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共鸣体味情感感悟生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2-01
  读诗词,就是与作者对话,不是面对面的交谈,是穿越时空,通过文字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怎样通过没有生命的文字去体味鲜活生命的思想感情呢?
  我以为若能找到“心音共鸣”的点,用“人之常情”去体味,就能穿越古今与作者交流,这种“人之常情”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思考,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又叫换位思考、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
  我们强调的“知人论世”,就是引导读者“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但很多的赏析却喜欢用“经验主义”解读诗人和文本。
  有赏析《再别康桥》的文章说:“他不忍心惊扰这学校的安静,他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孙绍振认为,说这种离愁“愈来愈凝重”是没有根据的,我同意先生的观点。这种解读不来自文本,来自作者的阅读经验、优势记忆,因为这些“经验主义”者忘了阅读的终极目标。我想阅读不仅是为了解读作者,解读文本的思想感情。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但一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而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我们可以在别人的阅历中感受一些不同的东西,从而形成更多的生活感悟。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生活,我们读诗是为了从别人的生活中更懂得生活。要想与诗人的交流不陷入“主观臆断、思维定势”的漩涡,赏析诗歌时不仅要凭阅读经验,更要凭生活体验,还要懂得阅读是为了生活。
  试用“同理心”去理解徐志摩再别母校时那“甜蜜的忧愁”。依据我们的生活体验,如果是思念而不得见,想必那离别是“愈来愈凝重的离愁”,而徐志摩是再次去母校追忆美好的过去。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或者我们就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偶然的机会,我们去了就读大学所在的城市,办完事,免不了去母校转转。也许是一个人,也许还能邀到同窗好友。为了更好地体味志摩的感情,我们就假设是一个人吧。我想,此时此刻,你心里涌动的不是“愈来愈凝重的离愁”,而是“甜蜜的忧愁”,甚至是甜蜜多于忧愁吧。 这即是“人之常情”,那自然也是志摩之常情。
  还有文章说:“诗歌的最后一句好像很潇洒,其实很沉重。”孙绍振还原了诗歌的创作时间,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应当在获悉林、梁成婚之后。据此,似可推断,此诗当与林有关。
  一谈及没有结果的爱情,很多人又因为“经验主义”而陷入一种定式思维:没有结果的爱情是痛苦的,那忧愁必定是沉重的。这种解读又有点主观臆断了,其实不同的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沉重,有人洒脱,而徐志摩,当属于洒脱的那种。徐志摩家世好,人帅气,还特别有才,是典型的高富帅。或许因为“自古才子多风流”吧,徐志摩也特别有异性缘,徐志摩对待感情是潇洒的。不然,他也不能在喜欢林徽因的同时,还能一生都与梁思成、林徽因保持朋友关系,既没有影响梁、林的婚姻,也没有断了他们的交情。如孙先生所说,徐志摩的这首诗,写得很优雅,很潇洒,这种潇洒正是徐志摩所特有的,他只把过去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一个人独享。蓝棣之也说过:“徐志摩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
  我同意他们的看法,因为这才符合志摩之常情。如果徐志摩对待爱情像戴望舒那样,动辄以死相逼,那诗歌末句的感情或许就是“好像很潇洒,其实很沉重”的忧愁啦!可是,对于徐志摩而言,“轻轻”、“悄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偷偷地来故地重温旧梦,而依据“人之常情”,重温旧梦也该是“甜蜜”多于“忧愁”!
  关于首尾两节,很多人注重的是“轻轻”和“悄悄”的相似,而我看到了“来”和“去”的不同。不管是“轻轻的来”,还是“悄悄的来”,都是“不忍心惊扰学校的安静,不忍心破坏这静谧和谐之美”,然而“去”和“来”是不同的。“我走了”,也许是主动的,也许是无奈的。主动是因为不想惊扰母校,无奈是因为渺小、卑微的失落。再次“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你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和眷恋独自漫步于大学校园时,你想着:母校,我回来了,让我魂牵梦绕的母校,有我青春梦想的母校。然而,有谁听到了你的心声?来来往往的新生,有谁注意到了你?有谁在乎你是谁?又有谁承认这个校园和你有割舍不断的关系?当你走到往日熟悉的某一些角落,你还能找到多少当年的痕迹?时间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走了我们的回忆,甚至带走了我们和母校的关系。也许你会突然发现,相见不如怀念;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到来,不能在母校留下任何痕迹;也许你会发现,时间流走了,即使故地重游,也难以找回当初的美好回忆;也许你会发现,这个校园已经不再属于你,和你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不想惊扰母校”和“渺小卑微的失落”这两种感情都属“人之常情”,我们如何能断定徐志摩只是其中的一种呢?徐志摩纵然是洒脱的人,但洒脱的人未必不会失落,只是不会陷入一种伤感无法自拔,只是懂得自我安慰而已。由此可推测,两种情愫志摩应该都有,只是他能洒脱地面对罢了。
  走进作者心里才能准确地解读诗歌,解读作者;解读诗歌又是为了更好地走进作者心里。读者和作者虽有时空的限制,但是只要是人,都会有相似的思维、相似的情感,只要我们找准心音共鸣的点,就一定能体味到作者的情感,也一定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若能如此,我们也便实现了阅读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教师素养关系教育成败.本文从分析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现状入手,并针对其在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达到提升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素养的目的,更好的完成中学思想政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同样,在教师教学中,我们时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创新教育和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和人性化.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观察分析脑室出血并发梗阻性脑积水治疗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脑室出血并发梗阻性脑积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
【摘要】大学生转专业已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做好高校转专业工作,促进学生发展是值得有关部门思考的。本文基于高校转专业工作现状,对如今转专业工作的弊端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转专业 现状 弊端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4-02  《普通高等学
【摘要】求最值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也是近年来考试中的一个热点,在许多中考题、竞赛题中都有体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出了几种求最值的类型,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求最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3-01  一、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的最值  例1.求二次函数y=-4x2+2x+
有效性教学理论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正越来越成为中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最广泛的共识之一。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性组成部分,而体育课程又是其公共基础性课程,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行体育高效课堂的建立,显得十分必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让体育教学变得更有效”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就通过对影响体育教育的有关因素的分析,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影响中职体育有效
微小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miRNA表达异常参与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多能性维持、分化和分裂增殖等
直到今天,已经93岁的母亲,仍在耕种着一份登记在她名下的菜地.rn她常说,这是她的最后一块田地了,趁还动得,要好好地服侍.我们做儿女的也知道,只要她一息尚存,就没法阻止她走
期刊
本文着眼于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关键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就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