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陶行知的基本认识

来源 :重庆陶研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desha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诞生于19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逝世,终年55岁。毛泽东亲笔题写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宋庆龄亲笔题写“万世师表”,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又一位“万世师表”。今年是陶行知诞生125周年、逝世70周年。
其他文献
笔者曾应邀在"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2000年10月,厦门)上以<信息技术中的语言文化特点>为题,作了一次大会报告.2003年又应邀为<<汉语拼音方案>公布45周年纪念
朱云同志是我在陶行知研究中结识的一位至友。三十几年前,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机会参加了刚刚兴起的陶行知研究事业,十年之后,即1991年我能有机会走出学校,先后成为南京市
陶行知先生1926年12月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中指出:“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1]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他要求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把师
盼望着,盼望着,3月20的晚上——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终于如期而至。今夜,清风明月在沉醉,流云疏星在沉醉,鲜花倦鸟在沉醉,双福育才高二年级的师生们也在沉醉。哦,原来是以“沉醉”为
尊敬的熊主任、马局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豪情满怀。今天的育才,披戴着节日的盛装,荡漾着节日的欢畅。我们的操场上,乐曲昂扬,旌旗飘扬,同学们的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同现代文教学应有所不同,教学重点应落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欣赏作品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教学文言文时,对文言的字词句的理解要作为重点来考虑。先理解字词句,再欣赏作品的思想内涵。所以,文言文教学不适合用教现代文的方法来进行,文言文
2015年,迎来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建团十周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教育,重在行动,贵在坚持,行知路上行知行。
写诗有写诗的尺度,读诗有读诗的标准。写诗讲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写诗的尺度;读诗,也须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是读诗的标准。下面我们将这个标准具体阐释为三个方面,即读得顺畅,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既是三条标准,也代表了三种水平或者说是三种境界。  首先是读得不拗不阻,流利顺畅。要做到这一点,方法很简单,多读、熟读。  其次要读出节奏。小时候爱读古诗,虽然不懂意思,但还是乐此不疲,仿佛诗中有一
由于缺乏审美距离,生活在身边的学者们的著作往往被我们低看一眼.但是,读过蔡世连教授新近出版的<祛蔽与返魅>一书之后,我却不由得将这种怠慢的情绪转化为由衷的敬意.浑厚的
山东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是根据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教材的主要特色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