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少数人去拍,多数人吐槽的东西。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9日正式开画,导演陆川的最新作品《王的盛宴》和众多大制作撞个满怀。作为青年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他涉足影视圈后的作品一向不多,争议却不少。这一次,该如何讲述那场中国人最了解的“饭局”?从太史公的笔下到勾栏瓦肆说书人的两片嘴里,已然让世人烂熟于心。陆川不是香港行业环境里长大的李仁港,他绝不会拍出一部中规中矩却乏善可陈的《鸿门宴》来。通过大范围的调访和阅读,他发现真正让自己兴奋的不是月下追韩信,不是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甚至不是鸿门宴,而是最终的胜利者刘邦内心的恐惧。
  这部从“因权力而恐惧这样的角度去拍”的古装片上映一周,将近五千万的票房实乃差强人意,更闹出“水军抹黑”的事端。“《王的盛宴》就是在揭示权力游戏中胜者必须物理消灭对手的生存法则,而这种丑陋的法则恰恰映射了电影营销的现实世界不容忍共生,必须绞杀对手而后快的心态。”陆川告诉记者。
  盛宴总会曲终人散,功过更是自有评说,这次影像探索的心路得失,陆川现在愿意敞开心扉说一说了。
   BQ =《北京青年》周刊L=陆川
  


  BQ:《王的盛宴》带有一股80年代知识界对历史反思与再探精神的特质。在构思和拍摄过程中,你如何处理自己的理性与感性?
  L:我当时在打算做这个电影,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其实不完全是这段历史中的故事——事实上,关于“楚汉相争”、关于刘邦称帝之后这一系列故事,中国人实在是太熟悉了。我更加感兴趣的,是史书文字背后、字里行间蕴藏的东西,包括刘邦、项羽、韩信这些人的人性,他们内心在想什么、他们内心对于权力对于欲望的态度是什么、包括他们的恐惧或者信仰是什么。而且正像我之前说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其实还是有一些自相矛盾或者是语焉不详的记述,那么他实际上想隐藏、或者说留给后人去探索的又是什么?这些东西其实更值得去拍成一部电影来阐述。
  BQ:你怎么看待上映后,微博上对于电影中隐喻的海量读解?
  L: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想过,大家会对它衍生出各种的解读,但是既然是拍电影,那就跟对待历史一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解读方式,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也说明了大家是关注它的,而且电影里的某些东西戳中了某些人的内心。但是其实有些时候看到一些过度诠释的解读,也觉得有点无奈吧,毕竟电影是一个少数人去拍,但是会被多数人吐槽的东西。
  BQ:对于电影对于历史,你是有考据癖的。当你去调查解疑一个个自己的“不知道”时,“知道的”外延显然就扩大了。但这些新获的“知道”在今天该如何去讲述?似乎你遇到了麻烦。
  L:本来我想过,有些东西是常识,不需要过多的去书写,有些东西其实你看历史文本的记述,是有一点说不通的。但是好像确实还是有些观众连刘邦和刘备都分得不太清楚,那就有点无奈了。而大家“知道的”东西,又总是有一些人不会想要去想这些“已知”的东西哪里不合理,一旦有人讲出来,就会本能的绝对,“你讲的不对,和书上写的不一样”——我想,可能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去接受一些简要的定论,对更深层次的东西接受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已经尽力把自己的“不知道”,用一些可以“知道”的方式去合理化地诠释了,那部分观众仍然拒绝接受,是会感到一点无力。但是我想起码这个东西还是引发了大家的兴趣。比方说我们在巡回宣传的时候,有个90后的孩子告诉我们,她看完电影之后打算好好看看《史记》,去深入地了解一下,那我想,这至少也引起了一些人重新了解和审视历史的兴趣。
  BQ:电影中通过CG特效,你展现了人们脑海中的欲望之海,这是拍给90后的吗?你怎么定义这部作品中的“爆米花时间”?
  L:也不光是拍给90后的吧,其实我自己一直是喜欢技术的人,因为技术会很直观地实现一些普通的实景拍摄很难实现的奇观,特别是在电影中。我想找到一个方式去直观地呈现刘邦心态变化的关键时刻,那么最后所想到的,用“欲望之海”其实是非常直接地呈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谓的“爆米花”时间,我觉得大概应该是电影的前面30分钟到45分钟左右吧,因为之前一直是在铺垫的状态,到后面所有的梗已经铺好了,观众们进入到状态了,接下来的情感起伏,就会带着大家全神贯注地往下走了。
  BQ:《王的盛宴》是讲一个成功的故事,还是展示自己的探索与质疑?这一次你又遇到了《南京!南京!》类似的问题。讲讲你的抉择,以及选择背后的机会成本。
  L:因为毕竟这里面蕴藏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拍历史题材,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所有人物的命运结局,都是已经被书写好的,如果是原原本本地把《史记》拍下来,我觉得这样做的话未免也太偷懒了。所以我所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尽可能去追寻人物的内心,去探讨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过程,去探索或者说质疑的过程,才值得拍成电影。这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一步步坚定下来的信念,可能会使得一部分抱着看故事心态的人觉得比较失望,但是四平八稳地去讲大家都知道了的故事,我觉得才是对观众真正的不负责任。
  BQ:这部电影包括《南京!南京!》,你都是在人们自以为熟悉的故事中,试图做新的开掘?未来你是否会回到《可可西里》,这些本身呈现出陌生化状态的题材似乎更适合你探索精神的发挥?
  L:未来的事情我还在打算,我其实觉得,从《王的盛宴》之中,我汲取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感到可能经过了这一趟之后,我开始重新学会了拍电影,也学会了更加成熟地看待这个世界,这可能标志着我作为导演的“青春期”已经结束了。那在接下来的可能是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会用一种更加成熟的态度去面对电影,探索或者开发一些未知的领域。其实我也想跳出去,去拍一些其他的类型片,这些还在规划之中,还需要去筹划。
  BQ:电影票房恐怕不尽如人意,这会不会促使你对电影在今日中国社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新的认识。
  L:这部电影,其实也算是对我“导演的青春期”时代的一种总结吧,那不管最终票房是多少,获得的评价是什么,我想对我来说都是有一些值得思考或者说值得反思的地方的。但是我觉得,与其说四平八稳地拍出一个各种讨好的东西来,那还不如拍我想要拍的东西,有人谣传说我撒娇,说票房不佳就退出影坛不拍新片什么的,那其实是一个误读。我的个性是永不会放弃的,哪怕是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也会说:“下辈子我还想拍电影。”
其他文献
杰出的工程结构  波尔表的精准可靠令它成为美国铁路时计标准,宝马汽车的卓越性能使它成为赛车传奇。传奇铁路时计表厂携手全球传奇汽车厂,打造出新一代赛车手的终极专用腕表——波尔宝马表(BALL BMW)。  马加利·米特莱勒小姐(Magali Metrailler)是瑞士表业设计名师。此次,她与宝马的德国技术团队紧密合作,专注于设计出为驾驶者而设的终极专用时计。其表壳的流线型设计灵感源自宝马车的空气动
期刊
在北京大风降温却阳光灿烂的中午,物质狂去赴密友,作家——“饥饿的女儿”虹影的家宴。她刚刚出版了自己的新书——《当世界变成辣椒》。虹影说,饥饿是她的胎教。  在2012这个大家对“毁灭”特别敏感的年份,岁末年终竟不期而遇、不约而同,几个和“饥饿”有关的话题扑面袭来。“毁灭和饥饿都让我们恐惧”。物质狂特意当天早晨没吃饭饿着自己。而物质狂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徐帆。  《一九四二》是一部直面饥饿的作品。“
期刊
沈宏非:作家、美食评论家、 《舌尖上的中国》 美食顾问  不管是在香港还是上海,半岛酒店始终都保持了它做为一家老牌酒店应有的品质和气质,在酒店的中餐厅“逸龙阁”,你可以用舌头来尝到这种特有的品质和气质。“逸龙阁”的出品,以传统粤菜为基础,以上海菜(主要是冷盘)为搭配,偶有季节性创新菜为调剂,属于那种“未必每一道都会有惊喜但绝对保证每一道都不失水准、未必时时都会推出新菜但绝对保证每一道老菜都不会走样
期刊
在最近上映的贺岁电影中,讲述“文革”期间纯爱的《爱你一生一世》是个异数。女演员何晴身兼数职,不光饰演女主角“莲妹子”,更是出品人兼制片人,还为里面好几个角色配音。都说何晴长得神似陈晓旭,可眼前的何晴着实是一个“铁娘子”,干练强势、雷厉风行,与弱柳扶风、满目柔情的“林妹妹”陈晓旭相去甚远。2012年11月,一组名为“陈晓旭未曝光私照”的照片流传网络,但其中几张照片的真身实为演员何晴。这起乌龙事件之后
期刊
双榆树是有着独特气质的一片地儿。倚着人民大学,望着中关村,它没有国贸林立的高楼、南锣鼓巷的古朴京味儿,更没有三里屯的光怪陆离、灯红酒绿。掀开京城繁华的华丽盖头,它就是北京最草根、最真实的样子——永远吵嚷的三环上的喇叭声是它的背景音,行人天桥上抱着裹着棉被的小孩卖盗版盘的妇女和此消彼长的“贴膜吗?办证吗?”是它尖锐的高音符、用脚贴出的小广告是它外衣上的补丁、高楼大厦间点缀着的成都小吃、驴肉火烧和兰州
期刊
“可能世界的幻象”捷克当代摄影联展的策展人画儿说,简·派瑞比尼(Jan Pohribny)是“被上帝拣选过的人”。  简·派瑞比尼很早就致力于拍摄捷克摄影中罕有的风景主题,通过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加入彩色光线的绘画效果,他将摆拍与动感联系起来,让拍摄地的光环及大地的能量得以显现。  他说:“我敬畏自然,敬畏自然的能量。”  他把本国风景演化成自己丰盛想象力的载体,因此,我们能感受到他作品中宇宙的气息,
期刊
YESSICA系列  制胜秘笈:亮丽色彩风  YESSICA系列本季以条纹为主打元素,用色彩温暖冬季。以太阳的颜色亮黄色、亮红色为主,运用在多种不同款式和不同面料上,再搭配经典的条纹图案,冬日立即显得不再沉闷。亮绿色系的毛衫打破了冬季的冷漠,千鸟格纹长裤散发职场女性完美气质。高调的颜色搭配低调的图纹堪称经典,再加之细节的点缀,条纹的穿插,无论大衣还是长裤,犹如寒冷冬日里的一束暖光布满全身。  1.
期刊
秋冬色彩体系主旋律艳丽的红色似乎很久没有像2012秋冬季一样备受T台的宠爱了,因此红色在这个秋冬的回归显得更加耀眼。加之秋季红色单品的抢眼程度,今冬的红色扮相想必会愈加火热。这个秋冬的红色以大面积的运用为特色,从礼服裙、连衣裙,到套装、大衣,抢眼夺目的同时又完全没有以往红色给人带来的张扬印象,反而更多高贵优雅。以秀场的呈现比例来看,Valentino红色连衣裙款式颇多,Alexander Mcqu
期刊
2012年12月10日,中国作家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理由是,“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BQ记者踏上了高密的土地——这座莫言写作所依据的现实之源。眼中看到的是一片崭新,参观者络绎不绝,莫言旧居损毁残缺的院墙已被修整完好,在故乡生活的莫言二哥每天来这里与游人合影……围观“莫言”,已经成为这里的重点。
期刊
“我更愿意将自己定义成一位发现情境的街头摄影师。裸体的艺术可以在任何地点拍摄,但我镜头下的这些模特们不仅衣衫完整,还有着属于自己的慈善之举。她们是有理想、有目标的美好的人。因此我想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为她们摄影,而里约提供了再好不过的背景。”  ——Steve McCurry  作为掌镜第40版倍耐力年历的全球知名摄影师,Steve McCurry因1979年的阿富汗之旅而出名。在那次冒险之旅中,他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