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小切口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i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应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胸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2例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切口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进行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胸外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腋下小切口 胸外科 手术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48-02
  近几年来,随着临床手术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手术治疗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对手术切口的美观和微创程度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各种小切口手术技术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本次研究对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抽取82例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患者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2.7±1.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31小时,平均时间(10.3±1.6)小时;治疗组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患者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2.9±1.7)岁;发病至手術时间4-32小时,平均时间(10.5±1.7)小时。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发病至手术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
  采用常规切口技术实施手术治疗。
  1.2.2 治疗组治疗方式
  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实施手术治疗,又患者腋下背阔肌前缘开始,斜行向下作切口,止于腋前线,长度在8~12cm之间。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切口长度、手术进行期间出血量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患者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病情完全得到控制,手术治疗达到预期效果;有效:患者症状表现明显好转,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手术治疗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效:患者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或进一步加重,手术治疗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
  1.5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 ±s)表示计量资料,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常规切口手术治疗后有11例患者的胸外科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1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12例患者治疗无效,胸外科手术治疗有效70.7%;治疗组患者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后有16例患者的胸外科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有22例患者治疗有效,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胸外科手术治疗有效92.7%。两组患者胸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
  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产生切口长(14.18±1.05)cm,手术进行过程中共计出血(192.16±14.53)mL;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产生切口长(9.04±1.47)cm,手术进行过程中共计出血(86.82±10.96)mL。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经(61.16±5.08)min操作后手术结束,术后经(5.16±1.78)d治疗可以下床活动,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0.24±2.79)d;治疗组患者经(49.27±4.62)min操作后手术结束,术后经(2.98±0.65)d治疗可以下床活动,术后共计住院接受治疗(6.25±1.83)d。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胸外科患者实施治疗的关键在于:(1) 手术开始前要对适应证进行严格掌握;(2) 手术野的暴漏要保证充分,以便手术操作能够树立实施;其次是必须进行气管双腔插管麻醉;(3) 小切口的具体长度和位置,应该根据患者病变的实际范围及胸膜粘连程度等情况在胸肋间进行选择,应边操作边将切口撑开器撑开,防止肋骨骨折或肋间肌撕裂;(4) 操作者要有良好的生理解剖学知识,手术技巧熟练,并能够有效应付术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2]。
  参考文献
  [1] 曾建业,韦诵初,阳世雄,等.腋下小切口在普胸手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7(3):468.
  [2] 王文林,蔡开灿,钟世镇,等.心脏手术切口的评价[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9(4):35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38-01  我院自2011年5月引进一款韩国MIS公司制造的DR1000型数字化X成像系统,随之应用于临床影像检查。通过一年多的使用,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供同行参考。  1 严格机器操作规程 确保充分发挥机器的性能  MIS公司 DR1000 采用了尖端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有很宽的曝光宽容度。探测器采用的是碘化
期刊
摘要:目的 调查冠心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情绪状态,为临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SAS、SDS量表对132例冠心病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及负性情绪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主观幸福感低下(5.84±1.65),负性情绪较严重,SAS得分(40.63±7.17),SDS得分(39.89±7.29),幸福感指数得分与SAS、SDS得分呈负相关,即病人焦虑、抑郁
期刊
1  看着南方洪灾不断的新闻,我痛恨起老天的偏三向四,就算是一碗水端不平,也不能胡乱倾斜啊。南方的雨在不住气地下,处于北方的这里却整天晴空烈日,地被晒得开了裂子,坐在家里,不运动都会汗流浃背,天然桑拿房。父亲倒是淡定,坐在自个房间里看报纸,问热不,回答这才哪到哪,比起以前的热,这算是好的。我没有父亲这般平静,坐在客厅,把空调开到最低,看着电视,吃着妻子从冰箱里拿出的冰镇西瓜,再没有比这美妙的事情了
期刊
摘要:目的:对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观察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位患有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并将其分成两组。第一组卵巢良性肿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方式,第二组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的方式治疗,对两组的患者的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手术以后通气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的时间等状况进行观察。结果采取腹腔镜方式治疗的患者与采取开腹手术的患者相比较,不论是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还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切口发生感染的发生几率,笔者针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60例,回顾性的对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在所有接受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当中,共有20例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发生了切口感染现象,感染率为5.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疗法与针刺、按摩加口服降压药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疗效差别。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毫火针结合新医正骨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按摩加口服降压药治疗。治疗一个疗程,随访半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笔者通过对妇产科一些病例的研究,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探究妇女产后出现出血病情时候的治疗对策,然后再运用于临床只上。研究方法:为了针对性的研究妇女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对策,采用文献研究和实际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然后有效的整合研究的结果。在进行个案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多数的产妇出血都在500ml以上,有的甚至更多,导致失血休克或者其它不良病状。研究结果:临床研究证实,产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失败原因,并提出几种静脉穿刺法提高周围静脉输液中穿刺的成功率,为相关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医学实践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周围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失败原因;提高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4-042-01  周围静脉输液主要是指通过四肢浅静脉以及头皮静脉穿刺输入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的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患病特点、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12例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其临床发病特点、致病原因、患者的生命体征,分析并总结针对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总结出针对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最合适、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全部12例急诊重症过敏性休克患者经过了一系列的抢救治疗后均救治成功,其中8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妇产科疾病的15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用不同的栓塞剂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结果:接受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手术的164例患者均获得成功。 在一年后的临床随访中,其中有78 例患者的子宫肌瘤明显比术前缩小了60%左右。临床症状几乎全部消失; 10 例患者的子宫腺肌症在术后1年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