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在于完善独立人格,实现文化理念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到陈小波寄来新书《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以下简称“访谈录”)》,虽然没有惊奇,我还是整整看了三天。尽管其中大多数访谈我早就读过,而且被访的摄影家我也比较熟悉。
  这是陈小波6年打磨的结晶。2006年,她在出版一套“中国摄影家10人访谈丛书”后,就想进一步扩大范围,把更多优秀摄影家访谈录汇集出版,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拖再拖。去年我和潘科策划《中国纪实摄影20人》大型作品展,并与央视合作拍摄20集纪录片《时光》(已播出),这件事再次被提起。我希望小波抓紧整理,能在影展和纪录片面世的同时,出版访谈录。“人勤天酬”,在黑明等人的热心帮助下,洋洋洒洒75万字、450幅图片的“访谈录”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今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
  “访谈录”分纪实卷与新闻卷,所收录的被访摄影家均是30年以来活跃在中国摄坛,或注视社会、或关注民生、或揭示人性、或展现环境的杰出摄影家。陈小波通过与44位摄影家对话,不仅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些摄影家不同的人生道路与影像追求,更重要的是这些鲜活的历史细节还原出中国摄影界改革开放的艰巨历程。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中觉察出有志于摄影的人怎样在磐石般禁压下领悟历史深层之音的呼唤。
  30年前的中国摄影,尤其是新闻摄影和现实主义摄影(那时还未借用纪实摄影的概念),走的是宣传摄影之路,正如贺延光所说:“‘一切为政治服务’,整个社会形态都是虚假的,新闻摄影弄虚作假当然‘理’在其中了”。他接着说:“那个时期的摄影刊物,反映生活的作品,‘高大全’,‘红光亮’式的比比皆是,很多新闻照片都是设计出来的。”(“访谈录”新闻卷第318、319页)我和陜西群体同行曾在上世纪80年代,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极端实用主义的“直接图解的观念模式”,指出在这个模式下生产出的摄影作品,都是所谓图解政策的正面报道。那时期除了正面报道外,基本上都是摄影的“禁区”,甚至连1976年唐山大地震、1982年四川大洪水这样纯粹的天灾都绝不允许拍摄和报道。中国新时期的新闻与纪实摄影就是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生发与成长起来的,“访谈录”中的蒋铎、雍和、柳军、于得水、石宝琇、贺延光等人,都有过十分个性化的体验和反省。
  “访谈录”及其被访者,绝不仅仅在“忆苦思甜”。如果说30年前,“一切为政治服务”的宣传摄影,是压抑个人自由、奴化民众的工具,那么当下庸俗大众化的摄影则进一步消融了摄影直面社会现实的精神,使之成为服从的、虚伪的、舒舒服服接受的“艺术”,其实质是一种犬儒艺术,一种精神麻醉剂。况且,极左的政治文化思潮不时还在回流。“访谈录”中许多摄影家之所以今天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就是因为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坚持摄影的自主意识、忧患意识和摄影人的社会责任感。
  上世纪60年代,在商业利益推动下,面对“波普艺术”兴起的消费文化狂潮,欧美文化疯狂地走向娱乐化、庸俗化。艺术的未来曾引起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关注,针对当时娱乐化消解艺术作品思想内涵、庸俗化扩张商业利益的现象,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响亮地呼唤艺术的忧患意识和反叛精神。他认为,艺术的本质不是服从和认同,而是反叛,是对自由的渴望,艺术的基本功能是批判,是对现行秩序的拒绝。他说,艺术是“一种在物质、精神双重意义上的创造”,“是对恐怖的商业剥削和粉饰性美化的摆脱”。他认为当代艺术的庸俗大众化就是“用一种幸福意识取代了忧患意识,用麻木和屈从取代了觉醒和反抗”(见《艺术的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006年,“中国人本”摄影展在德国法兰克福巡展,法兰克福现代艺术馆馆长参观后说:这个展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希望欧洲的摄影师能像中国摄影师那样直面欧洲的现实社会。而展览中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品,正出自访谈录中的被访者之手。
  1989年以后,中国社会转型带来人们价值观普遍改变。在商业文化的诱导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艺术的庸俗化越演越烈,艺术的宣传与粉饰不亚于文革时代。政治宣传消解独立思考,庸俗娱乐消解忧患与社会责任。当庸俗娱乐文化与体制合谋,与意识形态交媾,结果将是社会成员在无聊的笑声与幸福感中退化成群盲,甚至像汤因比忧虑的那样“重新野蛮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化的视觉形态,摄影不会不受到艺术庸俗与娱乐化的传染。学界普遍认为的“糖水片”式的摄影作品,就是消蚀忧患意识与摄影精神的麻醉剂。由此我们看到,50年前困扰欧美艺术的难题今天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也许是历史的宿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惟其如此,“访谈录”更显出其当下的意义:它用40多位当代中国有代表性摄影师的心路历程,回答了“为什么要摄影”这一当下的严肃问题。
  我一直认为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是同一范畴的摄影形态,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时效性。尽管我们可以分析出它们的许多属性,但就中外大量实践来看,说到底它们是关于问题的摄影,关于人的摄影。因此,只要我们不就范于政治文化,只要我们摆脱政治文化的模式,保持摄影的独立人格,就能够抵御金钱与意识形态合力的侵蚀,就能够抑制表面漂亮的垃圾文化的泛滥。
  这本“访谈录”无疑是谈摄影的,但是,陈小波没有拘泥于摄影。在她看来,摄影只是开在墙外的鲜花。为什么能开花、开成了怎样的花,答案还在墙内的根以及赖以生根的土地。于是,“访谈录”向人们展现的大量内容并不是摄影以及摄影的技术问题,更多的却是摄影家生长的环境、摄影家的个人嗜好、摄影家所处的文化背景等等。看过访谈录,人们不仅对摄影家及其成就有所了解,尤其会获得这样的启迪:新时期中国摄影文化的勃发,没有像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曼说的那样,“就范于政治文化,从而无法摆脱政治文化的模式”。新时期的中国摄影家恰恰是在与政治文化的搏弈中,在对图解政策的宣传摄影的反叛中,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优秀思想中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成就了自己的摄影理念。
  南宋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陈小波访谈录的视点,恰恰也大都放在了摄影之外。她是在提醒我们文化底蕴、知识储备、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把摄影仅仅当作手段,得到的不定是摄影。犹如把民主当作手段,得到的恰恰是专制;把自由当作手段,得到的恰恰是禁锢。
  陈小波在她的自序中写道:“这40多位摄影者的生命携带着历史,携带着摄影史”,她希望后来摄影史的研究者“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依据,找到‘口供’”。是的,历史不是概念,不是结论。历史是细节,是故事,是过程。人们将在细节、故事和过程中领悟先行者的思考和历史的真谛。
其他文献
“当我在港岛盲人心光学校见到这些视障的孩子时,我觉得我好像在一个演了千百遍的电视剧里,了无新意。但逐渐,我发现自己是个局外人,因为我发现这里的学生们根本不希望被贴上‘需要帮助’的标签,相反,他们一直对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正常人’充满渴望。他们想成为‘局内人’。”摄影师Trevor说。  这组摄影作品的故事实际上描写了摄影师与视障学生通过影像建立起双向沟通关系的过程。  摄影师从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局外
期刊
你接受自己(的身体) 吗?你爱自己(的身体) 吗?你要面对自己(的身体) 吗?你是否已把自已(的身体) 忘掉?为什么你只相信广告传媒给你的身型标准?真的只有唯一的一套美的标准吗?有些时候那些故事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们所穿或不穿的、化或不化妆、所摆的姿势、所选的位置、地点背景、及一些围绕他们的对象中反映出来。  ——沈嘉豪《普通人》    从一只镜头开始人像摄影  其实,与沈嘉豪交谈过的人都能感觉到,
期刊
编者按:《窗》系列作品是香港商业摄影师张益平的一组湿版摄影作品。80年代初开始走上摄影及广告之路的张益平,一直从事严谨的产品类拍摄,从胶片到数码,见证了商业摄影在香港几十年来的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张益平眼中的产品类商业摄影已经越来越缺少耐人寻味的创意,更多只是产品的展示和直观表现。他将这种惋惜之情表现在自己的《窗》系列作品中,借棕色色调和湿版摄影的手法,用人生与四季变化相比较,表达自己对
期刊
水作为摄影的主题充满多样性和挑战性,本期《实用摄影》在长达18页的专题中介绍了15种技术和技巧来应对大多数的拍摄可能。无需特殊的设备,你只需要准备好数码单反相机和一些不同的镜头即可。本期专题由Ed Godden和Andrew James为你提供拍摄水的指导。    1. 溅起的水珠  溅起的水滴在肉眼看来也许并不精彩,但是当你拍摄近距离特写时,却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奇的影像。拍摄方法如下:  1)在保
期刊
今年67岁的钱海皓中将,几年前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位置上退下来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他不仅自己摄影,还组织其他同志一起开展摄影活动。每年数次约上大家到各地采风撷英。近年来,每逢春节,钱将军都要组织影友联谊活动,包括观片会、请摄影界专家讲课指导、请器材商介绍新款摄影器材等。在访谈时,钱海皓将军透露,眼下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10月份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的“祖
期刊
“其实这辑照片并没有政治意味, 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用相机捕捉下来而已。”采访时,蒋雅文这样声明。从这组《在》中,除了看到一张张老人真实的脸和他们充满故事的双眼,更能从中窥视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在香港“老人社会”、“地产霸权”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关注焦点的时候,引发诸多思考。摄影师采用环境人像的拍摄方法,为画面补充了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待拆迁的房子、破旧的住所、高楼林立的街道、一箱箱沉重的啤酒……黄
期刊
摄影师李泳麒通过《曾老漂流记》探讨了“Age Paradox”, 即“年龄的矛盾和困惑”。摄影师通过影像展现了这样一位住在英国伦敦“老人中心”的孤独老人,讲他的发明图纸和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这看似是一个“不正常”人的“荒唐事”,但摄影师从中看到了“双重现实”,一个曾老活着的世界,以及一个他构建出的、他所相信并存放其精神的“现实”世界。随着摄影师对曾老的多次探访,摄影师发现图像成为了他们之间沟通的桥
期刊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这个80、90后迅速成熟和崛起的時代,依然将50、60后的摄影人称为中坚群体似乎有些过时,但在文化冲击频繁的香港,以下介绍的几位50、60后的香港摄影师思维活跃、思想开阔,对新鲜事物呈迎接状态,完全可以被称为是香港摄影和创作思潮的中坚力量。感谢策展人、香港《摄影画报》原主编伍小仪女士将其中五位优秀的摄影人介绍给本刊读者认识。  他们大都为职业摄影人,其中不少还是商业摄
期刊
出生于1966年的蔡旭威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看上去仍像个大男孩一样腼腆而认真。当他拿出自己的《路灯》系列作品展示时,大幅的黑白照片铺满了整个桌面。这些作品都是蔡旭威通过接片的手法拍摄的,影像的素质很高。细看《路灯》系列作品,画面中有一条条香港的街道、有山林、有城市、也有废墟;画面元素构成时而开阔、时而紧密,蜿蜒贯穿着你所熟悉或陌生的香港。而整个系列的所有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人。可以想象,一位摄
期刊
2010年9月在第五届贵州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上,一组“黔南百姓影像之山里、寨里、家里”的摄影作品展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与社会的广泛好评,参展的作者是来自珠海的摄影师吴晓鹏、叶志雄、朱晴。他们用相机留下了这片朴实土地的民风民情,瞬间的定格与时空的流转相互映衬,其真实感让人印象深刻。  2007年4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开展摄影人扶贫活动走进贵州黔南地区,摄影师吴晓鹏因此结缘山寨人家。关注陕西省陇县而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