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生从小学步人初中的门槛,各种思想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同时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初一新生的思想一般都很不稳定,并且对社会上的是非判断能力差。针对初一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和语文这一学科特点,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意义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我觉得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原因如下所述。 第一,语文这一学科,本来就是“人学”,即讲述、传达做人的学问。初中语文的课文中就传达了很多为人处世的观点。一般来说,十四岁、十五岁的学生,正是人生观的定型期,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掌握语言的应用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学问,并且有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想品德教材。如《语文》一册内容是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自然,这些文章都是真善美集结的精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
第三,毛泽东说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教会学生阅读文章、写作文章、服务社会的同时,应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审美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做法
(一)在名言警句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思想
首先,每天坚持在课前几分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的方法是,每天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优美辞章,举一二句名言警句。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文化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而把文化传承给下一代的主阵地就是语文的教学课堂。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文化的传承。并付诸于实践,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爱好的,同时也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讲述名言警句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同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可以达到教育学生、培养他们高尚情操的目的。
例如:我看到有的学生骑自行车横冲直撞,说话、办事很不礼貌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语文课前,在黑板上写下“温其如玉”这个古训,它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我讲道:“‘温其如玉’是指人的高尚德行,即做人处事应温文尔雅、温润如玉,使人感到外表温柔内心刚强。”接着联系实际情况。说道:“像平时有的同学课间吵吵闹闹、不守纪律;路上骑车乱闯等,这都是缺少高尚道德修养的表现,与古训‘温其如玉’的教导相背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遇事要多思考,性情要沉稳,讷于言而敏于行,用美德感人,才是‘温其如玉’的真谛,这也是我们人生修养的一部分。”
重视课前几分钟的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课堂的导引,使学生集中精神地进入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我们应该做到每天坚持,并且各有侧重。这样在古文优美深刻的语言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二)结合课文内容,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课本中的选材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品文章。一般都有着很深的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例如:《语文》一册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家庭生活。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家庭。并且掌握处理生活问题的策略。我在《散步》一文的教学中,在给学生讲解课文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家中发生的实例,具体地给同学们谈道:“父母整日辛苦劳累,肩负着家庭、社会的重担,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尊重父母。发奋学习,争取为父母争光。”这样在课堂中就自然地把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不仅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也使他们得到“孝顺父母”的教育。通过这样有效地教学,可以培养个体向善的意志并使之付诸于行动。据多位家长反映,许多同学在家中明显变得懂礼貌、理解人了,会积极地为父母分担家务。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坚信在学校这块教育园地,每一个老师只要用心都可以将德育渗透在本学科教学中,都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生。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意义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我觉得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原因如下所述。 第一,语文这一学科,本来就是“人学”,即讲述、传达做人的学问。初中语文的课文中就传达了很多为人处世的观点。一般来说,十四岁、十五岁的学生,正是人生观的定型期,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掌握语言的应用技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学问,并且有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想品德教材。如《语文》一册内容是从家庭、学校到社会、自然,这些文章都是真善美集结的精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
第三,毛泽东说过:“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教会学生阅读文章、写作文章、服务社会的同时,应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审美观。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做法
(一)在名言警句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思想
首先,每天坚持在课前几分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的方法是,每天用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的优美辞章,举一二句名言警句。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文化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而把文化传承给下一代的主阵地就是语文的教学课堂。所以,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文化的传承。并付诸于实践,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爱好的,同时也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美的熏陶。通过讲述名言警句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同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可以达到教育学生、培养他们高尚情操的目的。
例如:我看到有的学生骑自行车横冲直撞,说话、办事很不礼貌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语文课前,在黑板上写下“温其如玉”这个古训,它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我讲道:“‘温其如玉’是指人的高尚德行,即做人处事应温文尔雅、温润如玉,使人感到外表温柔内心刚强。”接着联系实际情况。说道:“像平时有的同学课间吵吵闹闹、不守纪律;路上骑车乱闯等,这都是缺少高尚道德修养的表现,与古训‘温其如玉’的教导相背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遇事要多思考,性情要沉稳,讷于言而敏于行,用美德感人,才是‘温其如玉’的真谛,这也是我们人生修养的一部分。”
重视课前几分钟的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课堂的导引,使学生集中精神地进入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对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我们应该做到每天坚持,并且各有侧重。这样在古文优美深刻的语言中,对学生进行熏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二)结合课文内容,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课本中的选材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品文章。一般都有着很深的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例如:《语文》一册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家庭生活。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家庭。并且掌握处理生活问题的策略。我在《散步》一文的教学中,在给学生讲解课文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家中发生的实例,具体地给同学们谈道:“父母整日辛苦劳累,肩负着家庭、社会的重担,父母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应该尊重父母。发奋学习,争取为父母争光。”这样在课堂中就自然地把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不仅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也使他们得到“孝顺父母”的教育。通过这样有效地教学,可以培养个体向善的意志并使之付诸于行动。据多位家长反映,许多同学在家中明显变得懂礼貌、理解人了,会积极地为父母分担家务。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教学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我坚信在学校这块教育园地,每一个老师只要用心都可以将德育渗透在本学科教学中,都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