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探究向过程探究的转身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特征,科学性和文学性融为一体是科学小品文的重要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将文本等同于文本反应对象作内容或者形式的衍生探究成为当下科学小品文教学的常见现象。
  一、衍生探究的表现
  衍生探究是以文本内容或者是文本的表现形式作为基点而衍生的教学探究。有这样两种表现:
  1.内容衍生。基于文本内容的衍生探究,将文本反映对象等同于文本,以文本反应对象为教学探究对象,用铺陈信息作为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内容的拓展和信息的弥漫让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化身为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讲《奇妙的克隆》,教师搜集大量动植物有性、无性繁殖的知识播撒给学生;教《叫三声夸克》,从物质的结构到夸克的发现逐一介绍……
  2.形式衍生。基于表现形式的衍生探究以文本言语的表现形式作为教学重点,师生以鉴赏者姿态解剖文本,注重文本表现形式的学习和训练。鲜活的文本成为了文章学知识的标本,学生概念化地获得了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术语:“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重在表现形式的确认和判断的探究将富有智慧创造解读变成了对照标准的印证过程,从而使得探究失去了思维乐趣。
  二、反思衍生探究
  从知识分类的角度看,无论是基于内容的衍生的知识还是基于形式的衍生的知识,都是陈述性知识的范畴。立足作者思维结果——文本而展开的衍生探究总是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窠臼:或者是偏向于文本反应对象的科学知识拓展,或者是偏向于文本表现形式的文体知识的辨认和训练。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徘徊引来孰重孰轻的争论,更是让老师在教学中感到不知所措。
  1.过程探究,长言语智慧。“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明白文本的生成过程,自然就能找到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在文本生成探究中获得言语智慧。以揣摩作者的创作过程作为教学内容,还原情境探究作为教学方法,实现阅读教学探究从衍生性向着生成性探究的转身。
  2.比对差异,突出思维本质。科学小品文的思维基础上是比较,事物特征是通过比较实现的。阅读教学要将科学小品文的这一本质教给学生,教学就应该按照这一思维本质进行。从而让学生的智慧着力点不是用在记忆上和判断的简单思维上,而是转到积极的思考上。
  3.丰实背景,突显思维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后文本的衍生,应该是文本的生成过程。背景越是充实和具体,事物的特征也就越是得到充分体现。丰实背景就成为教学引导成功的关键所在。
  例如,教师通过PPT呈现“南美洲栗鼠”图,学生观察后老师提问。
  师:你觉得眼前的这幅图中的动物是松鼠吗?
  学生中分成两派:一派说是,一派说不是。
  师:请说“是”的同学解释这是松鼠的理由。
  生:图上的这种动物体形小而肥胖,尾巴蓬松,这些符合松鼠的特征。”
  师:你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这一点我很是欣赏。但是图中这个动物不是松鼠。请大家再次仔细观察一下图片,并且认真读一读这篇课文,从文章中寻找说明它不是松鼠的理由。
  学生认真阅读之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
  4.情境选择,突现思维智慧。阅读过程不仅仅是和文本的对话,它需要我们将对话的触角延伸到作者创作过程中去和“作者的对话”。因此,我们要探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同情境的选择,在近似鲁班拆装模型学会制作各种木器的过程中学习表达,获得言语智慧。
  以下是笔者在《国宝——大熊猫》关于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的教学实践:
  师:请大家注意一下,可以将“奇怪的是,体重100公斤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改成“成年大熊猫很重,可是刚生下的仔熊猫却很小,不易成活。”吗?你认为这二者相比,哪一个说法更好?
  学生凝神思考一段时间后开始发言:
  生:两句意思相近,但修改后的句子意思表达模糊,我们不知道大熊猫和仔熊猫的具体大小。
  生:句子意思是有区别的。修改后的句子没有能够明确说明仔熊猫不易成活的原因,而原句对仔熊猫不易成活的原因做了明确说明,
  师:课文是怎么样说明熊猫不易成活的原因的?
  生:课文作者是用列数据和作比较的方法进行说明的,看文中的“100和0.1-0.15”两个数据就是进行数据比较的,这样的数据比较让人一看就知道,千分比一。二者相比较很悬殊,所以仔熊猫很难成活。
  师:是呀,用上数字能具体准确介绍事物,用上比较使得抽象事物具体化了,由此可以知道,说明方法是作者在具体情境中的智慧选择。
  在科学小品文的教学中,当我们摆脱以往的衍生性探究转向文本诞生过程探究的时候,这样的教学就能让学生阅读更具有思维含金量,学生也就会在这样的探究中获得阅读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石庄初中)
其他文献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盛行于西方的哲学名言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共性与个性。同样道理,人的个别差异造成了中学生的不同类型。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身体、心理方面存在的差别,也就是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笔者认为,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智力、人格和潜能或潜质。智力差异包含智商的高低与认知方式或风格的差异,认知差异即个体
特色是指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与众不同又特别优异之处就是特色。学校的特色应该是反映其特殊性,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特征。学校特色建设虽然在理论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在教育改革汹涌澎湃的大背景之下,特色学校的推进和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了。那么,究竟怎样创办特色学校呢? 
思维性课堂,是指以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活动为中心活动的课堂教学。构建思维性课堂,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中枢,主动探究和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认知冲突,诱启思维发展之门  教学中,教师如能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发现新旧认知存在冲突,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找到充足的动力,并开启学生有效思维之门扉。  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二)”时,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具备
来到方洲小学,接手五(2)班,吵闹的班级纪律使我非常焦虑。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听课的习惯,没有良好的作业习惯。如何转化这部分学生?现在的学生个性都很强,从小生活就很优越,家庭的宠爱使他们目空一切,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心灵变得狭隘,怎么办?一番思索以后,我决定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无声润物。  一、以退为进,静观思策  班级里有一名男生———叶俊贤。他因家庭生活优越,又加之家长对他的宠爱,使其他的身上
当前,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如果教师有向往专业发展的自觉,“云端跳舞”以求索“人”师的教育境界,“地面步行”以追随“经”师的本真课堂,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选择。    “云端跳舞”,追求“居高声自远”    “人师”,道可师模,行为世范,在于人格之美,大德大智大行。  心游万仞,站高山之巅,“一览众山小”,感悟教育真谛……天马行空,把教育“上升”到艺术境界,或意蕴无穷,或委婉酣
教科研这个名词,并不是哪个人吃饱了杜撰出来的,更不是形式主义、图慕虚名、提升身价的代名词。尽管世风正浮躁、人心渐不古,尽管我们的教科研气候正在遭受着形式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官本主义的严重污染,但教科研本身却是永远纯正、崇高的,还是很值得有心人或痴情者去用心追求的。教科研是什么东西?这没什么好回答的。有了学生,有了教师,就有了教学活动,也就有了教科研。因为,没有教科研的教学活动往往是盲目的、低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既能够完成课文的准确朗读,又能理解词语,而后获得正向迁移,直至积累运用词语,这是作为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低年级词语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读准字音,了解意思的层面,而是要深入探究,让学生内化文字,提升运用,达到既能理解词语,又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词语,实现词语积累和运用同步,入心入理入情入境。现以几位老师的《画家和牧童》的阅读教学课堂片断为例,试从词语渗透的角度,谈谈
一、材料分析  8A Unit 4 Grammar(I)是对if-clause进行总结归纳。If从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还是较高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日常话题导入,进行相关训练。在大量信息输入后,让学生归纳其具体的用法。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课堂背景与模式  语法课最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我们可以制作精美而有趣的PPT,调动学生的
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小学始建于1905年,是一所闻名遐迩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教育质量蜚声县内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南通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南通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海安县常规管理示范学校”“海安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2013年,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周末假期之后返校,笔者检查作业时发现A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大部分都是抄袭的,在准备找他谈话之时,笔者读了他写的周记,内容如下:“每次放完假,我就开始忏悔自己不该玩得昏天黑地的,记得放假前就迫不及待的样子,似乎已预示着我必将荒废这两天的时光,两天的假期让我一过来脑子昏昏沉沉,一片空白,一股对未来的迷茫之感涌上心头。当一次次的誓言没有履行,一次次的保证形同虚设时,我究竟用什么来换回父母与老师的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