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其乐融融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y63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步: 勤于动笔 坚持不懈
  每次指导学生作文训练,我总是或课上,或课下,或之前,或之后,跟学生一样动笔,同甘共苦,并着意于以自己的“下水”,细心探索,借以指导学生“顺利过河”。学生写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我先凭着自己关于这方面的经验做整理。 作文课上,我现身说法,因为自己试过了“深浅”,知道了“冷暖”,尝到了“滋味”,所以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作文交上来,不乏可喜之作。 学生写深受感动的事,批阅作文时,看到不少同学写的虽然是亲身经历的事,但由于缺少具体的描述,文章显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于是,我立即“对症下药”,动笔写了《当地震来临》。讲评课将我的文章印发给同学们,师生一起品读、比较、评价。最后让他们再修改自己的作文,优化升格,精益求精,修改后的作文确实比原来好多了。寒暑假,布置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社会,捕捉素材,开校后大家展现自己的成果。我也同样“启动雷达”,不甘落后。度假回校,同学们从自己采来的“珍珠彩贝”中精心选材,自由命题,述自己最想叙述的事情,抒自己最想抒发的情感,立自己最想确立的主题。我也毫不例外,静坐疾书,按时交卷。这样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说服力强。真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很快地学生由羡慕喜欢老师,到激起了越来越浓厚的作文兴趣。
  一次又一次的“下水”。使我深有所悟,作文愿望的强弱,写作兴趣的浓淡,与是否具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真感情是密不可分的。基于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特别注重抓准契机,为学生创造“记真事,言真情,写实感”的机会。正如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动而言形,理发而文现”。有一年暑假后,我跟同学们经常接触,听他们交谈,注意到他们虽已开学数日,可一提小学对初中的各种遐想时,仍然津津乐道,娓娓而谈,有用不完的激情,有着一种“要把自己的理想、情绪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愈好”的强烈欲望。要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修改作文。
  第二步:拓展面积 步步进取
  随着自己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我深刻地体会到:为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还应“高瞻远瞩”,不断拓宽“下水”面积,步步进取。我常常就学生在审题、选材、立意、构思、行文和语言、修辞、结构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归纳,结合一定的写作理论,写成专题讲稿,利用作文课或课外活动为学生举办讲座,“从旁指点桃源路”,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看到有些同学不注重观察生活,不善于积累材料,不勤于多思考,以致作文无话可说,只是一味地编造,甚至杜撰。还有些同学写作文不下功夫,不费心血,总是把手头陈旧的“万能零件”随题应变,敷衍塞责,凑合成篇。于是,我指导学生在“新”上下功夫,给他们讲选材 、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的专题。受到学生的欢迎。疗治了学生的作文病症,告诉了学生写作关键,教会了学生突破技巧。教学生既作文又做人。这样,既拓展了“下水”面积,又强化了“下水”习惯。每每面对案头桌边那油墨飘香的“拙作”,还真有点悠悠然呢!
  要坚持不懈地以写促读,以写促思,以写促教。在写的过程中,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和提高,我又满怀信心地大胆地潜入了“深水”——撰写教学论文。让学生也来品评文章,谈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认真学习语文教学经念,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反复研读《教学大纲》体会其精神要旨,着重领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借鉴新的教研教改成果。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取得很大的进步,也有不少的收获。近年来,我不断在各种各样刊物上发表文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蹒跚学步,确实辛苦,然而时时有着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收获,怎能不使人乐在其中呢!
  “下水”作文,让我尝到了甜头,使学生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帮学生解决了难题,顺利牵着学生“过河”。它让人获益匪浅,“传道授业”,其乐融融。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改革,对于我们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回顾这么多年来的探索,我们更多的精力是投向了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环节,对于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却并不关心,甚至是漠视。最近在网上看到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刘春生老师尝试作业改革的《作业的革命》,深有感触,那“可爱的作业”,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那平和温婉的批语,注重的是师生之间近距离心贴心的交流,真正是做到了让作业由负担向乐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真诚对话与灵魂交流,阅读教学是在文本的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碰撞。在阅读教学中,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起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互动型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努力地要学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解疑合探”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解疑合探”的主要特征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为主,通过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的方式探究“设疑自探”中共同的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在探究中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不同形式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
期刊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堪忧,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偏差。什么是作文?学生为什么作文?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把作文教学当成纯技巧的训练,空洞的讲解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这种没有任何真情实感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的。教师徒费口舌,学生雾里看花如同嚼蜡。我们不是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内
期刊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发展想象力,启迪智慧,加强各学科的纵横联系与相互渗透,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完备而高尚的人格。  然而,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人们常常忽视甚至忽略了它的审美功能,其结果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导致了大量美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重视和突出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发展学生
期刊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所以说,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思维火花。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期刊
首先,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如在教《故乡》一课时,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以及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教师投影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写
期刊
一、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创造欲  创造力来自于对理想和未来事业的追求,来自于对事物或活动的入迷,来自于忘我的浓厚的兴趣。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有着很强好奇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可见好奇心和兴趣是创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和创造兴趣,点燃起他们创造的火花,有计划地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创造的种子,逐渐地
期刊
一、在整体感知中提高学生自探能力  观察能力是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在语文基本训练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预习感知课文,获得事物的表象。大纲所说的“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提倡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观察”,以捕捉自己需要的信息。叶圣陶先生就特别主张在预习中要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全貌,之后再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
期刊
上周三,我校组织了听讲公开课活动。青年教师杨丽娜执教《麦琪的礼物》的情形给了我灵感,我想到了十几年来读写训练中的点滴心得。  杨丽娜老师先播放了一段动漫,当剧中男女主人公都捧出各自为对方准备的圣诞礼物时,在场的师生都屏息而视,为他们对爱人的真挚情感打动了,虽然不是“实用”的礼物!由此我想:写文章,也要以情动人。我们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它们让你有了要表达的冲动,有了自己的感情融合其中,就能促使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