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逆活!日本益寿大师今年105岁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gador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日本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也是健康寿命最长的国家。所谓健康寿命,是指精力充沛、能健康生活的时间。如果瘫痪在床,即使长寿也不会快乐。但是,日本的老年人很多都一边精力充沛地享受着人生,一边实现了长寿。日本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就是这样一个风趣幽默、笑容纯真的百岁老人。甚至他80岁之后的生活比刚退休时更健康快乐,真正实现了人生的“逆活”!
  人生不仅仅是活着
  1911年,日野原重明出生于日本本州岛山口县。从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医生。每日看遍病人们经历病痛折磨,日野原重明十分重视自身健康。为了将更多的健康带给日本国民,他常常趁着出国交流之际,努力学习国外医学先进经验。在一次去英国交流时,日野原重明发现英国的老年人不仅寿命长还很健康。后来他才知道,原来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很早就开始定期为中老年人体检,防病于未然。
  回国后,日野原重明立即向政府提交申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四处奔走,日野原重明如愿将健康体检引入日本。不仅如此,经过20年的努力,他将糖尿病、高血压等作为“成人病”的称谓,改成了“生活习惯病”,希望唤起日本国民在平日里关注健康的意识,对整个医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日本预防医学第一人。
  65岁那年,日野原重明从医院退休了。由于习惯了以前当医生时忙碌而紧张的生活,突然清闲下来,他竟时常感到不安。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他常常和邻里的老人们在公园里的大树下闲聊。然而,整日聊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却让日野原重明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几乎每个老人都喜欢倒数自己剩下的生命,嘴里常常念叨着:“这日子真快,这把老骨头离坟墓不远了哟……”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时,日野原心里都五味杂陈,仿佛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像那血色的残阳,正在缓缓消失……
  一次,日野原在公园里和别人争执起来。原来,一位患上淋巴癌的老人在聊天时觉得自己拖累了家人,于是提及了自己打算“安乐死”的想法。作为一名医生,日野原重明听后十分生气,激动地站起来说道:“你怎么能这么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呢!”那位老人却不甘示弱地反驳:“别用你医生的口吻来教育我,现在你和我们都一样,老了就不中用了,活着还会成为儿女的累赘!”日野原听后心痛至极,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场几乎所有老人都赞成那位患病者的想法。
  难道老人就该像废品一样被随意地处理掉吗?那段日子,这个问题在日野原重明的脑海里反复盘旋。为了远离那群“负能量”的老人们,他再也不去公园角,而宁愿一个人在自家院子里摆弄一下花草。然而这样依旧没能赶走空虚,每当看到自己早上的影子被缓缓而下的斜阳一步步拉长时,也就意味着一天即将过去了,而这更让他感觉到时间的紧迫,陷入一阵恐慌。
  而这一年发生的一件大事,让他彻底改变了生活态度。他遭遇了劫机事件,当平安生还,一踏出机舱,他就想:接下来的人生是别人赋予我的,一定要用接下来的生命好好活着。他要证明,老人的生活,并非只有与日俱增的衰老和等待死亡,也可以很健康很快乐!
  好习惯是个无价宝
  从1975年开始,日野原开始倡导“自己的身体自己捍卫”运动。身体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想要活得好,就必须保证身体像机器一样能够良好地运转。他觉得疾病都是因为平日里的坏习惯长期累积的结果,当身体被坏习惯一点点消磨,到最后就会无法收拾。因此他认真研究检视自己的习惯,好的就坚持到底,坏的就赶紧改掉。
  日野原维持健康的方法之一,就是维持自己的体重。身高1.65米的他,从30岁起,一直把体重维持在60公斤。为了保持自己的体形,日野原在饮食上十分上心,食材必须挑选对身体健康有利的。每天早上起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制作一杯新鲜的果菜汁,并在里面放一勺橄榄油,这种自制饮料既能稳定胆固醇,又能补充能量;然后再喝一杯加了大豆卵磷脂的牛奶,吃根香蕉,再配杯咖啡。他午餐饭量很小,如果很忙碌就只吃几片饼干及一杯牛奶。晚饭相对丰盛,每周吃两次没有油花的牛排,其余5天选择鱼类,再搭配一大盘蔬菜,如莴苣和花椰菜。
  有句话说,一个人一生所吃的东西都是有一定额度的,前半生吃得多了,后半生就该吃少点。日野原十分赞同这个观点。他强调在食物上不要有过多的欲望,最好能比八分饱还要少一点。90岁以后,他更是坚持六分饱的原则!不过,日野原强调,对美食也不用太敏感,今天多吃一点,接下来就少吃一点,让增加的一两公斤体重自然下降。
  与饮食生活混乱共存的,就是运动不足。“运动就会年轻”,这是日野原重明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运动方面,他從来都不会偷懒,尽量给自己多创造锻炼的机会,比如坚持不搭电梯,走路常两步并成一步。为了让自己显得朝气蓬勃,每次出去跑步时,他总是穿上一套红色运动服,戴上一顶黑色棒球帽,身姿硬朗,身后许多人单单从背影看他,都将他错认为是一个年轻的小伙。
  在许多人印象中,老人一定是佝偻着腰行走,可日野原重明偏偏不愿意这样。为了让自己充满精气神,在步行时,他总是想象头顶上有个什么东西,然后走路时就会尽力将腰板挺得很直,就好像古代宫廷女性练习走路姿态时要在头上顶一本书一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容易因缺钙而出现佝偻状况,所以日野原重明每天都坚持喝牛奶补钙。
  70岁那年,日野原在网络上看到一个火爆的健身视频,决定去报一个健身班。当健身房里来了一位70好几的老人时,所有在运动的年轻人都面露一脸狐疑。健身房教练以为日野原重明是来寻人的,赶紧上前询问。可日野原重明却一脸正色地说道:“我是想来报班练习肌肉的。”此话一说,几乎所有人都傻眼了。那天,健身教练给日野原重明做了一个身体测试,发现他身体素质的确不错,甚至比许多中年男性还要好。最终,教练根据日野原的情况给他推荐了一个私教班,每周都会让他练习肌力。
  除了这些,日野原还认为老人一定要坚持健康的心理习惯,不仅要心中充满爱,凡事抱持正面的想法,学会体谅别人的心情,珍惜相逢的人、事和物。   活过百年,如今,日野原最骄傲的健康秘诀就是自己的好习惯。他写了一本《生活快乐的15个习惯》来总结自己的人生,他一再强调习惯可以造就一个人,而人生就是不断回头检视过往习惯的过程。
  永远去做新的事
  “永远做新的事,就永远不会老”,日野原认为长寿最大的秘诀就是即便脸上沟壑纵横,却始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保持年轻心态,就是想做的事情就一定得做。有一阵子,日野原患上肺结核不得不卧床休养。这对于平日里习惯了东走西窜的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这时,午睡前医院播放的一段音乐总是犹如一条甘泉流淌在了日野原重明的心间。
  不知不觉中,日野原拿起铅笔,在白纸上画起蝌蚪般的五线谱来。他的子女们都认为父亲是在瞎折腾,多次劝他多休息,别总干些没用的。可日野原却不以为然,在休养的一年里,他从零基础自学学会了作曲。有时灵感一闪,他还不自觉将曲调哼起来。一次,见身边的病友因病痛折磨得痛苦,日野原輕哼起来一段音乐,奇妙的是,在这慢悠悠的音调中,前一秒还在呻吟的病友后一秒竟逐渐平静了下来。
  出院后,日野原重明不但成为了一个作曲家,还发现了音乐疗法,辅助病人缓解生理和心理上的伤痛。之后,他开设了日本第一家安宁医院,普及安宁疗法,并开展了许多有关音乐疗法的讲座。刚开始,子女们担心父亲年迈的身体扛不住,总是出言劝阻。可当看到日野原重明在演讲台上神采奕奕演说的样子时,他们终于不再阻止父亲了。在他们看来,父亲已经活出了超出一般老人的境界了。
  此后,日野原重明更是创造了一个个历史。88岁那年,日野原看到一本好书,就有了把它改编成音乐剧的想法,最终他竟梦想成真,把自己弄成为了一个剧作家;90岁那年,日野原爱上了水彩画,于是每天追着太阳画画,最终成为了画家。之后,音乐家、演说家,日野原重明的身份越来越多,而这些意外的成就,都是在他走向百岁的时候完成的。
  虽然年龄渐长,可日野原重明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社交达人。MSN、Facebook和推特等社交网站,日野原重明全都玩得转。像每一个年轻人一样,无论是吃饭、跑步还是健身,他喜欢晒拍,配上一段文字感悟,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出来。
  一次,日野原重明将自己制作番茄黄瓜汁的过程做成了图文详解版分享出来,还特别推荐大家在制作果蔬汁时加上一勺橄榄油,从医生的角度介绍了橄榄油对身体的益处。没想到很快被许多网友转发,大家都纷纷向他讨教起了长寿的秘诀。日野原很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于是将自己的养生秘诀和心态保养写出来,不同于那种枯燥无味的文字,他运用了大量的网络词汇,还自封是个“萌萌哒”的叔叔!
  凡事都好奇,什么新事物都想挑战,这也正是日野原“乐活”的关键。在他看来,有些人总是把“老了”、“不中用了”挂在嘴边,这会成为拒绝接触新事物的借口,阻挡了自己终身学习、发掘潜能的可能。
  为了鼓励更多的老人们活出精彩,日野原重明将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心得写成了书籍,有关于如何养生长寿的,也有关于怎样保持良好年轻心态的。在百岁高龄出书,又很快掀起了日本书刊界的一个热潮,不仅不少老年人争相购买,就连年轻人也热情追捧。日野原因此又一举成为了日本最年老的畅销书作家,每年几乎有超过100场的演讲。
  如今,即便已是105岁的高龄,日野原重明还坚持每周抽一天时间给患者看病。每次诊断病情时,他不但耐心治疗,还会给病人讲授相关知识。除了切实做到关爱老人,日野原重明还十分重视小孩教育。每个月他都会去各个小学做演讲,和小朋友们进行关于“生命”的对话,希望把珍惜生命的想法能在他们年龄尚幼的时候就播种在孩子的心里。
  “灯光可不可以打亮一点,那样大家才可以看清楚我年轻的脸。”当105岁的日野原说出这样的开场白,相信每个人都会对健康长寿有一个新的定义。 编辑/贺长虹
其他文献
富翁保罗又捐款了80万美元,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凯恩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痒痒的,他早就想对保罗下手了。  最近几个月,保罗一直在捐款,已经捐了好几百万美元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凯恩发现保罗就一个人生活。凯恩决定对保罗下手。白天人来人往,不好对保罗下手,凯恩决定晚上动手。  这天晚上,夜深人静,凯恩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开了保罗家的大门,他悄悄地走了进去,在屋里寻找保险箱。果然,在墙角就有一个保险箱。
期刊
婆婆今年来我家过年,每天总也闲不住,手里总是不停地忙这儿忙那儿,她每天会找我说好多好多话,多是村里的家长里短。  有一段时间我好与父母争辩,他们让我朝东我偏朝西,因为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好像自己多牛掰的样子,竟渐渐对父母的唠叨心生嫌弃。  有一次我和父亲起了口舌之争,父亲暴跳如雷浑身发抖,我也气得脸红脖子粗的,也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气脱口而出:“够了,你这么多年一直在以爱的名义挟持我控制我!我受够了!
期刊
2016年4月5日,是日本“国民偶像”、“生命斗士”乙武洋匡(以下简称“乙武”)的40岁生日。然而,他却选择在这一天,公开向妻子和民众谢罪。他在东京大饭店的宴会厅向妻子和宾客鞠躬致歉:“一切都是我的错……”  据日本《新潮周刊》杂志披露,前不久,乙武被媒体发现他和妻子的婚姻全是作秀,婚后15年中,乙武竟有五段婚外情。直到他被揭发出轨,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假面婚姻”。缘何励志偶像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
期刊
江望君是一个打工仔,为了报复抛弃他的富二代独生女,他把“富二代”之前和多个男人交往的经历告诉了她的新任男友——一个在她父亲公司上班的海归博士。在他一次次的“爆料”之后,海归对“富二代”渐渐地冷淡下来,还在他的建议下,从“富二代”父亲的公司里卷走了上千万的货款。就在他沉浸在报复快感中时,海归提出为了感谢他的“指导”,想和他见一面,分他两万元。完全没有防备的他开心前往,但见面的情形却大大超出他的预料…
期刊
在日本山形县有一所公立高中,叫做山形南高等学校。这所学校自1972年最后一批女生毕业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女生的踪影。如今,44年过去了,这所拥有839名学生的男校在今年春天迎来了一位女生,叫山田幸子。  幸子的家乡在距山形县不远的一个小村庄里,村里大部分人家已经搬到外地居住了,如今只剩下她一个学龄期的孩子。由于日本的低生育率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学校都被迫关闭,距离幸子村庄最近的学校只有山形南这所男
期刊
在2015年美国霍尔特郡的一次画展,一个叫做威廉姆斯·基隆的画家总共卖出了40幅绘画作品,共计收入40万英镑。画展上,当前来参观的人啧啧称赞“这些画太美了”“颜色运用得如此巧妙”时,鲜有人知道,展厅台阶上那个安静地坐在爸爸身边的12岁小男孩,就是这些画作的主人。  早在6年前,他就有了“小莫奈”之称,靠出售自己的画成为闻名全球的百万富翁。但当人们回顾他成名的这6年时间,发现如果不是父母保护好他的天
期刊
近日,一则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新闻占据头条,让“路怒症”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如今在都市生活的人们时常被各种不良情绪困扰,不光有开车易怒,连上班、与家人相处也动不动就容易爆脾气,易急易怒简直成了一种“时代病”。本文的讲述者张先勇的父母一直注重养生,然而,吃再多的补品都无法避免气急攻心对身体带来的伤害,令他十分苦恼。为此,他费尽心思地教父母修炼“不生气”养生法,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养生先
期刊
史蒂夫出生前,其父死于一次消防队的救火行动。所以,史蒂夫对父亲的印象是照片里一个身穿消防制服、佩戴勋章的微笑男人,那是勇敢者才会有的微笑。  有一年,史蒂夫在父亲纪念日扫墓时认识了兰奇先生。他是当地一个富有的珠宝商,很多年前家里曾遭遇过一场大火,多亏史蒂夫的父亲和消防队同事全力营救,全家得以脱险。他所说的,正是导致史蒂夫父亲殉职的那次行动。作为报答,兰奇先生专为消防队员的子女设立了求学基金。  在
期刊
上周,我一闺蜜带着她母亲来北京旅游。因读书时,经常去闺蜜家蹭饭,她妈妈对我印象不错,于是,我主动邀请她们来我宿舍住,还能省下不少钱。  谁知我刚打开宿舍门,闺蜜妈妈就啧啧感叹起来:“你们这几个会读书的大学生,现在只能背井离乡,挤在这么矮小的出租房里。你们班以前那个老惹事,才上到初中的那个二狗,现在可威风了,天天开着奔驰,住别墅,别提有多气派了。”  闺蜜尴尬地冲我笑笑,我假装没在意,赶忙拉着闺蜜妈
期刊
每年秋天一到,祖母总是提醒我“该上山看祖父了”。祖父的生日是祖母最重视的日子,即使祖父离开我们已经有十二年了。我自两岁父母离异之后便与祖父母同住,我当他们是我的父母,老人家也更甚疼爱儿女般的照护着我。  上山的路七回八转,祖母和我在这路途中总会说说聊聊这一年的事,也掺杂些祖父的小趣事或我小时的糗事。她通常记忆力惊人,说起细节令人如历历在目。但今年情况有异,同一句话她竟反反复复说了八次。老人家走到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