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BTEC教育模式”为载体,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实践与探索为平台,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核心,以推进文科类专业“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总结了从“以学生为中心”到“以就业为导向”;从“能力导向”下的课程设计到“职业资格标准”下的课程标准设定;从“项目教学法”、“双语教学法”到“教、学、做”为一体;从“教学内外审制”到“过程监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的成效,从“和谐教育”的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推进、高职教育文科类专业“工学结合”范式的创新、国际化师资培训机制的确立和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进一步说明了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在推进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现实意义与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育合作;BTEC教育模式;创新;推广;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自2000年起,广东省教育厅与英国教育文化委员会进行了合作与交流。初期的合作与交流主要是选派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英国学习、观摩,借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随着合作与交流的深入,特别是2002年6月,由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及学术考试机构(Edexcel)举办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BTEC(HND)课程(以下简称“BTEC教育模式”)以来,合作与交流有了实质性的载体与平台。它不仅仅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学习,而是从教育理念到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全方位的学习、引进、吸收、创新与推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总结与推广“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必要的。
  
  一、BTEC教育模式特色
  
  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简称“BTEC”)是英国最大的学历与职业资格颁发机构,全世界共有130多个国家、5700多个中心在实施BTEC课程教育模式。该模式在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方面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关键技能教育的拓展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和权威性。BTEC国家高级证书(HNC)和国家高级文凭(HND)课程教育都以职业教育为对象,在通过征询专业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来发展和开发符合国际商业需求的认证资格。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监控体系四个方面,代表着国际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监控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教育理念虽然有利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结果是只教会了学生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只强调了学生对当前职业岗位的适应,忽视了学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基础。
  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职业岗位知识更新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仅凭学校所学的知识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越来越不现实,对于作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学生更是如此。为此,高职教育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BTEC教育模式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就是从学生个性发展、个人潜能开发着眼的。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对学习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对学习会有强烈的主动性,即便是毕业后也能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BTEC教育模式中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质量监控体系都是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育理念展开并为其服务的。
  2. “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BTEC教育模式特别强调学术和职业专业能力两方面的平衡发展[1],强调一定知识的拥有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及其相互的均衡,挖掘学生个人潜能和可持续能力,尤其在职业教育上,突出七种通用能力的培养,包括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与人共事相处的能力;沟通、交流和使用通迅技术的能力;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运用设备和软件的能力;创新、开发和设计的能力。这七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在上述七种通用能力的导向下,BTEC课程以单元模块为单位,单元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既有统一要求,又能适应不同需要。七种通用能力则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之中,培养学生既会做也能说。
  3.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BTEC采取了包括问题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脚手架式教学法等在内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每种教学方法都能使学生获得理想的能力。如项目教学法,BTEC教育每个专业有16门课程,每门课程有3-5个课业(Assignment)。每个课业都是以实际工作为基础的项目,教学内容按照一个个项目来进行,16门课程至少完成50多个课业,等于学生经手了50多个项目,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此外,在BTEC教育模式下,英语应用到了整个教学与管理过程。
  4. 独特的课程考核与教学质量监控方式
  BTEC教育模式具有独特的课程考核与教学质量监控方式。在课程考核上,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考试不再作为唯一的考核依据,学生完成课业的质量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课业由一项或一系列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所组成,每次课业都明确规定了学生必须锻炼的内容和展示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展示最后的成果——课业,还要记录完成课业的整个过程,如完成课业的形式、途径等等。
  在教学质量监控方式上,BTEC教育项目有一套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即教学质量内外审监控管理制度。每所院校(或中心)都“要建立由学校领导、教师组成的BTEC课程内审工作小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跟进’式的内部评估”[2]。内审组专家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并考核获取资格后,受Edexcel机构委托开展校内教学审核;外审专家由Edexcel机构委派,通常由国际职业教育专家担任,每学期对教学质量进行一次或一次以上审核,并采取分层次(包括院校管理层、内审组专家、课程负责人、专业教师和学生甚至用人单位)、面对面的访谈,以及课业审查考核等,确保在世界范围内学生能够学习统一的、高质量、高标准的课程。
  
  二、BTEC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广东省教育厅与英国教育文化委员会开展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目的是加强与国外职业院校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由省教育厅主持,以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指导成员为骨干,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工商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顺德职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轻工职院)、广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和白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白云职院)、广州大学等10所院校直接参与,通过省内院校的联合,最终起到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作用。特别是,广东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开展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职业资格证书试点工作的通知》(粤教高[2002]120号),这标志着中英职业教育进入了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农工商学院等院校对BTEC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的。
  1.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学习深化
  农工商学院在学习、推广BTEC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将该理念本土化,通过BTEC项目这个大平台,以各种方式“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3]。BTEC教育的学习是十分艰苦的,但很多同学在艰苦的学习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产生了成就感;同时,BTEC教育的学习也是十分有趣的,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BTEC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更为主动、探究欲更强,他们不仅能学习,也更爱学习了,他们在BTEC练就的锐意进取、顽强好胜的精神能保证他们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能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快速成长。该学院BTEC市场营销专业首届毕业生A同学担任叙利亚唔美雅创作有限公司(所在地为中国大陆)客户经理后,只要一有机会,便主动锻炼自己,不久便被公司派往香港工作,成为公司的顶梁柱;另一位毕业生在被德国认证公司(公司所在地为深圳)录用后,依然主动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不久便升为主管助理。
  事实上,从引进BTEC课程开始,农工商学院便着手向全院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利用会议、报纸、杂志、校内刊物、广播和网站积极扩大BTEC项目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每学期组织1-2次BTEC课程的教学观摩活动,把BTEC课程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平台,并积极拓展到其他各个专业、各门课程。如商务文秘专业社会调查这门课程在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做法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实践,授课教师在讲解必要的调查方法后,即让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并由学生利用实际调查所得的结果,互相协作完成数据处理、分析,最后撰写调查报告。这种参与式、协作式教学巧妙地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准的课程标准探索
  课程标准来源于教学大纲。BTEC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作为制订教学大纲内容与要求的依据。这个大纲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现场工作的要求,可以满足学生继续发展的需要。所以,农工商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要求[4],积极将BTEC教育“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推广到各专业、各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中。在修订2007版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过程中,坚持以能力为主线,以国家职业标准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为标准,将能力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分解到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之中,使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确保学生能够在知识拥有和职业能力养成两者之间平衡发展。如计算机科学系的商务信息技术专业就是按照BTEC七种通用能力要求,划分出本专业中的数学分析能力、常用软件运用能力、商务流程管理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等十一种职业专项能力,以此达到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目的。
  3. “课业”式教学法的应用
  “课业”式教学法,是一种完成某项任务、实现某一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也是BTEC教育的特点之一。目前在农工商学院,“课业”式教学法已被BTEC任课教师成功运用到国内其他专业与课程的教学中。如在讲授小企业特征与外部环境之间关系时,借鉴BTEC的“课业”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布置给学生的调查任务,让学生在“教”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中不断锻炼自身的职业能力,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
  


  根据调查,学生普遍对这种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认同度。“课业”式教学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在“做”中了解到了小企业与周边环境互为依托的关系,在“做”中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际与协作的能力,最终实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5]顺德职院则对“课业”式教学法加以改革,创造性地将BTEC专业课程建设为工学结合课程,通过采用“课堂教学-企业实境教学-学生汇报答辩”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由企业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使学生获得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教学改革目标。[6]
  4. “形成性”课程考核设计理念的引入
  在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农工商学院积极引入BTEC教育模式的考核设计理念,即突出职业资格考核内容,突出基本技能、技巧测试,突出综合性、形成性考核方式等。如,商务系引入BTEC课程考核方式,学生课程成绩以课业考评为主(见表1),包括课堂陈述考评和学生平时表现(见表2),考评中尤其注重对学生通用技能的考察(见表3)。在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评中也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考评的内容与比重上,教师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达成共识后再确定。在考评程序上,先由学生自评,然后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作出适当调整。
  


  5. “流程式”教学评估的尝试
  借鉴BTEC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农工商学院牢牢树立了“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的理念[7],并初步建立起“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8]。如计算机科学系“商务信息技术”专业启动了学生评估、内审员评估、教学中心综合评估以及外审员评估的四重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共同构建全新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具体管理流程如下:
  


  ①学生填写一张《教学信息反馈表》递交教研小组长,也可使用电子邮箱直接反映给教学中心主任。教研小组长或教学中心主任则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的意见传递给相关老师,以使相关教师及时调整教学。
  ②每门课程除任课教师外,专设一名教师任内审员。内审员通过听课、审查教学计划、审查课业的评定等途径对任课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估,并要求教师对存在问题限期改正。
  ③每学期在学生评估和内审员评估的基础上,由教学中心对任课教师进行综合评估,确定优秀教学个案或改善教学的意见。
  ④接受国际职业教育专家评审。由于该专业还有一部分是中英合作项目,因此,在教学评估时,还包括英国BTEC本部派来的外审员进行评估。外审员主要通过审查课业、与学生交谈、与教师谈话等形式对该门课程进行评估,评估不合格的限期改正。
  6. “双语”教学的积极推进
  全英语教学与管理是BTEC项目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一大特色。在实践中,农工商学院借助BTEC项目平台积极推行“双语(中英文)教学”,培养外向型、国际化、应用性技能人才。为此,学院先后选送10多批次专业教师到英国、美国、德国等进修学习,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和与境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锻炼了一批“双语”授课的教师队伍,而这些双语授课教师又通过双语教学观摩课的形式带动全院其他专业教师的双语教学热情。
  
  三、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意义及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BTEC教育模式的引进是成功的。正如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所言:“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带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政策,BTE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大地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利国利民。留学中心与英国爱德思的合作,是项目合作。BTEC是好项目,一定要继续合作下去,使之成为特许办学模式,形成一种教育品牌。”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邵巍认为:BTEC项目已经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和用人单位中间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9]
  农工商学院等院校对BTEC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不仅仅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更重要的是吸收、消化、创新、推广其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统一,为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接近乃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贡献。在这6年里,BTEC教育模式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得到了广泛交流与不断推广。就农工商学院而言,一方面,BTEC教育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由2个专业43名学生发展到6个专业500多名在读学生,并已为中外机构和企业输送了四届300多名外向型、国际化、应用性专业人才,成为大中华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BTEC(HND)教育中心;另一方面,该院系统地学习、吸收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从而积极推动了学院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这些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被不断推广到院内各个专业与课程建设之中。同时,围绕BTEC教育模式的推广要求,加速了师资队伍的境外培训等。除此之外,农工商学院的BTEC项目还吸引了许多兄弟院校的参观与学习。其中,广东商学院、轻工职院、顺德职院、白云职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省教育科学院等就先后多次到农工商学院参观取经。农工商学院还成功地举办了全国BTEC项目年会和广东省高职院校BTEC课程观摩课等,BTEC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正被逐步推广、应用。因此,可以说,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对广东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借助BTEC教育探索出一条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的新模式,走出一条国际化、本土化相统一的职业教育办学新路子。
  农工商学院等院校对BTEC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有其深远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推进了“和谐教育”氛围的构建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顺利向前发展,同样离不开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尤其在我国高教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一个稳定的教育环境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顺利推进十分关键。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以和谐促稳定,以和谐谋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就教育系统来说,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它至少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就内部环境来说,它体现为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就外部环境来说,学校应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在这种前提下,“和谐教育”氛围的构建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追求的目标。
  “和谐教育”是一种适应学生天性的教育。它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要构建适“和谐教育”的氛围,关键在于从观念上完成“学生适应教育”向“教育适应学生”的转变,着眼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考评、管理与服务的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能调动国际、国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尊重学生个性与差异的基础上,紧抓“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质”这根主线不动摇,真正实现了“教育适应学生”的理念。在校内,一切因素围绕学生成长与发展展开,教师与学生目标一致,联系日趋紧密,关系更为融洽;在校外,学生的发展普遍为家长所认可,能力广泛为社会所认同,“和谐教育”的氛围正在构建,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
  2. 推进了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的改革
  课程模块化是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高职教育各种配套改革都是围绕着课程模块化改革进行的;另一方面,由于缺少与课程模块化相配套的载体,导致我国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仍旧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教学方法仍旧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仍旧难以打通,课程的能力模块最终无从实现,模块化改革进展缓慢。中英职教合作项目——BTEC教育,以七种通用能力为基础,课程的模块化改革始终围绕七种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展开,各种配套改革也都为学生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服务,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改革有了实践的土壤与配套的服务,使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块化改革得以向前推进。
  3. 推进了高职教育文科类专业“工学结合”范式的创新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10],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实现“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始终是一个难题。BTEC教育“课业”式教学法,以完成某项现实具体任务(包括企业委托的任务),实现培养学生某一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任务内容,采用个人或小组作业形式,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讨论、研究、调研,独立自主克服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进而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导师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考核等方面看,BTEC教育符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符合“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课业”式教学法的引进、探索与创新,突破性地解决了高职教育文科类专业实现“工学结合”的范式问题。
  4. 推进了国际化师资培训机制的确立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绝大多数来源于国内本科院校,一方面缺少高职教育的理念,另一方面更缺乏教育国际化的意识。尽管各地都有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开办的短期培训或专题培训班,但由于缺乏具体项目的依托,往往难以形成一整套的培训机制。
  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为国际化师资培训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围绕该项目进行的一系列师资培训计划得以展开,一整套师资培训机制得以建立;通过这个平台,一大批高职院校教师得以在国外接受教育培训,国内与国际培训自然接轨,为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来发展、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5. 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在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模块化改革是基础,而围绕课程模块化进行的教学管理改革则是关键。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将有助于实现课程模块化。中英职教合作项目——BTEC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成型的教学管理流程,它在教学内容选取、考核方式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对能力模块教学的重视,它围绕能力模块提供各种服务,初步实现了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流程化。特别是BTEC教育模式的教学质量内外审相结合的监控管理制度,对于国内正在启动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新方案如何突出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用深度访谈方法,以及建立校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具有成熟的借鉴与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英国高等职业教育BTEC详解[EB/OL].http://sx.vip.qikan.com/.
  [2][9]网络资料:BTEC(HND)项目介绍中国高等教育咨询[EB/OL].http://hi.baidu.com/blijun/blog/item/6938382a3d0…23k,2008-02-05.
  [3][4][5][6][7][8][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京津沪地区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以普及化为背景和视角重新进行高职教育定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普及化下,应对高等教育系统内外部的诸多变化和要求,高职教育应该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同时,注重发展人的个性,将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强化培训与服务功能,提升办学层次,发展技术本科教育。并且要坚持立足社区,以社区发展带动自身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
期刊
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以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三者之间的关联作为基本分析框架,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变化,以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结构功能主义    最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治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围绕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学者借鉴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相
期刊
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是学术职业的接班人,是高校学术队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新生力量。青年教师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使研究者不得不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术发展问题。本研究围绕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产出绩效这一问题展开,主要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学术产出的现状,并对影响学术产出绩效的因素如个性特征(性别、年龄、工作年限、院校声望、学科、最高学历、职称等)、机构因素(机构特征如组织支持等)进行了深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并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导致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无疑是一个重要致因。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若干差异,而高校对此承担着主要责任。本文分析了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需求;差异;建
期刊
摘 要:文章系统分析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生招生类型与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教育现状,探讨导学关系,汲取国外优秀的研究生教育经验。从改革研究生招生模式、创新研究生课程教学形式、建立研究生分类与淘汰制度标准、强化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可供我国相关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借鉴经验。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卡尔加里大学;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促进科技转化和进步,各国高等教育都面临着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的选择。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新兴的大学类型,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还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科技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很多高校将创业型大学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途径,国内很多高校也积极响应,并树立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目标。本文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国内外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热点、研究走
期刊
摘 要:本文从BTEC(HND)教育评估标准评估证据特点评估过程实施及质量监控机制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英国BTEC(HND)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并就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借鉴意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英国BTEC(HND);评估;质量监控    一引言    BTEC是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的简称。BTEC
期刊
摘要:学分制是由美国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哈佛大学创立。百余年来,经过历任校长的不懈努力,学分制日臻成熟,并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国际共识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本文通过分析哈佛大学学分制的源与流,学分制在美国创立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看出其演变的历史轨迹,并借其经验,对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分制;哈佛大学;历史轨迹    美国《经济理论和方法史》的作者之一埃克伦德,
期刊
摘 要:教学是大学教师的重要学术工作。国外学者认为,大学教学应由教学范式变为求知范式,由教师中心的教学变为学生中心的教学,教师教学成长就是他们从关注自己、关注教学内容、关注教学方法或策略上升为关注学生、关注促进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或策略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与成长。据此,我们应该研究大学教师的教学成长,树立正确的大学教学观,正确理解并成功实现大学教师的教学成长。  关键词:教学成长;教学观;大学教学;
期刊
摘 要:高校图书馆空间建设在新时代里转型发展,将被赋予更多的社会历史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社会价值。一校多馆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空间建设方兴未艾,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空间建设的缘由、现状趋势以及注意的事项。需要从总分馆视角统一统筹规划,配合校区发展理念管理模式,一体协同发展,注重空间的内涵建设和文化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在总分馆视角下通过一校三馆顶层设计,做好功能定位,根据三个校区的办学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