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9日正式开画,导演陆川的最新作品《王的盛宴》和众多大制作撞个满怀。作为青年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他涉足影视圈后的作品一向不多,争议却不少。这一次,该如何讲述那场中国人最了解的“饭局”?从太史公的笔下到勾栏瓦肆说书人的两片嘴里,已然让世人烂熟于心。陆川不是香港行业环境里长大的李仁港,他绝不会拍出一部中规中矩却乏善可陈的《鸿门宴》来。通过大范围的调访和阅读,他发现真正让自己兴奋的不是月下追韩信,不是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甚至不是鸿门宴,而是最终的胜利者刘邦内心的恐惧。
这部从“因权力而恐惧这样的角度去拍”的古装片上映一周,将近五千万的票房实乃差强人意,更闹出“水军抹黑”的事端。“《王的盛宴》就是在揭示权力游戏中胜者必须物理消灭对手的生存法则,而这种丑陋的法则恰恰映射了电影营销的现实世界不容忍共生,必须绞杀对手而后快的心态。”陆川告诉记者。
盛宴总会曲终人散,功过更是自有评说,这次影像探索的心路得失,陆川现在愿意敞开心扉说一说了。
BQ =《北京青年》周刊L=陆川
BQ:《王的盛宴》带有一股80年代知识界对历史反思与再探精神的特质。在构思和拍摄过程中,你如何处理自己的理性与感性?
L:我当时在打算做这个电影,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其实不完全是这段历史中的故事——事实上,关于“楚汉相争”、关于刘邦称帝之后这一系列故事,中国人实在是太熟悉了。我更加感兴趣的,是史书文字背后、字里行间蕴藏的东西,包括刘邦、项羽、韩信这些人的人性,他们内心在想什么、他们内心对于权力对于欲望的态度是什么、包括他们的恐惧或者信仰是什么。而且正像我之前说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其实还是有一些自相矛盾或者是语焉不详的记述,那么他实际上想隐藏、或者说留给后人去探索的又是什么?这些东西其实更值得去拍成一部电影来阐述。
BQ:你怎么看待上映后,微博上对于电影中隐喻的海量读解?
L: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想过,大家会对它衍生出各种的解读,但是既然是拍电影,那就跟对待历史一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解读方式,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也说明了大家是关注它的,而且电影里的某些东西戳中了某些人的内心。但是其实有些时候看到一些过度诠释的解读,也觉得有点无奈吧,毕竟电影是一个少数人去拍,但是会被多数人吐槽的东西。
BQ:对于电影对于历史,你是有考据癖的。当你去调查解疑一个个自己的“不知道”时,“知道的”外延显然就扩大了。但这些新获的“知道”在今天该如何去讲述?似乎你遇到了麻烦。
L:本来我想过,有些东西是常识,不需要过多的去书写,有些东西其实你看历史文本的记述,是有一点说不通的。但是好像确实还是有些观众连刘邦和刘备都分得不太清楚,那就有点无奈了。而大家“知道的”东西,又总是有一些人不会想要去想这些“已知”的东西哪里不合理,一旦有人讲出来,就会本能的绝对,“你讲的不对,和书上写的不一样”——我想,可能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去接受一些简要的定论,对更深层次的东西接受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已经尽力把自己的“不知道”,用一些可以“知道”的方式去合理化地诠释了,那部分观众仍然拒绝接受,是会感到一点无力。但是我想起码这个东西还是引发了大家的兴趣。比方说我们在巡回宣传的时候,有个90后的孩子告诉我们,她看完电影之后打算好好看看《史记》,去深入地了解一下,那我想,这至少也引起了一些人重新了解和审视历史的兴趣。
BQ:电影中通过CG特效,你展现了人们脑海中的欲望之海,这是拍给90后的吗?你怎么定义这部作品中的“爆米花时间”?
L:也不光是拍给90后的吧,其实我自己一直是喜欢技术的人,因为技术会很直观地实现一些普通的实景拍摄很难实现的奇观,特别是在电影中。我想找到一个方式去直观地呈现刘邦心态变化的关键时刻,那么最后所想到的,用“欲望之海”其实是非常直接地呈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谓的“爆米花”时间,我觉得大概应该是电影的前面30分钟到45分钟左右吧,因为之前一直是在铺垫的状态,到后面所有的梗已经铺好了,观众们进入到状态了,接下来的情感起伏,就会带着大家全神贯注地往下走了。
BQ:《王的盛宴》是讲一个成功的故事,还是展示自己的探索与质疑?这一次你又遇到了《南京!南京!》类似的问题。讲讲你的抉择,以及选择背后的机会成本。
L:因为毕竟这里面蕴藏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拍历史题材,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所有人物的命运结局,都是已经被书写好的,如果是原原本本地把《史记》拍下来,我觉得这样做的话未免也太偷懒了。所以我所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尽可能去追寻人物的内心,去探讨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过程,去探索或者说质疑的过程,才值得拍成电影。这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一步步坚定下来的信念,可能会使得一部分抱着看故事心态的人觉得比较失望,但是四平八稳地去讲大家都知道了的故事,我觉得才是对观众真正的不负责任。
BQ:这部电影包括《南京!南京!》,你都是在人们自以为熟悉的故事中,试图做新的开掘?未来你是否会回到《可可西里》,这些本身呈现出陌生化状态的题材似乎更适合你探索精神的发挥?
L:未来的事情我还在打算,我其实觉得,从《王的盛宴》之中,我汲取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感到可能经过了这一趟之后,我开始重新学会了拍电影,也学会了更加成熟地看待这个世界,这可能标志着我作为导演的“青春期”已经结束了。那在接下来的可能是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会用一种更加成熟的态度去面对电影,探索或者开发一些未知的领域。其实我也想跳出去,去拍一些其他的类型片,这些还在规划之中,还需要去筹划。
BQ:电影票房恐怕不尽如人意,这会不会促使你对电影在今日中国社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新的认识。
L:这部电影,其实也算是对我“导演的青春期”时代的一种总结吧,那不管最终票房是多少,获得的评价是什么,我想对我来说都是有一些值得思考或者说值得反思的地方的。但是我觉得,与其说四平八稳地拍出一个各种讨好的东西来,那还不如拍我想要拍的东西,有人谣传说我撒娇,说票房不佳就退出影坛不拍新片什么的,那其实是一个误读。我的个性是永不会放弃的,哪怕是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也会说:“下辈子我还想拍电影。”
这部从“因权力而恐惧这样的角度去拍”的古装片上映一周,将近五千万的票房实乃差强人意,更闹出“水军抹黑”的事端。“《王的盛宴》就是在揭示权力游戏中胜者必须物理消灭对手的生存法则,而这种丑陋的法则恰恰映射了电影营销的现实世界不容忍共生,必须绞杀对手而后快的心态。”陆川告诉记者。
盛宴总会曲终人散,功过更是自有评说,这次影像探索的心路得失,陆川现在愿意敞开心扉说一说了。
BQ =《北京青年》周刊L=陆川
BQ:《王的盛宴》带有一股80年代知识界对历史反思与再探精神的特质。在构思和拍摄过程中,你如何处理自己的理性与感性?
L:我当时在打算做这个电影,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其实不完全是这段历史中的故事——事实上,关于“楚汉相争”、关于刘邦称帝之后这一系列故事,中国人实在是太熟悉了。我更加感兴趣的,是史书文字背后、字里行间蕴藏的东西,包括刘邦、项羽、韩信这些人的人性,他们内心在想什么、他们内心对于权力对于欲望的态度是什么、包括他们的恐惧或者信仰是什么。而且正像我之前说过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其实还是有一些自相矛盾或者是语焉不详的记述,那么他实际上想隐藏、或者说留给后人去探索的又是什么?这些东西其实更值得去拍成一部电影来阐述。
BQ:你怎么看待上映后,微博上对于电影中隐喻的海量读解?
L: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想过,大家会对它衍生出各种的解读,但是既然是拍电影,那就跟对待历史一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解读方式,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也说明了大家是关注它的,而且电影里的某些东西戳中了某些人的内心。但是其实有些时候看到一些过度诠释的解读,也觉得有点无奈吧,毕竟电影是一个少数人去拍,但是会被多数人吐槽的东西。
BQ:对于电影对于历史,你是有考据癖的。当你去调查解疑一个个自己的“不知道”时,“知道的”外延显然就扩大了。但这些新获的“知道”在今天该如何去讲述?似乎你遇到了麻烦。
L:本来我想过,有些东西是常识,不需要过多的去书写,有些东西其实你看历史文本的记述,是有一点说不通的。但是好像确实还是有些观众连刘邦和刘备都分得不太清楚,那就有点无奈了。而大家“知道的”东西,又总是有一些人不会想要去想这些“已知”的东西哪里不合理,一旦有人讲出来,就会本能的绝对,“你讲的不对,和书上写的不一样”——我想,可能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去接受一些简要的定论,对更深层次的东西接受起来,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我已经尽力把自己的“不知道”,用一些可以“知道”的方式去合理化地诠释了,那部分观众仍然拒绝接受,是会感到一点无力。但是我想起码这个东西还是引发了大家的兴趣。比方说我们在巡回宣传的时候,有个90后的孩子告诉我们,她看完电影之后打算好好看看《史记》,去深入地了解一下,那我想,这至少也引起了一些人重新了解和审视历史的兴趣。
BQ:电影中通过CG特效,你展现了人们脑海中的欲望之海,这是拍给90后的吗?你怎么定义这部作品中的“爆米花时间”?
L:也不光是拍给90后的吧,其实我自己一直是喜欢技术的人,因为技术会很直观地实现一些普通的实景拍摄很难实现的奇观,特别是在电影中。我想找到一个方式去直观地呈现刘邦心态变化的关键时刻,那么最后所想到的,用“欲望之海”其实是非常直接地呈现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谓的“爆米花”时间,我觉得大概应该是电影的前面30分钟到45分钟左右吧,因为之前一直是在铺垫的状态,到后面所有的梗已经铺好了,观众们进入到状态了,接下来的情感起伏,就会带着大家全神贯注地往下走了。
BQ:《王的盛宴》是讲一个成功的故事,还是展示自己的探索与质疑?这一次你又遇到了《南京!南京!》类似的问题。讲讲你的抉择,以及选择背后的机会成本。
L:因为毕竟这里面蕴藏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拍历史题材,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所有人物的命运结局,都是已经被书写好的,如果是原原本本地把《史记》拍下来,我觉得这样做的话未免也太偷懒了。所以我所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尽可能去追寻人物的内心,去探讨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过程,去探索或者说质疑的过程,才值得拍成电影。这是在拍摄的过程中一步步坚定下来的信念,可能会使得一部分抱着看故事心态的人觉得比较失望,但是四平八稳地去讲大家都知道了的故事,我觉得才是对观众真正的不负责任。
BQ:这部电影包括《南京!南京!》,你都是在人们自以为熟悉的故事中,试图做新的开掘?未来你是否会回到《可可西里》,这些本身呈现出陌生化状态的题材似乎更适合你探索精神的发挥?
L:未来的事情我还在打算,我其实觉得,从《王的盛宴》之中,我汲取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感到可能经过了这一趟之后,我开始重新学会了拍电影,也学会了更加成熟地看待这个世界,这可能标志着我作为导演的“青春期”已经结束了。那在接下来的可能是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会用一种更加成熟的态度去面对电影,探索或者开发一些未知的领域。其实我也想跳出去,去拍一些其他的类型片,这些还在规划之中,还需要去筹划。
BQ:电影票房恐怕不尽如人意,这会不会促使你对电影在今日中国社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新的认识。
L:这部电影,其实也算是对我“导演的青春期”时代的一种总结吧,那不管最终票房是多少,获得的评价是什么,我想对我来说都是有一些值得思考或者说值得反思的地方的。但是我觉得,与其说四平八稳地拍出一个各种讨好的东西来,那还不如拍我想要拍的东西,有人谣传说我撒娇,说票房不佳就退出影坛不拍新片什么的,那其实是一个误读。我的个性是永不会放弃的,哪怕是只剩最后一口气,我也会说:“下辈子我还想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