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运用自主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学习;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动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简单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布置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我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预习:
(1)查资料。让学生查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读文章。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反复读课文,让学生多读既理解了课文,又培养了语感。(3)勾画批注。让学生把自己认为重点的、写得精彩的或有异意的用笔做好勾画、批注,做到精读。(4)动脑用心。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多提几个为什么,再细细品读欣赏。
比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指导学生这样预习:一、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二、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三、细读课文,进行批注、勾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四、精读、品读课文,提出问题,感悟作者表达的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增强课堂自学效果,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利用导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一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最为关键。因为精彩的导语,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时,我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放了一遍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温柔的歌调,悠扬的韵律,听得学生如痴如醉,意犹未尽。这时我适时地说:“相信大家已经被这柔美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又是谁为我们谱写了如此好听美妙的歌词呢?还是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古代这位伟大的作词者吧!”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然后逐渐形成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海燕》一课时,提出以下问题:①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②狂风、乌云、闪电分别象征什么?③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引导学生自读感悟,张扬自主学习的个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主要凭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如学生读了《伤仲永》一课后,有的同学说:“读了《伤仲永》,让我深深体会到:后天的努力才是成才的关键。”也有的同学说:“一个天生有才能的人,将来未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天生智商较低的人,也许他的未来是充分阳光的。”他们大多能提出自己或深或浅的感悟。
三、建立自主学习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
虽说是自主学习,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那就有可能酿成放任自流。只是这些制度必须先经过同学生们的民主商议,然后才能发挥约束作用。为此,我针对不同的情况,制作了一些表格,发给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设立了以所教班的语文课代表、学习小组长、语文学习兴趣组组长为骨干的督察小组,经常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情况检查,及时总结,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四、课外延伸、拓展,巩固、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课堂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总量的增加,为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延伸创造了条件。作为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引路”,鼓励学生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在课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①廣泛阅读,扩大知识面。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的书和杂志,特别是国内外的名著,勤做读书笔记,适当时候进行读书活动交流。②结合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学习;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动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简单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布置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我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预习:
(1)查资料。让学生查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2)读文章。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反复读课文,让学生多读既理解了课文,又培养了语感。(3)勾画批注。让学生把自己认为重点的、写得精彩的或有异意的用笔做好勾画、批注,做到精读。(4)动脑用心。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多提几个为什么,再细细品读欣赏。
比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指导学生这样预习:一、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二、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三、细读课文,进行批注、勾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四、精读、品读课文,提出问题,感悟作者表达的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二、增强课堂自学效果,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利用导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一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最为关键。因为精彩的导语,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时,我先在课堂上为学生放了一遍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温柔的歌调,悠扬的韵律,听得学生如痴如醉,意犹未尽。这时我适时地说:“相信大家已经被这柔美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么,又是谁为我们谱写了如此好听美妙的歌词呢?还是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古代这位伟大的作词者吧!”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辨析,然后逐渐形成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海燕》一课时,提出以下问题:①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②狂风、乌云、闪电分别象征什么?③课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引导学生自读感悟,张扬自主学习的个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主要凭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如学生读了《伤仲永》一课后,有的同学说:“读了《伤仲永》,让我深深体会到:后天的努力才是成才的关键。”也有的同学说:“一个天生有才能的人,将来未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一个天生智商较低的人,也许他的未来是充分阳光的。”他们大多能提出自己或深或浅的感悟。
三、建立自主学习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
虽说是自主学习,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学生,那就有可能酿成放任自流。只是这些制度必须先经过同学生们的民主商议,然后才能发挥约束作用。为此,我针对不同的情况,制作了一些表格,发给学生,在实施过程中,设立了以所教班的语文课代表、学习小组长、语文学习兴趣组组长为骨干的督察小组,经常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情况检查,及时总结,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四、课外延伸、拓展,巩固、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课堂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总量的增加,为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延伸创造了条件。作为教师要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引路”,鼓励学生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在课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①廣泛阅读,扩大知识面。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的书和杂志,特别是国内外的名著,勤做读书笔记,适当时候进行读书活动交流。②结合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学生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