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pis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24日(甲午年腊月初五),享年72岁的周彦文先生不幸辞世。对鄂尔多斯的文化人来说,这是一个意外而沉痛的消息。
  几天之后的一个深夜,我在微信里突然看到这一噩耗,呆了半晌。
  周先生清癯儒雅的亲切面容,开阔包容的文化气度,慷慨激昂的诗人气质,举烛照人的启蒙精神,犹如七彩碎片,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拼接、聚拢、散开,时而近,时而远,时而清晰,时而朦胧……
  我与周先生仅有过几次短暂的接触,并非过从甚密的忘年交,但他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其一,他是从达拉滩走出去的佼佼者,而且渐行渐远,望其项背并不容易;其二,他是一个卓尔不群的文化人,其超然的思想境界和文化情怀开阔、大气和深刻;其三,他退休之后不是走向花鸟虫鱼、湖光山色,而是走向更加开阔的诗意世界,让人钦佩,也让人倍感亲切。
  谁曾想,一个情怀超然、精神矍铄的老人,却天不假年,古稀初度便驾鹤西去。惊闻噩耗,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心里凄凄然,深感苍天悠悠,哀思难寄。
  我与周先生认识20多年,却只见过三次。
  第一次是1993年7月中旬,暑热之中。为引资和扩大知名度,达拉特旗宣传部出面组织了一次文化笔会,周先生是联络人,内地、沿海文化、出版和新闻界约70多人应邀前来,临近几个城市如呼、包来的人多一些。会址在达拉特电厂招待所,那是当时达旗地域内最好的集会场所。在那个笔会上,我第一次见到周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是热情,随和,睿智,也不乏幽默感,丝毫没有“衣锦还乡”的倨傲、轻慢。因此,我很尊重他。再说,那时我已经读过一些他的作品,觉得他是一位学问渊博、思想先锋、文采斐然的文化人。
  对文人,我大概天生就有一种亲近感。
  这次文化笔会,在旗委、政府和盟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下,有周彦文先生的鼎力相助,全国各地的才子佳人如期而至,使整个笔会异彩纷呈,宣传了达旗,提升了达旗的知名度,使会议开得生机勃勃圆满成功。
  第二次相见,是次年夏,也即1994年6月的一个星期六上午,那时我在报社任编辑部主任,正巧加班审稿。大约十点钟的样子,周先生突然从门口进来,依然微笑着,跟我握手,寒暄。然后隔着桌子坐在我的对面,他随手翻阅一张我们新近出版的报纸,副刊上正好有我的一篇短文,也就是一个豆腐块,谁知他居然给予很高评价,并很有兴致地询问了我的一些情况,尤其是读书的情况,我一一作答,他不断点头,说我坚持下去定会有一番作为,并建议我多读一些当代的尤其是海外或港台的东西,扩大视野,开拓思维,与时俱进,等等。
  周先生很开朗,很豁达,睿智健談,笑起来也很爽朗。虽然跟我不熟,却并没将我当陌生人,而是视为好朋友。譬如他语重心长地说,人生要读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无字书。读有字书,可以获取人类精神之精华来滋养自己;读无字书,就是融入现实场景中,熟悉生活,认识人生,打造自己。
  我点头称是。这时他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屠格涅夫把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哈姆雷特型,一种是唐·吉诃德型。道理何在?
  我略一思考,便回答说:前者重在思考,后者重在行动。
  他激动地一拍桌子,大声地说:对极了!
  我有点不好意思,他却慷慨地说:那么我们怎么办?不等我做出回答,他便说道:我们应该兼而有之,做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农夫。说罢,犹自拊掌大笑。
  他还说,人的一生总是不断地被包围,这就决定了要不断地突围。
  这句话,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因为我当时正有一种被包围的感觉,正想着怎样突围。几年之后,我写关于达旗小企业改革的深度报道时,就因了这次谈话的启发。我的那篇深度报告的题目就是:《“负重”突围》。
  当时,我们谈得很投机,不觉已是中午。我想请他吃饭,他说已有安排,家人设宴,我只好作罢。临走时,他给我留下了广州的座机电话,要我多联系,并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有一些他的新书很快要寄过来,要我拿几本看看。我很高兴地表示一定拜读。
  几天之后,邮差果然送来了几包书,大家打开翻检,发现有一本散文集,好像是《大漠情思》,大多是写北方尤其是写家乡的散文,乡土气息浓郁;另两本是杂文随笔,涉猎面很广。我各拿一本,抽空读了一些,感觉不管是散文,还是杂感,视野开阔,才情勃郁,思辨超然,饱含着思想容量,渗透着心灵的智慧,蕴含着生命探索的努力,绝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庸构俗篇。至今,我还记得一些篇名,如《骆驼,古老的行吟诗人》、《瞭不见王爱召》等。
  第三次见面,是十八年后,即2011年的清明之后。此前两天的一个下午,我从邮箱里收到鄂报专刊部发来的一个文件,打开一看,是周先生关于鄂尔多斯的一个《咏物百首》,都是诗词,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并附有一封短信,约我写一篇关于周先生诗词的评述之类的东西,并通知说两天后要在东胜召开一个座谈会,要我发言,云云。
  我饶有兴致地赏读那些诗作,感觉很鲜活,有味道。在序言里,周先生很谦逊地说,他平素很少接触诗词,退休后才开始大量涉猎、学习,甚至在北京大学拜师,参加什么研讨班,这才突飞猛进,诗兴大发,迎来了自己诗词创作的高峰。
  第二天上午,我在电脑上大体看完了周先生的诗词。下午,打印了一份,并动手列了一个发言提纲。晚上,又翻检那些诗作,将我认为属上乘之作的做了些标记。
  我匆匆地浏览了周先生的那些诗词。说实话,我的感觉,周先生的文章不落俗套,不愧大手笔,但他的诗词却大多是泛泛之作,出彩的不是很多。然而,依然有不少诗作引起我的共鸣,触发我的情思。其中一首七律《再归》让我吟咏再三,诗曰:
  缪斯知我又归来,重绽沙原二度梅。
  远借行吟荷马韵,近还旷达子瞻怀。
  三湘涛海离骚怨,五岳风烟太史才。
  蘸尽黄河千里水,挥毫腕底走风雷。
  夜深了,我疲惫地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周先生的这首七律一直在脑海盘旋不去。渐渐地,一首步韵的和诗从我的脑海里翩然浮出:
其他文献
读刘建光(九曲黄河)的新诗集《小诗度日》,不由眼睛一亮,心里赞道:好诗。无疑,这是我旗文坛上又一部颇具文学底蕴的新作。  诗的语言洗炼、简约,没有故弄玄虚的词汇堆砌和冗长的拖踏,没有当今某些所谓“诗人”将散文句截成几行的断裂,没有“自我表现”式的张扬和哗众取宠式的轻浮,也没有流行于某些报刊杂志一味追求西式欧化的别扭与生涩。读来自然流畅,顺便舒适。且具有较强的诗的意象、诗的韵味和诗的气质。用词平实却
期刊
在鄂尔多斯亿昌博物馆,每样东西都能开口说话,每件展品都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贴在墙上的画,写在纸上的字,特殊年代的票证、世界各地的钱币、纪念章、纪念钞、纪念币,木器、木雕、原木制品,中国各地的奇石、石雕、珍稀矿石,形状各异,巧具匠心的酒瓶……无一不是一个个故事,无一不是一部部历史。  故事之精彩,意义之深刻,历史之深远,内涵之丰富,绝对不是我等俗人能够想象和理解的。除了瞠目结舌,双手合十作佩服状,
期刊
一  在这个金色的季节,高志林先生的第二部文集《难忘的历程》瓜熟蒂落,这是达拉特旗文学百花园的又一枚果实。从小喜爱文学的高志林先生,文学创作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工作和生活。他用一支笔记录着大千世界,感悟着人生百味。从县级领导岗位上退休后,本应含饴弄孙、休闲娱乐的他,却悄然加快了创作的步伐,所见所闻、所思所得在他的笔下涌动成一篇篇饱含真情的文章,短短数年内,两部文集出版。这是一个老同志的文学追求和文化
期刊
在我看来,生命是一张琴,春夏秋冬、日日夜夜都在弹奏,每一根琴弦都会被弹出不同凡响的乐音。  这张琴弹奏岁月轮回、风霜雨雪;弹奏高山流水、悲欢离合;弹奏花开花谢、江流明月。  是的,生命是一张琴,每一根琴弦都柔弱而灵敏,大千世界哪怕是每一次微小的震颤,触碰到它,都会发出繁密的回音;而琴质不同,则音质有别。钝朴或浏亮、铿锵或柔曼、庄严或华丽、激越或深沉,全在琴本身的感知和造物主的开恩。  付慧这个人不
期刊
学政之修,关乎盛衰;人际代谢,教化承传。达拉特,山川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然。  盘古开天地,人类育化始;高原漠中地,石器遗旧址。直道通紫塞,昭君朔和亲。民族往来,文化交融,俊彦济济,共沐祥和。社稷私塾,教化育人。诗书礼仪,四溢书香,继往开来,承载文庠,培桃育李,岁月流芳。  族类繁衍,朝代变迁,教育复始,亘古相传。  近代以来,县乡立学,启民智,兴家邦。乌兰加坝河洛图,“国共”开启欣学途;阿什全
期刊
曼妙清新的春雨,溫润如酥。它喂养的是天地的精华,滋润的是日月的精灵。浪迹天涯的柳絮,轻似烟萝,它追逐的是春的踪迹,寻觅的是花的归处。细雨微风的日子,一只斜飞的燕子,轻轻撩开人间四月的面纱,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便与春季的最后一帘春雨一同到来。谷雨——这个散发着五谷香味又润泽着人间眼眸的节气,它端坐在春末夏初,赏看姹紫嫣红,倾听万物生长,遥望春华秋实。  节气,凝聚了先民对自然的智慧和情感,它把无序的
期刊
十八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母亲》的散文,今天我想再写母亲。  今天——农历九月初八,是我五十二周岁旳生日,也是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  去年的今天,晚上七点左右,二哥从老家打来了电话,几句话传递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亊实——亲爱的毌亲巳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记得很小的时候,常听大人们说过,儿子的生日,母亲的难日。其实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含意是我初为人父的时候。那一天,妻子经历了在我看来难以忍受的痛苦
期刊
达拉特旗,雄踞北疆。青山作屏,黄河依旁;田园锦绣,丘陵苍茫;人众地广,民富旗强;蒙汉各族,同创辉煌。  达拉特旗,人文渊长。春秋归建,隶属朔方;战国赵治,林胡豪强;秦筑直道,大路通天;汉兴农桑,五谷飘香;魏晋唐宋,群雄争战;蒙元一统,牧歌悠扬;明清属蒙,富甲一方。  达拉特旗,史载华章。汉武巡视,纵行南北;康熙踏访,尝食灯香;司马采风,文章千古;昭君和亲,万世流芳;赫连勃勃,秣马厉兵;赵武灵王,改
期刊
透过车窗,我远远地看见掩映在一片绿树青樾之间的亿昌博物馆。在鄂尔多斯,相对于新城康巴什区,旧城东胜区显得清静。由此推想,远离东胜城区的亿昌博物馆,会更加清静些,甚至我还想到了“人烟稀少”“门可罗雀”这些词语。然而及至到了该博物馆门前宽阔的台阶前,却发现那里已停泊着许多大小车辆,众多的游客正在排着一溜长队顺次进入博物馆,其情景简直可以用“车马喧闹”“门庭若市”来形容。此时,我的心情也更加迫切,很想在
期刊
了解鄂尔多斯的过去,去鄂尔多斯的亿昌博物馆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走进亿昌博物馆,就走进了鄂尔多斯历史的深处。  走进亿昌博物馆,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鄂尔多斯历史的大门,引领我们悄悄地漫游。沿着参观通道向前,石刀,石锤,石斧,石锥,青铜器,陶罐……突兀地出现在眼前。古老,陈旧,沉重。鄂尔多斯的青铜短剑、鹤头形青铜杖首、柄部装饰精美图案的青铜小勺等,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青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百花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