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他一再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乃为假教、虚学。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依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做”起来的前提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例如,在初中阶段,某些语文老师对于字词的教学一般不把它作为重点去学习,往往把学习的过程省略,只是强调学习的结果,采用“默写”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事实上这种做法只是检查了学生对汉字词语的书写正确度,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字词意思和用法的教学,结果导致一种现象:学生书写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己“做”起来,并通过“课堂检测”的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完成预习作业,那么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取得实效,这样的学方为实学。
二、“读写说”是让学生“做”起来的途径
1让学生“读”起来
“读”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读”的活动才能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即能用普通话
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然而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读”文章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许多老师认为课堂上有很多教学任务要完成,觉得把时间放在朗读上是浪费时间,因此总是随意剥夺学生“读”的机会和时间。试想,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验文本内容,他们怎么可能对文本的语言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自己最基本的感悟呢?让学生做起来,那就一定要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例如,教学文言文,朗读课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然而教师的朗读永远也替代不了学生的朗读,学生的自主朗读时间不能少。有些老师为了确保课文讲析的时间,常常会压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殊不知,这一做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学生只有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确认生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及其表达的意思,才会对不理解的词句有反思,这个过程比老师提醒这个字的读音或者加点字的意思更有成效。笔者在《黔之驴》一文的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①请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认读有困难的字词,并解决;②读准字音,读准语句的节奏,做到流畅朗读课文。这个环节占用了课堂15分钟的时间,学生在这15分钟内基本上是自主朗读,朗读体验很充分,15分钟之后来检验学生的生字、朗读节奏及对课文的理解,比起花少量时间读而注重翻译课文这样的教学设计,其效率显然是很高的。
2让学生“写”起来
写的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学习首先关注的是其“工具性”,从语言运用到整篇文章写作都需要这种“写”的能力。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侧重在文本内容的解读分析上,学生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被动写的状态中——听写问题答案,所有的表达都是老师精心选用的词语或者是不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组织加工的句子,这样的课堂学习状态是无法让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的。只有让学生“写”起来,只有不断创造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语言的妙处,这样的学才有实效。
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语文活动让学生“写”起来?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精心构思的,必须把写的训练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吻合,需要因文而异,因需而用。再如,在《黔之驴》一文的教学中,针对认识老虎和驴这样两个形象,笔者设计这样一个“写”的环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分析文中的老虎和驴分别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任务需要学生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形象,表达语言简练。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此项学习任务时既要思路清晰,又要有理有据,同时语言还要求简练,要求比较高。这样的“写”的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3让学生“说”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搭建学生说的平台”的智慧,要有“等待学生说完”的度量,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在“说”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笔者在《黔之驴》的教学中,结合“写出来”的环节,进一步创设让学生“说出来”这个平台。通过“说”,学生将写的成果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既对“老虎”、“驴”的形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又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抱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让学生做起来”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中“读起来”、“写起来”、“说起来”,那么,提高语文教学实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才不至于成为空谈。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215300)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让学生“做”起来的前提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例如,在初中阶段,某些语文老师对于字词的教学一般不把它作为重点去学习,往往把学习的过程省略,只是强调学习的结果,采用“默写”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事实上这种做法只是检查了学生对汉字词语的书写正确度,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字词意思和用法的教学,结果导致一种现象:学生书写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自己“做”起来,并通过“课堂检测”的手段引导学生有效完成预习作业,那么就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取得实效,这样的学方为实学。
二、“读写说”是让学生“做”起来的途径
1让学生“读”起来
“读”的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读”的活动才能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即能用普通话
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然而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读”文章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许多老师认为课堂上有很多教学任务要完成,觉得把时间放在朗读上是浪费时间,因此总是随意剥夺学生“读”的机会和时间。试想,学生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验文本内容,他们怎么可能对文本的语言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自己最基本的感悟呢?让学生做起来,那就一定要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例如,教学文言文,朗读课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然而教师的朗读永远也替代不了学生的朗读,学生的自主朗读时间不能少。有些老师为了确保课文讲析的时间,常常会压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殊不知,这一做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学生只有在自主朗读的过程中确认生字的读音、语句的节奏及其表达的意思,才会对不理解的词句有反思,这个过程比老师提醒这个字的读音或者加点字的意思更有成效。笔者在《黔之驴》一文的教学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①请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认读有困难的字词,并解决;②读准字音,读准语句的节奏,做到流畅朗读课文。这个环节占用了课堂15分钟的时间,学生在这15分钟内基本上是自主朗读,朗读体验很充分,15分钟之后来检验学生的生字、朗读节奏及对课文的理解,比起花少量时间读而注重翻译课文这样的教学设计,其效率显然是很高的。
2让学生“写”起来
写的能力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学习首先关注的是其“工具性”,从语言运用到整篇文章写作都需要这种“写”的能力。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侧重在文本内容的解读分析上,学生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被动写的状态中——听写问题答案,所有的表达都是老师精心选用的词语或者是不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组织加工的句子,这样的课堂学习状态是无法让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的。只有让学生“写”起来,只有不断创造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语言的妙处,这样的学才有实效。
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语文活动让学生“写”起来?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精心构思的,必须把写的训练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吻合,需要因文而异,因需而用。再如,在《黔之驴》一文的教学中,针对认识老虎和驴这样两个形象,笔者设计这样一个“写”的环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分析文中的老虎和驴分别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任务需要学生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析形象,表达语言简练。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此项学习任务时既要思路清晰,又要有理有据,同时语言还要求简练,要求比较高。这样的“写”的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3让学生“说”起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搭建学生说的平台”的智慧,要有“等待学生说完”的度量,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机会,在“说”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笔者在《黔之驴》的教学中,结合“写出来”的环节,进一步创设让学生“说出来”这个平台。通过“说”,学生将写的成果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既对“老虎”、“驴”的形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又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抱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让学生做起来”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中“读起来”、“写起来”、“说起来”,那么,提高语文教学实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才不至于成为空谈。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