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一支笔,写尽人世间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D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晓声,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年轮》等数十部作品。作为知青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他的作品深刻展示了一代知青的痛苦与欢乐、求索与梦想,深情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知青群体树立起一道不屈的精神丰碑。近日,这位中国文坛的常青树创作的《人世间》以最高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再次引发强烈共鸣。
  ●母亲的文学启蒙
  1949年9月22日,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市安平街一个人家众多的大院里。父亲常年奔波在外,母亲带着他们五个兄弟姐妹,省吃俭用维持着清贫的生活。父母都是文盲,父亲崇尚力气,希望孩子将来能靠力气吃饭。但母亲侧重在人格、品德、礼貌和学习等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
  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乐于将它们讲给孩子们听,讲时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梁晓声从五六岁起,就从母亲口中听到过《包公传》《济公传》《杨家将》等故事。那时,电灯垂得很低,母亲一边在灯下给孩子们缝补衣服,一边用凄婉的语调讲着那些凄婉的故事。几个孩子趴在被窝里,露出脑袋,瞪大眼睛凝神谛听,讲到可悲处,母亲与孩子们唏嘘一片。
  “如果誰认为一个人没有导师就不可能走上文学道路的话,那么我的第一位导师,是母亲。这是我的幸运。”梁晓声说。
  ●从兵团战士到著名作家
  1968年,高中毕业的梁晓声,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战士”。由于喜欢写作,梁晓声被批准参加了全兵团的文学创作培训班。期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麦种》《向导》,开始展露文学天赋。1974年,他被推荐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辑,从此真正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文学创作初期,梁晓声将自己的一篇作品投给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周晓红。那时的文学编辑,浑身上下都透着情怀二字。周晓红读后对梁晓声说,我很不舍得,但我觉得这样一篇小说,这样一个题目,把它发在你家乡的刊物更有意义。这篇周晓红忍痛割爱后来发表在黑龙江《北方文学》杂志的作品,就是梁晓声的成名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之后,他一直孜孜不倦地书写着文学里的家乡,相继创作了《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知青题材小说。通过电视剧改编,梁晓声把雪城、松花江、太阳岛等哈尔滨的城市符号宣传了出去。“我作品的背景一直都放在哈尔滨,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一个人和城市的关系,主要是在于他童年时的经历和印象,每个建筑、每个街道都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梁晓声说。
  ●《人世间》: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写了数部知青系列小说后,梁晓声说,自己有一个心愿——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更有年代感的作品。 这样一部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长篇小说,从20世纪70年代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梁晓声一写就是50年的历史跨度。它就是梁晓声最新推出的作品《人世间》。
  全书115万字,上、中、下三卷本,梁晓声都是手写的。一座北方省会城市,五口人的周氏普通家庭,十多位平民子弟的人生,在3600多页的稿纸上跌宕起伏。
  在《人世间》里,我们看到,近50年里出现过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走穴、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动向和重要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对《人世间》中的各类人物,都发生过深刻的人生影响。在作者构建的人世间里,我们读到了个人的成长、草根青年的奋斗,读到了婚姻、家庭的维系与经营,读到了家族的衰败与延续,读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读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亲疏远近,读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可以说,在 《人世间》,我们读到了“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现实主义的温情书写
  从成名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到茅奖作品《人世间》,梁晓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不再指向某个单一的人群,这是梁晓声对自己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全方位的调动。而平实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姓生活中去体现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是梁晓声作品永恒的主题。
  与其他作家寻找平民身上的劣根性不同,梁晓声更多的是从平民立场出发,表现他们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正直和善良本性,将人们心灵光辉的一面展现出来。他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善良、正直、担当和诚信。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帮,自立自强。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时代怎样变迁,都要努力做一个好人。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
  由此看来,梁晓声身上的思想者形象和知识分子情怀,形成了其现实主义的温暖底色。这种现实主义既包含着平民视角,更饱含着理想色彩,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仅要写社会是怎样的,还要写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才是现实主义的意义所在。
  (一航整理)
  梁晓声访谈录
  问:您的小说为什么始终立足平民、聚焦大时代中那些平凡但又让人感到温暖的“小人物”?
  梁晓声:生活当中,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能力改变时代,改变社会,改变成千上万人的命运。但是一个小集体,有那么一个有温度的人,大家都会愿意和他在一起,有困难都会跟他倾诉,那么即便他没有主意,他的几句话都会安慰我们。所以我个人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朋友多起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问:您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词的?
  梁晓声: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问:听说《人世间》是一部背对市场的作品,最终却获了茅奖,您怎么看?
  梁晓声:四十多万字一本,一写还写了三本。在一个视听时代,人们会有时间读吗?但这不是我考虑的问题。写上部时,年代和题材都比较敏感,既然决定写了,就放下了得奖的想法。《人世间》我写得比较诚实、切实、朴实,写出了我愿意达到的效果,对时代的把握也比较全面客观,坚守了我的初心。写完后我原本只求可以出版,意外的是,这本书出版后得到中国作家协会、评论界, 甚至很多年轻读者的喜爱,我很欣慰。
其他文献
堆雪人,堆雪人,堆着堆着就跑偏了。這届雪人怎么那么逗,个个戏精附体,它们一起送别着这个冬天,也期待着下一个冬天。
期刊
说起泰迪,很多人的脸上,总会浮起一种奇怪的微笑。但是,我今天要写的这只泰迪,它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  在村里住了不到一个星期,我就跟一只土狗结下了梁子,它每天早晨,会召集一众兄弟在我散步的必经之地等我。于是我咨询一位在农村长大的朋友,该怎么对付。  朋友说:“你找个狗跟着你,到时候它们只顾着识别狗的味道,就顾不上你了。”  我问:“泰迪行吗?”  “哇!泰迪这种狗,最合适了!”她说。  于是我去老
期刊
《看不见的城市》的故事  当忽必烈征服了辽阔疆域后,他渴望了解他拥有的土地的模样。远方,因为未知,比起黄金白银,更能勾起一个统治者的好奇之心。  于是,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让马可·波罗像《一千零一夜》里讲故事的人那样,对着威严的国王,讲述一个又一个城市的样貌,有的披上了月光,有的镶满了贝壳,有的深入水井,有的建筑在云端上……  小说家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让人觉得简直有点儿不可思议。可是,
期刊
马的鬃毛像火苗飘飘  马的眼睛像清澈的湖水  马比岩画里的马跑得还要远  它安静下来像一棵树  这棵树走着走着  花的香味带它走进天堂  在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一百多件铜车马、武士仪仗俑中,铜奔马可谓是一匹特立独行的马。它摆脱重力,扶摇而上,像是爆发出了全身的力量,却又仿佛闲庭信步。对于那个时代、那片土地的人来说,马或许真的能改变一切。  ●等待千年的汗血宝马  1969年,原武威縣新鲜公社新鲜
期刊
诵读篇章   月光下的中国  作者:欧震  我一直想为/月光下的中国/写/一首诗  我喜欢她/宁静的样子  喜欢她/温柔中的/强大力量  在夜色里/她银装素裹  仿佛/无数雪花的绽放  散发着/梅的清香  (为了突出喜爱的内容,在“宁静的样子”“强大力量”前做强调性停顿,目的是吸引读者。文中/表示停顿,加粗表示重音。)  在我的故乡,在江南的古镇  我曾经/生活的那个老街  就像一片茶叶  浸泡在
期刊
美,是冬日里的一缕晨曦,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美,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冀;美,是茫茫黑夜中的一轮明月,给迷茫的人们指明方向。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我的好朋友伍达妈妈身上,便发生过美的事情。  记得那天,乌云密布,傍晚时分下起了大雨。风呼呼作响,树剧烈地摇曳着,我和伍达妈妈正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当我们穿过马路,走在长岭公园的石径上时,忽然,从四岔路口出现一辆
期刊
文字会说话,静静地在我们阅读的时刻散发独特的芬芳,沉浸在文字中时常感受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欢欣,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喜悦,还有无法言说的纠结与苦痛。  美国作家蕾娜·丹菲尔德的小说《请你找到我》,讲述了童年与家人失散,缺乏安全感的娜奥米长大后成了一位私人侦探,专门帮助无助的父母寻找丢失的孩子,她的足迹遍及荒郊野岭。在寻找失踪女孩雪姑娘的过程中,娜奥米也不断对自己的生命给予确认,她一步步揭开小女孩失踪
期刊
《看不见的城市》是用想象构筑的城市的集合。在看书的时候,我不由得联想起《努门诺尔和中洲之未完的傳说》的第一页那张可以铺开的地图,版面上橙红和苍绿的油彩横亘交织,辅以表示地域名称的字符,各种人物在虚构的城市中开始新的旅程,悲欢和冒险。但卡尔维诺的这本书却不是这样的,它和散文集更为相似;他的文字像镜子,我们读他想象的城市,最终却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城市。  私以为它是一本适合午后和夜晚阅读的书,它是作者
期刊
人生最好的老师,莫过于挫折。  1992年我破格考入上海戏校,受老师们的呵护,一路顺利地学戏、演戏,还被推举为班长,年年都是奖学金获得者。人在少年得志、过早成名的无限光环笼罩下,还能保持清醒,实在太难。  同班的男生在十四岁以后陆续开始倒仓(指变声,嗓子是戏曲演员的本钱,变声意味着“粮仓倒了”,故曰倒仓),这是男演员很重要的一关,倒得回来是老天爷赏饭,倒不回来就只有改学别的行当了。  男生的陆续倒
期刊
幼时,一次回农村老家,我在爷爷家院子里开心地玩着皮球,“咚”地一声打落了挂在屋檐下的一个黄灰色的东西。正打算捡起来偷偷扔掉,没想到爷爷恰好看到,冲我大喊一声:“给我!”然后他接过去,用一块土布裹了两层,用稻草绳扎紧,颤巍巍地又把它叉上屋梁,像是保存一件传家的宝贝。我大惑不解,爷爷摸着我的头说:“它连着我的命呢,长大了再告诉你吧……”那时的我,一脸愕然。  过了几年,又回爷爷家,闻见院子里飘着淡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