,巴郎》一课,我直接让学生当个小老师听赏歌曲后给大家提问题,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有的“亚克西是什么意思?”“巴郎是谁?”课堂一下生机勃勃了。提问是创新的一把钥匙,这种创造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得出,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敏锐把握,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下子积极主动地去听赏音乐,他们会很自然结合自己的认知和音乐知识作出判断和思考,我想这是教师直接给出标题提问进行欣赏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桥梁和阶梯,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二、提问抓住契机,适时设问
孔子教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告诉我们提问必须把握火候。“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告诉我们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的确,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分辨时机,如当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死胡同时;当学生新旧知识混淆不清时;当学生无从思考时;当学生开小差注意力分散时,等等。
提问的时机一旦在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出现时,那就是“最佳时机”。那么,具体什么时候的提问容易收到最佳的效果,也就是提问最佳时机呢?当课堂的高潮部分时;当教学未达到教学目标时;当教学在教学重点时;当提问于学生疑惑处时;当提问于学生的新旧知识联系处时;当提问于学生思维开放处时。例如,教授学生拍号八六拍时,它的时值,它的强弱规律,这时学生往往会和四三拍混淆,出现了新旧知识的混淆和迁徙有困难。此时教师应适时提问,它们的不同之处和它们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在对比比较中认识这两种拍号。
三、提问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我们平时的闲聊,随想随问,而必须紧紧围绕课的主题,课的目标,课的重点难点,总之,一切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构成疑问情境。如我在教授《顽皮的杜鹃》这一课时,老师设计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在倾听中寻找答案。初听音乐时,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设问:你听到了什么叫声?引出杜鹃鸟的叫声“咕咕”;二听音乐设问:“杜鹃鸟叫声咕咕有什么变化”;三听音乐设问:“组成咕咕的两个音什么什么?”。三听三问,在情景中让学生感受杜鹃鸟叫声的顽皮……这样,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互相讨论,叙述,不断地寻觅与思考,慢慢的,就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一堂音乐课单靠一两个问题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首歌曲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能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要根据每首歌曲的特点以及依据学生的实际音乐认知水平把有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可以分解成由一个或一組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纵向发展。
四、提问立足音乐,问出美感
音乐和其他艺术相比,特别擅长于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擅长于用有组织的乐音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走进孩子的心灵,让问题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立足音乐,问出美感。
(一)提问在于音乐美
音乐课中的提问必须有它的学科性,也就是音乐性,立足音乐,才能问出音乐美。比如问题可以带上旋律,组成乐句的形式来提问,既凸显出音乐学科的特色,又让学生养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习惯。如开学第一堂课师生自我介绍,就可以采用音乐来问好和介绍,这样不仅符合了学生的生活状态,同时完美地把音乐和生活相结合起来。
(二)提问在于关爱美
我们应对每一位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提问中给予关爱。如在歌谱演唱时:“你怎么还是不会?”这么一问,仿佛一盆冷水,将他上进的火花浇灭,把学生的积极性一下推倒,如果换成:“你今天唱歌谱有困难吗?”这无疑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关怀的温馨。关爱式的提问,使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三)提问在于情感美
音乐是情感的传递,提问不只是表达意思,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与音乐的情感相融合。《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是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因此,提问要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使其身心和人格得到更加健康健全的发展。
五、提问面向全体,因人施问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是的,每个年级学生的音乐能力有差异,学生基础能力也有差别,音乐素质也因人而异,所以,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问。
参考文献
[1]付娜.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马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9(06).
[3]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博问;乐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意的是问号。”是的,稍有差别的两种提问,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何向学生提问,也就成就了不同的课堂。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角度、时间点,能引起学生深思。那么,教师怎样从提问入手呢?我想只要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一、问题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给了我们教师深刻的启示,是的,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不新颖又不奇特,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个提问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学生的态度就截然不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发展,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会顺利实现。
(一)变换角度,激发兴趣
古罗马教育家曾经说:“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这颗种子就是兴趣。小朋友好动、好奇、喜欢新鲜的,兴趣就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问题灵活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有时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问,就会碰撞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例如,学一首歌时,每次都会在听赏后提问:歌曲的情绪如何?你听到了什么吗?等等,如果每次都这样发问,学生早已厌烦,所以不妨换一个角度来问,比如在教《小小的船》这首歌曲时,可以这样问:“小小的船在哪?”“这真的是船?”一连串有童趣和想象力的提问,营造出一副生动形象的夜晚画面,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引起了对歌曲的兴趣,同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表达对旋律的感受,课堂一下生动了起来……不难看出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歌曲内容的实际变换角度去提问,才会妙趣横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变换形式,激活思维
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出发,因此提问变换一下方式,让学生学会提问,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变换提问的形式,“师生换位”,让学生当老师提出问题,自己则当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习热情也大大高涨。如《亚克西,巴郎》一课,我直接让学生当个小老师听赏歌曲后给大家提问题,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有的“亚克西是什么意思?”“巴郎是谁?”课堂一下生机勃勃了。提问是创新的一把钥匙,这种创造性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得出,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敏锐把握,并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下子积极主动地去听赏音乐,他们会很自然结合自己的认知和音乐知识作出判断和思考,我想这是教师直接给出标题提问进行欣赏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桥梁和阶梯,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二、提问抓住契机,适时设问
孔子教人“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告诉我们提问必须把握火候。“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告诉我们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的确,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分辨时机,如当学生思维进入一个死胡同时;当学生新旧知识混淆不清时;当学生无从思考时;当学生开小差注意力分散时,等等。
提问的时机一旦在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出现时,那就是“最佳时机”。那么,具体什么时候的提问容易收到最佳的效果,也就是提问最佳时机呢?当课堂的高潮部分时;当教学未达到教学目标时;当教学在教学重点时;当提问于学生疑惑处时;当提问于学生的新旧知识联系处时;当提问于学生思维开放处时。例如,教授学生拍号八六拍时,它的时值,它的强弱规律,这时学生往往会和四三拍混淆,出现了新旧知识的混淆和迁徙有困难。此时教师应适时提问,它们的不同之处和它们的相似之处,让学生在对比比较中认识这两种拍号。
三、提问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我们平时的闲聊,随想随问,而必须紧紧围绕课的主题,课的目标,课的重点难点,总之,一切要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问题,进一步激疑、导疑、释疑,诱导学生分析、思考、探求问题的解答,构成疑问情境。如我在教授《顽皮的杜鹃》这一课时,老师设计一系列的由浅入深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倾听,在倾听中寻找答案。初听音乐时,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设问:你听到了什么叫声?引出杜鹃鸟的叫声“咕咕”;二听音乐设问:“杜鹃鸟叫声咕咕有什么变化”;三听音乐设问:“组成咕咕的两个音什么什么?”。三听三问,在情景中让学生感受杜鹃鸟叫声的顽皮……这样,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互相讨论,叙述,不断地寻觅与思考,慢慢的,就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一堂音乐课单靠一两个问题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首歌曲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能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我们要根据每首歌曲的特点以及依据学生的实际音乐认知水平把有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可以分解成由一个或一組有趣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紧扣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纵向发展。
四、提问立足音乐,问出美感
音乐和其他艺术相比,特别擅长于抒发人们的内心情感,擅长于用有组织的乐音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情感,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有效地走进孩子的心灵,让问题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立足音乐,问出美感。
(一)提问在于音乐美
音乐课中的提问必须有它的学科性,也就是音乐性,立足音乐,才能问出音乐美。比如问题可以带上旋律,组成乐句的形式来提问,既凸显出音乐学科的特色,又让学生养成用音乐表达情感的习惯。如开学第一堂课师生自我介绍,就可以采用音乐来问好和介绍,这样不仅符合了学生的生活状态,同时完美地把音乐和生活相结合起来。
(二)提问在于关爱美
我们应对每一位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提问中给予关爱。如在歌谱演唱时:“你怎么还是不会?”这么一问,仿佛一盆冷水,将他上进的火花浇灭,把学生的积极性一下推倒,如果换成:“你今天唱歌谱有困难吗?”这无疑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关怀的温馨。关爱式的提问,使学生积极自信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三)提问在于情感美
音乐是情感的传递,提问不只是表达意思,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与音乐的情感相融合。《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是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因此,提问要师生双方主动投入、相互吸引的情感交流,使其身心和人格得到更加健康健全的发展。
五、提问面向全体,因人施问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是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是的,每个年级学生的音乐能力有差异,学生基础能力也有差别,音乐素质也因人而异,所以,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问。
参考文献
[1]付娜.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4.
[2]马莹.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09(06).
[3]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改进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