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教学法作为众多教学方法的一种,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兴趣教学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素质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学校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支点。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对体育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规范体育课堂,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本文主要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出发,主要从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三个方面论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学习压力大。一些学校为了多上几节文化课,对体育学科的课程随意变动;体育课堂也不够规范,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有的体育课是两个班合在一起上;有些体育器材也比较少,这样一来,也不便于教师的管理,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学校及教师对体育课没有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对学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体育课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活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文化课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在学习方面自然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要对体育课重视起来。
二、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有些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要提前像老师说明情况;或者有的学生因为身体限制不能上体育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选择其他活动,比如下棋。
体育的课堂是开放的室外课堂,学生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个时候,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每个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上体育课,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释放学习压力,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体育知识,又锻炼了身体素质,一举两得。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也需要遵守纪律,因为体育课现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学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随意打闹。
三、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其次体现在教师要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初中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让学生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为了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学校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场地一定要完善。
例如,塑胶跑道可以让学生进行跑步耐力锻炼,足球场和篮球场可以让学生进行球类训练,乒乓球,羽毛球学生可以使用学校的器材,也可以自己准备,这样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运动。一般学校都会举行春秋季运动会,运动细胞活跃的学生还可以参加运动会来展示自己的运动成果,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认准一种运动,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就会熟能生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增加。当然,如果是初三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中考体育的项目来进行练习,这样也有利于之后的体育老师顺利过关。
四、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最后体现在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在教学活動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练习的重点之后,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几个兴趣小组,篮球队一组,足球队一组,羽毛球队一组,乒乓球队一组,跑步队一组,还在立定跳远,跳绳等等,都按每个人的兴趣分成小组,每个兴趣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上课的时候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运动训练,这样一来,也便于教师的课堂管理。
例如,跑步小组,在上每一节体育课时,小组成员可以先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可以模拟运动会模式进行五十米,一百米,四百米四人接力和八百米四人接力的比赛活动,每个人都做好合理的分工,然后进行跑步比赛。又如简单的跳绳比赛,只需要两个人之间互相帮助,一人跳,另一个人计时并计数。每个兴趣小组的成员都通力合作,在运动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健康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一举数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自身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出发,主要从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三个方面论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轶中.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3(22).
[2] 芮庆.情境创设,兴趣引导——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64):105-105.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素质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学校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支点。因此,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对体育课给予足够的重视,规范体育课堂,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本文主要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出发,主要从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三个方面论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比较多,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学习压力大。一些学校为了多上几节文化课,对体育学科的课程随意变动;体育课堂也不够规范,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有的体育课是两个班合在一起上;有些体育器材也比较少,这样一来,也不便于教师的管理,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学校及教师对体育课没有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对学生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体育课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让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体育课上积极活动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文化课是相辅相成的。学生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在学习方面自然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要对体育课重视起来。
二、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有些学生由于自身身体原因不能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要提前像老师说明情况;或者有的学生因为身体限制不能上体育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选择其他活动,比如下棋。
体育的课堂是开放的室外课堂,学生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个时候,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每个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上体育课,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释放学习压力,在体育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体育知识,又锻炼了身体素质,一举两得。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也需要遵守纪律,因为体育课现场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学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随意打闹。
三、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其次体现在教师要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初中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让学生根据情况自由选择。为了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学校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场地一定要完善。
例如,塑胶跑道可以让学生进行跑步耐力锻炼,足球场和篮球场可以让学生进行球类训练,乒乓球,羽毛球学生可以使用学校的器材,也可以自己准备,这样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运动。一般学校都会举行春秋季运动会,运动细胞活跃的学生还可以参加运动会来展示自己的运动成果,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认准一种运动,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就会熟能生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不断增加。当然,如果是初三的学生,也可以选择中考体育的项目来进行练习,这样也有利于之后的体育老师顺利过关。
四、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最后体现在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在教学活動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练习的重点之后,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几个兴趣小组,篮球队一组,足球队一组,羽毛球队一组,乒乓球队一组,跑步队一组,还在立定跳远,跳绳等等,都按每个人的兴趣分成小组,每个兴趣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上课的时候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运动训练,这样一来,也便于教师的课堂管理。
例如,跑步小组,在上每一节体育课时,小组成员可以先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可以模拟运动会模式进行五十米,一百米,四百米四人接力和八百米四人接力的比赛活动,每个人都做好合理的分工,然后进行跑步比赛。又如简单的跳绳比赛,只需要两个人之间互相帮助,一人跳,另一个人计时并计数。每个兴趣小组的成员都通力合作,在运动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健康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又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一举数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自身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从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出发,主要从重视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性;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划分兴趣活动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性三个方面论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轶中.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J].才智,2013(22).
[2] 芮庆.情境创设,兴趣引导——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64):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