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a8577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寻了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切入点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揭示了立足于企业岗位需求实施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维度,提出基于校企合作实施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强化师资队伍,从而完善“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岗位需求 课程设置 嵌入式教学
  一、企业岗位需求应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当前高等教育的稳步扩招战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宏观经济从粗放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并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创新型社会提供了坚实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基础。但由于各高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及教师队伍良莠混杂,高等教育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受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需求相脱节的冲击,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艰难,就职适应能力不强等弱点凸显,导致诸多毕业生沦为现代职场的蜗居蚁族。因此,高等教育应当深挖制约当前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障碍,转而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产学结合,实施“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高等教育应面向企业需求来设计大学生培养方案,但受大学教学资源相对稀缺及高等教育需求旺盛性限制,高等教育难以在现有高教资源条件下完成诸多要求拓展大学教学内容的倡议。若想在有限的教学课时总量和现有教学设施设备条件的限制下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将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需求和技能需求纳入高等教育系统内,则需积极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将企业岗位需求“嵌入”常规化教学进程中,在确保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职场生存能力。实施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重视与专业对口企业展开良性互动,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理念为指导来塑造其从业观、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并以岗位道德培养为基础展开企业所需岗位技能教学工作,培养出企业急需、职场竞争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二、“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立足于企业岗位需求
  (一)以企业岗位道德需求为基础设计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指向是培养社会需要、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高素质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社会需求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第一,具备端正的职业道德立场是企业对人才的基本岗位要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内容包含两部分,一是外部招聘人才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是否契合,二是其技能是否符合企业所需。其中,特定人才与特定企业在文化层面的吻合度直接决定企业新人能否在企业顺畅地施展才华。若要提升二者在企业文化层面的契合度,必须强化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第二,若想实现企业需求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结合,必须先在职业道德教育领域端正学生的就业思想,为企业提供乐于为企业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鉴于现实社会中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的琐碎性,高校不可能针对每一家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个性化高等教育培养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较高的职场普适性,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学生更易受企业欢迎,进入企业后在爱岗敬业思想指导下学习企业文化和企业专用技能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强。第三,实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提升大学生应对就职后的诸多矛盾。大学教育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按照规范化流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会面临工资待遇与期望收入之间的矛盾,个人技能与企业需求的矛盾,个人兴趣与工作安排的矛盾等问题。若能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做到准确自我定位,则可有效缓解学生与企业在基本价值观方面的冲突,提升其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速度。第四,实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帮助大学生在企业中发挥特长,建功立业。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从业观,端正从事特定岗位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做到爱岗敬业,借助企业提供的平台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二)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开发嵌入式课程教学新方法
  特定专业的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应当积极邀请当地企业权威人士从实业界的视角对既有课程发表意见,尊重专业人士对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展方面的建议,并藉此修订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教学计划,以培养符合社会实业界需求的新型人才。首先,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开发嵌入式课程教学是由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所决定。若教育符合经济需求则会推动经济发展,经济进步则会反哺教育事业;若教育与经济需求相脱节,教育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其自身也将陷入停滞。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基于经济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展开,达到课改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的目标。其次,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开发嵌入式课程教学必须与当地企业需求相结合。各地高校主要服務本地经济,本地企业则为高校学子的实训、就业提供诸多帮助,二者应当紧密结合,互补余缺。第三,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大前提下实施以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的嵌入式课程教学。众多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教学计划安排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使得地方高校无法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各类人才,而高校管理者根据封闭式拍脑袋决策而设立的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却得不到市场认可,表现为就业率低及招生难,将学校推入困境。只有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方向并积极参考企业对专业建设的意见来制订课程改革方案,方可改善高校毕业生素质以提升其就业率。
  三、完善“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与对策
  (一)基于校企合作实施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
  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企业岗位需求,将企业引入教学课堂自然是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校企之间围绕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的合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学校管理者可与对口企业签订校企互动合作协定,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办特色专业等方式将教学课堂延展到社会领域,实现企业与教育的结合。校企互动合作中的企业一方主要负责提供两方面资源支持:一是企业承担实训基地的设施与设备以及实训所需原材料、辅料、能源等资源耗费成本。二是企业承担资深骨干员工与合格管理者进驻学校授课的人力资源成本。高校教师也可进驻企业做员工培训以配合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持续提升员工素质。校企互动合作可使学生获得企业岗位技能训练机会,更好把握企业岗位需求特点,并藉此调整理论学习与企业需求的偏差以提升其就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校方也可缓解实训场地及实训材料费用紧张的局面,同时为企业提供其所需人才。其次,学校管理者可与对口企业签订人才供需合同,将校企合作拓展至新生入学伊始。校企人才供需合作可做到三个合拍:一是学校招生与企业招聘的合拍;二是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的合拍;三是学生实训与就业的合拍。而在整个合作期间,学生从入学报到起即具备学校学生与企业学员的双重身份,按照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的教学方案接受学习和培训,确保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密切结合。校企合作方式应当强调企业对毕业生的再考核问题,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就业,而不可将毕业与就业简单挂钩,否则将降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求知压力,影响其学习效能。   (二)创新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的施教方法
  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更多地立足企业视角,偏重于以传播企业所需知识为内容,以培养可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实战型人才为目标。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嵌入式课程教学新方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生产实践技能培养无缝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比重,实现课堂教学和企业经营的统一。首先,任课教师需要结合企业需求深入改造现有课堂教学内容组织方式,积极调整教学计划,适当缩减在偏重理论陈述的教学内容方面的课堂时间投入,转而将理论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企业案例教学,用案例驱动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举并非主张任课教师不讲理论,而是转变理论教学内容的授课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教学方式陈述理论教学内容,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其次,校方教务部门应当变革教学计划中关于理论课与实训课安排的方式与手段,通过穿插式实训教学方法将其与理论课教学进程密切结合起来。传统实训课程的教学安排中一般是集中开展实训课程,或单列为一门课程,或在一个学期选择若干周作为实训周,这样的安排在时间轴线上分割了理論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训练,使得学生无法及时通过实训课程来检验所学理论,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效能。穿插式实训教学指将实训与理论教学在课堂层面相融合,将讲授理论与随后开展实训教学的时间安排在一节课或连续几节课内,从而协助学生构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对接知识架构,提升教学效能。
  (三)强化师资建设,以支撑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
  嵌入式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而当前高等教育机构的普遍问题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课和实训课指导教师。多数高校任课教师多来自高校硕博毕业并直接进入任课教师岗位,缺乏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验,缺少对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贴切把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难以贯彻企业对岗位需求的鲜活案例与理念。为培养能适应企业人才需求并具备较强生产经营实战能力的教学能手,当前的教务管理模式应当从引导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单方面工作向积极激励教师掌握多项技能,做好一专多能转变,同时向具有高校教师技能和所任专业技能的方向转变。为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可实施嵌入式课程的教师队伍应当做好如下工作:首先,校方教务部门应当积极对任课教师展开道德文化、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各级教师对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对企业用人理念的思考和把握。具体的培训方法应当不拘泥于形式,可以通过自学体会,聘请企业人士开设专家讲座,以教研室为单位开设面向企业的教研活动,组织任课教师去企业中参观、学习、研讨等多种方式来积极为任课教师更新知识和补充企业实战经验。其次,学校人事部门应当变革对任课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法,引入目标导向的绩效考核理念,将传统以教学和科研为轴心的过程型绩效考核体系拓展到以人才培养效果为目的的目标型绩效考核上来。学校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教书以实现育人的目标,衡量学校毕业生质量的恰当标准是企业对该毕业生的认可及该生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而对这类企业认可与社会价值的测度是传统过程型考核无法实现的。因此学校人事部门需提出对任课教师的目标导向型考核方案,并推动教务部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考核项目的变革,鼓励教师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崔玉平.基于岗位需求的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35).
  [2]王绍让.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下的大学生就业力培育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
  [3]卢森锴,刘迪,韦吉爵.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理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1).
其他文献
资金、人才、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三者相比,环境要比资金、人才要素更重要,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资金、人才的聚集,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房产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应在
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不仅是衡量上市公司市场竞争能力、反映上市公司发展能力的必要环节,而且是上市公司各项决策的基本依据.它既是衡量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首要标准.又是企业经营管
"深入"是主线教学的必然要求。但主线教学的"深度"不仅要以文本为依据,更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儿童的深度",以儿童认可的浅显方式表达深意,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向纵深适度推进
语文学习力指一个人学习语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综合素养。有效的课堂练习,既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又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运用,提高课堂
近期,全国各地职业教育系统纷纷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职业院校的主题教育如何不流于形式?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如何唤醒每个学生的梦想,让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
远程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步,教育工程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这样一来也促进了农村教育改革,也使得农村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新时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利用远教资源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可见学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通常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较差。因此,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文章
创新人才培养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更是人才战略转型的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创新人才的特征;学习自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总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就出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剩余劳动力无法充分转移的弊端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进城务工 转移    一、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     1、农村人口不断增多,人均土地拥有量相应减少。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盲目追求眼前利益,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手段征用农民土地,使大量农用地变为非农用地现象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