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体聚焦表达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见,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表达方式。教学中教师只有增强文体意识,关注文本特征,课堂才会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儿”。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标”精神,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习表达呢?笔者认为在阅读中学习表达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文体意识,要做到关注文体,聚焦表达。
  一、比较学习,关注文体特征
  文体是教学文本的表达范式,是文章形式特点的规律性要求。在阅读教学中依体而教,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儿”,才能避免“泛语文”“滥语文”甚至“非语文”的现象发生。由于文体不同,我们选择的教学策略、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不一样。
  《雾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雾凇的奇特美丽以及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这样的文章与学生之前学习的记叙文、说理文在表达方法上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一开始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將《雾凇》与《说勤奋》《九色鹿》进行比较,看看三篇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在比较中初步认识了说明文的特点。接着通过理清这一环节,学生知道课文第一部分写了雾凇的奇特美丽;第二部分写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第三部分写了人们观赏雾凇的感受。这样的梳理,学生体会到了《雾凇》的整体构架、内容上的组织和安排。由此可见,教学中我们不应急于进行内容分析,应在教学前关注文体,明确文本的教学价值,课堂上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征,这是教学的第一步,因为没有文体,阅读写作便无章可循;没有文体,阅读写作也不得要领。
  二、整体感知,关注谋篇布局
  每篇文章都有作者匠心独运的设计,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或讲究前后呼应,或巧设悬念,或构思新奇,或结构严谨。精巧的谋篇布局是言语形式的综合体现,是最具语文性的内容之一,阅读教学必须高度关注。
  《雾凇》是一篇说明文,有自己独特的言语形式。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整体人手,整体思考。我先引导学生通读第二自然段,再思考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与后面几句话有什么关系。然后试着给这段话分层次,再画一画具体描写雾凇形成的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雾凇形成的过程。通过自读自悟,交流研讨,学生知道了作者先概括介绍了雾凇的形成,接着具体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在具体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时学生知道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不仅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知道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又是怎样一步步把雾凇形成的过程写清楚的。吴忠豪教授指出:“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就是学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后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文本分析转向探究谋篇布局,探究言语形式,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学会如何表达。
  三、品词析句,关注精妙词语
  表达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表达就意味着表达方式已经存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教课文内容教得很辛苦,但不渗透课文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的话,学生在表达时往往会遇到种种问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表达。阅读教学要关注表达,就必须关注“言语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修辞方式等。教学中,在探究“雾气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我引导学生关注“12月”“2月”“4摄氏度”这类带数字的词语,从而体会列数据这一说明方法的运用。又如在品味“雾气多、浓”这一特点时,引导学生抓住“笼罩”“弥漫”“模糊”“涌”等词语谈感受,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这样的设计,不仅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关注了说明文文体特点,更关注了说明性文本的表达方法,可谓言意兼得。
  叶圣陶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阅读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技巧,体悟言语规律,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表达方法和技巧,更好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因此,阅读教学必须针对文本特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亲近言语形式,品味言语形式,把握言语规律,增长言语智慧,方能提升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常见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多媒体技术、导入式教育、探索性教育模型等,课堂的多样化不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多乐趣,使学习不再枯燥,同样也受到了教学研究人员的一致好评。目前,我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下面将重点研究在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念、不足和改革方案。  一、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起源于美国,其特点是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约束,改变了讲授的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的确,问题提得好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以和致合”的小学语文主话题教学设计立足于课程本质和学生本体,关注课堂主话题的设计,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解读,引导学生长时间、深层次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充分体会语文学习的求知感、创造感、成功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和谐智慧扣题目  课堂是教
期刊
从事教育工作26年来,我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曾荣获三届陕西省教学能手、首届咸阳市知名教师、首届咸阳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并成立了我的名师工作室。近年来,我依托名师工作室,带领20名成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扎实开展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有效助推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精心设计活动,磨砺成员心志,打造凝心聚力、富有活力的团队  很多人都
期刊
新课改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小学生根据图片或者参照范例写简单的句子;另一方面则要求小学生能写书信和便条。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小学生多进行一句话练习,多写多练,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一、读句子学写作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比较浅,仅靠自身的直接经验来获取知识是不可能的。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恰恰是获取知识的关键途径,读得越多,学生储备的词汇量就会越多,语感
期刊
什么是物理学科教育。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邢红军教授在“论物理思想的教育价值及其启示”一文中提出:我们把进行物理学科教育活动比喻为一棵大树,树叶好比物理知识,树枝好比物理方法,树干好比物理思想,树根好比物理观念,物理精神教育如同这棵大树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它不构成大树本身,但却是大树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落实物理学科教育。本文从“引导、精讲、精练、提高”四环节,以“万有引力理论的
期刊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道:“习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唯有在深入研读教材单元主题的过程中,注重学法的指导,运用合适、恰当、有效的方法,把握文章的结构,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从“学语文”到“写作文”,以学促写,是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是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聚焦作文教学,使语文作文教学回归的正道。 
期刊
“双主体”即在教学场域内,师生应当充分展示自身潜能,释放综合素养,积极进行多边互动,共同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混合式教学法也随着“互联网+”、翻转课堂的发展节奏应运而生。那么,这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一、定位:师生应当平等地分享对历史事实的认知  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发生,师生的解读不尽相同。如何调和师生认知上的矛盾,构建和谐师生互动的
期刊
杨凌高新第二小学建校不到三年时间,已成为杨凌远近闻名的好学校,在2016年的综合测评中,全区排名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大幅提升。这些变化除得益于教育管理外,创建校园武术特色运动体系也功不可没。  创建特色校园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把武术引进校园,片面推进武术的套路,武术重“术”  建校初期,我们努力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因学校地处崇武尚德的唐太宗李世民诞生地(杨凌建子沟义恩寺),又根据学校师资
期刊
对于苏教版教材来说,名人故事类文本比较常见。其写作特色一般都是通过各种写作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人物对话,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生存状况,继而从中感悟人物特征,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直是阅读教学的目标。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浅析名人故事类文本解读策略,以便引导他们在对话中感受人物魅力。  一、借助故事,感受人物魅力  对于名人故事类文本来说
期刊
在莲湖进校的办公室里,我们与李可老师正式见面了。在谈话开始之前,李老师打开了身后的铁皮柜子。我以为会是一些她的藏书或者荣誉证书之类的东西,因为我们在很多教研员的办公室里都看到过。但当我们真正看到李老师的宝贝时,一下就愣住了。那是满满一柜子我完全叫不出名字的物品,看到我们惊奇的表情,李老师笑了,“就知道是这个表情,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跟你们一样呢!这是生锈的铁,这是各种纸,这是塑料泡沫,这是用塑料瓶做的
期刊