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有幸现场观摩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郑晓龙老师在白银一中执教的一堂作文课,并聆听了其关于作文教学的报告。郑晓龙老师闲庭信步是的授课体态,家常式的师生交流方式,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的课堂过程,朴素执著的课堂作文观,都启示着我反思自己的作文课堂及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教学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学语文老师费时最多却收效甚微的难点,每次给学生上作文课,给学生布置作文训练,都不知何处下手。谈起作文,师生都有一种欲说还休的尴尬,满分作文让我们诚惶诚恐,对“文学”二字即神往又感觉其高不可攀,郑晓龙老师却能让作文由“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他的作文课旨在教给学科可操作的作文技巧,从最简单的文通字顺做起,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可以规范的完成一篇合乎高考要求的作文。国学大师、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在给张中行先生的《作文杂谈》序文中写到:
  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
  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
  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
  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
  我且借老先生的这几句为文之法的诗句,结合郑老师的观点,浅谈自己的观点。
  一、绳墨甚分明
  我们的作文教学,不管是教材作文训练序列还是老师设置的日常作文练习,整体目标定位偏高,在学生的表达语汇不丰富、无条理、叙事平铺无波澜、整体结构不完整的现状下,要求其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独特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深刻新颖的见解等,要求过高,我们常常注重了面却忽略了点。郑晓龙老师却恰恰相反,他的这节示范课从古诗词的起承转合导入,通过四个词语“真是,是的,但是,总之”,启发学生能够运用这种结构简单的进行叙事,表达一个话题,突然之间,高深的理论变的简单易操作,学生都能在每个词语后面延伸出一个小语段,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有起承转合的表达结构。郑老师告诉大家,在每个小结构下加入事例扩展,便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习作,由于简单易行,有明确的思路指引,学生能积极参与。通过三次左右的训练,学生就可以掌握一种作文结构,用这种结构来表达一个话题,构思一篇作文。
  朱光潜曾说:“一般人作文往往不先将全部想好,拈一张稿纸,提笔就写,一直写将下去。他们在写一句之前,自然也得想一番,只是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上句未写成时,不知下句是什么,上段未写成时,不知下段是什么;到写得无可再写时,就自然终止。这种习惯养成时,“不假思索”而任笔写下去,写得不知所云,也是难免的事。文章“不通”,大半是这样来的(《朱光潜谈作文》)。”通过各种常见、简单的结构和组织材料的方法的训练,可以让学生面对一个话题时,有构思的方向,避免“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有结构的表达,避免文章“不通”,这便是最简单的作文的“绳墨”。
  二、制胜须奇兵
  “空白如纸,如何打破创新”,这是郑老师针对一些“当下的学生作文老套无个性,要力求新颖创新”诸如此类的观点表达的自己的观点。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构思和行文方法,可以较规范的完成一篇作文,第二个训练序列便是追求亮点,学生作文中的亮点便是制胜的奇兵,即所谓“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
  中国的教育从古到今都是一种经验教学,尊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香菱学诗是最典型的事例。学生作文语言、材料、构思中的亮点也应来自阅读和模仿,美学大师朱光潜在其《谈作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八》)中写道:“正如学书法需要先临帖,学绘画需要先写生一样,而学习作文也应从“模仿”入手……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许多俄国小说家都模仿雨果。我以为像一般人说法,临帖和写生都不可偏废。”老师指导学生作文,要向经典篇目和优秀学生习作学习,少不了积累和模仿,这些积淀是学生习作中亮点的源泉。肯模仿才可创新,有积累才可薄发。学习完《故都的秋》一课之后,我让大家以“天净沙”为词牌填一首词,并出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经典课文的素材,有模仿的对象,一首首别致的小词在学生笔下诞生,异彩纷呈。
  同时,老师要主动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并给予及时的褒奖,一是给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倡导在文通字顺的前提下追求行文有亮点。二是鞭策其精益求精,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不是说过:“当过去不再照亮将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亮点便会在作文中频现。
  三、舍法任神行
  这是基于另类作文的一种思考,中学作文教学,力求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习作通畅明晓,有文体,有中心,有层次,但不排除个别学生,他们的语言驾驭能力已经超越了同龄人一大截。最近,长春市某重点中学17岁的高三学生谷阳,出版了一本名为《不及格》的书,收录了她在中学阶段写的十七篇被老师批为不及格的作文,引发了很多的关注。作文在一般的学生及家长的印象里,就是学完几节课,读完几篇文章后,老师按教材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一篇文章让学生完成,然后,老师按其优劣打分。谷阳不喜欢也不满意这种“协作模式”,认为“太雷同化,没有个性”。她曾说过一段让她在大学里当教师的妈妈感觉“思想很危险”的话:“中国的教育是被动式教育,学生成了装教师思想与学识的容器。为何现在学生们的论文观点一致,内容空洞,没有思想,因为他们没有积累知识,也没有为知识思考,自然不会有什么思想了。”基于这样的想法,她一直以自己对作文的理解完成作业,有时会是一首小诗、一篇小说、一段时评,信马由缰,自由自在。谷阳的“另类”思想,得到了作家们的呼应。
  时下,有不少同学面对学业的压力,心理的困境,常有表达的欲望,但他们不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老师也很少给他们这种机会,所以班级里、校园中,纸条文学、课堂文学、墙角文学盛行,无章无法,却精彩纷呈。要正视这些新颖甚至另类的表达,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它成长在阳光下,使其成为作文的亮点。
  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最简单的可操作的作文方法,鼓励他们难能可贵的亮点,正视个性化另类的作文尝试,我们的作文教学才有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老王》一文中所表达的“愧怍”之情的理解,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本文尝试从杨绛同类散文作品中所流露的思想情感的角度切入,以她自剖时所触及的自己灵魂深处的“类群”观念与“私心”意识为落点,来感受她这样的典范知识分子特有的风致高迈。  【关键词】“有心” 类群观 无意 “私心”     杨绛简约朴实、含蓄温婉的叙述风格,让她在《老王》结尾处留下的那句反思语:“几年过去了,我
一、“寻访最美田中人”征文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地处襄州区中心地段交通路,毗邻襄阳东站,遥对东津新城,交通便利。进入校门,放眼望去,一排迷人的樱花含苞待放,正如十七八岁的美男少女用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给我们的校园添上最亮的一笔。那饱经沧桑而又激励了无数学子的勤奋石,以及那承载着万千学子美好未来的教学楼,彰显了田家炳中学勤奋进取、严谨务实的主题。走在密密的樟树林,阵阵拂过的清风令人心旷神怡。平整洁净的塑
作文之道,始于审题,承于立意,终于表达。审题之道,在于准确和规范,立意之道在于运思和创意。只有意在笔先,才能胸有成竹。古人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里的“意”是文章的灵魂。它不仅可以指思想,它还可以指一篇文章的情绪或心境,或表现为一种“理”或“趣”,一种美。立意即确定主题,就是确定写作意向,展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中心论点,是对材料和文题的综合认识、深刻评价和精准把握。  思维能力是写作
【摘 要】优秀的记叙文除了要有一个好的主题与生动传神的语言外,还需要有曲折多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并引起读者兴趣,增强感染力。如何设计情节?悬念、转折、巧合、误会是其中常用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记叙文 教学 情节设计    优秀的记叙文除了要有一个好的主题与生动传神的语言外,还需要有曲折多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并引起读者兴趣,增强感染
在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因写作素材欠缺而使文思难以拓展的现象普遍存在,素材的选用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提高的瓶颈。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必须从素材感知、素材筹划、素材控制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厚积薄发中展示才情,写好议论文。  一、素材感知,训练时把握多维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素材意蕴,首先要提升学生看待素材的眼光。  生活中并不缺少好素材,而是缺少发现好素材的眼光。发现好素材的眼光取决
【摘 要】朗读在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鉴赏作品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朗读,可以体悟情感,丰富想象,体悟语言美,感受诗的意境,积累知识,发现诗歌蕴涵的言外之意。  【关键词】朗读 体悟情感 想象 意境 积累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即使存在着时间和文化上的差异,但在情感上是有共性的,所以诗歌鉴赏方法有迹可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人人皆知,那么如何通过朗读来达到
【摘 要】新材料作文是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细察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发现它们之所以能胜出,首先是对材料理解得透彻;其次是善于整体性地把握材料,洞察材料的意义;再者是善于超越材料直接概括出的意义,利用相似性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意义延伸到其他领域。  【关键词】新材料作文 审题 立意    在今年的19套高考试卷中,新材料作文占10个,成为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为什么各地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向经典作品学习语言是途径之一。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文是大家公认的美文,江苏省把它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现代散文选读》。对该文的语言特色文学评论家赞不绝口:“诗的语言”,“音乐的旋律”,“辞藻华美流畅,色彩浓丽繁复”,“节奏跌宕起伏,汪洋恣肆”……不过,多是大而化之的赞誉,不便于中学生学习。笔者不辞知识浅陋,试对《翡》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色和优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而言,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追求思维和表达的创新。  福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是“深刻、丰富、文采、创新”,其中“深刻”排在首位。所谓“深刻”,是指作文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而对“创新”的阐述要点之一
杜甫的诗犹如一面时代的镜子,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三吏》《三别》即是杜甫的代表作。“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尽管他郁郁不得志,后来又经历了安史之乱,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这些并没有击垮他。纵观他的一生,始终心忧社稷,“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永恒主旋律。  一、吟咏自然,心系祖国  杜甫有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清新明朗,亲切自然。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