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龙小小说二题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d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张海龙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东北小小说沙龙会员。远洋船长。小小说作品散见于《百花园》《小说界》《金山》《羊城晚报》《林中凤凰》等 。
  三管轮李大旗
  李大旗其实不叫李大旗。因其又瘦又高,似根旗杆在船间晃动,压抑别人久了,遂被戏称李大旗。
  李大旗在船上做三管轮。来自东北,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走路也轻。除了吃饭,李大旗坐在我的斜对面,帮我分担一下炒菜里的肥肉,冲我笑笑,其余接触并不多。
  值班之余,李大旗喜欢窝在屋里,翻翻说明书、听音乐、看电影。累了睡一觉,闷了下到机舱,围着机器设备转一圈,听听运转声音,四下看看有没有跑冒滴漏。
  李大旗受伤那次是船在雅加达锚地。待靠码头期间,轮机长组织人员检修主机,临近中午,检修收尾。一直弓着腰拧紧底部螺丝的李大旗起身瞬间,可能长时间腰弓得酸胀,也可能机舱四十多度的高温凝结的汗湿裹着工作服实在不舒服,起身偏猛的李大旗头顶前部正碰到一处凸出的铁角。伴随着李大旗一声哎哟,鲜血瞬间淌了下来。慌乱的李大旗用手去压住头顶,轮机长急忙呵斥,生怕李大旗和上去帮忙的油污手污染了伤口。
  众人护着满面血迹的李大旗冲进房间,我让二副去拿急救箱。几个有经验的帮着消毒、清理伤口、剃去周边头发,很快小三角伤口裸露出来。上了云南白药,棉纱敷住,绷带绕过下巴缠了几圈,有些滑稽地固定好。我和轮机长商议,近期不让李大旗下机舱值班,担心机舱热、油气重,感染。
  三天后,船靠码头卸货。我去李大旗房间,问其是否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买些药回来?李大旗红着脸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说每天换一次药,消炎药一直吃着,伤口好得差不多了。我查看了伤口,基本愈合,周边还有些红肿,问题确实不大了。
  船在雅加達货物卸空后,去了临近的泗水港装饲料。印尼的夏天是非常难挨的,空气潮湿闷热,三十五六度,让这帮北方汉子一出门明显感觉氧气不够用。空气中裹杂着饲料飘尘,黏在身上、脸上腻乎乎的,有一种掉进渔网欲罢不能的错乱。高温,雨水多,来去也急。看见一块阴云飘过来,还没待货舱盖关好,大雨点已经劈头盖脸砸下来。等你顶着雨坚持把货舱盖关好,跑回屋,还没换好衣服,雨又没了。就这样装装停停,折腾了一周,我们才离泊开航,驶往上海港。
  临近上海,船员们很兴奋。这条船在国外运营了半年才回国。面对着熟悉与亲切,电话中的企盼也越来越浓重。船在吴淞口锚地抛锚,五六位船员家属携儿带女早早候在代理公司,争取靠泊后第一时间上船团聚。其中有我爱人、女儿及李大旗结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李眉。李眉请了假,从遥远的冰城飞过来。见面了也不顾及周围人多,抱住李大旗喊:“老公,这地方热死了,热死了!”周围人笑,李大旗也笑。
  船上来了这么多家属,犹如一股新鲜血液,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处处欢声笑语。为了这份难得聚集的缘分,厨师组织这些女家属,剁馅、调馅、和面、包饺子。真是一个大场面,二三十人集中在餐厅各有分工又说又笑又闹包着形状各异的饺子。几个小孩挤在电视前,又跑又闹又抢遥控器。
  饺子出锅了。厨房做的菜,个人添的菜,摆满了长长一桌。白酒啤酒,能不能喝的,都倒上一杯。众人站起,举杯,齐声呐喊、祝福、感谢、酒花伴着泪花,一口饮尽。饮下去的有苦辣,荡漾出来的却是无尽的酸甜。
  货多,也终有卸完的时候。最后一天上午代理来电话,下午两点前家属必须离船,代理要办理离港手续。通知犹如一盆凉水,默然浇灭了持续几天旺盛燃烧的火苗,船间悄然间寂静了,连孩子都不在走廊里跑动了。午饭吃得很消沉,败兵似的,没有人提议是否喝一杯。临近尾声,李眉看着我,难为情提出,家属们走前,能否上驾驶室参观一下。
  驾驶室是船间重地,不许闲人随意进出。靠港期间更是锁好,避免外人进出破坏或偷东西。驾驶室门打开,家属轻步迈入,里面的雷达、GPS、操舵装置、电罗经等助航仪器,家属好奇惊叹不敢乱碰。几个小家伙却不管不顾,这摸摸那碰碰不撒手,似乎卸下来抱回家搂着睡觉才过瘾。
  驾驶室左侧瞭望甲板面朝港池,海风缕缕,甚是清凉。各家庭抢占好位置拍照留念。一位近半百的老机工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搂抱老婆,我们一起起哄施压,老机工终于通红着脸抬起僵硬的手臂机械地搂过老婆肩头,老婆羞答答温顺地向老机工干瘦古铜色的胸膛偎依过来。场面温暖,我们鼓掌祝福这对同风雨共命运的夫妻。这时,爱人轻轻碰我,眼神示意,我看见身后角落里一对恩爱夫妻正在相拥抹泪哭泣。李眉搂着李大旗脑袋,扬起的圆脸上,泪珠落盘般滚落,嘴里不停哽咽地嘱托着。李大旗一手搂住李眉的腰,一手腾出来不间断地抹泪。我心头酸楚,不忍再看,偷看爱人,爱人眼圈也红了。
  后来,我休假下船了。居住在两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再见到李大旗,断续的消息也是从上下船的船员口中获悉,知道李大旗休假后在家住了两个月,又上船挣钱养家了。李眉给他生了个胖儿子。
  海上风雨飘摇,船上生活空间有限,昼夜定时定点值班,还有突发的故障抢修,枯燥苦累是无法避免的。我相信再苦再累李大旗也不会放弃的,家有贤妻操持家务,照顾儿子茁壮成长,每天四下捕捉着爸爸归来的身影。李大旗,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
  
  酒鬼三副
  遇见三副是在船公司会议室。上船前,船公司召集船员到公司进行临时培训,讲讲新生效的法规、公司体系文件、船舶概况及航次信息。下午培训临近尾声,有人敲门,前台接待领进来一位晃悠悠、单薄、浑身散着酒气的年轻人。年轻人努力睁着的眼睛没有为迟到说说原因,一副酒足饭饱后的嬉皮笑脸迎着我们愣愣地对视。
  会后知道他是和我们一起上船的三副。三副原本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上学期间,远离父母,开始好酒贪杯。直至醉得被学校开除,仍不知悔改,贪恋杯中之物。
  上船初期,忙于熟悉工作、值班、做记录,一切渐入轨道。船长是位头发灰白的老上海,不爱管事,喜欢和稀泥。   船上航行值班三班倒,每班四小时。三副上班是每天8∶00—12∶00、20∶00—24∶00。中午12∶00下班后,三副喜欢把午餐端回个人房间,关好门开始喝高度白酒,然后睡觉休息。时间久了,晚饭也开始端回屋,吃前先倒上一杯。这是违反规定的,法规和公司文件明确规定,上岗前四小时不许饮酒,以免酒后判断失误,引发事故。当时我做大副,晚上八点和接班三副进行交接,闻到酒味知其偷着喝酒了,劝诫三副作为驾驶员,接班前不要喝酒,避免出事。三副不予正面回答,笑嘻嘻地扯东扯西。几次劝诫无效,我报给老船长,让其阻止三副这种荒唐的酒后接班行为。老船长把老花镜努力往鼻尖挪挪,歪着头、白眼球向上翻着朝我干笑,口中说着好好。不知老船长说没说,三副晚上接班时浑身的酒气越来越重,以至说话都不断打嗝。劝诫失效,我言语开始粗暴犀利,三副依旧死皮赖脸地躲避,醉悠悠地值班。后期三副晚饭后陪着老船长下象棋,一边下象棋,一边一杯一杯把啤酒当茶水喝,直至喝到上班。为了全船兄弟的安全,我险些和这个老上海吵起来。
  三副在老船长的压力下,晚饭终于不喝了。收敛的日子慢慢回归于平静,八月的海面除了潮热,一切都在容忍中缓慢度过。
  这天,船在日本码头装货。傍晚工人下班,喧杂一天的码头渐渐随着夕阳轻坠纳入宁静。晚饭后,码头散步,擦黑了,回船。还没到船边,发现生活区舷梯处聚集一群人,老船长也在其中,一脸凝重。走上舷梯,顿感气氛不对,老船长没了往日的稳重,焦虑地冲我说:“大副,三副不见了!满船找了几遍,没找到!”我问厨师,知其晚饭没来吃。立刻组织两队人员,一队从驾驶室逐层往下找,另一队仔细查找机舱底层死角,担心三副酒后去机舱检查灭火器材,一脚踩空跌落至底部。
  一刻钟后,两队人员匆匆赶回,满脸汗迹摇头。我和老船长对视,商量是否报告代理,联系日本海上保安厅过来协助查找。保安厅过来肯定会有帮助,但也会带来船间平素管理不严,事后加大對船舶安全检查的麻烦。我和老船长正犹豫中,突然听到一位林机工大喊:“三副那不是在水底躺着嘛!快看!”我们仿若雷击,瞬间失了心跳。我顺手夺过一部强光手电,顺着林的手势,一束光柱急速射进船舷和码头一米间隙的水下。紧接着又有几束光柱增射进来。水底基本清晰可见,没发现林机工所指躺着的三副,而是看到一群散漫的小鱼,不识趣地四下舞动着。我眼神犀利责问林机工,林机工躲避着,挠挠脑袋说:“可能……看花眼了吧。”我喘着粗气,继续盯着水里,随着光柱四下搜寻。这时,身后有人喊:“船长、大副,三副找到了!”我们急回头,看见三副光着上身,睡眼迷瞪着从走廊尽头晃悠悠撞着墙走了过来。三副午饭酒后睡不着,去收拾消防救生器材间。库门关着,里面也热,收拾一会儿,困劲儿上来了,直接坐仰在器材上,睡着了。
  看见一脸无关己事装傻充愣的三副,我直接爆了粗口,手电险些砸在那张又开始死猪不怕开水烫笑嘻嘻的嘴脸上。老船长憋得老脸褶子都红了,抖起的右手险些触破三副鼻尖,半天才骂出:“你真是一个混蛋!”
  事后,我和老船长商量,报给公司,回国内第一港口把三副炒了,此人继续留在船上,酒后会生出更多不安全事端。老船长这次没有干笑,而是把一脸的褶子凝重纠聚在一起,似只沙皮狗,点点头。
  三副下船后,公司因其嗜酒,不再聘用。后期听闻,知其依旧嗜酒,依旧做着三副,每上一条船,做不了几个月,就被炒掉,炒掉了再换家公司上船。折腾来折腾去,折腾到三十好几了,没提职,婚也没有结。有人说,喝酒把名声喝臭了;有人说,早喝得阳痿了。
  七八年过去了,偶尔翻看当年的日记,也会想及那个三副。不知这些年过去了,是否有所改变?是否不再嗜酒,有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很久没有联系,那个嬉皮笑脸的三副已逐渐淡忘、消失。可是每次想起来,却又有一番别样滋味在心头,似回味,似想念,感慨颇杂。不想为了什么,或许只因为我们曾经在一条船上吃过狂风、抗过恶浪。
其他文献
“在嘈杂的菜市场”,“观自在人心”,这个标题取自李道芝的《祖母》和《觉初图书馆》。两个短句,我觉得提示了李道芝创作上值得注意的两个方面。第一,李道芝的诗多从日常生活取景,不是摩登的咖啡廳,不是时尚的电影院,而是普通得简直有些俗气的图书馆、菜市场、交易市场、电梯和博物馆等。第二,李道芝在这些场景中“观自在人心”,既审视别人,比如《祖母》《东汉说唱俑》,也反躬诸己,像《理发》《觉初图书馆》和《凯旋路电
期刊
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曾著有《食物的历史》一书,在辨析食物发展的历史的同时,试图以人类的基本饮食为中介点,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书中有一个观点让人觉得特别新鲜,即食物进化的历史,承载了人类对自然的某种反制,而这种反制则基于人类自身的反抗和恐惧。现代的素食主义无疑集中了人们对自然之物怜悯和恐惧的情感。怜悯的是动物生命的终结,即人为的且伴随着痛苦的终结;恐惧的是自然之物的銳减或消
期刊
一  一幢楼被拆除了。在砖块瓦砾基本清理干净之后,原本伫立着一幢楼的地方,变成了一块空地。空地被围了起来,挂上了严禁进入的警示牌。过了几天,空地边缘修起一个宣传栏,栏里贴了一张图片。仔细看,可以辨认出来,新的大楼将在这块空地上建起来。  人们天天在空地旁边来去,偶尔也停下来,看看空地和空地旁边的宣传栏。有人谈论旧的大楼曾经充当过食堂、运动馆、学生宿舍。有人点数着新大楼的层数,讨论什么时候能够开工。
期刊
→ 原子 原名唐源志,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先后在《广西文学》《南方文学》《桂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多篇。  大都市小区往往被高高的围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的连只蚂蚁也休想钻进去。小城市的小区就大相径庭了,高层政策还在酝酿当中,小区道路早已四通八达了。开发商把腰包一塞满,坐上豪华轿车,屁股一冒烟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老文省吃俭用,豆腐里细出骨头来,积攒了毕生的积蓄,才在阳
期刊
那黑暗中的洁白之物  必将生者覆盖  让死者芬芳四溢  它们把脚印  镶嵌到幽蓝的邮票上  体内的火苗随呼吸  在星空下忽明忽暗  这些并不影响巨大的树冠  看上去像一座城郭  也像白天的某副人脸  出于对路灯担心的回报  幼小的芳香出来散步  总是很短一段  就把权利交给身后  戴尖帽子的大鬼  如果后半夜还要提着灯笼  搜索游荡的魂魄  理所当然有了替身  要是风把花瓣吹落地下  它还没有想好
期刊
一  水房里的开水每天早晚各供应一次。时间到了,管水房钥匙的老蒋会站在廊道一头吆喝:“开水哟,开水哟!”高兴起来了,他会多吆喝几声,有时还会顺着走廊一直往前走,边走边朝两边病房张望,口中继续吆喝:“开水,开水!”越往前走,他的声音越小,最后变成轻声咕哝:“开水,开水。”像个神智不清的痴汉在念念有词。不高兴了,他连基本的两声吆喝都免了,把水房门的铁栅使劲锁上,手捏着钥匙兀自走掉,去一旁忙他的。到时再
期刊
→ 邓 卉 广西贵港木格人,系贵港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港北区作家协会主席,担任贵港市首部大型原创文旅剧目《荷城情韵》文学统筹、首部规范性村志《云垌村志》编辑。专注于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文字,近年在创作《植物心情故事》和“布山文化系列”散文。  那些花儿  “九叔,您见过万年青开花吗?”  “它本来就会开花,你不知道吗?”  几缕白云在碧空中飘荡,山村的微风捎来青草、野花、泥土的气
期刊
黑 键  当所有的乐器  都发出嘶哑的音调时  只有你,保持着你黑色的质感  用明净的灵魂  凝视滑过的每个白天与黑夜  枯萎的花朵散發着昨天的香味  你用温情的指尖  探索着心灵爬升的阶梯  在时间的徘徊中寻找自己的音色  在夜晚触动发亮的声音  仿佛所有的瓶子都在滚动  奇异的琴音是黑色的蓓蕾  你高贵的灵魂与黑色的主题  总有一天,人们会听到  独坐黑夜  我常常喜欢把电灯关掉  独自坐在黑
期刊
雪落故乡  夜晚的雪下得很大  大得把天一点点包裹起来  大得慢慢不可接近  雪——  厚的、薄的、方的、长的、菱形的、环形的、   扁平的……  顺着山势紧凑地排列  雪——  互相挨着,也互相挤着  二十年来,我从未赞美过雪,尤其是高原的雪  高原的雪  洁白的,一瓣一瓣一粒一粒  清晰得咄咄逼人,瓦上梁上肩上……甚至再   高一些  就涌出高原的冬天  多年来一直有关于雪的消息:  “雪,男
期刊
→ 卢 辉 诗人,诗评家。著有《卢辉诗选》《诗歌的见证与辩解》。现居福建三明。  一组好的诗歌,总要给人带来合理的“惊奇”感,以满足人们对现实的“矫正”,90后诗人央措的诗就有这样的特点。他的诗既有中国人所说的“惊奇”“神遇”“兴会”“感应”等,又有西学里的“直觉”“灵感”“直观”“潜意识”等,而这一切都直接根植于诗人个体生命的最高形态的自由。以他的《雪落故乡》为例:“雪——/厚的、薄的、方的、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