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下乡”想到的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费孝通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他的《乡土中国》用敏锐的学术思维和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建构了一幅比较完整和丰满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画面。他笔下的“乡土中国”是一套关于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理想图景”,是包含具有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体系。费先生将“乡土社会”设定为一种不流动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静止的、凝固的、浓缩了的社会。而实际的乡土社会是流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所以,《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上传统的真实的乡土社会。
  关键词:乡土中国 费孝通 乡土社会 理想图景
  
  费孝通(1910—2005),祖籍江苏吴江,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费先生认为,中国能否在战争中坚持下去,不仅仅要鼓舞民族团结之精神,还应顺应剧变,完成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而这项工作应先从汉人农村展开,接着在把经验传递到民族地区。费孝通先生在1948年完成的《乡土中国》便是他的代表作。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种具有概念性质的社会结构,是费先生以其敏锐的学术思维和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建构了一幅比较完整的和丰满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画面。
  一、《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
  在《乡土中国·乡土本色》中,费孝通先生开篇便讲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在论述“乡土社会”这一概念的时候,“乡土”一词并非指当前社会生产的内容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更主要的是指一种与“乡土性”相关联的社会结构特征。费先生认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具有不流动性。对乡下人而言,农业是他们最主要的谋生方式,“土”是他们的命根。正是因为农业的不可流动的特性,所以“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深深的在土地上生了根,在空间上是不常流动的。就算因为战乱或者人口过剩,人们背井离乡,以前的生活模式也会被带到新的土地上去,然后过着和以前一模一样的生活。
  其次,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对外以聚居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中国乡土社会的单位是村落。因为人口流动率小,农业生产本身一般又很少需要社区间的沟通合作,村与村之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所以,中国的乡土社会“从人与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而这种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即这种孤立和隔膜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而是村与村之间的。所以,中国的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在“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第三,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对内是人皆共享的“熟悉”,即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乡土社会在不流动性和地方性的双重制约下,形成了一种“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乡土社会中的人们讲究“安土重迁”、“终老是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村子里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所以,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礼俗社会”,而不是“法理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是“无讼”的,不需要法律的。
  二、《乡土中国》中“文盲社会”
  在《乡土中国·文字下乡》和《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中,费孝通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提出了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观点。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字的发生是在人与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而中国的乡土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没有阻隔的,所以不需要文字。
  首先,在空间上,费先生认为,文字的产生是因为空间上的阻隔,是出于“间接接触”的需要。而中国的乡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是个面对面的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而且使用文字进行交流常常会因为文法、艺术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交流的不通畅,“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而说话却可以辅助表情、肢体动作来更好的传情达意。“‘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所以,“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中去批评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不识字对乡下人来说是没有影响的。
  其次,在时间上,乡土社会中“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所以文字是没有用的。费先生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 P22,乡土社会中的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还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所以,“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 那么,连记忆都是多余的,用来记录历史记忆的文字也是多余的。
  所以,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文盲社会”。
  三、关于“文字下乡”的一点看法
  在乡土社会中文字真的是无用的吗?费先生笔下的社会与实际的社会是否一致?社会是静止不变的吗?教育对乡土社会来说真的是毫无用处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第一,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但是,乡下人真的不需要文字吗?
  的确,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可以看成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即语言是主,文字是次。可以这样认为,文字总是为记录语言而产生的,是服务于语言的。但是自从有了文字以后,语言就一刻也离不开它了我们理解别人的话语,尤其是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的话语,就必须凭借文字,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传输给受者,单有语言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障碍重重(这在没有文字的语言群体中就会显得很突出)。
  所以,即使在一个熟人的社会中,口耳相传并不能将老祖宗的历史完整的流传下来。更何况中国乡土社会的生活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乡土社会的历史也不是亘古不变。那么,要传承一个家族、一个族群的历史,文字是必不可少的。从更广泛的层面上来讲,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方言繁杂、民族众多的国家,要维系它的交际与发展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没有文字,如何传承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如何将华夏民族融为一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乡村,如果乡村的历史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那么民族的历史又从何谈起呢?
  第二,费先生认为,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一种“不知老之将至”的“忘时”的生活。
  这些让我想起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是一种静止的社会,是道家心中理想的社会,是一种“世外桃源”的静态社会,既不受国家管理也无人打扰。但这并不是现实中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是具有流动性的。秦汉以来,特别是唐宋科举制度兴起之后,中国的社会是具有流动性的,下层群众可以通过选拨步入上层。而作为中国基层组织的乡村,也是需要这种流动性的:走出村落,步入上层,改变命运,光宗耀祖。这样说来,文字在乡土社会中是有用处的,普通民众有受教育的需要,需要用文字来敲开走出乡村的大门。
  此外,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然经济,还有商品经济的存在。例如,用银来缴纳赋税,就需要乡下人与市场发生关系。有买卖就会有契约的存在。所以,文字在乡土社会中不仅是有用的,而且是经常会用到的,契约、土地买卖、做工、交税等都是需要文字的。
  所以,在我看来,在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中,文字并不是无用的,而是经常会使用到的。中国农民之所以不识字,并不是他们不需要,而是由于统治者对文化的垄断。
  四、小结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是一套关于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理想图景”。费先生在《乡土中国·重刊序言》中讲到,乡土中国是“包含具体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具有概念性质的理想类型。
  “乡土中国”仅仅是费孝通先生“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这个问题”,《乡土中国》“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 费先生将“乡土社会”设定为一种不流动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静止的、凝固的、浓缩了的社会。而实际的乡土社会是流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所以,《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上传统的真实的乡土社会。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M],2007年版
  [2]王美舒.乡土中国的变与不变[J].法制与社会,2010.6
  [3]贺雪峰,刘涛.在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J].中国图书评论,2009.4
  [4]潘建雷,何雯雯.差序格局、礼与社会人格[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3
  个人简介:
  田清,女,1985年4月,山西省晋中市人,现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家庭养老在养老体系中的定位问题一直都存在多种观点,各种观点也都有其现实依据。本文主要是通过引入西方宗教的功能对这一问题进行自己的解读,旨在说明家庭养老对我国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精神慰藉方面独一无二的作用。全文首先谈到学者对家庭养老的观点及其发展阶段,接着通过论证家庭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出家庭养老的定位,即提供精神慰藉的功能。希望本文能够给读者和学者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家庭养
期刊
一、基本案例  作为中国民法草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权法草案于2002年12月与民法草案其他部分一起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在随后的四年间,物权法草案在民法草案九个组成部分中被排在立法进程最优先的位置,先后经过了七次审议,物权法草案成为中国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最终在这部法律中得以明确。
期刊
摘 要:刑法中的假释适用制度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一项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合理的措施使其施行,不仅不能发挥其原有的优越性能,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事实上,我国刑法中关于假释的基本规定与其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假释适用的司法解释即面临着冲突的可能。本文便是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思考。  关键词:假释 假释对象 例外    一、假释的适用条件 
期刊
摘 要:我国《合同法》中已经有了对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但是规定相对简单、笼统,关于表见代理的许多问题尚存在争议,同时,表见代理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及程序也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表见代理的立法规定。  关键词:表见代理 相对人的选择性救济权 立法完善    表见代理制度是代理制度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一种,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它是指行为人虽没有代理权,但交易
期刊
摘 要:中国现行宪法实践操作性不强,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和运作程序。违反了宪法的精神、原则以及规则的,应承担责任,由此便引出了对宪法责任的研究。宪法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分析宪法责任应从分析法律责任入手;宪法关系主体与违宪主体具有同一性,但违宪主体并非都要承担宪法责任,这是分析宪法责任的关键。宪法责任应该是主体在宪法关系中,没有履行义务或是不当履行义务而引起的,宪法义务是主体承担宪法责任的前提。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在分析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严重制约素质教育的推广,操作目标的不明确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应试教育评价模式的广泛运用成为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瓶颈,实施素质教育的硬件及软件条件不足。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增强管理的灵活及多样性,增强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合力,
期刊
摘 要:自从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中第一次提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以来,“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主旋律。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高度的物质文明作基础,政治文明作保障,也需要强大的文化建设和不断积累的精神文明作支撑。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应发挥其自身优势,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这也是博物馆从业者应担负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博物馆 和谐社会 建设    一、
期刊
摘 要:对于监护权和亲权,在法学范畴是相似的概念,但两者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各自具有特征。本文先论述了监护与亲权,接着分析了两者的异同点,最后思考我国应该设立亲权制度。  关键词:监护 亲权 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很多人容易将监护权与亲权两个概念混淆,看不到两者之间固有的联系与区别。总体来说,亲权是监护权的基础,监护权是亲权的补充与延伸。  一、监护权的概述 
期刊
摘 要:玉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佩玉之风也流传至今,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人形玉佩的出现,它们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和面貌的作品,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上周时期玉人配饰的特点。  关键词:商周时期 人形玉佩 传承意义    中华民族自新时代起,对玉就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在远古时代人们从把玉从石头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同时也成为人们崇拜和祭祀的对象。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就说到:“玉,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博物馆的定位、发展历程和运作方式谈起,介绍了博物馆的功能、职责和所承担的意义,从而阐明博物馆在根本上可以作为和谐文化建设一个独特的窗口,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博物馆 和谐社会 建设 和谐文化    一、从定位来看,博物馆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