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主轴 设梯度 促转化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三个重要环节与关键步骤,即教材解读确定“教什么”“怎么教”,教与学的整合确定“学什么”“怎么学”,通过教学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和素养转化,确定“转化什么”“怎么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重点落实好三大策略:两两整合,构建主轴思路;两头兼顾,搭建教学梯度;突出语用,促进素养转化。
  【关键词】统编教材 主轴 设梯度 促转化
  语文教学需要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课程与教材维度,确定“教什么”“怎么教”;二是学生与学情维度,确定“学什么”“怎么学”;三是能力与素养维度,确定“转化什么”“怎样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多年来,阅读教学对“教什么”“怎么教”比较关注,而对“学什么”“怎么学”热度不够,更是把“转化什么”“怎么转化”“转化到什么程度”晾在一边。这导致了教师阅读指导的缺失与偏差,集中表现为教师不去关注学生的阅读状况,而全凭教师自己的兴趣去指导,缺乏针对性。因此,语文教学要从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定主轴、设梯度、促转化。
  一、两两整合,构建主轴思路
  主轴,主要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在整合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目标,教学实效等诸多教学要素基础上构建课堂教学整体思路和路径。它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发挥好课堂教学效益。
  1.主题与要素整合的教材主轴
  教材是语文课程的转化形式,也是课程标准的物化产物。语文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
  统编教材改变了以往仅以人文为主题编写的教材体制,采取了人文与语文要素相整合的“双线”单元主题编写体系,有效地兼顾了人文性与语文素养。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下简称本单元),其人文主题是“童年成长的故事”;语文要素是“学习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师在解读教材和处理教材时,要从教材内容出发确定教学主轴。
  一是连串“儿童成长故事”主线。“儿童成长故事”涉及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而单元教材的编写呈现出有序的梯度推进,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与实践提升规律。首先,课文与课文间的梯度推进。如《牛和鹅》是在“金奎叔”帮助下,“我”才克服了害怕心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表演过程,提升自我认识;《陀螺》在对陀螺认识前后比较中,发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认知规律。“克服害怕—自我认识—领悟规律”,无论从每篇课文本身,还是课文与课文之间都呈现出儿童螺旋上升的成长规律。其次,课文与口语交际、习作和学习园地之间的梯度推进。“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而这里的“心情”重在变化,促进认知成长。而这条认知成长主线是贯穿整个单元教材的,如“口语交际”中的《安慰》,“安慰”,是要通过“我”的安慰促使被安慰对象“心情”改变,需要极强的实践操作性,明显超出对课文的理解层面。“习作”中的《记一次游戏》,不但过程要写清楚,还要求写出自己的心情,而且题目最好能反映自己的感受。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心情” 主线不变的情况下,难度再度提升;“语文园地”尽管是以练习巩固与拓展为主,但是每道练习题无不与单元主题以及课文相关,要么强化巩固,要么拓展延伸。如“日积月累”中的八字成语,就是《陀螺》一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拓展。再如“识字加油站”中八个蔬菜词语分两组,前一组是外形相似而名称不同的认识与积累,第二组是果形、生长环境、生长部位、生长形式差异的积累。这一“词语加油”,不仅扩大了学生认知,更是丰富了词汇,促进了成长。
  二是厘清“语文要素”梯度推进。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批注”是一种阅读方法,而“体会心情”离不开内容,两者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合二为一。如《牛和鹅》展示的是哪些地方需要批注,怎样批注,批注的示范,目的是让学生熟知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练习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陀螺》是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与“体会比较深的地方”批注,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批注重点。这样的编排是从认识到实践运用的提升需要。“口语交际”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渗透口头批注,“习作”是在评改中运用批注。“语文园地”第一题是在总结批注要領的基础上,强化巩固,并在仿写例句中再次运用批注。其实“语文要素”的编写也同样是从易到难,一以贯之的。
  如果把单元教材解读形象地比作一个坐标,那么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交叉点就是坐标原点,“人文主题”是坐标的纵轴,“语文要素”是坐标的横轴,从纵轴与横轴的坐标点出发形成了纵横坐标点的交叉点,将交叉点相连,就是单元教材解读的主轴。主轴思维很重要,它能够从编者意图出发,不偏不倚,统筹兼顾。
  2.教与学整合的教学设计主轴
  教材解读相对还是比较统一的,而教学对象是多元、多变的,地区差异、发展差异、民族差异和风俗差异很大。这就需要从本土实际出发对现成教材进行针对性的开发。
  一是做好现实与教材对接。统编教材是全国统一的,没有再选择的余地。为了更有效地使用好教材,需要做好教材与教学实际的对接。如《牛和鹅》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其耕牛与草原牧牛差异很大;《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者叶至善成长于书香门第,情感比较细腻;《陀螺》故事发生在冬季漫长的东北。这些出自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家庭的自然状态,对缺乏相似环境、阅历和经历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很费劲的。为此,在教学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指出缺乏认知基础的部分,并通过资料、视频以及学生间启发、介绍等手段,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做好与教材内容的对接。
  二是做好教材本土化改造。首先,使用好教材,是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做本土化的改造。本土改造要从校情、班情、生情出发,做好校本、班本、生本的三级改造。学校要搭建好本土化改造平台,组织学校骨干教师,组建学校教材本土化改造队伍。对教材内容逐项分析、预测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调查,然后编制出以学校或学校共同体为单位的与教材配套的拓展校本课程,以此来减少教材与校情、学情之间的落差。其次,是从班本实际出发,以学校配套教材为蓝本,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对学校拓展教材进行或加或减或调等。最后,尽量为不同层级和个性的学生提供适应性的资源。   三是确定好教与学的主轴。无论是做好现实与教材对接,还是做好教材本土化改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量做到从“教什么”“怎么教”转向“学什么”“怎么学”。这种本土化教材的改造,从表面上看似乎对统编教材不够尊重,而事实上是为了通过改造可以更好地落实统编教材的教学意图。为此,在教与学之间同样需要构建坐标主轴,做到教与学兼顾,与教学实际相吻合。
  3.两主轴整合的教学实施主轴
  教材解读需要主轴,教与学也需要主轴。那么,这两个主轴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又如何来处理呢?就是通过两主轴的关系,构建教学实施落实主轴。如果教材解读是纵轴,那么教与学关系就是横轴,通过坐标交叉点连线形成教学目标、路径和思路的实施主轴。在落实这条实施主轴时,要特别关注主轴线的关键节点,教学中要善于通关拔节,来实施课程,达成教材目标。但有一点要明确,不管办学条件、学生基础如何,教学目标只有一个,不能突破目标底线。教学主轴的关键节点,主要指向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新技能,如“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难点情况较为复杂,主要是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与困难等,有群体与个体之分,要视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以确定教材解读主轴为起步,以整合教与学因素确定主轴为教学设计基础,然后以双主轴组建教学坐标,形成教学实施主轴,达成三轴合一,使得教学路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真正落实深化课程改革目标。
  二、两头兼顾,搭建教学梯度
  如果说,通过三个层次两两主轴整合,构建教学的主轴思路,使教师教学有了主心骨,那么,“两头兼顾,搭建教学梯度”是为了展示教学的过程,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见可视,从而增添教与学的获得感,调动双方的积极性。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习作教学的“顾两头落中间”情况严重。为此,语文教学不但要“抓两头”,更要“展中间”。而教学过程清晰可见的关键是为学生学习搭好台阶,提供学习支架,使学生拾级而上达成预期目标。
  1.把控目标,逐项分解
  搭建学习台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是从哪里入手,怎样搭建,依据是什么。搭建学习台阶的第一步,要从教材入手,从教学需要出发,站在小学教学整体目标的高度,分解年段目标。以此类推,从年段目标分解年级目标,从年级目标分解学期目标,从学期目标分解单元目标,从单元目标分解单元教材目标。只要有了这样从整体到部分逐步推进的目标分解思维,便能确保教学的不缺位、不越位,梯度清晰。如本单元“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和“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的语文要素整合,站在儿童成长的人文主题的高度,把教学目标依次分解到《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等练习中,使整个单元教学做到了“点到位,线相连”。
  2.学情出发,依次提升
  如果说,“把控目标,逐项分解”是自上而下的,那么“学情出发,依次提升”就是自下而上的。如果说目标分解比较固化,那么自下而上的教学与教材对接就复杂得多,甚至难以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标对表”,摸清楚学生已有的起点与分解到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之间的落差。如果学生已有的基础与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落差太大,教师首先需要花时间“补课”,再落实教学目标。如该单元的三篇课文,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而且篇幅比原来教材长得多。如“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首次接触,需要一个接受、认知、熟悉和运用的转化过程。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从学画批注符号的认知开始,然后熟悉“哪些地方需要批注”“怎样批注”,体会“批注有什么用”等。在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不理解的地方”和“体会比较深的地方”批注时,可以依次分几步进行,如尝试—修正—定稿,体现过程可采用多色比,如先用铅笔,再用黑笔,最后用红笔,使提升过程一目了然。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把批注用于“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等内容中。
  自下而上的依次提升,相连又相对,所谓“相对”,就是做到学生基础与教材目标一一对应,一一落实。“相连”即任何一项目标的达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知识与知识间,目标与目标间相随相伴,相得益彰。
  3.注重实践,强化落实
  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重在体现通过学习实践,提升学生语文积累、感悟和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语文教学要努力把语文学习转化为语言实践活动。一是保证语文学习的本体性。本体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习作表达。如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和“日积月累”等。二是对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要区别,可采取“少听多读”“少说多写”,要控制“听和说”,增强“读和写”,努力把习作挤进课堂。三是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有针对性的对待,如“该死的要死”(记忆性知识),“该活得要活”(理解与运用),“死死活活”(灵活运用),“半死不活”(好读书不求甚解)。总之,要努力把碎问、琐答的语文课堂教学转化成形式多样、丰富语用实践的活动。
  搭建梯度,展现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真学习、真体验、真练习、真運用。学生的学习过程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参与,才能缩小两极分化,享受到进步的喜悦。
  三、突出语用,促进素养转化
  教学不管设计得如何漂亮,起步如何吸引人,过程再精彩,而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是结果,如知识是否掌握、能力是否形成、思维是否提升,即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表达于情。而决定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是看通过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转化。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体现在帮助、促成学生的“转化”上,即转化什么,如何转化,转化方法是否得当,转化的效果怎样等。阅读是在“转化”要求下的“理解”,在“理解”基础上超越性的转化。
  1.语用实践促转化   教师教学在精心设计和正确理念的作用下,还要努力把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转化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有效展开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一是摒弃一问一答教学模式。教材课文多数是白话文,直白易懂,学生识字后便基本能读懂,用不着过多的针对课文内容的提问。再说文言文和古诗词重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地领悟、提升。二是尽量鼓励学生多动笔。如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是该单元要达成的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学会批注、养成批注的阅读习惯。三是多提倡随文练笔。在课堂上尽量要求学生动笔,因为说和写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随文练笔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准确深刻理解文本、模仿文本写法和提取习作知识、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2. 思维提升促转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文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的无形抓手。语文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关键在于思维。要明白,知识是容易遗忘的,而思维一旦形成就会受益终身。“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四大要素之一。为此,语文教学要从“体验式课堂”向“思维型课堂”转型。一是在阅读体验中唤醒学生的阅读思维。如“哪些地方需要批注”“怎样批注”“批注的重点是哪些”“批注有什么作用”等,从而深化批注思维,提升阅读效果。二是在体验向表达转换中激活表达思维。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语文要素,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关注理解转向关注表达。三是在体验与表达互动中提升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深度、广度,思维的独特性、思维的新颖性、思维的灵敏性等需要结合教学有机地渗透和强化。
  3.课堂笔记促转化
  “好记性不如烂筆头”,不知从何时起,学生的课堂笔记也被边缘化了,多数学生已经不做课堂笔记了,取而代之的是完成大量的练习题和好词好句的积累。其实,记课堂笔记是很重要的。如把教师精彩讲解记下来,用于课后的欣赏和借鉴;把自己稍纵即逝的闪光思维与理解记下来,用于提升自己的创新点;把重要的内容和方法记下来,便于温习和备用;等等。再如,该单元“语文园地”的第一题“交流平台”提炼总结了“批注”内容、方法和使用,如果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并联系自身做适当的补充,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结合课文内容再悟一悟,进行巩固学习,对转化“批注”能力和习惯大有好处。再如,四年级学生应该要基本具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而面对本单元都是这么长的课文,想达成这个能力是有点困难的。为此,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要耐心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一是厘清课文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二是抓住事情发展的主要情节,三是明晰概括主要内容的要领:完整、简洁、连贯,四是以《牛和鹅》为练习示范。
  定主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设梯度是落实教学的关键,促转化是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结果,这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目前中职物理CAI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课件制作的实践,阐述物理CAI课件制作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中职物理;CAI课件制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与研究已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利用CAI课件助教促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效的CAI课件集图、文、像、声及动画等多种信息表现方式为一体,能多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
摘 要:优质蛋鸡育成的两大关键點在于小母鸡早期性成熟情况和采食量。本文就如何促进小母鸡采食、分阶段饲喂和开产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蛋鸡育成;饲喂技术;开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1)04-0088-02  保证鸡群具有良好的均匀度并不是哈伯德公司优质蛋鸡育成的最大挑战。如果小母鸡每次都用很长的时间清空饲喂器,那么其在育雏早期甚至整个育成
译自www.aviagen.com  韓浩月 校 陈建康 审  中图分类号:S81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1-0011-02  日常精确评估平均体重可以实现:  ●调节鸡群育成期和生产期间的饲喂量;  ●精确控制公鸡和母鸡的体重,使其在各阶段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 记录从14~21日龄以后的个体体重,可以使鸡群体重的变异系数(CV%)和鸡群的分级得到精确
摘要: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视过程、体验和共享、开放。点拨导学与科学探究的有机结合,是物理学科实施新课程改革之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模式,它实现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过程;体验和共享;开放点拨导学;科学探究    本人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思考
摘 要:出壳后的前七天占据了肉鸡一生四分之一的时间,这七天也是肉鸡生长最快的时期。营养师阐明了饲料如何在肉鸡生产性能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及组成日粮配方的一些元素。  关键词:肉鸡;生产性能;饲料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7-0051-02  发挥肉鸡的遗传潜力是提高鸡场盈利能力的一条必经之路,但要真正做到并不总是那么简单。英国复合饲料制造商
摘 要:给猪饲喂“一劳永逸”型矿物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由于胎次、体型和产仔数的不同,不同母猪对矿物质的需求也不同。饲喂正确剂量的矿物质能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与此同时也能使仔猪收益。  关键词:有机矿物质;母猪;仔猪;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7-0030-02  矿物质在维持动物体征和确保动物生产性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
摘 要:波罗的海诸国以及东欧其他国家部分高标准生物安全猪场暴发非洲猪瘟,苍蝇可能在非洲猪瘟病毒传播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非洲猪瘟;猪场;苍蝇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2-0036-03  丹麦研究人员利用厩螯蝇进行的试验发现,猪可以通过吞食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苍蝇而感
人们经常说猪的生产周期从繁育母猪开始,但是同时也能经常听到人们说后备母猪是猪场的未来。因此,后备母猪会成为猪场更大的群体,同时也是最难管理的猪群。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07-0048-02  1 成功管理后備母猪的几个重要阶段  ●当后备母猪年龄达到160~180日龄(5~5.5月龄)时,每天(每周至少5 d)与公猪进行直接的接触。  ●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影响,养猪业和养禽业遭受了巨大的生产压力。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生猪生产再次成为农业热点话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随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对生猪生产实施政策性扶持,各地生猪生产将会逐渐恢复,并且会向着
摘 要: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潜在解决方案的持续关注从未像现在这样明确。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有关温室气体对全球环境影响的科学证据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猪育种;可持续发展;窝产仔数  由于碳排放量以及动物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对饮水水源的污染,畜牧业包括养猪生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未来,猪肉必须与其他更具有可持续性的肉类(禽肉、昆虫蛋白和实验室培养的肉类产品)竞争。因此,有必要提高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