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over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奔向远方。翠绿的叶儿,是风中不死的魂魄,带着它被压弯的风景,穿过风。
  ——题记
  细碎的秋阳刚一爬上窗台,就在半空慢慢地流失了。原来是风!风,奏着它那凄凄的曲儿,拍打着一旁云翳斑驳的窗棂。我猛地一个激灵,抬首循着风声望去,视线蓦然地落在不遠处那片醒目的绿云上。哦,是那平日里哑默着的梧桐,它似伤怀的独客,被风儿吹得青丝凌乱。
  “风,难道你要将我窗下唯一的绿,也给无情地带走吗?”
  秋风至,每一个灵魂都在颤抖。我久久地立在窗边,看那荒芜的尽头,看那风中孤立着的树影,那样惊心。我不由地握紧双手,为了留住寒窗下那抹唯一的绿,不住地向风儿哀求。轻轻闭了眼,耳畔响起风揉碎叶子的瑟瑟声。我仿佛已经看到翠色的叶儿,在风中翻飞,正如我双颊上那颗颗断了线的泪珠。我十艮透了风!
  可这时,空气中传出一个细小的声音,是母亲,她一字一顿地把我拽向另一个空间。
  “你理应感谢风。”
  感谢风?感谢它什么呢?感谢它使繁花凋零,再将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不,不是的,你细细看看吧。那梧桐,是迎着风微笑的。它在春光中长大,饱饮了每一缕甘露,然后慢慢地向上生长着。它的等待,化为枝干上那一片片的绿叶,静静地待那秋风的到来。因为,只有在秋风中,才能寻找到它自身的价值。”
  母亲的话犹如阴霾过后出现的太阳,让我感到惊讶,又感到温暖。是啊,没有风,没有雨,何谈磨炼,何谈成长?这些树,这些花草就是要在风雨中成长。此刻,望向风中的梧桐,它似乎在大笑,在大声地告诉我,它是斗士,它不十白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它凌空舞蹈,宛如翠色的火焰,它与风儿融合,化为虚步蹑太清的仙子。风儿缠住它的衣衫,它歪斜着身,紧蹙着眉,饱尝了发稍上沾着的苦涩汗水,在半空中抛下它的笑,献给风,也献给自己——它要弯下腰,捧上最美的冠冕,回到大地母亲的身边,化为养料,滋养大树。
  我终于读懂了风的心思,此刻,长长的夜于我,已不再只是磨难。
  先前的风波都好似一场梦,瘦诗人将诗篇急急地吟在那可敬的斗士心头。而我,就赞美萧瑟的风吧,它就好比是最亲爱的母亲,在自己有些沾沾自喜时,就连忙化作一阵风,把我又吹回清醒的模样。我失意时,那阵风同样也会吹来,给我力量,催我向上。
  从来,我们的步伐就只停滞于风的严厉,又有谁会知晓它细腻的心呢?我想,唯有那棵风儿吹不散的梧桐了吧!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汤国荣
  风本身无善无恶,无知无觉,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出于自己的境况和心情,为风安上了各式各样的注解。杜甫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薛宝钗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苏轼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同样的风,有的悲愤,有的雄壮,有的快意,有的凄凉,正如文中的小作者,因为秋风解落梧桐叶而心生落寞,郁郁难解,可是母亲的一番话又让她转换角度,看到了风的另一种情怀,最终释然。是的,那梧桐迎着春风长大,饱饮风儿带来的阳光雨露,又在秋风中弯下腰,漫空舞蹈,化为养料,滋养大地。它在风雨中经历磨炼,奋力成长,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由树及人,这阵风也由最初的伤怀之风,成为了催小作者努力的鼓舞之风,“给我力量,催我向上”。这段因风而起的思绪,化为了青春路上一股奋进的力量!
其他文献
母 爱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曾几何时,我伴着母亲清脆如铃的声音安详地进入梦乡;曾几何时,母亲牵着我稚嫩的手教会我走路;曾几何时,我在母亲的背上肆无忌惮地玩耍……如今,我在母亲的悉心照顾和庇护下健康地成长。“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巢里,可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在你的怀里。”  ——陈千卉《酸梅情》桃花糕  花落时,外婆会在树下铺上一块布,把落花悉数包
懂,是理解,是领悟;你,是万物荟萃,众生源泉,二字相合,哦,我终于懂你了。  ——题记  细雨霏霏,轻点额角。我背着不是很重的登山包走在那细窄山路上,路边的老木栏杆矮矮的,雾气也浓浓的,似欲迷失了我的双眼,可这却无法抵制我对雾海中那一簇又一簇绿意的渴望,那是松树,黄山的松树。  书上读到的,年画上画的,风景赏析上循环展示的黄山松——此刻正從我心底略过,我想最威风的松树莫过于黄山迎客松了,它一定是有
城如棋,水如子。江河犹如一串串珍珠,将每一寸土地紧密相联。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在每一条江河中丰富了自身的精神内涵。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一座城市灵气所在。我的家乡在江西省赣州市的兴国县,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潋江水奔流不息,它穿过山川,流过田野,流出了百姓们的喜悦,也流出了灿烂优秀的红色文化。  水顺流而下,不问前路,有时脚下一马平川,有时踏入万丈沟壑。世代倚靠这一江潋水而居的
2019年初,我帶儿子去了一趟乞力马扎罗山,而且登了顶。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我已经46岁了,我儿子12岁,恰是乞力马扎罗国家公园允许登山的最低年龄门槛。我决定带他试一下。其实更重要的是,我想让他人生当中出现第一件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行或者不行的事情。  我们到了海拔3700米的营地时,他第一次知道高原反应是怎么回事。到了海拔4700米的营地时,他出现了人生中第一次肌糖原和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2021年中考名著题巧妙运用钩联,以不同的题型出现,亮人眼球。体会到其中的关联,有助于我们在备考时更有准备,思维更具整体性。  一、钩联知音巧对话  典型例题  (2021年云南昆明卷)在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同学们模拟了儒勒·凡尔纳和刘慈欣的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请你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刘慈欣:尊敬的凡尔纳先生,我也是一名科幻小说作家,很荣幸与您相见。  儒勒
总喜欢把目光投向窗外,好让眸子里染进大片的葳蕤。  乡间的旧宅里,木质的窗棂褪色得满身斑驳,一阵微风泛起,多少陈年旧事和着樱木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在窗内,喜欢看窗外血色的朝霞。那霞,定然是积蕴了无数年的沉淀才形成如今这般浓厚的颜色,亦似哪个画家恣意打翻了调色盘,狂妄里带着洒脱,大气里带着不羁。  想找一处佳境,开窗便来。窗外有一小片林子,一半是青竹,一半是常见的树木。每日晨光熹微中,睁开眼睛,
【模拟金题】  请以“那个冬天,不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思路导引】  1.理解题意,精选材料。“那个冬天”是哪个“冬天”?是生活中的(实指),还是成长过程中的(虚指)?“不冷”,对应“冬天”,是理解为“身体上的”(实指),还是心理上的(虚指)?其实,最佳选择是虚实结合!那又选择怎样的材料来表现呢?亲情类,还是成长类?熟悉的亲人、朋友,还是陌生的身边人?应该选择“我”和谁发生的故
最近,武汉一位顺丰快递小哥成了“网红”,被网友称为“生命的摆渡人”。  他叫汪勇,并没有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除夕那天,汪勇像往常一样送完快递准备下班。看到朋友圈一位金银潭医院的护士发的一条信息:明早6点下班,没公交没地铁,4个小时了还没有网约车接单。  这位护士的困难摆在那里,怎么解决?第二天是正月初一,汪勇很早就赶到了金银潭医院,送这位护士回家,护士在他的车上哭了一路。在疫情期间,汪勇以一个快递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每当文字自笔下缓缓流出,我的心中便有难言的平静与喜悦,似有高山流水在侧,古人先贤相伴。阅读亦是如此,在书中,我听见贩夫走卒在大街小巷中的吆喝,听见荒郊野外悠远的鸡鸣……我能凭书抵御世间的处处不悦,亦能执笔写下心中的点滴欢喜,阅读让我知晓世界的丰满与温柔,写作则磨砺我的视角与思维。文字是一把打开我认识生命、认识世界之门的钥匙。  海纳百川,我的心灵需要阅读与写作的
人们对于生命比自己更长久的物件,通常抱以恭敬和仰慕;对于活得比自己短暂的东西,则多轻视和俯视。  前者比如星空,比如河海,比如久远的庙宇和沙埋的古物。后者比如朝露,比如秋霜,比如瞬息即逝的流萤和轻风。甚至是对于动物和植物,也是比较尊崇那些寿命高的巨松和老龟,而轻慢浮游的孑孓和不知寒冬的秋虫。在这种厚此薄彼的好恶中,折射着人间对于时间的敬畏和对死亡的慑服。  妈妈说过,人是活不过一棵树的。  所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