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赏与性格塑造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都以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为中心,而且有强烈的褒贬爱憎和是非观念,这对学生态度观念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着引导着自身性格的变化发展。中国优美的古代文学,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小说、散文、杂文、经史著作,都带着道德倾向性,对本来就有着“中国人性格”的学生在欣赏中继承优良性格,摒弃不良性格有着巨大影响力。
  
  一、承和塑造良好的“中国人性格”
  
  一百年前(1890年)出版的美国人亚瑟·亨·史密斯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被认为是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民族性格的最有影响的著作,由于他的公允态度,该书“已成为一种照临或逼视中国民族性格话语的目光”,所有相关叙述都无法回避。因此本文中的“中国人性格”大多依照他的提法。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性格中的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顽强生存、坚韧不拔、孝悌仁爱、务实知足、嫉恶如仇、伸张正义、信义智勇等优秀成分。中国人的勤奋,可谓“全力以赴,始终如一”。其广度、长度和厚度是任何其他民族都难企及的,单是读书,就有凿壁偷光,囊萤照读,把书本固定在耕牛角上边犁田边看书等,至今仍被中国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所努力效仿。
  古代诗歌以高度精炼的艺术性,使千百年来人们长读不衰。读者欣赏《诗经·国风》,可见其古朴风貌,无论劳动歌谣,还是揭露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硕鼠》、《伐檀》,无论吟唱爱情的《氓》、《关睢》,还是写亲友情的《伐木》、《常棣》等等,无不以典型的情感形象,焕发出感人的艺术魅力。而屈原作品更是以浪漫主义手法,强烈的斗争精神,激越的抒情方式,影响塑造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其后,无论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都传承“风骚”精神,以凝练浓缩富于音乐弹性的语言,以深含的意蕴和石破天惊的意趣,以及强烈的表情来扣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感情的共鸣,产生情感的交融,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促成性格的发展变化。
  二、引导学生辩证地扬弃“中国人的性格”
  毛泽东的“取其精华,废其糟粕”,同样实用于优美文学作品塑造学生性格这一点上。“中国人的性格”优劣并存,引导学生正确扬弃,这十分重要,同样古代文学中,无论《史记》唐诗宋词,还是明清小说,都在精华中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如中国人的漠视时间、思绪含混、缺乏公心、明哲保身、因循守旧、随遇而安、相互猜疑、软弱忍让等,都需要进行舍弃的。如《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中,鲁达的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大胆细心、侠肝义胆,对学生性格影响就很大,许多学生欣赏了这段描写恨不能自己就是一个“鲁达”。但读这类作品,老师需指出的是在今天的法制社会,除了要有鲁达性格外,更要有法制意识,才能在今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从外国文学欣赏中吸收“外国人性格”中优良成分
  
  这里的“外国人性格”是指除中国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优良民族品格,比如进取创新、英勇冒险、公正诚信、博爱平等、专一信仰、守时守法等性格,就值得我们吸取,使之成为自己复杂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恢宏画卷,到马克吐温、劳伦斯、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子”形象,无不引导那些想“刚性”起来的学生性格发展,使他们的性格中融于更多的英雄主义。而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才智反对蒙昧主义,则在文学中,显得十分突出,对于我们吸取其中的营养,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有积极作用。其后,像歌德的《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勇于实践,不断追求;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中女主人公露伊斯的纯洁善良和独立自尊;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喀西莫多和爱斯美拉尔达天真、善良、真诚的品行;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众多复杂的性格形象;还有狄更斯《艰难时光》、果戈理《死魂灵》;屠格涅夫《父与子》;莫泊桑的《漂亮朋友》;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托尔斯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高尔基的《母亲》;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等都以宏篇巨制,给我们许多可感、可学、可反思的形象。
  优美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心态,从而促成良好性格的形成。塑造一种积极的心态,最主要的是靠人本身,靠自己坚强的意志,这坚强意志的形成,文学作品则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生理和心理中许多不健康因素,都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得到改变,心理上情理上的消极郁闷,也可以借此得到释放,这样不断调整、转变,就会让欣赏者产生良好的愿望和结果。由于有积极心态,他对任何人事、情况或环境,常把持着正确、诚恳,而且具有建设性,同时也不违背律法和人权的思想行为或反映。他常扩展希望,克服失败心理,常常以饱满的热情,充足的精神力量和信心,去迎接任何挑战,胜任任何学习和工作。这样。他的性格自然而然就向着良好方向转化发展了。
  文学作品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因而它常常描述出改变世界的力量。当人物形象认为他是对的,他的世界也就是对的了。他便想方设法去实现他远大目标,这便是积极心态首要的一点。然后,众多文学作品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如何正确思考,如何探索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如何克服困难,承受失败建立信心,赢得幸福。同时,文学作品还为我们描述了如何克服短视和心病,如何激励自己,并自我充电。如何拥有平和心态,获得他人喜欢和欣賞,如何帮助他人,创造财富等等。翻开任何一部文学著作乃至一篇短文一首小诗,我们都不难获得积极心态的力量,推动我们人生的每一步登行。
其他文献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对自己的祖国不了解的人当然就谈不上爱国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生要的意义。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加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
期刊
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主。因此,美育的目的和任务基本上也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时进行美育,对于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教学质量,培养“四有”新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而,在讲授思想政治课时,结合美育来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注意教材内容的充实美    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概念、原理是相当抽象的,它们当中诸多没有诸如美育因素,没有有关材料,因此,学生在理解起
期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學生的观察效率,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形象的知识,可以创设情景、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爱学物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对实现我国政府的科教兴国战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可以提供悦耳动听的音乐,这些要素可以使
期刊
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会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在进行了一些粗略的尝试。    一、尝试多领域知识融汇贯通,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美术不是完全独立的存在的学科,它与音乐、戏剧、文学等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联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对于我我初中教师来说,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劳工全面发展的人才,显的尤为重要。在农村教育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美术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能全面发展,也为学生发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变。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加强农村教育中的美术、体育、音乐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初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画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利用绘画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画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美术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创造宽松氛围,激趣乐画    人们总是喜欢寻找学生表现在画中的奇思
期刊
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的战斗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鲁迅以激进的民主主义与深厚的人道主义,对迫害妇女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在他的现实主义小说《明天》、《祝
期刊
幼儿创新精神是指幼儿对生活、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敢想、敢说、敢做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使更多的幼儿将来能成为创造型的人才。自然也成了我们每位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问题。近几年我们对幼儿进行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和研究。    一、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性发现    1.
期刊
[摘要]多媒体网络下的教学,通过对研究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组研究交流,归纳和评价,为学生提供的自主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分享了知识、经验和智慧,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教学的需要,传统的阅读方式已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